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Meta分析确定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策略和社区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目的通过Meta分析确定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策略和社区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CBM)等关于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的观察性研究。两名具有循证护理学习经验的研究者通过三轮筛选、文献评价、数据提取,采用Stata20.0软件对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依次进行Meta合并、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中英文数据初检出相关文献2727篇,最终纳入14篇文献,总样本量54982例,提取影响因素14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4.9%,95%CI:34.1%~55.7%。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性别(女)、慢性病家族史、婚姻状况(单身、丧偶、离异)、BMI(≥24 kg/m^(2))、吸烟、饮酒,OR值和95%CI分别是1.40(1.28~1.53)、1.22(1.10~1.34)、2.15(1.87~2.46)、1.40(1.17~1.68)、1.59(1.03~2.43)、1.18(1.08~1.30)、1.20(1.02~1.42)。结论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较高,其中年龄(≥70岁)、性别(女)、慢性病家族史、婚姻状况(单身、丧偶、离异)、BMI(≥24 kg/m^(2))、吸烟、饮酒是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危险因素。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未来应积极改善老年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展开更多
背景卒中后疲劳(PSF)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恢复,也是卒中复发和卒中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了解PSF的流行病学现状对于推进我国卒中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系统评价中国PSF患病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相关部门制订有针对性地脑卒中防治...背景卒中后疲劳(PSF)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恢复,也是卒中复发和卒中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了解PSF的流行病学现状对于推进我国卒中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系统评价中国PSF患病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相关部门制订有针对性地脑卒中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集有关中国PSF患病率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05-20。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7个横断面研究,涉及中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总样本量为13621例,其中PSF者57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PSF患病率为43.5%(95%CI=40.0%~47.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按性别分组,男性患病率为38.4%(95%CI=34.3%~42.5%),女性为45.2%(95%CI=40.7%~49.7%);按年龄分组,<60岁为40.0%(95%CI=32.3%~48.0%),60~75岁为67.9%(95%CI=54.2%~80.1%),>75岁为71.9%(95%CI=48.9%~90.5%);按地理分区分组,华北地区为40.0%(95%CI=35.0%~45.2%),东北地区为41.0%(95%CI=29.5%~53.0%),华东地区为49.5%(95%CI=43.1%~55.8%),华中地区为40.3%(95%CI=34.9%~45.8%),华南地区为40.0%(95%CI=28.4%~52.2%),西南地区为59.3%(95%CI=54.0%~65.0%),西北地区为46.2%(95%CI=38.3%~54.2%);按卒中性质分组,出血性脑卒中为56.3%(95%CI=42.8%~69.4%),缺血性脑卒中为40.0%(95%CI=36.7%~43.4%);按卒中分期分组,急性期为41.4%(95%CI=37.0%~45.8%),恢复期为46.4%(95%CI=40.8%~52.1%);按受教育程度分组,小学及以下为56.0%(95%CI=43.7%~67.9%),初中为46.7%(95%CI=39.6%~53.8%),高中为46.8%(95%CI=40.3%~53.4%),大专及以上为43.6%(95%CI=35.7%~51.6%);按婚姻状况分组,有配偶者为45.8%(95%CI=40.8%~50.9%),无配偶者为53.6%(95%CI=47.4%~59.8%);按工作状况分组,在职者为45.0%(95%CI=33.2%~57.0%),无业或退休者为53.8%(95%CI=40.1%~67.2%);按评估工具分组,应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为41.8%(95%CI=38.3%~45.3%),应用个人疲劳强度问卷(CIS)为65.8%(95%CI=57.1%~74.0%),应用中文版卒中神经疲劳指数(NFI-stroke)为50.5%(95%CI=44.6%~56.5%),应用中文版疲劳评估量表(C-FAS)为52.7%(95%CI=43.1%~62.1%),应用精神疲劳自评量表(MFS)为48.9%(95%CI=43.6%~54.2%)。此外,从年龄分布来看,我国PSF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χ趋势2=87.081,r=0.209,P<0.01);从文化背景来看,我国PSF患病率与受教育程度的无相关趋势(χ趋势2=0.333,P=0.564);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7个地区PSF患病率(40.0%~59.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15,P<0.01),19个省级行政区PSF患病率(23.3%~74.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294,P<0.01);从发表时间来看,2013年1月—2023年5月我国PSF患病率(32.4%~53.9%)有增长趋势(χ趋势2=48.011,P<0.01)。结论中国PSF总体患病率较高,不同地区、省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西南地区和贵州省最高,而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及天津市最低。此外,女性、高龄、无配偶、受教育程度低、无业或退休、卒中恢复期、脑出血等群体PSF患病率偏高。展开更多
