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红霞 李丽红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595-596,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血管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急救方法,参照组实施... 目的观察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血管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急救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结合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干预 恶性血管瘤破裂 抢救效果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红霞 李丽红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313-313,共1页
目的观察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血管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急救方法,参照组实施... 目的观察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血管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急救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干预 恶性血管瘤破裂 抢救效果
下载PDF
小儿恶性血管瘤15例诊治报告
3
作者 张宪生 徐泉 +3 位作者 高亚 李恭才 吴宣林 郑百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02-203,共2页
报道小儿恶性血管瘤15例,其中血管内皮瘤9例,血管外皮瘤5例,血管肉瘤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总结临床经验,结合文献对其发病,诊断要点及治疗提出见解。
关键词 儿童 恶性血管瘤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蔡莹莹 陶娣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18期2548-2549,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86例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急救组(43例)和参照组(43例)。急救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急救护理干预,参...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86例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急救组(43例)和参照组(43例)。急救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急救护理干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急救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均短于参照组(P<0.05);急救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1.63%)明显低于参照组(30.23%)(P<0.05);且急救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88.37%)明显高于参照组(69.77%)(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的抢救效果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瘤破裂 急诊护理干预 抢救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急诊康复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李卫丽 耿红艳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14期62-63,共2页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诊康复干预在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当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到该院进行诊治的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符合该次纳入标准的86例患者作为该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8...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诊康复干预在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当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到该院进行诊治的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符合该次纳入标准的86例患者作为该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86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的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的43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急诊康复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抢救效果。结果从抢救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抢救死亡率为4.65%,血管瘤破裂止血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死亡率为18.60%,血管瘤破裂止血的总有效率为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07%,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康复干预应用到恶性血管瘤破裂的抢救当中,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康复干预 恶性血管瘤破裂 抢救效果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6
作者 蒲海霞 李新秋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0期112-112,115,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恶性血管瘤破裂治疗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3...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恶性血管瘤破裂治疗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可提升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干预 恶性血管瘤破裂 抢救时间
下载PDF
右下颌牙龈恶性血管外皮瘤1例报道
7
作者 张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3期10-10,共1页
恶性血管外皮瘤是一种极少见的恶性肿瘤,而发生在口腔颌部牙龈的恶性血管外皮瘤更为罕见。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恶性血管瘤 右下颌牙龈
下载PDF
