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前双侧卵巢恶性Mullerian混合瘤伴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胡名娟 江鹤灵 李国伟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Mullerian混合瘤伴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方法:标本常规H.E切片,用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病理组织学表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8岁,双侧卵巢肿瘤由恶性上皮成分和...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Mullerian混合瘤伴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方法:标本常规H.E切片,用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病理组织学表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8岁,双侧卵巢肿瘤由恶性上皮成分和肉瘤间质成分纽成,同时伴子宫内膜样腺癌,并肠管、腹膜及大网膜肉瘤成分转移。免疫表型上皮成分CK7及CD99阳性,肉瘤成分CD99、CDIO及Vimentin阳性,CK20、S-100、HMB45、CEA、GFAP、Desmin、SMA、CD117、CD34和Inhibin—a阴性。结论:绝经前双侧卵巢恶性Mullerian混合瘤伴子宫内膜样腺癌,同时肠管、腹膜及大网膜肉瘤成分转移罕见,应与肉瘤样癌、低分化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mullerian混合瘤 子宫内膜样腺癌 绝经前 双侧卵巢
下载PDF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Mullerian混合瘤超声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2
作者 冷俊红 王惠 徐萌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3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Mullerian混合瘤的超声图像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女性生殖系统恶性Mullerian混合瘤超声特征,并与病理学组织类型进行对比研究。结...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Mullerian混合瘤的超声图像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女性生殖系统恶性Mullerian混合瘤超声特征,并与病理学组织类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7例病例中发生在子宫体11例,子宫颈3例,输卵管1例,卵巢2例。二维超声能清楚显示肿瘤部位、大小范围、边界以及与临近结构的关系。结合彩色多普勒对肿瘤性质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经阴超声检查可弥补经腹检查对于子宫体及宫颈病变的不足之处。结论:结合临床,超声对女性生殖系统恶性Mullerian混合瘤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肿 女性 恶性mullerian混合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子宫恶性Mullerian混合瘤三例报道
3
作者 任杰林 张黎 李晓霞 《中国厂矿医学》 2003年第2期156-157,共2页
恶性Mullerian混合瘤是较少见的子宫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妇女,病理变化多样,预后恶劣.现将我院3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及预后进行探讨.
关键词 子宫恶性mullerian混合瘤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病因
下载PDF
子宫内膜腺癌合并卵巢恶性mullerian混合瘤1例
4
作者 孙见微 陶良阔 +2 位作者 王晓玉 罗新 刘海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8-438,共1页
患者,女,62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半年余,左下腹痛10 d于2010年5月18日入院。半年前无诱因持续性阴道流血,量少,色偏红,无伴腹痛,未在意。10 d前无明显诱因左下腹持续性疼痛,可忍受,休息后无缓解,无发热、腹胀、恶心呕吐。2年前阑尾炎手... 患者,女,62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半年余,左下腹痛10 d于2010年5月18日入院。半年前无诱因持续性阴道流血,量少,色偏红,无伴腹痛,未在意。10 d前无明显诱因左下腹持续性疼痛,可忍受,休息后无缓解,无发热、腹胀、恶心呕吐。2年前阑尾炎手术史。绝经12年,绝经前月经一向规律。孕3产3。体格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子宫体稍大,活动可,无压痛。左侧附件区可扪及一包块,直径约6 cm,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差,无明显压痛反跳痛,与子宫分界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绝经后阴道流血 混合 持续性疼痛 恶性 卵巢 左下腹痛 恶心呕吐
下载PDF
卵巢恶性苗勒管混合瘤超声表现1例
5
作者 王梦蝶 过新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3期508-510,共3页
卵巢恶性苗勒管混合瘤(ovarian 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OMMM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由于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患者在晚期才确诊。为提高该病诊断符合率,并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现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9... 卵巢恶性苗勒管混合瘤(ovarian 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OMMM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由于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患者在晚期才确诊。为提高该病诊断符合率,并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现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9月收入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OMMM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超声表现:盆腹腔见一混合回声肿块,长径超窗,横径161 mm,前后径111 mm,形态不规则,周边囊壁厚薄不均,内壁不光滑,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内见无回声、粗细不均的高回声分隔带及不规则乳头状低回声突起,肿块与子宫颈关系密切,盆腔未探及正常子宫体及双侧卵巢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肿块周边及分隔带上探及条状血流信号,乳头状突起内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并探及动脉频谱,PSV 12.1 cm/s,RI 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苗勒管混合 卵巢肿 超声
下载PDF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复发1例报告及诊治方案
6
