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彩圣境——隰县小西天悬塑艺术
1
作者 乔志兵 《天工》 2024年第27期75-77,共3页
悬塑,也称壁塑。隰县小西天大雄宝殿的塑像有1030余尊。这些塑像都采用了悬塑的手法。全殿除门窗之外,所有的墙壁、檩柱都悬挂着大小不等、千姿百态的人物和瑞兽。图案瑰丽、造型生动、想象神奇,整体建筑结构精巧,布局合理,大胆地把现... 悬塑,也称壁塑。隰县小西天大雄宝殿的塑像有1030余尊。这些塑像都采用了悬塑的手法。全殿除门窗之外,所有的墙壁、檩柱都悬挂着大小不等、千姿百态的人物和瑞兽。图案瑰丽、造型生动、想象神奇,整体建筑结构精巧,布局合理,大胆地把现实的宫殿建筑和想象中的佛家圣境结合起来。从总体构思、透视方法、雕塑手法、人物造型、佛国意境、装饰风格等方面浅析隰县小西天大雄宝殿悬塑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塑 结构 造型 透视
下载PDF
金塔寺的开创及其悬塑飞天的审美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思有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82-85,共4页
首先论证了金塔寺开创的年代 ,提出建于北凉 ,且与北凉王沮渠蒙逊有联系的观点 ,并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金塔寺悬塑飞天的审美特点。
关键词 金塔寺 艺术 悬塑飞天 审美特征
下载PDF
长治市观音堂悬塑伎乐图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卓慧 《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2-35,共4页
长治市观音堂遗址,是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堂存有大批明代文物,并且存有悬塑伎乐图像,本文主要对观音堂的悬塑伎乐进行了分析整理,对伎乐图像进行了分类、分层归纳,希望对研究明代的民间音乐以及道家的音乐提供一些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 观音堂 悬塑伎乐 音乐图像 乐器 种类
下载PDF
隰县凤凰山上的悬塑绝唱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霞 张放陶 《山西科技》 2006年第6期49-50,共2页
山西隰县小西天大雄宝殿彩塑是明末清初的反映佛教历史和极乐世界的大型塑像遗存。文章从题材和主题上分析了其佛教思想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重点从技术层面挖掘分析了其科学价值和制作工艺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 小西天 佛教 悬塑 像技术
下载PDF
长治观梁家庄音堂悬塑伎乐音乐图像中的音乐现象
5
作者 杜卓慧 《长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40-41,共2页
长治市观音堂遗址中保存有完好的悬塑伎乐,这些图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音乐研究资料。文章通过悬塑伎乐图像壁的研究,进而对当时音乐的社会功用,乐器的中西交融性问题以及音乐很好地为儒、道、佛教三教服务的音乐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长治市观音堂遗址中保存有完好的悬塑伎乐,这些图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音乐研究资料。文章通过悬塑伎乐图像壁的研究,进而对当时音乐的社会功用,乐器的中西交融性问题以及音乐很好地为儒、道、佛教三教服务的音乐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堂悬塑伎乐 社会功用 交融性 三教合一
下载PDF
浅析长治观音堂明代悬塑云纹装饰意趣
6
作者 郭佳琳 《美术大观》 2014年第12期60-60,共1页
山西省长治观音堂明代悬塑云纹装饰,造型曲直刚柔,赋彩明朗艳丽,意蕴浑朴厚重,堪称民族艺术的精髓。其视觉形态是外来宗教文化理念与中国本土世俗审美的完美融合。本文着重探讨明代悬塑云纹在观音堂彩塑造像中体现的形、色、韵之装饰意趣。
关键词 悬塑 云纹 观音堂 装饰 意趣
下载PDF
异彩纷呈的融宁宫悬塑与壁画
7
作者 李世沛 郭俊龙 +1 位作者 马安柱 仇晓风 《文物世界》 2003年第5期3-6,共4页
关键词 壁画 绘画 玄天上帝 真武大帝 悬塑
下载PDF
悬塑浅析
8
