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孟子散文气势的人格成因——兼论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艳
周云钊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9-82,共4页
孟子的人格精神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为无所畏惧的阳刚之气所体现出来的独立人格精神 ,一为愤懑不平之气所体现出来的依附性人格。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就构成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 ,它是孟子散文气势最根本的内在人格成因。此种悲剧性...
孟子的人格精神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为无所畏惧的阳刚之气所体现出来的独立人格精神 ,一为愤懑不平之气所体现出来的依附性人格。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就构成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 ,它是孟子散文气势最根本的内在人格成因。此种悲剧性人格外在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角色特质、天赋要求与实际社会角色、社会环境的矛盾 ,而背后却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固有的人与外在环境冲突的悲剧性“二律背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散文
气势
文化人格
悲剧二重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祝福》文化内涵细探——论祥林嫂悲剧的二重性
2
作者
吴萍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9-51,共3页
祥林嫂的命运抗争大致可分成逃、撞、捐、问四部曲。《祝福》的高潮正显示了导致祥林嫂之死的关键,那不是穷困,不是劳累,也不是意外灾祸,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祥林嫂忍耐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最后还是逃不出封建礼教的魔爪。这是祥...
祥林嫂的命运抗争大致可分成逃、撞、捐、问四部曲。《祝福》的高潮正显示了导致祥林嫂之死的关键,那不是穷困,不是劳累,也不是意外灾祸,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祥林嫂忍耐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最后还是逃不出封建礼教的魔爪。这是祥林嫂悲剧的真正意义。祥林嫂面对接二连三的不幸及种种迫害,曾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但这种抗争因其二重性不仅无效,而且还导致了其越陷越深的可悲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文化内涵
悲剧二重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记》中的悲剧意蕴
3
作者
陈恒新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0-64,共5页
士人命运的悲剧性是《史记》悲剧意蕴所在。士人命运的悲剧具有二重性,具体展现为三种形式:一种表现为士人自觉的臣服于客观环境,在名利的追求中丧失了人之为人的主体人格;一部分士人在客观环境和主体人格两者之间追求一种调和的存在,...
士人命运的悲剧性是《史记》悲剧意蕴所在。士人命运的悲剧具有二重性,具体展现为三种形式:一种表现为士人自觉的臣服于客观环境,在名利的追求中丧失了人之为人的主体人格;一部分士人在客观环境和主体人格两者之间追求一种调和的存在,明哲保身;另一部分士人在客观环境的束缚中追求主体人格的独立存在和价值的不朽。他们共同表现为以君主意志和客观权势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对人的主体意志的摧残。士人命运的悲剧二重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人追求自我发展的无限性与客观历史发展进程的悲剧性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主体人格
悲剧二重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记》中李广与卫青悲剧性对比探析
4
作者
陈恒新
《淄博师专学报》
2013年第2期44-47,共4页
李广的悲剧在于在自我主体意志的坚持中,纵然"才气无双"却终生不遇。卫青的悲剧在于外在功业的建立中自我主体意志的消解。李广和卫青的悲剧共同指向了君主专制体制下对人才的埋没和对人的主体意志与个体价值的消解或压制,李...
李广的悲剧在于在自我主体意志的坚持中,纵然"才气无双"却终生不遇。卫青的悲剧在于外在功业的建立中自我主体意志的消解。李广和卫青的悲剧共同指向了君主专制体制下对人才的埋没和对人的主体意志与个体价值的消解或压制,李广和卫青的悲剧,深层次的反映了人要求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本质与客观历史发展进程的冲突。司马迁深层次挖掘和褒扬了李广作为个体生命对命运的不屈服、自我意志的坚持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不懈追求,鞭笞了卫青作为个体生命对君主意志的臣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主体意志
君主意志
悲剧二重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人格与文学品格——从孟子散文说起
被引量:
2
5
作者
单承彬
张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0,共6页
孟子散文的气势为历代学者所公认。其气势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孟子的内在人格精神。孟子人格的实质是一种分裂的悲剧性人格,造成文化人格悲剧二重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为知识分子君主理论的缺陷,二为自我角色定位与实际政治文化地位的...