作者 杨海英 路会侠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1077-1080,共4页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恶性程度极高,预后较差,辅助检查可以预估病变范围、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助放化疗,但术后易复发。该文报道1例以腹痛、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术后3年复发的子...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恶性程度极高,预后较差,辅助检查可以预估病变范围、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助放化疗,但术后易复发。该文报道1例以腹痛、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术后3年复发的子宫MMMT,并结合文献探讨复发子宫MMMT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提高临床医生对复发MMMT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中胚叶混合 复发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邱云桥运用益气化瘀法改善高度恶性潜能肾脏肿瘤切除术预后医案1则
7
作者 吴达如 邱云桥(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6期153-156,共4页
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瘤(MESTK)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肾脏肿瘤,Bosniak Ⅲ、Ⅳ类MESTK具有高度恶性潜能及复发性[1-2]。邱云桥教授认为,该病属中医癥瘕范畴,术后病机特点以气虚血瘀为主,临证可据“气虚而血滞”“气弱而血不行”等理论遣方用... 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瘤(MESTK)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肾脏肿瘤,Bosniak Ⅲ、Ⅳ类MESTK具有高度恶性潜能及复发性[1-2]。邱云桥教授认为,该病属中医癥瘕范畴,术后病机特点以气虚血瘀为主,临证可据“气虚而血滞”“气弱而血不行”等理论遣方用药,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在术后促愈及防止复发方面可获良效。现将邱云桥教授运用益气化瘀法防治高度恶性潜能MESTK术后复发医案1则整理介绍如下。1医案患者,女,25岁,2022年8月22日因左侧腰腹部酸胀1周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 高度恶性潜能 益气化瘀法
下载PDF
腮腺混合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弥散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蒋丽萍 周爱云 吴开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090-3093,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pleomorphic adenomoa,PA)、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s,AL),及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上定量弥散特征。方法对75例腮腺肿块患者(包括PA 31例、AL 27例和MT...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pleomorphic adenomoa,PA)、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s,AL),及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上定量弥散特征。方法对75例腮腺肿块患者(包括PA 31例、AL 27例和MT 17例)进行CEUS检查,绘制肿块及周边腺体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ve curve,TIC)曲线,对比分析各组的弥散特征。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结果相比于周边腺体,PA组的TTP(time to peak)和TFP(the time from peak to one hal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I(peak intensity)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等进、等退”高增强;AL组PI及TF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等进、慢退”高增强;MT组的TTP及TF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TT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快进、等退”高增强。联合应用“快进”或非“慢退”诊断MT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23%(15/17)、77.59%(45/58)和80.00%(60/75)。结论在CEUS中,AL的“慢退”和MT的“快进”具有比较特征性表现,联合应用两者,可明显提高CEUS对腮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腺淋巴 恶性 超声造影
下载PDF
17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临床病理特征及PRA、PRB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海霞 赵俊红 +1 位作者 解其贵 王言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40-743,共4页
背景与目的: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MMMT)是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是临床诊治的难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progesterone receptor subtype A and B,PRA and P... 背景与目的: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MMMT)是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是临床诊治的难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progesterone receptor subtype A and B,PRA and PRB)蛋白在子宫MMM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理切片行光镜观察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RA、PRB的表达情况,随访其中的11例患者。结果:①子宫MMMT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②病理上肿瘤成分复杂,形态多样,有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组成,相互间有穿插和移行变化。③同源性PRA阳性占55.6%,PRB阳性占33.3%;异源性PRA阳性占37.5%,PRB阳性占37.5%,两种亚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RA在Ⅰ期和Ⅱ期患者的表达率分别为66.7%和40%;PRB患者分别为55.6%和20%。④Ⅰ期患者平均存活43.8个月(32~59个月),Ⅱ期平均存活34.25个月(19~41个月);Ⅲ期1例,存活5个月。结论:子宫MMMT的诊断主要依赖组织形态学,疾病进展可能与PRA、PRB的丢失有关,PRA、PRB的表达可能与病理类型无关。预后可能与临床分期及PRA、PR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中胚叶混合 临床 病理 孕激素受体亚型
下载PDF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海元 沈铿 +2 位作者 郎景和 王友芳 连利娟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144-145,共2页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又称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mixed ma-lignant mullerian tumors,MMMTs),是一种少见的混合性恶性肿瘤,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3%.它既有上皮性的恶性成分也有间质性的恶性成分,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差,预后差.
