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脑组织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旭文 杜秀娟 张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及正常对照组脑组织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1H-M RS)的结果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首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36人、正常对照组21人进行左侧前额叶、丘脑、海马、桥脑的1H-M RS分析,之后对所得结果进行独...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及正常对照组脑组织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1H-M RS)的结果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首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36人、正常对照组21人进行左侧前额叶、丘脑、海马、桥脑的1H-M RS分析,之后对所得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与正常对照组在左侧前额叶、丘脑、海马、桥脑的1H-M RS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均无统计学意义(t=-1.63,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与正常对照组在本实验所选择的感兴趣区内未发现可测的神经化学物质浓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 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 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
下载PDF
具有正常人格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脑MRS初步研究
2
作者 李旭文 杜秀娟 张雄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具有正常人格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与正常对照组脑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1H-MRS)的结果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首先对经过人格问卷调查筛选的具有正常人格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36人,正常健康对照组21人进行左... 目的:探讨在具有正常人格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与正常对照组脑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1H-MRS)的结果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首先对经过人格问卷调查筛选的具有正常人格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36人,正常健康对照组21人进行左侧前额叶、丘脑、海马、桥脑的1H-MRS分析,之后对所得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具有正常人格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与正常对照组在左侧前额叶、丘脑、海马、桥脑的1H-MRS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P>0.05)。结论:未被证明具有较高遗传易感性的具有正常人格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与正常对照组在本实验所选择的感兴趣区内未发现可测的神经化学物质浓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 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 1H-MRS
下载PDF
吸烟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涛 李洁 +1 位作者 陈清刚 李刚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吸烟行为对其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使用认知评定量表评估吸烟者的认知功能,使用精神病风险症状量表(SOPS)、阳性和阴性综合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吸烟行为对其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使用认知评定量表评估吸烟者的认知功能,使用精神病风险症状量表(SOPS)、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估总体的精神症状。结果非吸烟组的符号编码、简易视觉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STROOP-单词评分明显高于吸烟组(P<0.01);连续作业实验(CPT)正确反应数-2D、3D、4D,以及CPT平均反应时-2D、3D、4D的评分非吸烟组明显好于吸烟组(P<0.05或P<0.01)。SOPS阴性因子分吸烟组较非吸烟组低(P<0.05);除了PANSS阳性分数以外,PANSS阴性分、PANSS一般病理分、PANSS总分吸烟组较非吸烟组低(P<0.01或P<0.05);蒙哥马利抑郁量表非吸烟组较吸烟组的评分高(P<0.05);GAF量表评分显示吸烟组的大体功能评分较非吸烟组的大体功能评分高,功能好(P<0.05)。结论吸烟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是有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对糖尿病一级亲属中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干预效果
4
作者 何俊泰 乐建华 孙向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11期24-24,26,共2页
目的通过对比有遗传背景和非遗传背景的糖调节受损患者的饮食、运动及心理干预效果,探讨遗传背景对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一级亲属中糖调节受损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正常人群中糖调节受损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进行... 目的通过对比有遗传背景和非遗传背景的糖调节受损患者的饮食、运动及心理干预效果,探讨遗传背景对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一级亲属中糖调节受损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正常人群中糖调节受损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饮食、运动及心理干预。观察干预以后2组血糖转为正常和糖尿病的比例。结果观察组血糖转为正常17例,占24.28%,转为糖尿病5例,占7.14%;对照组血糖转为正常18例,占25.35%,转为糖尿病1例,占1.41%。观察组转为糖尿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为正常血糖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遗传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病有很大的影响,饮食、运动及心理干预能够预防糖调节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 糖调节受损患者 饮食 运动 心理 干预
下载PDF
对糖尿病一级亲属糖调节受损者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牛铭云 许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一级亲属中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及心理干预,说明适当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中筛查出糖调节受损患者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一级亲属中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及心理干预,说明适当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中筛查出糖调节受损患者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饮食、运动及心理干预。观察干预以后两组血糖转为正常和糖尿病的比例。结果干预组血糖转为正常8例,占26.7%,转为糖尿病4例,占13.3%;对照组血糖转为正常3例,占10.0%,转为糖尿病14例,占46.7%。干预组逆转为正常血糖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转为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干预组。结论对糖尿病一级亲属中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及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转归,延缓并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 糖调节受损患者 饮食、运动、心理干预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病高危者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哲 周福春 +3 位作者 何凡 杨宁波 张梁 王传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人群及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1例)、符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SIPS)诊断标准的超高危人群(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人群及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1例)、符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SIPS)诊断标准的超高危人群(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精神病一级亲属(31例)、健康人群(27例),采用连线测验(TMTA)、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持续操作测验(CPT)、Stroop色词测验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四组人群在连线测验(F=11.45,P<0.001)、符号编码(F=11.69,P<0.001)、HVLT-R(F=5.34,P<0.05)、Stroop单字(F=2.79,P<0.05)、Stroop单色(F=3.73,P<0.05)、Stroop色词(F=3.83,P<0.05)及CPT测验(F=13.62,P<0.05)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一级亲属和超高危人群认知功能介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人群之间,且患者一级亲属要好于超高危人群(Ps<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一级亲属、超高危个体以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依次加重,提示认知损害的程度与患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患者一级亲属 超高危
下载PDF
银川市兴庆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意义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恩龙 庄肃非 +2 位作者 孟光冉 王金凯 李海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息肉、腺瘤、癌的发病率,进一步阐述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行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并分析高危人群的发病原因,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随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对2010-2014年银川市兴庆区40~74岁的居民...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息肉、腺瘤、癌的发病率,进一步阐述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行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并分析高危人群的发病原因,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随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对2010-2014年银川市兴庆区40~74岁的居民应用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进行筛查分析,总结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结直肠癌患者一级亲属)结肠镜筛查结果。结果参加问卷调查14 212,完成FOBT初筛共14 084人。问卷调查、粪便隐血阳性者(高危人群)共3 281人,1 253例患者完成肠镜检查,肠镜的顺应性为38.19%,发现息肉病患者367例,息肉的检出率为29.29%(367/1 253);腺瘤27例,检出率为2.15%(27/1 253);结直肠癌19例,检出率为1.52%(19/1 253)。筛查发现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个家系共12人,行肠镜检查10人,确诊患病5例。2003-2014年收集8个家系共139人,其中107人行肠镜检查,发现阳性病变31例,男女之比为21∶10;发病平均年龄32.5岁,发病率为28.97%(31/107),癌变率为22.58%(7/31)。结直肠癌患者一级亲属157人行肠镜检查,发现阳性病变55例,检出率为35.03%(55/157)。结直肠癌术后随访68例,术后复查行肠镜检查,检出阳性病变17例(术后6个月~2年),检出率为25%(17/68)。结论筛查可有效发现息肉、腺瘤及结直肠癌病变,做到早诊、早治,可降低高危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从而降低其死亡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及结直肠癌患者一级亲属为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此类人群定期行肠镜检查,对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结直肠癌患者一级亲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