目的: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患者治疗期的焦虑、抑郁患病率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行辅助生殖技术患者治疗期焦虑、抑郁患病现状的横断面研...目的: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患者治疗期的焦虑、抑郁患病率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行辅助生殖技术患者治疗期焦虑、抑郁患病现状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4月4日。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个横断面研究,焦虑研究纳入9876人,焦虑人数2145人;抑郁研究纳入13207人,抑郁人数356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行辅助生殖技术男性焦虑患病率为13%,抑郁患病率为28%;女性焦虑患病率为32%,抑郁患病率为3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轻度、中度、重度焦虑患病率分别为21.0%、4.0%和0.6%,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抑郁患病率分别为28.0%、11.0%、1.0%和0.3%。华南、西北、华中、西南、华北和华东地区行辅助生殖技术患者焦虑患病率分别为24%、21%、34%、10%、30%和29%,抑郁患病率分别为39%、41%、38%、27%、29%和33%。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行辅助生殖技术患者治疗期间焦虑、抑郁患病率均较高。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展开更多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对健康的威胁也越发突出,绝经后的女性由于卵巢雌激素分泌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将进一步增加,为男性的3倍。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女性中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已有较多报道并进行过系统总结,但汇总全球范围的...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对健康的威胁也越发突出,绝经后的女性由于卵巢雌激素分泌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将进一步增加,为男性的3倍。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女性中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已有较多报道并进行过系统总结,但汇总全球范围的相关研究的系统综述较少。目的系统评价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关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另外根据已纳入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进行文献追踪。检索时间为2002-11-01—2022-11-01。两名评价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以及信息提取工作,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8篇文献,总样本量1120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的患病率分别为34.73%(95%CI=31.02%~38.44%)和41.83%(95%CI=38.19%~45.4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组患病率最高(68.72%,95%CI=59.81%~77.62%),随后依次为70~79岁组(57.20%,95%CI=50.53%~63.87%)、60~69岁组(37.46%,95%CI=28.95%~45.98%)、50~59岁组(24.94%,95%CI=15.50%~34.39%)、40~49岁组(14.01%,95%CI=6.64%~21.38%);生育次数<2次的患病率(34.24%,95%CI=24.08%~44.41%)低于生育次数≥2次(39.27%,95%CI=30.10%~48.44%);绝经年限≥10年的患病率(47.15%,95%CI=42.27%~52.04%)高于绝经年限<10年(34.18%,95%CI=33.30%~35.06%);发展中国家患病率(35.87%,95%CI=31.39%~40.34%)高于发达国家(30.10%,95%CI=23.97%~36.23%)。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包括糖尿病(OR=2.79,95%CI=1.75~4.46,P<0.05)、高BMI(OR=0.53,95%CI=0.43~0.64,P<0.05)、运动(OR=0.43,95%CI=0.28~0.65,P<0.05)、生育次数(OR=2.52,95%CI=1.72~3.67,P<0.05)、绝经年限(OR=1.88,95%CI=1.43~2.46,P<0.05)、家族病史(OR=1.92,95%CI=1.38~2.67,P<0.05)、饮酒(OR=1.95,95%CI=1.54~2.47,P<0.05)、使用激素治疗(OR=0.34,95%CI=0.25~0.44,P<0.05)、非暴力骨折史(OR=3.83,95%CI=1.88~7.98,P<0.05)、年龄(OR=1.43,95%CI:1.29~1.59,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在绝经后女性中的患病率较高,约1/3的绝经后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约1/2的绝经后女性患有骨量减少。高BMI、常运动、使用激素治疗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糖尿病、生育次数多、绝经年限长、家族病史、饮酒、非暴力骨折史、高龄为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评估和干预,同时有必要向绝经后女性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绝经后女性的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天津市65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痴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评估痴呆患者的功能状况。方法:数据来自天津市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采用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先使用一般健康问卷扩展版进行筛查,再由精神科医师根据DSM-I...目的:了解天津市65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痴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评估痴呆患者的功能状况。方法:数据来自天津市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采用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先使用一般健康问卷扩展版进行筛查,再由精神科医师根据DSM-IV(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进行包括痴呆在内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收集社会人口学、躯体疾病史、家族史等相关因素,采用功能大体评估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GAF)评估研究对象功能状况。描述天津市社区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并采用基于复杂抽样的Logistic回归分析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GAF得分描述患者功能状况。结果:有4438人完成诊断,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1023名,140人患有痴呆,加权患病率7.78%(95%CI:5.88%~10.23%)。与年龄在65~69岁者相比,年龄在75~79岁(OR=4.60,95%CI:1.57~13.52)和80岁及以上(OR=14.48,95%CI:4.46~47.04)是痴呆患病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不足1年(OR=2.30,95%CI:1.06~5.01)、存在2种及以上心理社会环境问题(OR=3.42,95%CI:1.65~7.08),脑血管疾病(OR=9.19,95%CI:4.62~18.30)也是痴呆的危险因素。