作者 张雅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9期30-33,共4页
悬塑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彩塑艺术,它常塑于石窟、寺观、庙宇内,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佛国景象。文章以山西省现存的悬塑资源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悬塑的制作技艺与艺术来源问题。
关键词 悬塑 山西省 类型 艺术来源
下载PDF
麦积山石窟第142窟正壁上部悬塑考
9
作者 吕昂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6-49,共4页
麦积山第142窟正壁上部悬塑左上角之动物头像为猴头,悬塑整体表现的是“象(鸟)本生(因缘)”。“象(鸟)本生(因缘)”最早出现于律典,因为僧团没有尊敬长者,释迦牟尼讲述了象、猴、鸟互相恭敬的故事,制定了“恭敬法”。142窟正壁上部悬塑... 麦积山第142窟正壁上部悬塑左上角之动物头像为猴头,悬塑整体表现的是“象(鸟)本生(因缘)”。“象(鸟)本生(因缘)”最早出现于律典,因为僧团没有尊敬长者,释迦牟尼讲述了象、猴、鸟互相恭敬的故事,制定了“恭敬法”。142窟正壁上部悬塑与律典中的文本是相合的,其内容选择与广律的传播可以互证,与142窟的主题与其他雕塑也是相契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 第142窟 正壁上部悬塑 象(鸟)本生(因缘)
下载PDF
太山观音堂悬塑的保护与研究
10
作者 尤文杰 《收藏》 2022年第2期0220-0222,共3页
太山龙泉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观音堂内有诸多悬塑,悬塑不仅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悬塑保护工作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如果悬塑受到多种病害的威胁,就会使其生命延续... 太山龙泉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观音堂内有诸多悬塑,悬塑不仅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悬塑保护工作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如果悬塑受到多种病害的威胁,就会使其生命延续受到危害,因此,应对这类文物加以保护。本文主要分析太山观音堂悬塑的保护修复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山 观音堂 悬塑 文物保护 研究思考
下载PDF
壁影悬塑,八角洞天——太原太山龙泉古刹观音堂内部形制构造与美学赏析
11
作者 胡小芳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9期103-105,共3页
太山龙泉寺是太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宗教文化遗产,寺内的观音堂是一座独特的八角形亭阁式古建筑,建筑采用的结构布局和装饰形式展现了明代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佛教思想的理解。文章首先概括了观音堂的历史沿革和整体风貌,然后从平... 太山龙泉寺是太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宗教文化遗产,寺内的观音堂是一座独特的八角形亭阁式古建筑,建筑采用的结构布局和装饰形式展现了明代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佛教思想的理解。文章首先概括了观音堂的历史沿革和整体风貌,然后从平面布局、柱网体系、梁架结构、斗拱造型、屋顶构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其内部空间形制的构造方法,最后聚焦观音堂内部79尊明代悬塑的艺术特征,析述了其布局合理、造型传神、情趣盎然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形制构造 太山观音堂 悬塑
下载PDF
悬塑飞天的造型语言在黑白木刻创作中的探析
12
作者 李静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7年第3期111-113,共3页
