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揭示再生水和多泥沙质河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灌水入渗试验,研究了灌溉水悬浮固体浓度(0、1.0、5.0和10.0 g/L)、灌水频率(1 d 1次、2 d 1次、4d 1次)、含悬浮固体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模式(纯含...为揭示再生水和多泥沙质河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灌水入渗试验,研究了灌溉水悬浮固体浓度(0、1.0、5.0和10.0 g/L)、灌水频率(1 d 1次、2 d 1次、4d 1次)、含悬浮固体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模式(纯含悬浮固体灌溉水灌溉、含悬浮固体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条件下受灌土壤容重、孔隙率、悬浮固体沉积量、地表入渗性能以及入渗水流运动非均匀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灌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由0增大到10.0 g/L时,受灌土壤容重增大、孔隙率减小、地表入渗能力降低,优先流通道整体弯曲系数由4.31增大到11.18;灌溉定额相同条件下,当灌水频率由1d 1次下降到4 d 1次时,表层土壤容重增大、孔隙率降低,诱发土壤分层,优先流通道整体弯曲系数由7.78增大到12.12;含悬浮固体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孔隙率、减小悬浮固体沉积量、提高地表入渗能力、降低入渗水流运动的非均匀性,但高频率的清水淋洗作用仅使悬浮固体的最大迁移深度增加了5 cm。研究成果对再生水和多泥沙质河水农田灌溉制度设计具有参考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为揭示再生水和多泥沙质河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灌水入渗试验,研究了灌溉水悬浮固体浓度(0、1.0、5.0和10.0 g/L)、灌水频率(1 d 1次、2 d 1次、4d 1次)、含悬浮固体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模式(纯含悬浮固体灌溉水灌溉、含悬浮固体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条件下受灌土壤容重、孔隙率、悬浮固体沉积量、地表入渗性能以及入渗水流运动非均匀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灌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由0增大到10.0 g/L时,受灌土壤容重增大、孔隙率减小、地表入渗能力降低,优先流通道整体弯曲系数由4.31增大到11.18;灌溉定额相同条件下,当灌水频率由1d 1次下降到4 d 1次时,表层土壤容重增大、孔隙率降低,诱发土壤分层,优先流通道整体弯曲系数由7.78增大到12.12;含悬浮固体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孔隙率、减小悬浮固体沉积量、提高地表入渗能力、降低入渗水流运动的非均匀性,但高频率的清水淋洗作用仅使悬浮固体的最大迁移深度增加了5 cm。研究成果对再生水和多泥沙质河水农田灌溉制度设计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