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内科患者猝死的原因分析和护理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彦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1期372-374,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呼吸内科患者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在后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呼吸内科发生猝死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患者... 目的分析研究呼吸内科患者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在后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呼吸内科发生猝死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患者猝死的原因,并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分析患者发生猝死的变化情况。结果呼吸内科患者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有肺栓筛、用力大便以及气道阻塞和重度的电解质紊乱等,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护理的相关措施并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患者发生猝死的概率明显降低。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有针对性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发生猝死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患者猝死 护理探讨 医疗纠纷
下载PDF
呼吸内科患者猝死的原因分析
2
作者 姚义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4期711-711,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发生猝死的40例患者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患者发生猝死的原因主要有用力大便、肺栓塞、重度的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结论医...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发生猝死的40例患者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患者发生猝死的原因主要有用力大便、肺栓塞、重度的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结论医院应当针对患者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最大限度的减少猝死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患者猝死 死亡原因
下载PDF
浅析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原因及对策
3
作者 张启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7期7-7,共1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的原因以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精神科住院猝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患者死亡时的情况、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猝死发生的季节等。结果本组患者猝死有 3 例发生在冬季,春夏季各 1 例;发生时段...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的原因以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精神科住院猝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患者死亡时的情况、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猝死发生的季节等。结果本组患者猝死有 3 例发生在冬季,春夏季各 1 例;发生时段在 17:00—17:30 的患者有 2 例,14:10 的患者有 1 例,22:10—4:00 的患者有 3 例;服用氯氮平的患者 3 例,服用地西泮的患者 1 例,服用氯丙嗪的患者有 1 例;行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共 5 例。结论精神病患者猝死的原因包括肥胖、进食差、保护性约束等,应该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降低患者的猝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猝死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门诊猝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雪双 化翠平 +2 位作者 赵文杰 荆凤英 李忠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10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门诊护士在猝死患者急救与护理中的作用,强化院内门诊猝死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6月发生于我院门诊猝死患者54例,将2000年1月~2004年12月的21例作为对照组,由急诊科的医生、护士携带抢救药品及器... 目的:探讨门诊护士在猝死患者急救与护理中的作用,强化院内门诊猝死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6月发生于我院门诊猝死患者54例,将2000年1月~2004年12月的21例作为对照组,由急诊科的医生、护士携带抢救药品及器械到现场进行抢救;2005年1月~2009年6月的33例作为观察组,由门诊的医生、护士携带抢救药品及器械到现场进行抢救。结果:观察组抢救猝死患者33例,成功9例,成功率为27.27%,有效11例,有效率为33.33%。对照组抢救猝死患者21例,成功2例,成功率为9.52%,有效5例,有效率为23.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进一步对门诊护士组织培训,熟练掌握抢救技术,提高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患者 门诊护士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急救和临床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袁艳芳 韩永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2期212-213,共2页
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 h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近年来,我国随着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增高,心脏猝死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猝死发生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心脏病表现,其发生的时间是无法预测... 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 h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近年来,我国随着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增高,心脏猝死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猝死发生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心脏病表现,其发生的时间是无法预测的。患者在病程中甚至在恢复期,无明显诱因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继而心搏骤停。心源性猝死具有起病急,病情重且急剧恶化的特点,是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患者 急救 临床护理
下载PDF
猝死患者骨内输液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付晓丽 陈彩霞 +1 位作者 许萌 付菁菁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骨内输液 猝死患者 急救
下载PDF
督导强化模式下健康宣教管理在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玉妹 梁添玉 悦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2年第26期40-42,共3页
目的评价督导强化健康宣教管理模式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程度及心理负担影响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心源性猝死(SCD)高危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 目的评价督导强化健康宣教管理模式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程度及心理负担影响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心源性猝死(SCD)高危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管理模式对其心肺复苏技能进行培训,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督导强化模式。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患者家属心肺复苏(CPR)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心理负担水平[照顾者负担量表(CBI)]差异,评价两种管理模式在心源性猝死高危家属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家属CPR技能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CPR技能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B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督导强化模式对心源性猝死高危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对于提高其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程度,减轻其心理负担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导强化模式 健康宣教 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 家属 心肺复苏 心理负担
下载PDF
影响院前抢救猝死患者的重要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5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抢救猝死患者的重要因素。方法:将猝死患者依据有无气管插管、年龄大小、到达现场时间等进行归类,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给予气管插管的、到达现场时间短的、年龄小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升高。结论:院前给予气管插管...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抢救猝死患者的重要因素。方法:将猝死患者依据有无气管插管、年龄大小、到达现场时间等进行归类,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给予气管插管的、到达现场时间短的、年龄小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升高。结论:院前给予气管插管、到达现场时间短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抢救 猝死患者 重要因素
下载PDF
