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主流电影《悬崖之上》:张艺谋对文学剧本的改编
1
作者 周曼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40,共5页
文学剧本一直被视为电影故事的关键支撑,二者彼此依存、同向而同步。张艺谋惯于对文学剧本进行改编,新主流电影《悬崖之上》便是其作品。该影片脱胎于编剧兼作家全勇先的文学剧本,对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任务执行情况进行了全景演绎... 文学剧本一直被视为电影故事的关键支撑,二者彼此依存、同向而同步。张艺谋惯于对文学剧本进行改编,新主流电影《悬崖之上》便是其作品。该影片脱胎于编剧兼作家全勇先的文学剧本,对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任务执行情况进行了全景演绎。结合张艺谋改编文学剧本的时代背景、文学反哺和基本遵从,探讨了《悬崖之上》电影文本对文学剧本内容之增删、对文学剧本情节之改变,并在意识形态和细节方面,阐述了电影文本对文学剧本改编之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崖之上 文学剧本 电影剧本 剧本改编
下载PDF
“出位之思”:论新主流电影《悬崖之上》对文学剧本的改编
2
作者 梁世佳 《今传媒》 2024年第2期71-74,共4页
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是一部改编自文学剧本的谍战类影片佳作。本文从剧本场景介入,分析电影相较剧本的增删之处,研究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从而勾勒出文本叙事与电影叙事的生产逻辑,旨在为跨文本叙事表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悬崖之上 新主流电影 跨媒介叙事 剧本改编
下载PDF
集体记忆与英雄叙事——《悬崖之上》的创作探析
3
作者 承可歆 《艺术研究快报》 202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在电影领域,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作品在精神层面通常都离不开集体记忆的影响。由张艺谋执导的谍战题材电影《悬崖之上》上映于2021年,故事取材于伪满洲国时...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在电影领域,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作品在精神层面通常都离不开集体记忆的影响。由张艺谋执导的谍战题材电影《悬崖之上》上映于2021年,故事取材于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地区的抗日历史。该片以新颖的叙事结构、细腻的镜头语言、独特的审美意象,唤起了观众在潜意识层面对于历史与英雄的记忆。本文试从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联系英雄叙事理论,对该片的创作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英雄叙事 悬崖之上 谍战电影
下载PDF
《悬崖之上》“雪”意象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婧 《视听》 2023年第1期80-83,共4页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执导的谍战大片,“雪”是该片极为重要的核心视觉符号。张艺谋以独具匠心的手法,将“雪”置于事件中、城市中、人物中、情感中进行呈现。在事件中,雪不仅作为核心事件氛围的营造元素,还成为叙事节奏的调节器。在城...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执导的谍战大片,“雪”是该片极为重要的核心视觉符号。张艺谋以独具匠心的手法,将“雪”置于事件中、城市中、人物中、情感中进行呈现。在事件中,雪不仅作为核心事件氛围的营造元素,还成为叙事节奏的调节器。在城市中,雪使城市本身拥有了超越地理位置的精神内涵。在人物中,雪延伸了审美空间,强化了人物形象。在情感中,雪成为承载民族情感、个人信仰的重要载体。导演让“雪”这一意象有了自然物象之外的丰富情感、隐喻象征和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悬崖之上
下载PDF
“情动”理论视阈下国产谍战片的情感建构与传播--以《悬崖之上》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偲婕 《今传媒》 2023年第7期106-108,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谍战片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范式出现在大众视线中。随着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的不断演变,谍战片经历数次转向后呈现出诸多富有时代特色与人文精神的艺术特征。本文以国产谍战片《悬崖之上》为例,结合电影与观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谍战片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范式出现在大众视线中。随着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的不断演变,谍战片经历数次转向后呈现出诸多富有时代特色与人文精神的艺术特征。本文以国产谍战片《悬崖之上》为例,结合电影与观众间的情感交互及多元的传播路径进行分析,探讨电影文本情感建构与观众的联系,以期为国产谍战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动理论 德勒兹 谍战片 悬崖之上
下载PDF
中低成本新主流电影产业运作的得与失——以《悬崖之上》为例
6
作者 乔慧 刘强 《影剧新作》 2023年第3期62-72,共11页
