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吊运动技术对运动引起的腰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高宝龙 荣湘江 +1 位作者 梁丹丹 李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技术(SET)对运动引起的腰痛的疗效,并与传统推拿治疗比较,为推广新的物理疗法提供依据。方法:将29例因运动引起腰痛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SET组15例,推拿组14例,分别进行SET治疗和推拿治疗,疗程共8周,实验开始和结束...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技术(SET)对运动引起的腰痛的疗效,并与传统推拿治疗比较,为推广新的物理疗法提供依据。方法:将29例因运动引起腰痛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SET组15例,推拿组14例,分别进行SET治疗和推拿治疗,疗程共8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进行VAS评分和血清CK、LDH测试。结果:①VAS评分在治疗后分别为SET治疗组1.76±1.58,推拿治疗组3.08±2.35,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且SET组低于推拿组(P<0.01);②血清测试中,CK治疗后分别为SET治疗组41.32±6.88,推拿组48.75±7.12,LDH治疗后分别为SET组866±100.02,推拿组955±102.6,CK与LDH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1),LDH变化SET组更加明显(P<0.05),但CK变化与推拿组相比不明显。结论:悬吊运动技术对运动性腰痛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SET技术具有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和治疗作用和降低血清LDH指标的效果,作为较新的无创理疗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技术 运动 腰痛 推拿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悬吊运动技术治疗腰背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龙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6期569-570,共2页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技术(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治疗腰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腰背部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对照组46例,行牵引、中频脉冲电、微波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6例,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行SET治疗。治疗前...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技术(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治疗腰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腰背部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对照组46例,行牵引、中频脉冲电、微波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6例,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行SET治疗。治疗前、治疗1周和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评分表(M-JOA)统计。结果:治疗1周后,症状都有所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SET能够显著促进腰背痛患者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技术 腰背痛 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评分类
下载PDF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悬吊推拿运动技术
3
作者 李丽 常光哲 +4 位作者 孙国栋 孙敬龙 冯梓芸 马兆水 程毅然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486-492,共7页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现代生物力学筋膜学说和神经发育学理论基础上,借助悬吊训练系统将中医推拿手法和悬吊运动训练结合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制定“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操作规范主要目的是规范管...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现代生物力学筋膜学说和神经发育学理论基础上,借助悬吊训练系统将中医推拿手法和悬吊运动训练结合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制定“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操作规范主要目的是规范管理和指导中医师、康复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正确使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进行康复治疗。本技术标准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受术者、施术者、悬吊训练、运动技术、推拿、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弱链接、经络、十二经筋、筋结、十二皮部、督脉、带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适应证、禁忌证、功能评估(基本要求、疼痛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操作步骤与要求[操作前准备(环境要求、工具准备、施术者准备)、操作流程(定位弱链接所在经络、选择悬吊体位、悬吊推拿治疗、悬吊运动训练、放松、注意事项、治疗疗程)]、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形成了科学、规范、统一的操作标准。本技术规范可为中医师、康复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康复治疗提供操作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运动技术 经络学说 现代生物力学 中西医结合 康复技术 规范
下载PDF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颈源性失眠患者睡眠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张天钰 刘丽 +5 位作者 丁懿 孙杰 王淑睿 李泽文 王菁华 李丽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442-448,共7页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方法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颈源性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方法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颈源性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选用传统推拿治疗,观察组选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以上治疗均30 min/次,1次/d,5 d/周,共治疗4周。依据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差值制定疗效判定标准以评估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进行PSQI、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比较,检测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收缩期峰值(Vs)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PSQI总分及单项评分、NPQ评分,LVA、RVA及BA的Vm、Vs值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总分及单项评分、NPQ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PSQI各因子评分均降低(P<0.05),对照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VA、RVA及BA的Vm均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LVA、RVA及BA的Vs均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可有效改善颈源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症状和颈部疼痛,调节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失眠 推拿运动技术 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悬吊运动技术联合蜡疗治疗慢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5