不同类型心脏复律除颤在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焦峰军 李欢 +2 位作者 任旭爱 施大为 崔涛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104-1106,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和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在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2月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92例,其中ICD植入患者42例(ICD组),CRT植入患者43例(CRT...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和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在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2月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92例,其中ICD植入患者42例(ICD组),CRT植入患者43例(CRT组),CRT-D植入患者7例(CRT-D组),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术后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分钟步行距离(6MWT)、病死率等。结果 ICD组手术成功率为100%,CRT组成功率为93.0%,CRT-D组成功率100%,3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D组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2.02±0.89)h和(8.32±2.62)min,明显短于CRT组的(3.04±1.2)h、(43.10±6.73)min和CRT-D组的(3.71±1.21)h、(35.21±7.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T-D组和CRT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T-D组X线曝光时间短于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D组手术前后LVEF、LVEDD无明显变化,6MWT有明显改善(P<0.05);CRT组患者术后1个月LVEF即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6MWT有明显改善,术后1年LVEDD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CRT-D组术后LVEF、6MWT有明显改善(P<0.05),而LVEDD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CRT-D组无患者死亡,ICD组病死率为11.9%(5/42),CRT组病死率为16.3%(7/43),3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D、CRT和CRT-D对心性猝死高危患者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患者应合理选择ICD、CRT和CRT-D 3种治疗方式,以获得最佳效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室再同步化治疗 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 疗效
下载PDF
口咽通气管在猝死心脏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听芹 撒志梅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24期88-88,共1页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我科对2001年以来收治的15例心脏猝死的患者使用了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方...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我科对2001年以来收治的15例心脏猝死的患者使用了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使用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通气管 猝死心脏患者
下载PDF
探讨首次电除颤在猝死病人治疗上的效果
11
作者 彭慧君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12期84-84,共1页
目的探析首次除颤应用在猝死患者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2019年收治的3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按照除颤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首次除颤(<2min)与对照组(>5min除颤),各1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除颤后的心脏复律情况。... 目的探析首次除颤应用在猝死患者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2019年收治的3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按照除颤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首次除颤(<2min)与对照组(>5min除颤),各1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除颤后的心脏复律情况。结果首次电除颤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33%,显著高于非首次电除颤对照组的13.3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除颤时间与心脏性猝死患者的除颤复苏成功率具有直接连带性,及早予以除颤,推荐于2min内开展电除颤,复律效果更佳,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除颤 猝死患者 复苏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强化规范心肺复苏术在急诊猝死患者中的护理应用价值
12
作者 那仁托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209-0212,共4页
探讨强化规范心肺复苏术在急诊猝死患者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纳入30例急诊猝死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强化规范心肺复苏术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GCS评分、血氧饱和... 探讨强化规范心肺复苏术在急诊猝死患者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纳入30例急诊猝死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强化规范心肺复苏术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GCS评分、血氧饱和度、收缩压、满意度、发病至得到救治的时间、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强化规范心肺复苏术护理用于急诊猝死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规范心肺复苏术 急诊猝死患者 护理应用价值
下载PDF
心源性猝死有迹可循有法可防
13
作者 周敬山 《医师在线》 2019年第33期29-29,共1页
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者。据其统计,在所有猝死患者中,心源性猝死占75%以上,其突发死亡率最高在发病后1小时内。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心脏病造成的猝死多见于老年人群,但现代... 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者。据其统计,在所有猝死患者中,心源性猝死占75%以上,其突发死亡率最高在发病后1小时内。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心脏病造成的猝死多见于老年人群,但现代医学证明,心源性猝死的好发人群更多是长期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而且大多数心源性猝死是有先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不良生活方式 老年人群 现代医学 有迹可循 心脏病 猝死患者 死亡率
下载PDF
关于心肌梗死的专家辟谣及如何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14
作者 梁岩 《健康向导》 2021年第2期17-23,共7页
疾病突发,经常让人手足无措,而一些“权威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经常被人们奉为宝典,得到大量转发传播。但是网上广泛传播的这些心肌梗死自救法并不靠谱,不仅不能救命,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猝死。正确的急救知识能救人性命,错误的急救... 疾病突发,经常让人手足无措,而一些“权威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经常被人们奉为宝典,得到大量转发传播。但是网上广泛传播的这些心肌梗死自救法并不靠谱,不仅不能救命,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猝死。正确的急救知识能救人性命,错误的急救方式反而是“催命符”。现让权威专家告诉您哪些急救方法能救命、哪些急救方法会要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方法 心肌梗死 急救知识 权威专家 急救方式 患者猝死 如何预防 催命符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急救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小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7年第29期2791-2793,共3页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对相关疾病认知水平及救助能力的影响,提高家属的现场急救能力.方法 对180名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疾病健康宣教、相关急救知...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对相关疾病认知水平及救助能力的影响,提高家属的现场急救能力.方法 对180名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疾病健康宣教、相关急救知识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离科前1d对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及急救技能测查.结果 观察组掌握的相关急救知识及心肺复苏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护理干预和急救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对相关疾病的认知水平及现场紧急救助能力,从而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 家属 急救能力
原文传递
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治疗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1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鹏彪 杨子斌 +2 位作者 赵伟 李林 彭光泽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7期666-669,共4页
创伤性寰枕脱位(occipitoatlantal dislocation,OAD)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的、极不稳定的枕颈交界区损伤,通常由交通事故、高坠伤等强烈暴力造成颈、延髓损伤及严重的齿状韧带、寰横韧带和十字韧带损伤,容易导致患者猝死或出现严重的神经... 创伤性寰枕脱位(occipitoatlantal dislocation,OAD)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的、极不稳定的枕颈交界区损伤,通常由交通事故、高坠伤等强烈暴力造成颈、延髓损伤及严重的齿状韧带、寰横韧带和十字韧带损伤,容易导致患者猝死或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韧带损伤 神经功能障碍 齿状韧带 横韧带 DISLOCATION 脱位 枕颈交界区 患者猝死
下载PDF
第60讲浅谈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松维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13期26-27,共2页
近来经常听到有关"电风暴""交感风暴""炎症风暴"引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导致患者猝死的"坏消息",那什么是TdP?TdP与常见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有什么不同?
关键词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电风暴 交感风暴 坏消息 室速 患者猝死
下载PDF
猝死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对猝死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12月猝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医疗救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家属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2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对猝死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12月猝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医疗救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家属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2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无医疗纠纷发生,对照组发生医疗纠纷5例,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猝死患者家属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获得家属的配合和信任,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使临床护理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使家属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患者 家属 心理护理干预 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