《悬崖之上》作为一部中小成本主旋律电影取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优表现,究其原因,较为成熟的工业化制作与营销是影片的制胜因素,它是导演与商业运作之间协同经验和共生关系的有力探索。对其成败得失的因素做研究,或可为此后的类型化新主... 《悬崖之上》作为一部中小成本主旋律电影取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优表现,究其原因,较为成熟的工业化制作与营销是影片的制胜因素,它是导演与商业运作之间协同经验和共生关系的有力探索。对其成败得失的因素做研究,或可为此后的类型化新主流电影的工业体系运作情况提供参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崖之上 电影营销 电影产业化 电影工业美学
下载PDF
论《悬崖之上》悖论叙事下的情感困境
7
作者 林子涵 《艺术研究快报》 202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悬崖之上》的主要矛盾是爱、忠诚、信仰的坚持和放纵,通过设置多组“二律悖反”的伦理关系推动情节发展,在影片设置的悖论叙事中融合了国家与个体、理性与人性的纠葛等多重反映理想信念、伦理规范的情感。唯有了解与洞悉这种个人与集... 《悬崖之上》的主要矛盾是爱、忠诚、信仰的坚持和放纵,通过设置多组“二律悖反”的伦理关系推动情节发展,在影片设置的悖论叙事中融合了国家与个体、理性与人性的纠葛等多重反映理想信念、伦理规范的情感。唯有了解与洞悉这种个人与集体的得失、希望与失望的并行、无情与多情的选择,才能够更好地解读该片悖论叙事下的情感困境与独特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崖之上 悖论叙事 情感表达 伦理困境
下载PDF
家国情怀融入主旋律电影的三个向度分析——以《悬崖之上》为例
8
作者 史阳帆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期127-129,136,共4页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极具中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所颂扬。2021年上映的谍战电影《悬崖之上》刻画出在冷冽且凌厉环境下的不同人物形象,从多个维度引导观众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基于此,文章以《悬...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极具中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所颂扬。2021年上映的谍战电影《悬崖之上》刻画出在冷冽且凌厉环境下的不同人物形象,从多个维度引导观众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基于此,文章以《悬崖之上》为例,分析家国情怀融入主旋律电影的三个向度,即理论向度、价值向度、实践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主旋律电影 悬崖之上
下载PDF
《悬崖之上》关于“雪”意象的审美分析
9
作者 王紫棋 《戏剧之家》 2023年第31期163-165,共3页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在共产党成立百年时完成的一部谍战片,影片以雪为核心,在充满诗意的画面中,传达了革命先烈为了国家、为了信仰,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而影片中的“雪”这一意象,不但呈现了事件的进展、强化了人物...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在共产党成立百年时完成的一部谍战片,影片以雪为核心,在充满诗意的画面中,传达了革命先烈为了国家、为了信仰,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而影片中的“雪”这一意象,不但呈现了事件的进展、强化了人物的悲壮感,也承载着个人信仰和民族情感,富含审美意蕴,对此,本文就《悬崖之上》这一影片中“雪”的意象审美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崖之上 “雪”的意象 审美
下载PDF
电影《悬崖之上》的叙事结构与隐喻表达
10
作者 焦文静 《声屏世界》 2023年第2期59-61,共3页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谍战片,在题材上有着天然的创作优势。它杂糅了革命、爱情、亲情、友情等各类主题,并且呈现了传统谍战片的枪战和打斗场景,加之导演特殊细腻的镜头语言,给观众呈现了一场独具魅力的视觉盛宴。文章就电...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谍战片,在题材上有着天然的创作优势。它杂糅了革命、爱情、亲情、友情等各类主题,并且呈现了传统谍战片的枪战和打斗场景,加之导演特殊细腻的镜头语言,给观众呈现了一场独具魅力的视觉盛宴。文章就电影的叙事结构与隐喻内涵展开论述,从强戏剧的叙事情节、强有力的叙事节奏、“乌特拉”的隐喻以及黑与白的色彩隐喻四个角度对影片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审视,希望为谍战影片的实践创作和未来发展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谍战 悬崖之上 叙事结构 隐喻表达
下载PDF
谜题、迷思以及迷影: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悬崖之上》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10-114,共5页
《悬崖之上》作为一部有关“历史的文本”和“文本的历史”的主流商业叙事大片,是描绘我国近代抗日保国战争的一个历史片段,也是作为建党一百年之际献礼歌颂我党革命精神电影创作中的一个文本,既是革命历史的再现,也是当下电影生产的主... 《悬崖之上》作为一部有关“历史的文本”和“文本的历史”的主流商业叙事大片,是描绘我国近代抗日保国战争的一个历史片段,也是作为建党一百年之际献礼歌颂我党革命精神电影创作中的一个文本,既是革命历史的再现,也是当下电影生产的主流价值取向和对历史再度阐释的时代态度。它在创作中具有强烈的新历史主义书写的精神,并以此在“革命叙事”主旋律和“谍战叙事”商业类型呈现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探究本片可以找到当下“历史转向”主流商业电影的成功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崖之上 谍战片 新历史主义批评 张艺谋