肺部恶性血管球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毛荣军 李启明 房惠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肺部原发性恶性血管球瘤(malignant glomus tumor,MG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技术对1例肺部原发性MGT进行研究,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光镜示肿瘤组织围绕... 目的探讨肺部原发性恶性血管球瘤(malignant glomus tumor,MG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技术对1例肺部原发性MGT进行研究,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光镜示肿瘤组织围绕在分支状小血管腔隙周围呈弥漫性生长,部分区域瘤组织侵及邻近支气管黏膜或软骨膜,可见脉管内瘤栓伴多灶性坏死及出血;瘤细胞境界清楚,紧密排列,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透明或嗜酸性,核居中,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核膜增厚,染色质粗颗粒状,可见1~3个明显的核仁,核分裂象约40个/10 HPF,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瘤组织内散在少量异型明显的单核或多核巨细胞,部分区域瘤细胞呈梭形束状排列。结论肺内原发性MGT是一种非常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软组织肿瘤,预后较差,影像学无特征性的表现,组织学形态表现独特,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 恶性血管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肾恶性血管球瘤1例报道及免疫组化与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颜建蓉 吴波 +3 位作者 石群立 周晓军 孟奎 赵欣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41-143,T039,共4页
目的 报告 1例原发于肾的恶性血管球瘤 ,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通过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 ,结合文献复习 ,对肾恶性血管球瘤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肾恶性血管球瘤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 ,但其诊断的确... 目的 报告 1例原发于肾的恶性血管球瘤 ,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通过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 ,结合文献复习 ,对肾恶性血管球瘤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肾恶性血管球瘤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 ,但其诊断的确立需排除肾血管旁细胞瘤、血管外皮瘤、肾腺瘤等形态学相似的肿瘤。结论 恶性血管球瘤是肾非常少见的恶性肿瘤 ,临床上易与肾癌混淆 ,明确诊断需依靠光镜、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电镜
下载PDF
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红霞 陈昊 +2 位作者 闫蓉 张昶 江亚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结果患者女童,13岁,以背部皮肤肿块为主要表现,镜下肿瘤组织由纤维组织或薄壁血管分隔... 目的探讨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结果患者女童,13岁,以背部皮肤肿块为主要表现,镜下肿瘤组织由纤维组织或薄壁血管分隔成器官样和结节样结构,与周边组织界限不清,结节中心无大片出血坏死,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卵圆形,胞膜界清,胞质丰富透亮,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深染,核质比增大,小核仁易见,核分裂象10个/10HPF,可见非典型性核分裂。免疫表型:瘤细胞SMA和CD34均(+)、vimentin和BCL-2均(),而p53、HMB-45、S-100蛋白、Syn、CgA、CK、desmin均(-)。肿块扩大切除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甲外恶性血管球瘤临床罕见且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体征,结合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有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案以肿瘤扩大切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胸椎恶性血管球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清柱 赵彤 +3 位作者 李绍林 刘江欢 张志雄 阳巧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骨内恶性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胸椎恶性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0岁。胸背部疼痛2年。术前MRI提示胸8椎体病变。镜下肿物呈结节状,由玻璃样变... 目的探讨骨内恶性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胸椎恶性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0岁。胸背部疼痛2年。术前MRI提示胸8椎体病变。镜下肿物呈结节状,由玻璃样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分隔,肿瘤组织呈血窦样结构,血窦衬覆内皮细胞,窦间为数层肿瘤细胞,瘤细胞上皮样,胞界较清晰,胞质淡染,胞核大小不等,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和SMA(+)。结论椎骨内恶性血管球瘤罕见,低度恶性,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 脊椎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肋缘肌间恶性血管球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雪梅 昌红 +1 位作者 沈兵 张建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球瘤(malignant glomus tumor,MG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右侧第11肋弓处的MGT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右侧肋缘下肿物大小6 cm×7 cm,质韧,可活动,边界清晰,无压痛...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球瘤(malignant glomus tumor,MG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右侧第11肋弓处的MGT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右侧肋缘下肿物大小6 cm×7 cm,质韧,可活动,边界清晰,无压痛,放射痛。上腹部增强CT:右侧第11肋弓处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影,边界光滑,其内密度不均匀,中心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大小5.8 cm×4.17 cm,局部肋骨可见斑片状骨质破坏。光镜下肿瘤细胞围绕裂隙状血管弥漫性生长并浸润周围脂肪组织。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淡红染,细胞界限清晰。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有异型,核分裂9个/10HPF,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肿瘤组织间纤维间质少,有丰富扩张的小血管,可见多灶坏死和出血。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SMA、h-caldesmon、vimentin、p53、BCL-2、CD99、CollagenIV和Ki-67,p63、HMB-45、CK、EMA、desmin、S-100、CD34、TTF-1、calretinin、CD68、Lysozyme、CD3、CD20、CD30为阴性。