痴呆患者近1个月加权GAF得分(54.2±16.5)分,加权致残率63.65%(95%CI:50.11%~75.33%)。结论:天津市社区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略高于全国,年龄大、未接受过至少1年正规教育、存在较多心理社会环境问题、脑血管疾病为痴呆患病的危险因素,痴呆患者功能水平不佳。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痴呆患病率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服务至关重要。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我国性少数人群抑郁患病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sycNet、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性少数人群抑郁相关文献,采用Stata17.0和RevMan5.4.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我国性少数人群抑郁患病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sycNet、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性少数人群抑郁相关文献,采用Stata17.0和RevMan5.4.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研究样本共138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性少数人群抑郁患病率为41.00%[95%CI(38.00%,45.00%),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性少数人群的抑郁患病率分别为41.00%、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我国性少数人群抑郁患病率较高,且不同性别的性少数人群抑郁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Meta分析确定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策略和社区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CBM)等关于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的观察性研究。两名具有循证护理学习经验的研究者通过三轮筛选、文献评价、数据提取,采用Stata20.0软件对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依次进行Meta合并、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中英文数据初检出相关文献2727篇,最终纳入14篇文献,总样本量54982例,提取影响因素14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4.9%,95%CI:34.1%~55.7%。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性别(女)、慢性病家族史、婚姻状况(单身、丧偶、离异)、BMI(≥24 kg/m^(2))、吸烟、饮酒,OR值和95%CI分别是1.40(1.28~1.53)、1.22(1.10~1.34)、2.15(1.87~2.46)、1.40(1.17~1.68)、1.59(1.03~2.43)、1.18(1.08~1.30)、1.20(1.02~1.42)。结论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较高,其中年龄(≥70岁)、性别(女)、慢性病家族史、婚姻状况(单身、丧偶、离异)、BMI(≥24 kg/m^(2))、吸烟、饮酒是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危险因素。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未来应积极改善老年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文摘背景卒中后疲劳(PSF)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恢复,也是卒中复发和卒中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了解PSF的流行病学现状对于推进我国卒中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系统评价中国PSF患病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相关部门制订有针对性地脑卒中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集有关中国PSF患病率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05-20。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7个横断面研究,涉及中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总样本量为13621例,其中PSF者57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PSF患病率为43.5%(95%CI=40.0%~47.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按性别分组,男性患病率为38.4%(95%CI=34.3%~42.5%),女性为45.2%(95%CI=40.7%~49.7%);按年龄分组,<60岁为40.0%(95%CI=32.3%~48.0%),60~75岁为67.9%(95%CI=54.2%~80.1%),>75岁为71.9%(95%CI=48.9%~90.5%);按地理分区分组,华北地区为40.0%(95%CI=35.0%~45.2%),东北地区为41.0%(95%CI=29.5%~53.0%),华东地区为49.5%(95%CI=43.1%~55.8%),华中地区为40.3%(95%CI=34.9%~45.8%),华南地区为40.0%(95%CI=28.4%~52.2%),西南地区为59.3%(95%CI=54.0%~65.0%),西北地区为46.2%(95%CI=38.3%~54.2%);按卒中性质分组,出血性脑卒中为56.3%(95%CI=42.8%~69.4%),缺血性脑卒中为40.0%(95%CI=36.7%~43.4%);按卒中分期分组,急性期为41.4%(95%CI=37.0%~45.8%),恢复期为46.4%(95%CI=40.8%~52.1%);按受教育程度分组,小学及以下为56.0%(95%CI=43.7%~67.9%),初中为46.7%(95%CI=39.6%~53.8%),高中为46.8%(95%CI=40.3%~53.4%),大专及以上为43.6%(95%CI=35.7%~51.6%);按婚姻状况分组,有配偶者为45.8%(95%CI=40.8%~50.9%),无配偶者为53.6%(95%CI=47.4%~59.8%);按工作状况分组,在职者为45.0%(95%CI=33.2%~57.0%),无业或退休者为53.8%(95%CI=40.1%~67.2%);按评估工具分组,应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为41.8%(95%CI=38.3%~45.3%),应用个人疲劳强度问卷(CIS)为65.8%(95%CI=57.1%~74.0%),应用中文版卒中神经疲劳指数(NFI-stroke)为50.5%(95%CI=44.6%~56.5%),应用中文版疲劳评估量表(C-FAS)为52.7%(95%CI=43.1%~62.1%),应用精神疲劳自评量表(MFS)为48.9%(95%CI=43.6%~54.2%)。此外,从年龄分布来看,我国PSF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χ趋势2=87.081,r=0.209,P<0.01);从文化背景来看,我国PSF患病率与受教育程度的无相关趋势(χ趋势2=0.333,P=0.564);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7个地区PSF患病率(40.0%~59.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15,P<0.01),19个省级行政区PSF患病率(23.3%~74.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294,P<0.01);从发表时间来看,2013年1月—2023年5月我国PSF患病率(32.4%~53.9%)有增长趋势(χ趋势2=48.011,P<0.01)。结论中国PSF总体患病率较高,不同地区、省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西南地区和贵州省最高,而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及天津市最低。此外,女性、高龄、无配偶、受教育程度低、无业或退休、卒中恢复期、脑出血等群体PSF患病率偏高。
