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8篇文章
< 1 2 2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悲情、英雄悲剧与“戏剧的感动力”——基于郭沫若历史剧《孔雀胆》的考察
1
作者 宋宁 《郭沫若学刊》 2024年第2期69-76,共8页
郭沫若历史剧悲剧性问题,应置于话剧发展历程的大背景中仔细考量。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以“戏剧的感动力”为出发点,提出重视伦理和观众心理诉求的观点,以推动话剧大众化发展。本文通过《孔雀胆》不同版本的比对和史料的梳理,发现剧作呈... 郭沫若历史剧悲剧性问题,应置于话剧发展历程的大背景中仔细考量。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以“戏剧的感动力”为出发点,提出重视伦理和观众心理诉求的观点,以推动话剧大众化发展。本文通过《孔雀胆》不同版本的比对和史料的梳理,发现剧作呈现出的强烈且持久的悲剧性,郭沫若将戏曲传统中的忠臣蒙冤、为情所困等观众熟悉的元素,灌注进西方英雄悲剧、马克思主义悲剧观中,建构起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悲剧。郭沫若历史悲剧引发的情感共鸣,并不单纯是对战时大众心理需求的契合和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唤醒,更是探索情感对社会心理结构塑造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历史剧 传统 英雄 《孔雀胆》
下载PDF
试论悲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2
作者 周州 张永华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心身疾病与情志之悲关联密切。“悲”可引发多种心身疾病,既作为心身疾病的直接致病因素,同时促进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发生。“悲”致病之病机可以概括为悲易致人体气血阴阳逆乱,悲伤脏腑。“悲”同时作为许多心身疾病的症状表现,不同... 心身疾病与情志之悲关联密切。“悲”可引发多种心身疾病,既作为心身疾病的直接致病因素,同时促进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发生。“悲”致病之病机可以概括为悲易致人体气血阴阳逆乱,悲伤脏腑。“悲”同时作为许多心身疾病的症状表现,不同表现的“悲”能够帮助我们识别疾病的病机。“悲”也能够成为治疗心身疾病的方式。“悲”能够成为预后转归判断的要点。心身疾病初愈后,戒“悲”亦为防止心身疾病复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疾病 情志 病因病机
下载PDF
“美”的转向与超越:庄子“悲态”美学思想阐微
3
作者 王康宁 薛振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3-53,共11页
对“悲态”书写的淋漓尽致以及对待“悲态”的积极态度,共同促成庄子“悲态”美学的厚意深旨。理想人生的实现既以对“悲态”的消解为必然途径,也以对“悲态”的沉淀与升华作为根本凭藉。正视“悲态”并在其中找寻与安置自我,进而消减... 对“悲态”书写的淋漓尽致以及对待“悲态”的积极态度,共同促成庄子“悲态”美学的厚意深旨。理想人生的实现既以对“悲态”的消解为必然途径,也以对“悲态”的沉淀与升华作为根本凭藉。正视“悲态”并在其中找寻与安置自我,进而消减因自然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生存环境逼仄以及精神世界不断塌陷与沦丧的苦恶之果,是现代人实现个体和社会价值亟待面对与回应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态” 美学
下载PDF
社会历史观照下舒伯特作品《冬之旅》对于人性悲情的思想和表达
4
作者 赵马登峰 《当代音乐》 202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弗朗茨·舒伯特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可见艺术歌曲是其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冬之旅》是舒伯特最为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由24首歌曲组合而成,是一个由音乐所编织的抒情诗。舒伯特作为一位卓越的作曲家,在对《冬之旅》这组作品的处... 弗朗茨·舒伯特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可见艺术歌曲是其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冬之旅》是舒伯特最为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由24首歌曲组合而成,是一个由音乐所编织的抒情诗。舒伯特作为一位卓越的作曲家,在对《冬之旅》这组作品的处理过程中,表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和深沉的感情,将音乐与诗歌紧密地嵌合在了一起。笔者在演唱《冬之旅》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舒伯特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思考,试图走入舒伯特的内心,在社会历史观照下解读舒伯特作品《冬之旅》对于人性悲情的思想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冬之旅》 人性
下载PDF