悬塑飞天是金塔寺石窟最著名的造像之一。文章从悬塑飞天的造型特点、造型启示入手,对悬塑飞天造型语言应用于黑白木刻创作中的一种追求进行论述。这种追求是用绘画的、平面的视角研究悬塑飞天的造型语言,探索石窟艺术造型审美赋予版画... 悬塑飞天是金塔寺石窟最著名的造像之一。文章从悬塑飞天的造型特点、造型启示入手,对悬塑飞天造型语言应用于黑白木刻创作中的一种追求进行论述。这种追求是用绘画的、平面的视角研究悬塑飞天的造型语言,探索石窟艺术造型审美赋予版画特殊的造型意味和造型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塑飞天 造型语言 版画 黑白木刻
原文传递
对洪福寺乐伎悬塑的音乐图像学的初步解读
13
作者 刘晓伟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23-224,共2页
山西定襄县洪福寺乐伎悬塑造于明嘉靖年间,两组共18人,色彩艳丽,栩栩如生,所持乐器近乎实物。这既是佛教传播的影响,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部分缩影。它不仅是难得的雕塑杰作,更是了解我国明代佛教的乐队、乐器的极为珍贵的音乐历史图像资... 山西定襄县洪福寺乐伎悬塑造于明嘉靖年间,两组共18人,色彩艳丽,栩栩如生,所持乐器近乎实物。这既是佛教传播的影响,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部分缩影。它不仅是难得的雕塑杰作,更是了解我国明代佛教的乐队、乐器的极为珍贵的音乐历史图像资料。本文参照艺术史学家欧文·潘诺夫斯基在他的《图像学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图像研究的三个层面:整个艺术品描述;狭义图像分析;文化内涵,对洪福寺乐伎悬塑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图像 悬塑 乐器
原文传递
隆兴寺悬塑观音和塑壁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耀林 《美术》 1984年第5期57-58,34,共3页
在北京阜城门内鲁迅先生旧居,先生自己称作“绿林书屋”,青年们把它叫作“老虎尾巴”的小书房里,靠东墙书案右侧的镜框中嵌有一幅古代雕塑“观音大士”的照片。这件作品形象优美,不同于一般模式化的宗教雕塑。鲁迅先生把它置诸案头,时... 在北京阜城门内鲁迅先生旧居,先生自己称作“绿林书屋”,青年们把它叫作“老虎尾巴”的小书房里,靠东墙书案右侧的镜框中嵌有一幅古代雕塑“观音大士”的照片。这件作品形象优美,不同于一般模式化的宗教雕塑。鲁迅先生把它置诸案头,时时浏览,可以看出先生是非常欣赏和喜爱这件作品的。照片上雕塑的原作就在河北省的古城正定隆兴寺内。 隆兴寺始建于隋,是一座保存较完整、规模宏大的海内名刹。寺内现存很多珍贵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定隆兴寺 悬塑 寺内 毗卢寺 东墙 佛教艺术 摩尼殿 佛教传入 佛教禅宗 法华经
原文传递
山西长治观音堂悬塑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磊 《上海工艺美术》 2008年第3期62-63,共2页
观音堂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西北郊大辛镇梁家庄,明代时地属山西潞安府长治县,明万历十年(1582)修建,距今有420多年的历史。观音堂雕塑是中国美术史上雕塑艺术精品,且其殿内雕塑"三教合一",不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而且对研究中... 观音堂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西北郊大辛镇梁家庄,明代时地属山西潞安府长治县,明万历十年(1582)修建,距今有420多年的历史。观音堂雕塑是中国美术史上雕塑艺术精品,且其殿内雕塑"三教合一",不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宗教艺术也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塑 中国美术史 三教合一 美术 观音堂 观音殿 山西长治
原文传递
福胜寺悬塑“渡海观音”之美
16
作者 蔺涛 《雕塑》 2022年第1期66-67,共2页
新绛县福胜寺位于新绛县泽掌镇光村,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里面现存塑像36尊,涵盖了从宋辽时期到元、明、清各个不同时期的特点。尤以主尊背后的"渡海观音"为妙,被文物界专家誉为"中国... 新绛县福胜寺位于新绛县泽掌镇光村,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里面现存塑像36尊,涵盖了从宋辽时期到元、明、清各个不同时期的特点。尤以主尊背后的"渡海观音"为妙,被文物界专家誉为"中国最美的菩萨"。本文着重讲述的就是福胜寺悬塑"渡海观音"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胜寺 悬塑 色彩 构图 形象