孟子散文的气势为历代学者所公认。其气势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孟子的内在人格精神。孟子人格的实质是一种分裂的悲剧性人格,造成文化人格悲剧二重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为知识分子君主理论的缺陷,二为自我角色定位与实际政治文化地位的巨大反差。文化人格二重性不惟体现在孟子身上,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文人作家,他们的内在人格从根本上说都存在着这种分裂和变异。主体有怎样的人格精神必然会反映在其作品创作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特定的人格精神及文化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及文学创作的总体品格和主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文化人格
悲剧二重性
文学品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骚》与屈原的文化人格
6
作者
周云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98,共2页
《离骚》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体现了作者的无穷人格魅力。作为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知识分子,屈原要求有所作为;但是,处于宗法等级制下的屈原又不得不依附国君,他与国君——其实是宗法等级制——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屈原内心痛苦的根源...
《离骚》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体现了作者的无穷人格魅力。作为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知识分子,屈原要求有所作为;但是,处于宗法等级制下的屈原又不得不依附国君,他与国君——其实是宗法等级制——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屈原内心痛苦的根源。这反映了屈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政治家在那个时代的两难处境,这种两难处境其实是封建宗法体系下知识分子文化人格悲剧二重性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屈原
文化人格
悲剧二重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韩愈的人格
被引量:
3
7
作者
阎续瑞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34-39,共6页
本文渊本求源,探究了孔孟及其传人建构的理想人格标准及其明确的内涵。指出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韩愈的人格具有悲剧二重性。通过对中唐社会背景、韩愈家世与个人经历等诸多方面进行考察,认为强烈的进取精神是造就韩愈悲剧二重性人格的...
本文渊本求源,探究了孔孟及其传人建构的理想人格标准及其明确的内涵。指出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韩愈的人格具有悲剧二重性。通过对中唐社会背景、韩愈家世与个人经历等诸多方面进行考察,认为强烈的进取精神是造就韩愈悲剧二重性人格的重要原因。气盛是韩愈的人格常态,自信是气盛的心理基础,好奇反俗是韩愈典型的个性特征,“难将直气折王侯”则是韩愈气盛的正当表现。尽管他的人格构成具有无法克服的悲剧二重性,但是,韩愈人格形象的核心内容,仍为气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悲剧二重性
进取精神
气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孟子散文气势的人格成因——兼论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艳
周云钊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9-82,共4页
文摘
孟子的人格精神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为无所畏惧的阳刚之气所体现出来的独立人格精神 ,一为愤懑不平之气所体现出来的依附性人格。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就构成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 ,它是孟子散文气势最根本的内在人格成因。此种悲剧性人格外在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角色特质、天赋要求与实际社会角色、社会环境的矛盾 ,而背后却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固有的人与外在环境冲突的悲剧性“二律背反”。
关键词
孟子散文
气势
文化人格
悲剧二重性
Keywords
Menciuss essay
vigor
cultural character
tragic contradic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祝福》文化内涵细探——论祥林嫂悲剧的二重性
2
作者
吴萍
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9-51,共3页
文摘
祥林嫂的命运抗争大致可分成逃、撞、捐、问四部曲。《祝福》的高潮正显示了导致祥林嫂之死的关键,那不是穷困,不是劳累,也不是意外灾祸,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祥林嫂忍耐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最后还是逃不出封建礼教的魔爪。这是祥林嫂悲剧的真正意义。祥林嫂面对接二连三的不幸及种种迫害,曾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但这种抗争因其二重性不仅无效,而且还导致了其越陷越深的可悲结局。
关键词
《祝福》
文化内涵
悲剧二重性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记》中的悲剧意蕴
3
作者
陈恒新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0-64,共5页
文摘
