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氯乙烯水相悬浮氯化工艺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解洪梅 孙峰 姜少君 《齐鲁石油化工》 1998年第4期310-313,共4页
重点讨论了采用水相悬浮氯化法氯化PVC的生产工艺及影响因素,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所制备的氯化聚氯乙烯(CPVC)性能优良,应用广泛。同时简单介绍了CPVC的用途。
关键词 水相 悬浮氯化 聚氯乙烯 CPVC
下载PDF
无溶剂光氯化悬浮法制备低氯化度的氯化等规聚丙烯 被引量:5
2
作者 叶庆国 杨秀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88-390,412,共4页
用无溶剂光氯化悬浮法进行等规聚丙烯 (IPP)氯化反应 ,考察了反应时间、引发剂、通氯量、悬浮剂和金属盐等因素对氯化速度的影响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m(IPP)∶m(H2 O) =1∶1 5,通氯量为 40mL min ,反应时间 1 0h ,可得到氯质量分... 用无溶剂光氯化悬浮法进行等规聚丙烯 (IPP)氯化反应 ,考察了反应时间、引发剂、通氯量、悬浮剂和金属盐等因素对氯化速度的影响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m(IPP)∶m(H2 O) =1∶1 5,通氯量为 40mL min ,反应时间 1 0h ,可得到氯质量分数在 2 5%左右的氯化聚丙烯。金属离子可明显缩短其诱导期 ,但反应后期 ,金属离子的存在对氯化反应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等规聚丙烯 无溶剂光氯化悬浮 氯化
下载PDF
30%氧氯化铜悬浮剂防治柑桔溃疡病药效试验
3
作者 熊球凤 杨群林 肖明徽 《江西植保》 2000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柑桔病害 溃疡病 杀菌剂 氯化悬浮 药效试验
下载PDF
氯化聚氯乙烯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26
4
作者 管延彬 《聚氯乙烯》 CAS 2002年第1期4-10,共7页
介绍了CPVC的 4种制备工艺 :在卤烃中进行的溶液或悬浮聚合、水相悬浮氯化、固相氯化及用液氯进行的光催化氯化。概述了CPVC的改性情况 ,主要是通过与其它聚合物的共混 (或合金化 )、用无机填料填充、复合以及接枝共聚等方法进行CPVC的... 介绍了CPVC的 4种制备工艺 :在卤烃中进行的溶液或悬浮聚合、水相悬浮氯化、固相氯化及用液氯进行的光催化氯化。概述了CPVC的改性情况 ,主要是通过与其它聚合物的共混 (或合金化 )、用无机填料填充、复合以及接枝共聚等方法进行CPVC的改性 ,以提高CPVC的性能。分析了CPVC作为管材、涂料及粘合剂、绝缘及阻燃材料、人造纤维材料、改性剂、泡沫材料等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国内CPVC生产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 :规模小 ,成本高 ,质量差 ,产品牌号少 ,推广应用不够 ,多采用溶液法生产 ,悬浮法和固相法生产CPVC量少等 ,这与国内的市场发展极不相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氯乙烯 发展 CPVC PVC 改性 应用 卤烃 悬浮聚合 水相悬浮氯化
下载PDF
氯化聚乙烯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珩 张军 《特种橡胶制品》 2002年第4期7-14,共8页
综述了氯化聚乙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制备工艺以及表征方法 ,着重讨论了水相悬浮法、固相法、溶液法等氯化聚乙烯常用制备方法及其与形态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以及材料的氯含量、氯分布。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 制备 表征 氯化 综述 水相悬浮氯化 固相氯化 溶液氯化
下载PDF
浅谈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郑丽凤 徐丽 《中国氯碱》 CAS 2002年第4期14-15,共2页
介绍了氯化聚氯乙烯的性能、国内外生产现状及开发应用,分析了氯化聚氯乙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氯化聚氯乙烯 生产现状 发展 性能 市场前景 水相悬浮氯化 溶液氯化 气固相氯化 液氯氯化
下载PDF
氯化聚乙烯橡胶的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玉芳 李明 伍小明 《橡胶参考资料》 2017年第3期51-55,共5页
氯化聚乙烯橡胶(CM)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氯化取代制成的一种特种橡胶品种,具有广泛的应用。概述了CM的生产技术以及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橡胶 生产技术 水相悬浮氯化 应用进展
下载PDF
氯化聚丙烯生产及市场现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立新 孙勤 《氯碱工业》 CAS 2003年第5期33-34,共2页
介绍了国内氯化聚丙烯的生产技术与应用领域,对其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国 氯化聚丙烯 生产方法 市场分析 溶液氯化 水相悬浮氯化 固相氯化
下载PDF
氯化聚丙烯的生产应用与市场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宏宇 石云革 刘均 《黑龙江石油化工》 2001年第2期7-9,共3页
介绍了氯化聚丙烯的特性、生产、应用及市场情况。
关键词 氯化聚丙烯 应用 市场 分类 特性 溶液氯化 水相悬浮氯化 固相氯化
下载PDF
氯化聚烯烃油墨的概况及发展前景
10
作者 王正青 吴世明 于旭祥 《塑料包装》 CAS 1998年第4期12-20,48,共10页
关键词 氯化聚烯烃 油墨 BOPP 印刷 悬浮氯化 性能 聚丙烯薄膜 包装材料
下载PDF
关于改善水相法氯化石蜡-70产品色泽的探讨
11
作者 赵颖 钟玉华 李伟 《氯碱工业》 CAS 2007年第5期27-29,共3页
从原料、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氯化、中和、水洗、干燥)等方面分析了水相悬浮氯化法生产的氯化石蜡-70产品色泽深的原因。通过实验确定了生产色泽佳的产品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 水相悬浮氯化 氯化石蜡-70 色泽