结论 MGT是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确诊必须依赖于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且需要和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特点的肿瘤及血管外皮细胞瘤等其他肿瘤予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椎管内原发性恶性血管球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滕飞 陈东 +7 位作者 方微 商建峰 武迎 付稳 崔亚艳 李彦玮 石凤茹 连国亮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恶性血管球瘤(M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特点。方法对1例原发于椎管内的恶性血管球瘤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肿瘤由小圆形细胞和短梭形细胞组成,瘤细胞围绕裂隙状血... 目的探讨原发性恶性血管球瘤(M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特点。方法对1例原发于椎管内的恶性血管球瘤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肿瘤由小圆形细胞和短梭形细胞组成,瘤细胞围绕裂隙状血管弥漫生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较少、嗜酸性,胞膜界清,核深染,有异型,非典型核分裂象多见(>10个/10HPF),可见出血和坏死。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MA、H-caldesmon、vimentin和Ⅳ型胶原(+)。结论椎管内原发性恶性血管球瘤是罕见的恶性肿瘤,其组织学形态常常与其他恶性肿瘤相似,确诊必须依靠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 椎管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平 李远 +1 位作者 李东琼 屠善庆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6-337,共2页
患者男 ,73岁 ,头部斑块、结节、溃疡伴瘙痒疼痛 2月。查体 :头顶部可见 4cm× 3cm、2cm× 2cm两处暗紫红色浸润性斑块、结节 ,中央多处溃疡 ,溃疡边缘不规则 ,表面有渗血结痂 ,周围散在多个紫红色结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 :真... 患者男 ,73岁 ,头部斑块、结节、溃疡伴瘙痒疼痛 2月。查体 :头顶部可见 4cm× 3cm、2cm× 2cm两处暗紫红色浸润性斑块、结节 ,中央多处溃疡 ,溃疡边缘不规则 ,表面有渗血结痂 ,周围散在多个紫红色结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 :真皮层可见血管性肿瘤团块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可见核异型性。免疫组化显示CD3 4阳性。诊断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 诊断 病理检查 治疗
下载PDF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亚东 伍津津 +1 位作者 李文维 朱堂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0,共1页
患者男性,66岁,头面部斑块、结节、溃疡伴疼痛8个月。查体头顶部至前额眶上有约8cm×12cm大小紫红色浸润性斑块、结节,中央多处溃疡,表面有结痂,边缘有类脓疱、血疱样结节。组织病理示广泛血管增生,多数为不规则血管腔,管腔内有增... 患者男性,66岁,头面部斑块、结节、溃疡伴疼痛8个月。查体头顶部至前额眶上有约8cm×12cm大小紫红色浸润性斑块、结节,中央多处溃疡,表面有结痂,边缘有类脓疱、血疱样结节。组织病理示广泛血管增生,多数为不规则血管腔,管腔内有增生的异常内皮细胞。诊断: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病理诊断 治疗 少见肿
下载PDF
眼眶恶性血管内皮瘤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晓梅 夏瑞南 +1 位作者 邓杰 郭祥文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769-769,共1页
关键词 眼眶占位病变 恶性血管内皮 眼眶包块 眼睑水肿 临床诊断 左上睑 摘除术 左眼
下载PDF
骶尾部恶性血管球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勇 李平 +2 位作者 杨玉琼 刘贤国 王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6-217,共2页
0引言恶性血管球瘤(malignant glomustumor,MGT)十分罕见,多以个案报道为主[1-5],我们收治的这例患者其病变部位为骶尾部,尚未见报道。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3年前发现骶尾部皮下包块,伴有疼痛,外院诊断皮下囊肿,行手术摘除术后出院。
关键词 恶性血管 骶尾部恶性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肺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解好群 朱运奎 薛庆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44-544,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肺恶性血管外皮细胞 肺肿 CT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41例肝脏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骞 刘海平 +3 位作者 冼志红 陆新元 董辉 丛文铭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PHMVT)的临床病理学及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41例PHMVT,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中,肝上皮样血管内...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PHMVT)的临床病理学及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41例PHMVT,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中,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19例(46.3%),平均瘤体直径为4.9cm(1.2~6.3cm);肝血管肉瘤(PHA)14例(34.1%),平均瘤体直径为8.3cm(3.0~14.0cm);肝婴儿型血管内皮瘤(IHE)5例(12.2%),平均瘤体直径为3.8cm(1.2~6.3cm);肝恶性血管外皮瘤(MHP)3例(7.3%),平均瘤体直径为7.8cm(2.1—13.0cm)。免疫组化显示41例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CD34或因子Ⅷ。EHE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为87个月,优于PHA的12个月(P〈0.05);2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MHP患者分别于术后43个月死亡和术后84个月复发;IHE患者术后均无复发,预后良好。结论PHMVT的病理类型与预后有关,PHMVT的恶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PHA〉MHP〉EHE〉I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 上皮样血管内皮 血管 婴儿型血管内皮 恶性血管外皮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卵巢恶性血管外皮瘤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少婷 朱海斌 滕晓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0-381,i001,共3页
关键词 卵巢恶性血管外皮 软组织肉 血管外皮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