下载PDF
《悬崖之上》中多模态隐喻的建构
12
作者 张屏 席红梅 《长春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9-72,共4页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的以歌颂隐秘战线无名英雄为主题的谍战题材影片。影片充分发挥隐喻在电影创作中的作用,运用语言、文字、图像、声音、动作、实物等多模态共同参与建构隐喻,兼顾电影创作与观影者的体验。影片通过多模态隐喻厘...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的以歌颂隐秘战线无名英雄为主题的谍战题材影片。影片充分发挥隐喻在电影创作中的作用,运用语言、文字、图像、声音、动作、实物等多模态共同参与建构隐喻,兼顾电影创作与观影者的体验。影片通过多模态隐喻厘清了线索、深化了主题、彰显了影片的艺术价值;同时,激发了观众的观影兴趣,满足了观众视听感官需求,引起观众思考和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崖之上 多模态 隐喻
下载PDF
从《悬崖之上》看张艺谋电影的多维创新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99,共6页
长期以来,谍战片在中国电影产业格局中始终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前有言情、励志、动画以及众多小品网剧抢占舆论热点和年轻市场,后有战争、科幻等旗帜鲜明的“硬核电影”运用高技术力的视觉冲击带给观众极度沉浸感。谍战片对悬疑设置、... 长期以来,谍战片在中国电影产业格局中始终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前有言情、励志、动画以及众多小品网剧抢占舆论热点和年轻市场,后有战争、科幻等旗帜鲜明的“硬核电影”运用高技术力的视觉冲击带给观众极度沉浸感。谍战片对悬疑设置、演员表现和镜头使用等方面要求较高,平庸之作难以出彩。而2021年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悬崖之上》则杀出五一档重围。作为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的张艺谋从影三十余年来素以场面调度、色彩运用和极具个性的风格化叙事为观众所熟知。《悬崖之上》是他导演生涯拍摄的首部谍战片,该片对张艺谋往昔电影中的诸多维度进行了调整与改良,为中国谍战片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文章从内容与主题、导演风格、演员选择与片中表现、叙事结构和预想嵌入等维度对张艺谋在这部电影中作出的创新进行分析,解读《悬崖之上》在五一上映期间亮眼表现背后中国谍战片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崖之上 张艺谋 谍战片 导演风格
下载PDF
主旋律电影《悬崖之上》情感引入的得失 被引量:1
14
作者 毕赵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00-102,共3页
《悬崖之上》是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又一佳作,影片让主旋律价值强有力地传递到了观众的灵魂深处。影片聚焦角色的个人情感,这是一种勇敢的尝试。影片将角色的个人情感引入叙事,有三“得”,也有一“失”。三“得”分别是:第一,实现了对电影... 《悬崖之上》是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又一佳作,影片让主旋律价值强有力地传递到了观众的灵魂深处。影片聚焦角色的个人情感,这是一种勇敢的尝试。影片将角色的个人情感引入叙事,有三“得”,也有一“失”。三“得”分别是:第一,实现了对电影艺术本质的复归。第二,充分尊重了电影的基本规律。第三,回应了社会的需求与个人的需要。一“失”则是:仍未能成功地避免常见的情感处理失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悬崖之上 叙事 情感 得失
下载PDF
电影与电视剧的交互改编分析——以《悬崖之上》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曼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35-138,共4页
电影作为一种供人消遣的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商品”,在改编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考验。通过对《悬崖》与《悬崖之上》的交互改编分析,本文认为在改编初期要确定改编动因,对于市场、传播语境与观众审美进行考量,探析如何吸引目标观众。... 电影作为一种供人消遣的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商品”,在改编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考验。通过对《悬崖》与《悬崖之上》的交互改编分析,本文认为在改编初期要确定改编动因,对于市场、传播语境与观众审美进行考量,探析如何吸引目标观众。在改编过程中从策略上对视觉符号的运用、故事情节的处理与叙事节奏的把握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讲好故事。在映后,从改编的局限性反思在新时期的消费语境下谍战题材影视作品应当如何提高水准,才能达到艺术性、社会性与本体性的良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电视剧 改编 悬崖之上
下载PDF
从《悬崖之上》看张艺谋的自我沿袭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超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15-118,共4页