士人命运的悲剧性是《史记》悲剧意蕴所在。士人命运的悲剧具有二重性,具体展现为三种形式:一种表现为士人自觉的臣服于客观环境,在名利的追求中丧失了人之为人的主体人格;一部分士人在客观环境和主体人格两者之间追求一种调和的存在,明哲保身;另一部分士人在客观环境的束缚中追求主体人格的独立存在和价值的不朽。他们共同表现为以君主意志和客观权势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对人的主体意志的摧残。士人命运的悲剧二重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人追求自我发展的无限性与客观历史发展进程的悲剧性冲突。
关键词
司马迁
主体人格
悲剧二重性
Keywords
Sima Qia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tragedy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记》中李广与卫青悲剧性对比探析
4
作者
陈恒新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淄博师专学报》
2013年第2期44-47,共4页
文摘
李广的悲剧在于在自我主体意志的坚持中,纵然"才气无双"却终生不遇。卫青的悲剧在于外在功业的建立中自我主体意志的消解。李广和卫青的悲剧共同指向了君主专制体制下对人才的埋没和对人的主体意志与个体价值的消解或压制,李广和卫青的悲剧,深层次的反映了人要求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本质与客观历史发展进程的冲突。司马迁深层次挖掘和褒扬了李广作为个体生命对命运的不屈服、自我意志的坚持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不懈追求,鞭笞了卫青作为个体生命对君主意志的臣服。
关键词
自我主体意志
君主意志
悲剧二重性
Keywords
individual will
liege volition
tragic dualit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人格与文学品格——从孟子散文说起
被引量:
2
5
作者
单承彬
张艳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0,共6页
文摘
孟子散文的气势为历代学者所公认。其气势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孟子的内在人格精神。孟子人格的实质是一种分裂的悲剧性人格,造成文化人格悲剧二重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为知识分子君主理论的缺陷,二为自我角色定位与实际政治文化地位的巨大反差。文化人格二重性不惟体现在孟子身上,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文人作家,他们的内在人格从根本上说都存在着这种分裂和变异。主体有怎样的人格精神必然会反映在其作品创作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特定的人格精神及文化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及文学创作的总体品格和主流特征。
关键词
孟子
文化人格
悲剧二重性
文学品格
Keywords
Mengzi
cultural personality
the duality of tragedy
literary qualit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骚》与屈原的文化人格
6
作者
周云钊
机构
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 山东临沂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98,共2页
文摘
《离骚》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体现了作者的无穷人格魅力。作为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知识分子,屈原要求有所作为;但是,处于宗法等级制下的屈原又不得不依附国君,他与国君——其实是宗法等级制——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屈原内心痛苦的根源。这反映了屈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政治家在那个时代的两难处境,这种两难处境其实是封建宗法体系下知识分子文化人格悲剧二重性的体现。
关键词
《离骚》
屈原
文化人格
悲剧二重性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韩愈的人格
被引量:
3
7
作者
阎续瑞
出处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34-39,共6页
文摘
本文渊本求源,探究了孔孟及其传人建构的理想人格标准及其明确的内涵。指出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韩愈的人格具有悲剧二重性。通过对中唐社会背景、韩愈家世与个人经历等诸多方面进行考察,认为强烈的进取精神是造就韩愈悲剧二重性人格的重要原因。气盛是韩愈的人格常态,自信是气盛的心理基础,好奇反俗是韩愈典型的个性特征,“难将直气折王侯”则是韩愈气盛的正当表现。尽管他的人格构成具有无法克服的悲剧二重性,但是,韩愈人格形象的核心内容,仍为气盛。
关键词
理想人格
悲剧二重性
进取精神
气盛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孟子散文气势的人格成因——兼论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
张艳
周云钊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祝福》文化内涵细探——论祥林嫂悲剧的二重性
吴萍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史记》中的悲剧意蕴
陈恒新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史记》中李广与卫青悲剧性对比探析
陈恒新
《淄博师专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文化人格与文学品格——从孟子散文说起
单承彬
张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离骚》与屈原的文化人格
周云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韩愈的人格
阎续瑞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