作者 李丽 王传英 +2 位作者 李庆波 张善欣 刘继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75-776,共2页
目的 观察悬吊运动技术(SET)联合蜡疗对慢性下背痛(CLB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取156例CLBP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SET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便携式自热蜡疗袋进行蜡疗.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VAS评分对2... 目的 观察悬吊运动技术(SET)联合蜡疗对慢性下背痛(CLB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取156例CLBP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SET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便携式自热蜡疗袋进行蜡疗.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VAS评分对2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1个疗程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以观察组的疼痛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T联合蜡疗治疗CLBP具有协同疗效,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腰背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技术 蜡疗 慢性下背痛
原文传递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宁 张瑞雪 +3 位作者 丁懿 赵邓 刘研 李丽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10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牵引疗法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 目的:观察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牵引疗法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治疗4周,2组VAS评分、ODI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温针灸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障碍,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运动技术 温针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腰痹通胶囊联合SET悬吊运动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申美平 王和强 王欲扬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腰痹通胶囊联合SET悬吊运动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2例,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组8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腰痹痛胶囊联合SET悬吊运动技术等方法治疗。观察2... 目的:观察腰痹通胶囊联合SET悬吊运动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2例,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组8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腰痹痛胶囊联合SET悬吊运动技术等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目测类比疼痛(VAS)评分、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定系统治疗后日常活动及满意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VAS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第2、3次VAS评分及第2、3次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定系统中的优及满意度率分别较第1次VAS评分和第1次改良Stauffer-Coventry相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3次随访的VAS评分及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定系统中的优及满意度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腰痹通胶囊联合SET悬吊运动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腰痹通胶囊 SET悬吊运动技术 VAS评分 Stauffer-Coventry评定
原文传递
肌内效贴结合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丁懿 郭琛琛 +1 位作者 王宁 李丽 《天津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究肌内效贴结合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肌内效贴结合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照组只进行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 [目的]探究肌内效贴结合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肌内效贴结合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照组只进行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运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级(JOA)积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肌骨超声(MSUS)评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4周后,JOA积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5);VAS评分均有所降低,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肌骨超声探查局部肌肉厚度均有所增加,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结合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推拿运动技术 肌骨超声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易罐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丁懿 郭琛琛 +4 位作者 李丽 许强强 张家鹏 王宁 陈志良 《康复学报》 2018年第4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易罐疗法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部MP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易罐疗法,对照组只使用易罐疗法,在治疗前、治...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易罐疗法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部MP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易罐疗法,对照组只使用易罐疗法,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末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用简化Mc Gill量表和肌肉骨骼超声(MSU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患侧腰大肌和腰方肌的肌肉厚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末,2组患者的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患侧腰大肌、腰方肌的肌肉厚度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康复回访,治疗组患者疼痛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患侧腰大肌、腰方肌的肌肉厚度虽均有所减少,但治疗组患者肌肉厚度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易罐治疗腰背部MPS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推拿运动技术 易罐 肌肉骨骼超声 腰背部