作为张艺谋导演的首部谍战题材电影,《悬崖之上》仍旧沿袭了在特定的自足空间中进行人物角色设置,进而促成故事情节“自动化”行进的基本叙事路径。历史下的人性表达与人性中的历史呈现依旧是其作品的内核。通过谍战类型,张艺谋再一次... 作为张艺谋导演的首部谍战题材电影,《悬崖之上》仍旧沿袭了在特定的自足空间中进行人物角色设置,进而促成故事情节“自动化”行进的基本叙事路径。历史下的人性表达与人性中的历史呈现依旧是其作品的内核。通过谍战类型,张艺谋再一次有效接通了特定历史氛围内部的中国经验,并有力地将之提炼和形塑为具有整一性的社群共感。就此而言,《悬崖之上》是一部典型的张艺谋式的现实主义影视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崖之上 东北谍战空间 “自动化”叙事 共感形塑
下载PDF
《悬崖之上》多模态隐喻下导演风格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荣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1期226-228,共3页
主旋律影片《悬崖之上》将革命先烈忠诚英勇、不畏牺牲的高尚品质寄予在故事之中,而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在电影语篇中也尤为重要。文章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影片《悬崖之上》的多模态隐喻以及这些隐喻是如何配合实现对革... 主旋律影片《悬崖之上》将革命先烈忠诚英勇、不畏牺牲的高尚品质寄予在故事之中,而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在电影语篇中也尤为重要。文章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影片《悬崖之上》的多模态隐喻以及这些隐喻是如何配合实现对革命信仰的构建,以期为主旋律电影的隐喻研究拓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悬崖之上 主旋律电影 风格 张艺谋
下载PDF
新主流电影的“新”叙述:从《悬崖之上》到《狙击手》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钰 《视听》 2022年第7期30-32,共3页
张艺谋导演的最新作品《悬崖之上》和《狙击手》,分别聚焦特殊战争年代下共产党特工和志愿军狙击手的故事。这两部电影是导演对于新主流电影的“新”叙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事新,即对于谍战片和战争片的风格化叙述,拍摄没有“... 张艺谋导演的最新作品《悬崖之上》和《狙击手》,分别聚焦特殊战争年代下共产党特工和志愿军狙击手的故事。这两部电影是导演对于新主流电影的“新”叙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事新,即对于谍战片和战争片的风格化叙述,拍摄没有“悬疑”的谍战片、没有宏大场面的战争片;二是色彩新,即由具有导演鲜明风格的绚丽色彩转变为极简的朴素色彩;三是人性新,即以微观的视角展现大时代背景下群像的真实人性。这两部电影讴歌革命先贤,将个人和小家的生活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相融合,将商业性、艺术性和主旋律相结合,把新主流电影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崖之上 《狙击手》 新主流电影 张艺谋
下载PDF
主旋律电影《悬崖之上》的教育价值建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敏辉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11期232-234,共3页
张艺谋电影《悬崖之上》突破了影像语言原有的逻辑范式,扬弃了革命历史剧中个别主体人物“伟光正”刻画的传统手法,嵌入式的隐性进程和跳跃的色调变化强化了电影质感,推动故事情节多维度展开,这无疑是谍战电影的一大创新。一方面,群像... 张艺谋电影《悬崖之上》突破了影像语言原有的逻辑范式,扬弃了革命历史剧中个别主体人物“伟光正”刻画的传统手法,嵌入式的隐性进程和跳跃的色调变化强化了电影质感,推动故事情节多维度展开,这无疑是谍战电影的一大创新。一方面,群像叙事勾勒出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社会人文景观和历史风貌,生动反映了特殊时期隐蔽战线中残酷惨烈的敌我斗争和谍战人员舍生忘死的生存姿态。另一方面,对英雄群体的悲剧性呈现也唤醒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文章从史诗刻画、悲情呈现、教育旨归三个层面分析《悬崖之上》的表现形式、情感肌理和文化圈层,洞察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的共生形态,为进一步强化电影的美学质感、艺术风格和红色叙事提供现实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崖之上 悲剧色彩 隐蔽战线 思想教育 红色叙事
下载PDF
英雄群塑、符号隐喻与价值旨归:《悬崖之上》的叙事艺术论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荣祥禄 《传播与版权》 2021年第11期49-52,共4页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对谍战题材电影的首度创作,其以“乌特拉”行动为线索致敬隐秘战线上为国牺牲的无数革命英雄。影片通过群像叙事,采用章回体的叙事结构,推动故事发展,在人物关系、人物情感与剧情节奏上探索与创新了谍战题材影...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对谍战题材电影的首度创作,其以“乌特拉”行动为线索致敬隐秘战线上为国牺牲的无数革命英雄。影片通过群像叙事,采用章回体的叙事结构,推动故事发展,在人物关系、人物情感与剧情节奏上探索与创新了谍战题材影片的叙事表达。影片运用“雪一直下”“黑白色彩”等符号隐喻表现意境,建构出电影美学视觉感。影片在叙事文本中呈现历史改编文本的真实性,刻画了信仰坚定的集体意志英雄形象,塑造了具有集体主义观念与爱国主义精神的英雄群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崖之上 谍战电影 群像叙事 符号隐喻 价值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