下载PDF
我国氯化聚丙烯的发展
12
《国内石油化工快报》 2002年第9期4-5,共2页
关键词 氯化聚丙烯 中国 CPP 溶液氯化 水相悬浮氯化 固相氯化
下载PDF
“亚星”CPE 135B的生产和应用
13
作者 孙志军 李悦恒 李才峰 《中国氯碱》 CAS 2001年第4期20-21,35,共3页
介绍了亚星CPE 135B的生产与应用。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 应用 工艺 CPE135B 水相悬浮氯化 盐酸相悬浮氯化
下载PDF
氯化聚乙烯橡胶的生产和应用概况及发展前景(一) 被引量:23
14
作者 崔小明 李明 《橡胶科技市场》 2010年第8期1-4,共4页
介绍氯化聚乙烯橡胶(CM)的特点、生产方法、生产和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CM的主要工业化生产方法是水相悬浮氯化法。我国CM的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产量约2万t。国产CM应用领域广泛,潜在市场大。扩大生产规模和出口量、提高原材... 介绍氯化聚乙烯橡胶(CM)的特点、生产方法、生产和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CM的主要工业化生产方法是水相悬浮氯化法。我国CM的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产量约2万t。国产CM应用领域广泛,潜在市场大。扩大生产规模和出口量、提高原材料高密度聚乙烯质量等是加快我国CM发展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橡胶 高密度聚乙烯 水相悬浮氯化 电线电缆
原文传递
氯化聚丙烯的生产应用与市场前景
15
作者 金栋 《江苏氯碱》 2002年第1期23-27,共5页
氯化聚丙烯(简称CPP)是聚丙烯(PP)的重要化学改性产品之一,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固体,无毒无味,在150℃以下稳定,熔点100-120℃,分解温度180-190℃,不溶于醇和脂肪烃,溶于芳烃、酯类和氢氧化钠溶液和10%硝酸水溶液中浸渍14... 氯化聚丙烯(简称CPP)是聚丙烯(PP)的重要化学改性产品之一,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固体,无毒无味,在150℃以下稳定,熔点100-120℃,分解温度180-190℃,不溶于醇和脂肪烃,溶于芳烃、酯类和氢氧化钠溶液和10%硝酸水溶液中浸渍144小时后仍不溶胀。氯化聚丙烯与大多数的树脂有较好的相溶性,尤其与古马隆树脂、石油树脂、松脂、酚醛树脂、醇酸树脂、石油树脂、松脂、酚醛树脂、醇酸树脂、马来酸树脂以及煤焦油树脂等有很好的相溶性。氯化聚丙烯优良的耐磨性、耐老化性以及耐酸等性能,使得其在涂料、粘合剂、油墨载色剂以及皮革处理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丙烯 分类 性能 特性 溶液氯化 水相悬浮氯化 应用 市场前景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in the flocculation process
16
作者 Jun NAN Wei-peng HE +1 位作者 Juan-juan SONG Gui-bai LI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350-1358,共9页
Polyaluminium chloride (PAC) synthetic water was selected as a coagulant and kaolin suspension particles as objects to be removed. Online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turbidimeter and particle counter were employed to moni... Polyaluminium chloride (PAC) synthetic water was selected as a coagulant and kaolin suspension particles as objects to be removed. Online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turbidimeter and particle counter were employed to monitor the flocculation process online and collect test data. The aim of the experiments was to study the dynamic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sion particles in the flocculation process. The 3D flow field in the reacting vessel was also simulated at different slow stirring speeds. 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particle collision and aggregation in the flocculation process is in compliance with the Sutherland cluster aggregation model. This study further indicated that under appropriat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the distribution of turbulent flow in the reactor could be improved to increase the odds of effective particle collision and restrain the breakup of formed flocs by vortex shearing force. A good flocculation effect could therefore be p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pension particle Particle counter Flocculation process Dynamic distribu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