文摘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对健康的威胁也越发突出,绝经后的女性由于卵巢雌激素分泌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将进一步增加,为男性的3倍。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女性中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已有较多报道并进行过系统总结,但汇总全球范围的相关研究的系统综述较少。目的系统评价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关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另外根据已纳入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进行文献追踪。检索时间为2002-11-01—2022-11-01。两名评价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以及信息提取工作,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8篇文献,总样本量1120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的患病率分别为34.73%(95%CI=31.02%~38.44%)和41.83%(95%CI=38.19%~45.4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组患病率最高(68.72%,95%CI=59.81%~77.62%),随后依次为70~79岁组(57.20%,95%CI=50.53%~63.87%)、60~69岁组(37.46%,95%CI=28.95%~45.98%)、50~59岁组(24.94%,95%CI=15.50%~34.39%)、40~49岁组(14.01%,95%CI=6.64%~21.38%);生育次数<2次的患病率(34.24%,95%CI=24.08%~44.41%)低于生育次数≥2次(39.27%,95%CI=30.10%~48.44%);绝经年限≥10年的患病率(47.15%,95%CI=42.27%~52.04%)高于绝经年限<10年(34.18%,95%CI=33.30%~35.06%);发展中国家患病率(35.87%,95%CI=31.39%~40.34%)高于发达国家(30.10%,95%CI=23.97%~36.23%)。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包括糖尿病(OR=2.79,95%CI=1.75~4.46,P<0.05)、高BMI(OR=0.53,95%CI=0.43~0.64,P<0.05)、运动(OR=0.43,95%CI=0.28~0.65,P<0.05)、生育次数(OR=2.52,95%CI=1.72~3.67,P<0.05)、绝经年限(OR=1.88,95%CI=1.43~2.46,P<0.05)、家族病史(OR=1.92,95%CI=1.38~2.67,P<0.05)、饮酒(OR=1.95,95%CI=1.54~2.47,P<0.05)、使用激素治疗(OR=0.34,95%CI=0.25~0.44,P<0.05)、非暴力骨折史(OR=3.83,95%CI=1.88~7.98,P<0.05)、年龄(OR=1.43,95%CI:1.29~1.59,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在绝经后女性中的患病率较高,约1/3的绝经后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约1/2的绝经后女性患有骨量减少。高BMI、常运动、使用激素治疗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糖尿病、生育次数多、绝经年限长、家族病史、饮酒、非暴力骨折史、高龄为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评估和干预,同时有必要向绝经后女性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绝经后女性的生活质量。
文摘目的:了解天津市65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痴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评估痴呆患者的功能状况。方法:数据来自天津市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采用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先使用一般健康问卷扩展版进行筛查,再由精神科医师根据DSM-IV(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进行包括痴呆在内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收集社会人口学、躯体疾病史、家族史等相关因素,采用功能大体评估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GAF)评估研究对象功能状况。描述天津市社区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并采用基于复杂抽样的Logistic回归分析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GAF得分描述患者功能状况。结果:有4438人完成诊断,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1023名,140人患有痴呆,加权患病率7.78%(95%CI:5.88%~10.23%)。与年龄在65~69岁者相比,年龄在75~79岁(OR=4.60,95%CI:1.57~13.52)和80岁及以上(OR=14.48,95%CI:4.46~47.04)是痴呆患病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不足1年(OR=2.30,95%CI:1.06~5.01)、存在2种及以上心理社会环境问题(OR=3.42,95%CI:1.65~7.08),脑血管疾病(OR=9.19,95%CI:4.62~18.30)也是痴呆的危险因素。痴呆患者近1个月加权GAF得分(54.2±16.5)分,加权致残率63.65%(95%CI:50.11%~75.33%)。结论:天津市社区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略高于全国,年龄大、未接受过至少1年正规教育、存在较多心理社会环境问题、脑血管疾病为痴呆患病的危险因素,痴呆患者功能水平不佳。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痴呆患病率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服务至关重要。
文摘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我国性少数人群抑郁患病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sycNet、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性少数人群抑郁相关文献,采用Stata17.0和RevMan5.4.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研究样本共138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性少数人群抑郁患病率为41.00%[95%CI(38.00%,45.00%),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性少数人群的抑郁患病率分别为41.00%、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我国性少数人群抑郁患病率较高,且不同性别的性少数人群抑郁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