中兴贤相的萧瑟孤影——论赵鼎诗词中的悲感书写
5
作者 仲恒 《荆楚学刊》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宋室南渡重臣赵鼎一生坎坷,命途多舛,诗词中表现出身世之悲、家国之悲、贬黜之悲以及仕隐矛盾等多重悲感。在人生不同阶段里,其悲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赵鼎表现悲感的抒情模式较为特殊,往往将悲感寓于慷慨豪气与“山林之乐”,并通过... 宋室南渡重臣赵鼎一生坎坷,命途多舛,诗词中表现出身世之悲、家国之悲、贬黜之悲以及仕隐矛盾等多重悲感。在人生不同阶段里,其悲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赵鼎表现悲感的抒情模式较为特殊,往往将悲感寓于慷慨豪气与“山林之乐”,并通过运用“一”与“多”之数量词并构建其对立统一关系、组织与铺排衰飒意象、化典故于平实之语等艺术手法表现悲感。在南宋四名臣这一主战派贬谪文人群体中,他的悲感别具一格,促使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其家乡位置、人生境遇以及学术思想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鼎 诗词 感书写 南宋四名臣 南渡文学
下载PDF
元宵诗词的悲美价值研究——以《生查子·元夕》与《青玉案·元夕》为例
6
作者 魏艺铭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4期10-12,共3页
宋代的元宵诗词经常体现出宋人的悲情情结,诗人面向五光十色的元宵景象常有悲从中来的感慨,把自己不顺的仕途、缥缈的爱情与崇高的抱负寄寓元宵佳节涌动的感性中,在喜乐中注入悲情,表达方式上用乐景抒哀愤,委婉动人。本文研究了欧阳修... 宋代的元宵诗词经常体现出宋人的悲情情结,诗人面向五光十色的元宵景象常有悲从中来的感慨,把自己不顺的仕途、缥缈的爱情与崇高的抱负寄寓元宵佳节涌动的感性中,在喜乐中注入悲情,表达方式上用乐景抒哀愤,委婉动人。本文研究了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两首元宵诗,对比分析两首诗词表达的悲情美学价值,除了意象元素的悲美,诗人的人生遭遇与超脱的思维境地同样传达出悲美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宵诗 宋代 境界
下载PDF
试论喜剧中“小人物”的悲情色彩的运用技巧与表现手法——以《我们的家》当中“岳雷”角色为例
7
作者 常道鹏 张维政 《炫动漫》 2024年第8期0177-0179,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原创话剧《我们的家》的背景、主题和主要角色“岳雷”的基本情况和性格特点。这个角色就是大家常常说的在作品里的小人物,由他展开的讨论,同时,还分析了喜剧中“小人物”的悲情色彩的意义,包括其在剧情中的作用以及如何... 本文主要介绍了原创话剧《我们的家》的背景、主题和主要角色“岳雷”的基本情况和性格特点。这个角色就是大家常常说的在作品里的小人物,由他展开的讨论,同时,还分析了喜剧中“小人物”的悲情色彩的意义,包括其在剧情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岳雷”角色在剧中所面临的困境和不幸遭遇,以及他的生活状态和对待悲情的态度。此外,探讨了喜剧作品中如何运用技巧来表现“小人物”的悲情色彩,并以《我们的家》为例,分析了该剧对“岳雷”这个角色的形象塑造和情节安排。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有作为、有理想的文学艺术家,对单纯的悲剧和单纯的喜剧开始不满足了,探索起悲剧里面的喜剧元素,喜剧中又存在的悲剧色彩。一部戏,明明是喜剧,却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悲剧色彩,让人脸上笑着,心里却想哭;看起来是悲剧,却藏着喜剧元素,眼泪流着,骨子里却忍俊不禁。总的来说,《我们的家》以其独特的剧情和人物塑造,成功地将喜剧和悲剧元素融合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既欢笑又感动的观剧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 “小人物” 情色彩 表现手法
下载PDF
乐而不耽,痛而不悲——《兰亭集序》教学探微
8
作者 何其平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9期34-36,共3页
文学作品的教学,往往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但其根本是建立在对文本准确解读和对主题深刻把握的基础上的。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抒发的情感比较复杂,抓住“畅叙幽情”就可以廓清云雾;对他的“生死”感叹,可以“疑义相与析”;但对主旨的... 文学作品的教学,往往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但其根本是建立在对文本准确解读和对主题深刻把握的基础上的。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抒发的情感比较复杂,抓住“畅叙幽情”就可以廓清云雾;对他的“生死”感叹,可以“疑义相与析”;但对主旨的把握必须正本清源——“乐而不耽,痛而不悲”才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偏差 畅叙幽情 疑义相析 乐而不耽 痛而不
下载PDF
浅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悲慨”
9