下载PDF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杰 陈贵娟 +4 位作者 徐涵 张天钰 丁懿 王淑睿 李丽 《康复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441-448,共8页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脑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9例。最终对照组纳入27例,试验组纳入29例。对照组选用常规康...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脑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9例。最终对照组纳入27例,试验组纳入29例。对照组选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Berg平衡量表(BBS)、简式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价,运用表面肌电图(sEMG)测定患者双侧竖脊肌和多裂肌的中值频率(MF)和积分肌电值(iEMG)。结果:2组治疗前PASS、BBS、FMA-LE、MBI评分以及双侧竖脊肌和多裂肌MF值、iEM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SS、BBS、FMA-LE、M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MF值、iEMG值及健侧竖脊肌和多裂肌MF值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2组PASS、BBS、FMA-LE、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MF值、iEMG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健侧多裂肌M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ASS总分与患侧竖脊肌MF值呈正相关(r=0.404,P=0.030),PASS评分与患侧多裂肌MF值、iEMG值均呈正相关(r=0.443,P=0.016;r=0.412,P=0.026),PASS总分与健侧多裂肌MF值、iEMG值呈正相关(r=0.728,P=0.000;r=0.407,P=0.028),姿势变换维度评分与健侧多裂肌MF值、患侧多裂肌iEMG值呈正相关(r=0.609,P=0.000;r=0.381,P=0.042)。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提高患者躯干核心肌群收缩效能及姿势控制能力,降低肌肉疲劳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推拿运动技术 姿势控制 姿势控制能力 核心肌群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慢性下腰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宁 丁懿 +2 位作者 许强强 张家鹏 李丽 《康复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19-24,共6页
目的:观察肌骨超声下腹部核心稳定肌腹横肌、多裂肌形态学改变,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性下腰痛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悬吊运动训练组、... 目的:观察肌骨超声下腹部核心稳定肌腹横肌、多裂肌形态学改变,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性下腰痛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悬吊运动训练组、推拿治疗组和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组,每组各30例。悬吊运动训练组在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下,用吊带悬吊肢体,进行主动运动训练;推拿治疗组予以按压、揉、拨、推、弹拨、拍等手法,增加腰部肌肉的痛阈,改善腰部气血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痉挛;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组采用推拿联合悬吊运动训练。以上治疗均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肌骨超声检测腹部核心稳定肌腹横肌、多裂肌的肌肉厚度改变;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的改善效果;运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患者功能障碍的改善程度;利用持续坐立时间评估患者腰痛的好转;治疗结束后1个月、2个月康复回访时,采用VAS和ODI评分评定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改善程度。结果:3组治疗前腹部核心稳定肌的肌肉厚度、VAS评分、ODI评分、持续坐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患侧多裂肌和腹横肌肌肉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VAS、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持续坐立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组患侧多裂肌和腹横肌肌肉厚度较其他2组明显增加,VAS、ODI评分较其他2组明显降低,持续坐立时间较其他2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2个月的康复回访发现,3组VAS、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组VAS、ODI评分较其他2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可增加慢性下腰痛患者患侧腹横肌和多裂肌的肌肉厚度,有效缓解其疼痛,改善其腰背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但要进行持续性训练以保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腰痛 推拿运动技术 肌骨超声 腹横肌 多裂肌
下载PDF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丁懿 郭琛琛 李丽 《康复学报》 CSCD 2019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探究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局部核心稳定肌腹横肌、多裂肌的肌肉厚度改变,阐释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优势。方法:收集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门诊及入院治疗的LDH患... 目的:探究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局部核心稳定肌腹横肌、多裂肌的肌肉厚度改变,阐释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优势。方法:收集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门诊及入院治疗的LDH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推拿治疗组、悬吊运动训练组、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组,每组各28例。3组均接受包括活动方式调整、卧床休息制动、预防和矫正不良姿势、日常生活不良习惯、恢复期自我训练腰腹部核心力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推拿治疗组予以揉擦、按压、弹拨等手法,放松腰部紧张的肌肉、肌筋膜链;悬吊运动训练组进行仰卧位和俯卧位的开闭链主动运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组进行弹拨经筋、松解筋膜,并结合侧卧位、俯卧位的开闭链主动运动。以上治疗均为30 min/次,1次/d,5次/周,疗程4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运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临床疗效;在治疗1周后用VAS量表评定3组患者的短期疼痛改善效果;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运用肌骨超声(MSUS)检测局部核心稳定肌腹横肌、多裂肌的肌肉厚度改变;在康复回访6个月时,统计3组复发率。结果: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组的治愈率高于其他2组(P<0.05);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JOA积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其中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组均优于其他2组(P<0.05);3组治疗1、4周后VA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组均优于其他2组(P<0.05);3组经MSUS检测腹横肌、多裂肌肌肉厚度均有所改变,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组优于其他2组(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康复回访发现,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组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推拿治疗、悬吊运动训练,更容易激活核心稳定肌,具有临床疗效佳、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运动技术 肌骨超声 腹横肌 多裂肌 肌肉厚度 复发率
