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悄吟”到“萧红”:由笔名管窥萧红上海时期创作思维的转变 被引量:1
1
作者 安静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0期163-168,共6页
萧红在上海生活时期笔名由"悄吟"置换为"萧红",其对"名"的主体构建意识蕴含于较为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中。在上海时期,萧红面临生存焦虑、创作焦虑、情感焦虑、战争焦虑以及文坛纷争,多重焦虑促使萧红产... 萧红在上海生活时期笔名由"悄吟"置换为"萧红",其对"名"的主体构建意识蕴含于较为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中。在上海时期,萧红面临生存焦虑、创作焦虑、情感焦虑、战争焦虑以及文坛纷争,多重焦虑促使萧红产生对主体的思考与创作上的调试。对其笔名置换过程的爬梳,可以探析萧红主体构建过程中的诸多细节,管窥其在创作思维上发生的转变,从而探究萧红创作风格发生转变的内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悄吟 萧红 上海 主体建构 思维转变
下载PDF
从“悄吟”到“萧红”——《麦场》的文本细读
2
作者 钟意欢 《今古文创》 2020年第26期4-5,共2页
胡风对《生死场》"锤炼不够"的评价,笼罩了此后半个多世纪文坛对《生死场》的印象。本文试图从对《生死场》初版本与作为前身的报刊本《麦场》的校读中,提供一个印象之外的阐释角度与作家形象。结合"悄吟"的其他作... 胡风对《生死场》"锤炼不够"的评价,笼罩了此后半个多世纪文坛对《生死场》的印象。本文试图从对《生死场》初版本与作为前身的报刊本《麦场》的校读中,提供一个印象之外的阐释角度与作家形象。结合"悄吟"的其他作品,可以看出《生死场》行文的粗糙与晦涩之感,乃是作家有意追求的效果,从《麦场》到《生死场》的修订,既是作家文学自觉不断苏醒的显现,亦是她治疗创伤性记忆的阶段折射,正是在这一层面上,体现出"悄吟"到"萧红"这其中重要的转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悄吟 《麦场》 《生死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