作者 江佳恒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5期40-42,79,共4页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是一部探讨中国诗歌风格论的著作,在文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悲慨》一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叙述了自然、人生和社会三悲,背后蕴含了儒家和道家精神,体现了司空图内儒外道的本质...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是一部探讨中国诗歌风格论的著作,在文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悲慨》一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叙述了自然、人生和社会三悲,背后蕴含了儒家和道家精神,体现了司空图内儒外道的本质,有其深刻的历史来源和社会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下载PDF
以悲诉情——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悲情色彩研究
10
作者 曾子玥 《剧影月报》 2024年第2期72-74,共3页
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俄罗斯最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之一,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风格对他创作的影响极为深刻,他的音乐都有着浓厚的俄罗斯民间音乐基础和悲情色彩。本文是以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对其悲情色彩... 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俄罗斯最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之一,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风格对他创作的影响极为深刻,他的音乐都有着浓厚的俄罗斯民间音乐基础和悲情色彩。本文是以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对其悲情色彩进行研究。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使用的每一个音符中都蕴含着悲情的力量,饱经风霜的拉赫玛尼诺夫把他所有的热情都带到了作品中,本文结合对作品的分析以及以悲情色彩为中心的研究,具体分析悲情在旋律、和声、调式和力度上的表现以及悲情色彩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情色彩 钢琴演奏家 俄罗斯民间音乐 第一乐章 柴可夫斯基 第二钢琴协奏曲 创作风格
下载PDF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 被引量:3
11
作者 佴荣本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2-60,共9页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佴荣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悲剧艺术传统,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刑天舞干戚”一类展示激昂的反抗斗争和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的神话,到被誉为“悲剧中之悲剧”的《红楼梦》.其中不少作品已成为...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佴荣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悲剧艺术传统,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刑天舞干戚”一类展示激昂的反抗斗争和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的神话,到被誉为“悲剧中之悲剧”的《红楼梦》.其中不少作品已成为各国学者惊叹的悲剧名作。中国古代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理论与创作 剧激情 生命激情 剧人物 剧意境 剧审美 伦理规范 为美 古典
下载PDF
尼采的苏格拉底批判及其悲剧观
12
作者 李咏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12-220,共9页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苏格拉底进行了严格的批判,并就“逻辑的苏格拉底”“赴死的苏格拉底”“审美的苏格拉底”进行了深入分析。尼采通过对苏格拉底代表的理性、逻辑与知识的批判,强调悲剧艺术与逻辑或知识理性根本不相容。基于此...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苏格拉底进行了严格的批判,并就“逻辑的苏格拉底”“赴死的苏格拉底”“审美的苏格拉底”进行了深入分析。尼采通过对苏格拉底代表的理性、逻辑与知识的批判,强调悲剧艺术与逻辑或知识理性根本不相容。基于此,尼采强调苏格拉底代表的逻辑与知识原则进入了悲剧,直接导致希腊悲剧的衰亡。要想悲剧得以重生,就必须回到音乐与神话代表的悲剧艺术的本原价值上来,因此,辩证地分析与评判尼采的思想原则,有助于揭示尼采悲剧理论的时代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苏格拉底 剧的诞生》 剧观 神话与音乐