关键词 卵巢肿 病例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 恶性苗勒氏管混合
下载PDF
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娟 苑红梅 +3 位作者 赵红梅 杨敬之 杜娟 李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M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4例MMM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呈息肉状生长,由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2...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M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4例MMM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呈息肉状生长,由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2例上皮成分为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为浆液性癌,1例为黏液腺癌,4例间质成分均为横纹肌肉瘤。免疫表型:上皮成分CKpan(4/4)、vimentin(2/4)和Pax-8(3/4)均阳性,间质成分CKpan(2/4)、vimentin(4/4)、desmin(4/4)、MyoD1(1/4)、CD10(1/4)、p16(3/4)和p53(3/4)均阳性,Pax-8、SMA、S-100和CD68均阴性。结论子宫MMMT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上皮和间质混合性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 恶性苗勒管混合 上皮 间质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洪文 张秀珍 +4 位作者 李晓光 张宏图 黄曼妮 李楠 吴令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26-628,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5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9例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主要症状为阴道异常出血,2例患... 目的:分析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5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9例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主要症状为阴道异常出血,2例患者为肿物脱出阴道。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46.67岁(19~69岁)。根据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标准,Ⅰ期1例、Ⅱ期3例、Ⅲ规3例、Ⅳ期2例。本组8例患者接受综合治疗,2例早期患者经综合治疗分别随访36、72个月无瘤生存,2例Ⅳ期患者经放疗和化疗后进展,确诊3个月后死亡。Ⅰ、Ⅱ、Ⅲ、Ⅳ期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72、32、28、3个月。结论: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是一种浸润性强、进展快、由恶性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组成的罕见的恶性肿瘤。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远处转移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海元 沈铿 +6 位作者 郎景和 向阳 王友芳 连利娟 吴鸣 黄惠芳 潘凌亚 《癌症进展》 2003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3-2002年收治的13例生殖系统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MMMTs中,宫颈MMMTs2例,子宫MMMTs 5例,输卵管MMMTs 1...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3-2002年收治的13例生殖系统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MMMTs中,宫颈MMMTs2例,子宫MMMTs 5例,输卵管MMMTs 1例,卵巢MMMTs 5例。宫颈MMMTs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绝经后出血;子宫MMMTs可表现为长期的月经紊乱和绝经后出血;附件MMMT8表现为腹胀、腹痛、尿少等非特异性症状。6例术前CA125值大于35U/ml,肿瘤复发、未控及转移时CA125值均升高;确诊主要依据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1-3次手术。12例术后辅助化疗,其中4例又合并放疗。宫颈MMMTs中2例均于1年内死亡;子宫MMMTs中2完全缓解,1例1年内死亡,2例两年内死亡;输卵管MMMTs 1例目前带瘤生存11个月;卵巢MMMTs中2例完全缓解6及61个月,2例带瘤生存20及14个月,1例1年内死亡。结论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发生率极低,可以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各个部位且有各自不同的临床特点及相同的病理特点。对于宫颈、输卵管及卵巢MMMTs,CA125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监测。手术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应根据肿瘤的部位采取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中胚叶混合 CA125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12例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郝金燕 邓晋芳 +4 位作者 刘莉萍 刘文悦 王晨 潘慧 李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896-899,共4页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ullerian mixed tumor,M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诊断要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8-2013年12例经组织学诊断为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病例,观察其...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ullerian mixed tumor,M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诊断要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8-2013年12例经组织学诊断为卵巢、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病例,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其免疫表型,结合文献总结M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12例MMMT患者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9.6岁。肿瘤发生部位:子宫3例,单侧卵巢8例,双侧卵巢及宫颈管1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及盆腔包块。组织学上包括癌和肉瘤,其中浆液性乳头状癌6例,鳞状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软骨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4例,横纹肌肉瘤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混合软骨肉瘤1例。免疫组化染色:所有癌成分CK阳性,肉瘤成分Vimentin阳性,其中平滑肌肉瘤h-caldesmon阳性,横纹肌肉瘤Desmin阳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CD10阳性,软骨肉瘤S-100阳性。治疗以手术+术后化疗为主。10例患者随访至2014年10月(2例失访),1例于术后1个月内死亡,7例于术后6~58个月复发,其余2例术后1~2年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属于恶性上皮-间叶性肿瘤,发病率低,确诊依据组织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标记综合判断,临床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中胚叶混合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卵巢 子宫