原文传递
永登县红城感恩寺《西游记》彩塑的内容与相关问题分析
17
作者 于硕 《艺术设计研究》 2011年第2期27-36,共10页
红城感恩寺大雄宝殿《西游记》悬塑是一处以人物彩塑形式再现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故事情节的艺术作品,尚无论文对其内容与相关问题进行专门讨论。本文将感恩寺大雄宝殿《西游记》彩塑划分为43组,依照情节对每组逐一分析,后对悬塑中缺... 红城感恩寺大雄宝殿《西游记》悬塑是一处以人物彩塑形式再现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故事情节的艺术作品,尚无论文对其内容与相关问题进行专门讨论。本文将感恩寺大雄宝殿《西游记》彩塑划分为43组,依照情节对每组逐一分析,后对悬塑中缺少的《西游记》章回内容、悬塑摆放次序、提示文字与小说相异之处和《西游记》悬塑创作时间等问题分别进行梳理与推证。试图全面、具体地对红城感恩寺大雄宝殿《西游记》彩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城感恩寺 《西游记》 悬塑
下载PDF
山西古代彩塑艺术特色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永先 《文物世界》 1992年第4期36-44,共9页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浩瀚博大,源远流长,彩绘泥塑(简称彩塑)是其中一种,在古代艺术之宫中占有重要地位。六七千年前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可谓中国彩塑艺术的发端之作,它们造型优美而实用,有人面形象和动物形象,并绘有美丽的图案纹饰。经过夏...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浩瀚博大,源远流长,彩绘泥塑(简称彩塑)是其中一种,在古代艺术之宫中占有重要地位。六七千年前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可谓中国彩塑艺术的发端之作,它们造型优美而实用,有人面形象和动物形象,并绘有美丽的图案纹饰。经过夏、商、周光辉灿烂的青铜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 周光辉 艺术之宫 悬塑 艺术特色 动物形象 渡海观音 艺术 作品 佛教造像
下载PDF
陇南石窟群雕塑材质与造型手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穆静 康小花 《美术大观》 2014年第5期65-65,共1页
佛教石窟雕塑的造像方法、材料都很丰富,对其选择主要凭借石窟所在地的历史传统、地质地理与气候等条件。地域与风格、手法关系密切,特别的地域性材料与技艺的完美结合造就了石窟艺术独特的风貌。甘肃陇南地区石窟分布密集,有石窟走廊之... 佛教石窟雕塑的造像方法、材料都很丰富,对其选择主要凭借石窟所在地的历史传统、地质地理与气候等条件。地域与风格、手法关系密切,特别的地域性材料与技艺的完美结合造就了石窟艺术独特的风貌。甘肃陇南地区石窟分布密集,有石窟走廊之说,包括麦积山石窟、大像山石窟、水帘洞石窟群、木梯寺石窟、八峰崖石窟、鲁班寺石窟、仙人崖石窟……大量石窟因选址在不宜雕刻的砾岩层上,故以泥塑像为主,有大量木骨泥塑像和少量石胎泥塑像,也有石造像碑、悬塑、摩崖浅刻浮塑、薄肉塑等一些非常特殊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骨泥 石胎 悬塑 水帘洞石窟群 造型手法 材质美 散花楼 浅刻 砾岩层
下载PDF
新绛福胜寺彩塑艺术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小鹏 《美术大观》 2014年第6期66-66,共1页
新绛福胜寺是山西晋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寺庙,寺中现存有宋、元、明各时期彩塑作品,数量众多,雕塑精美,造型精湛,其中尤以宋代悬塑"渡海观音"和元代彩塑弥陀佛、胁侍菩萨及明代十六罗汉、四大天王最具特色,在我国古代雕... 新绛福胜寺是山西晋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寺庙,寺中现存有宋、元、明各时期彩塑作品,数量众多,雕塑精美,造型精湛,其中尤以宋代悬塑"渡海观音"和元代彩塑弥陀佛、胁侍菩萨及明代十六罗汉、四大天王最具特色,在我国古代雕塑史上有着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胜寺 悬塑 造型 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