下载PDF
存在的“悲剧性”与悲剧性“存在”——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艺术表现形态之一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经建 赵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127,267-271,共15页
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目前学界已有初步共识。而(准)悲剧风格是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艺术表现形态之一。虽然中国文学历来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西方)悲剧意识资源,但经典存在主义的悲剧意识经由王国维到鲁迅传递到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 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目前学界已有初步共识。而(准)悲剧风格是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艺术表现形态之一。虽然中国文学历来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西方)悲剧意识资源,但经典存在主义的悲剧意识经由王国维到鲁迅传递到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中,体现出一种既具西方因质又兼容东方底色的悲剧品格。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悲剧品性呈现出三种表现方式:其一是"过客"式悲剧风格类型,它崇尚由尼采的酒神冲动所导致的毁灭意识和创造精神,因而最逼近经典存在主义文学的悲剧格调;其二是非理性的生命冲动与理性的现实存在之间冲突所引起的生存之悲,它更倾向于对悲剧精神所承担的艺术拯救,也更富于审美蕴藉和艺术冲淡意味;其三是对庸常性生存和经验化存在的一种悲切之思,其沉沦化存在本相的书写与东方式命定观的相互制衡形成了悲剧性的张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 (准)剧风格 “过客”式 生存之 切之思
下载PDF
貌似神离 名同实异——中西方以悲为美观比较
14
作者 杨忠苗 《远程教育杂志》 1994年第4期32-34,共3页
亚里斯多德被称为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其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对古希腊时期的悲剧创作活动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提出了自己的悲剧理论,并从分析悲剧效果、悲剧对观众的心理影响出发,提出了“净化”说。认为悲剧正是借怜悯和恐惧之情,使过... 亚里斯多德被称为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其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对古希腊时期的悲剧创作活动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提出了自己的悲剧理论,并从分析悲剧效果、悲剧对观众的心理影响出发,提出了“净化”说。认为悲剧正是借怜悯和恐惧之情,使过强或过弱的偏颇情感趋于正常,从而使人产生“轻松舒畅”的快感。这种以悲为美的观念对西方悲剧理论影响很大,从亚氏开始,到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直至黑格尔及当代文艺思潮,一直占据着西方理论领域、指导着创作实践。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从不同的时代、特有的立场出发,对悲剧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美 名同实异 剧英雄 美学思想 西方 剧主人公 剧理论 思维方式 审美作用 剧美
下载PDF
评贾平凹《高兴》中以喜状悲的美学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祖明 《嘉应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0-85,共6页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运用以喜状悲的艺术手法,凸现了人物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巨大反差,彰显了他们命运的悲剧色彩。作者写喜只是手段,只是铺垫,突出悲才是目的,才是正意所在;作品表象言喜,实质写悲;喜中之悲,愈显沉重。因此作品...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运用以喜状悲的艺术手法,凸现了人物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巨大反差,彰显了他们命运的悲剧色彩。作者写喜只是手段,只是铺垫,突出悲才是目的,才是正意所在;作品表象言喜,实质写悲;喜中之悲,愈显沉重。因此作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喜状悲的美学艺术,把现实的悲剧和喜剧融合成更深沉、更悲壮的审美形态,开创了美学领域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之喜 客观之 喜中之 上加 以喜状 美学艺术
下载PDF
悲喜联生,以智拔情:印度电影的情感证悟与美学智慧