下载PDF
18例恶性苗勒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蔚青 程晓东 +1 位作者 陈晓端 赵承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9-290,共2页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苗勒混合瘤 (MMMT)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 :对 18例女性生殖系统MMMT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 ,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对 9例进行了术后随访。结果 :各部位MMMT的形态特征相似 ,均含有上皮及间叶两种组...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苗勒混合瘤 (MMMT)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 :对 18例女性生殖系统MMMT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 ,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对 9例进行了术后随访。结果 :各部位MMMT的形态特征相似 ,均含有上皮及间叶两种组织成分 ,相互间有穿插和移行变化 ,组织成分形态多样 ,免疫组化有助于判断。恶性度与异型性、核分裂数及出血坏死程度有关。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化疗有效。结论 :MMMT的诊断主要依据组织形态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苗勒混合 临床病理 生殖器肿 女性
下载PDF
卵巢恶性苗勒氏混合瘤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璐 牛刚 +2 位作者 何科 张祖威 周蓓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9-140,共2页
【目的】总结卵巢恶性苗勒氏混合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至2009年收治的8例该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51.7岁,主要以腹胀及发现盆腔包块起病。其中2例患者行根治术,6例行肿瘤细... 【目的】总结卵巢恶性苗勒氏混合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至2009年收治的8例该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51.7岁,主要以腹胀及发现盆腔包块起病。其中2例患者行根治术,6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随访5~65个月。1例Ⅰc期患者术后65个月无复发后失访;3例Ⅲc期患者分别于随访6月、10月及13月死亡;1例患者现随访7月,局部复发;余1例Ⅱc期患者及2例Ⅲc期患者仍在继续随访中,一般情况良好。【结论】临床病理分期、手术满意程度是影响卵巢恶性苗勒氏混合瘤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苗勒氏混合 手术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输卵管原发恶性苗勒混合瘤伴多发转移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蔚 陈炳旭 陈晓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9-960,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4岁,因反复阴道流血1年,下腹隐痛2周入院。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淋漓不尽,伴有恶臭,自诉性生活后阴道出血。近两周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隐痛。门诊宫颈活检示:(宫颈)低分化腺癌。查体:外阴发育正常,...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4岁,因反复阴道流血1年,下腹隐痛2周入院。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淋漓不尽,伴有恶臭,自诉性生活后阴道出血。近两周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隐痛。门诊宫颈活检示:(宫颈)低分化腺癌。查体:外阴发育正常,宫颈Ⅰ度糜烂,子宫颈见数个赘生物,子宫后位,活动度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恶性苗勒混合 转移
下载PDF
原发于下颌骨恶性混合瘤1例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宁 漆雪梅 +2 位作者 刘流 费继敏 何永文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S1期69-,共1页
关键词 下颌骨 原发 包块 恶性混合 恶性多形性腺 多成分肿 癌在多形性腺 口腔颌面外科 癌肉
下载PDF
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31例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廷璆 刘尚廉 +3 位作者 朱振东 俞燕美 王家祥 许■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98-200,共3页
恶性混合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的特殊肿瘤,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组成。根据肉瘤成分为同源性或异源性,可分为癌肉瘤和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两类,总称为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较子宫内膜腺癌和平滑肌肉瘤少见,预后较差。20年内,我院共收治31例,现... 恶性混合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的特殊肿瘤,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组成。根据肉瘤成分为同源性或异源性,可分为癌肉瘤和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两类,总称为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较子宫内膜腺癌和平滑肌肉瘤少见,预后较差。20年内,我院共收治3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癌 恶性混合 临床病理
下载PDF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临床特征及MRI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敏波 袁琳 傅士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s)临床及MR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MMMTs 11例,分析其临床和MR特点。结果随访11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56岁,最常见症状为异常阴道出血,以绝... 目的探讨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s)临床及MR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MMMTs 11例,分析其临床和MR特点。结果随访11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56岁,最常见症状为异常阴道出血,以绝经后出血最多,占80%~90%;常伴下腹或盆腔疼痛。可有阴道排液或伴有组织样物排出。MR示明显软组织肿块,内可见破碎的软组织信号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影,DWI呈混杂高信号影,增强扫描早期呈混杂片状强化,平衡期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子宫肌层,呈混杂稍低信号影。肿瘤生长迅速,短时间内即可迅速长大,信号不均匀。晚期患者可有腹水或远处转移,呈消瘦、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出现阴道异常出血,腹胀或腹痛症状时要警惕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可能,MRI有助于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中胚叶混合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