下载PDF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丁懿 郭琛琛 +1 位作者 王宁 李丽 《康复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肌内效贴对腰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及表面肌电信号频域指标MPF值的变化,探讨该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门诊收治的腰肌筋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 目的:观察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肌内效贴对腰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及表面肌电信号频域指标MPF值的变化,探讨该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门诊收治的腰肌筋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患者于悬吊状态下进行局部的循经弹拨、松解筋膜,并结合仰卧位、俯卧位的开闭链主动运动,每次30 min,治疗结束后进行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肌内效贴治疗时,贴扎方式遵循"痛阈提高、促进循环、缓解疲劳"的原则,患者处合适体位予以"X"形和"爪"形贴布贴扎治疗,每天1次,每次保持24 h。对照组仅接受肌内效贴贴扎治疗。2组治疗均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McGill简化量表评定患者疼痛程度,应用表面肌电(sEMG)中的频域指标(MPF)评定痛侧多裂肌、竖脊肌的肌肉易疲劳程度;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康复回访,并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2组McGill简化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2组痛侧多裂肌、竖脊肌平均功率频率(MP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MPF值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4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康复回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肌筋膜炎效果较单纯贴扎肌内效贴更佳,且长期效果优于单纯肌内效贴治疗。该综合康复方案操作简便,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肌筋膜炎 推拿运动技术 肌内效贴 表面肌电
下载PDF
悬吊运动训练对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志丰 常华 郑瑶洁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3期4781-4781,共1页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技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40例成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骨盆牵引加悬吊运动训练治疗3周。结果:经3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优31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有效减轻单...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技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40例成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骨盆牵引加悬吊运动训练治疗3周。结果:经3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优31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有效减轻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性患者的腰腿痛及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 运动训练技术 骨盆牵引
下载PDF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在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椎旁肌不对称性中的作用
15
作者 刘敏 马兆水 +1 位作者 许强强 李丽 《康复学报》 2024年第3期262-269,共8页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在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椎旁肌不对称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8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在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椎旁肌不对称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8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参照德国Schroth脊柱侧弯三维矫正疗法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手法放松侧弯凹侧椎旁肌肌肉,“臀桥”“小燕飞”力量练习,施罗特体操包括“肌肉圆柱”“旋转坐位运动”“伸展运动”配合成角呼吸。试验组运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主要包括在悬吊设备辅助下调节脊柱位置恢复脊柱中立位,以弹拨、按推等推拿手法往返作用于督脉、膀胱经行整体治疗和凸凹侧椎旁辨证补泻治疗,仰卧位、俯卧位和侧卧位的中立位控制训练,躯干屈伸、旋转、侧屈闭链运动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运用肌电生物反馈仪测量患者站立负重时椎旁肌的表面肌电图(sEMG),通过自带软件进行分析,采集均方根(RMS),并计算椎旁肌肉对称指数(PMSI=RMS凸/RMS凹);采用Cobb角评估患者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采用躯干旋转角度(ATR)评估躯干的旋转程度、脊柱的功能和形态。结果治疗前,2组PMSI值、Cobb角、AT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PMSI值为1.08(1.04,1.14),Cobb角为5(2,9)°,ATR值为2(1,3)°;对照组PMSI值为1.12(1.09,1.17),Cobb角为8.5(6,10)°,ATR值为2(2,3)°。组内比较,治疗后2组PMSI值均更接近1(P<0.05),Cobb角、ATR值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PMSI值、Cobb角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PMSI值更接近1(P<0.05),Cobb角明显更低(P<0.05),但治疗后2组A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可有效改善椎旁肌不对称性,达到降低患者的Cobb角的矫形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推拿运动技术 椎旁肌 不对称性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在悬吊下运用压力生物反馈仪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沙沙 骆国钢 +2 位作者 卢跃伦 戴子一 韩小超 《江苏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747-750,共4页
目的观察在悬吊下运用压力生物反馈仪行颈深屈肌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NNP)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CNN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在基础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做常规颈深屈肌压力生物反馈训练,观察组在悬吊下进行颈... 目的观察在悬吊下运用压力生物反馈仪行颈深屈肌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NNP)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CNN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在基础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做常规颈深屈肌压力生物反馈训练,观察组在悬吊下进行颈深屈肌压力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VAS疼痛评分、颈部前屈和后伸的最大主动收缩(MVC)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DI评分、VAS疼痛评分、颈部前屈和后伸M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NDI评分、VAS疼痛评分、颈部前屈和后伸MVC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悬吊下运用压力生物反馈仪行颈深屈肌训练可有效减轻CNNP患者的功能障碍和颈痛程度,并提高颈部前屈和后伸的最大等长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 压力生物反馈 颈深屈肌 悬吊运动技术 运动康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