16
作者 胡黎红 席雨田 《未来传播》 2023年第3期118-125,共8页
重情倚情的电影创作策略在各国族中不无一致,但经由“情”之世俗关怀抵达“智”之超越境界,印度电影则可谓卓殊。文章观取二十余部近年来的印度影片,试借“悲智”与“喜智”这一对核心概念,探求印度电影悲喜联生、以智拔情的创作特征及... 重情倚情的电影创作策略在各国族中不无一致,但经由“情”之世俗关怀抵达“智”之超越境界,印度电影则可谓卓殊。文章观取二十余部近年来的印度影片,试借“悲智”与“喜智”这一对核心概念,探求印度电影悲喜联生、以智拔情的创作特征及其所取道的文化传统、美学资源。印度电影“情智”策略之鲜明卓异,一是通过悲喜双线的平行并联、悲谷喜峰的调转回旋、悲喜元素的点面适配超越了“情感力量的片面性”,并呈显出“悲喜本是同根生”的情感证悟;二是经由悲喜内涵易换拔除了“情”中之厄、情之所溺,从而实现了对“情感沉溺、情智分离”的再次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电影 喜智 双重超越
下载PDF
英雄慷慨有悲情:曹操诗的悲情意识
17
作者 刘砚群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7-71,共5页
悲情是曹操诗歌的情感基调。曹操的悲情意识有着多元情感呈现,具体表现为寰宇震荡、民生零落之悲;人生短暂、求贤若渴之悲;功业未就、英雄孤独之悲。曹操诗歌的悲情意识,浸润了枭雄曹操的人物性格、政治抱负和内心情感,也体现了“人的... 悲情是曹操诗歌的情感基调。曹操的悲情意识有着多元情感呈现,具体表现为寰宇震荡、民生零落之悲;人生短暂、求贤若渴之悲;功业未就、英雄孤独之悲。曹操诗歌的悲情意识,浸润了枭雄曹操的人物性格、政治抱负和内心情感,也体现了“人的觉醒”时代生命主题的“尚悲”情结和诗歌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乐府诗 情意识 诗歌审美
下载PDF
中国古代悲感文化略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瞿明刚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9-26,共8页
中国古代不少杰出文人认为悲感是文学魅力的最高境界。《周易》、《诗经》和《楚辞》是古代悲感文化的三大主源。空间悲感、时间悲感和生命悲感则是古代悲感文化的三大类型。"登高"和"望月"构成了空间悲感的重要主... 中国古代不少杰出文人认为悲感是文学魅力的最高境界。《周易》、《诗经》和《楚辞》是古代悲感文化的三大主源。空间悲感、时间悲感和生命悲感则是古代悲感文化的三大类型。"登高"和"望月"构成了空间悲感的重要主题;"春恨"、"秋悲"、"暮愁"和"夜怨"构成了时间悲感的重要主题;"悼亡"、"忧生"、"嗟贫"、"黍离"、"迟暮"构成了生命悲感的重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文化 空间 时间 生命
下载PDF
从唯美到颓废:《雪国》营造的女性悲情美
19
作者 金海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74-75,92,共3页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雪国》中,从女性形象以及爱情的追求中进行表现,从“性别命运”中营造揭示出女性的悲剧命运。运用男性视角的观察方式,以差异美的观察结果折射出男女不平等的现实位相,男性与女性人...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雪国》中,从女性形象以及爱情的追求中进行表现,从“性别命运”中营造揭示出女性的悲剧命运。运用男性视角的观察方式,以差异美的观察结果折射出男女不平等的现实位相,男性与女性人物有不同的符号学含义,这种反差注定了爱情以悲剧收场的宿命结局,男性视角下的女性美被打上了悲剧底色。文章中对女性关于爱情的追求表现出虚无与悲哀的色彩,川端康成在《雪国》中表现出的虚无与《源氏物语》中的物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对完美女性形象的表现映衬爱情悲剧的悲情,营造出风格独具的女性悲情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国》 川端康成 性别命运 女性形象 情美
下载PDF
赏析《许三观卖血记》——在一个温暖又悲情的故事中被救赎
20
作者 范振华 陈雪 袁静 《新传奇》 2023年第23期0007-0009,共3页
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是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主人公许三观多次卖血渡过苦难的温情故事,充满悲伤又带有喜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在困境中被救赎的可能性。这部作品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展... 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是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主人公许三观多次卖血渡过苦难的温情故事,充满悲伤又带有喜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在困境中被救赎的可能性。这部作品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展现了人在逆境中的坚强与不屈。本文主要探寻许三观卖血的故事背后体现的情谊和许三观人物形象所代表的高尚品德,以及带来的人生思考和生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温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