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的悲剧品格 被引量:2
1
作者 鲁茜 《唐都学刊》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红叶题诗”是一个著名的传统题材 ,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 ,通过宫女与士子这种特定身份的婚恋 ,揭示了这种独特题材“红叶题诗”的文化内涵 :唐五代宫女的独特性与命运悲剧、晚唐五代士子对盛世的热望与现实的苦痛、婚姻的宿命观 。
关键词 唐五代 “红叶题诗”小说 悲剧品格 文化内涵 宫女 士子
下载PDF
偶然中的必然:《大秦帝国》的悲剧品格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衍柱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69-80,共12页
《大秦帝国》是一出威武雄壮有着阳刚之美的大悲剧。作家牢牢抓住偶然,并通过偶然的人物和事件,揭示出隐藏在历史生活中的必然。在对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的具体描写中,真实地历史地塑造出扶苏、蒙恬的悲... 《大秦帝国》是一出威武雄壮有着阳刚之美的大悲剧。作家牢牢抓住偶然,并通过偶然的人物和事件,揭示出隐藏在历史生活中的必然。在对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的具体描写中,真实地历史地塑造出扶苏、蒙恬的悲剧性格和李斯性格的二重性。赵高的"秘密伞盖"集中暴露出秦法中尊王、反智、愚民的"黑洞"和秦帝国短命而亡的内在根由。小说体现了悲剧与喜剧的转换:中华民族将经过若干历史阶段,微笑着与自己的过去诀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秦帝国》 偶然 必然 悲剧品格 黑洞 喜剧
下载PDF
启蒙意识与悲剧品格——2007年中国电影贺岁片的新构成 被引量:2
3
作者 桂青山 陶家璇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年第1期63-67,共5页
2007年的中国贺岁大片,无论文化产业和文化效应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有必要指出:无论一般受众还是目前的影评界,尚没有深刻把握与理性认知今年贺岁片人文内涵与审美品格的新异变化,尤其这种变化中所潜润着的时代脉搏、历史趋向与美... 2007年的中国贺岁大片,无论文化产业和文化效应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有必要指出:无论一般受众还是目前的影评界,尚没有深刻把握与理性认知今年贺岁片人文内涵与审美品格的新异变化,尤其这种变化中所潜润着的时代脉搏、历史趋向与美学变奏。今年贺岁片的总体构成中,出现了两大新的因素:启蒙意识的登场(历史的深度审视与人文的启蒙精神)与悲剧品格的亮相。而这,对当代中国电影、甚或对当代中国整体文化,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学界对今年的贺岁大片,应有到位的实证解析与宏观的理性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7年贺岁电影 启蒙意识 悲剧品格 时代文化认知
下载PDF
论《我的战争》悲剧品格的熔铸 被引量:1
4
作者 杜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9-81,共3页
《我的战争》和《英雄儿女》都取材于巴金的小说《团圆》,但是演绎出的故事却迥然不同。《我的战争》真实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战士的牺牲精神,美学风格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夸张的、富于英雄主义的"革命浪漫主义"转向沉郁... 《我的战争》和《英雄儿女》都取材于巴金的小说《团圆》,但是演绎出的故事却迥然不同。《我的战争》真实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战士的牺牲精神,美学风格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夸张的、富于英雄主义的"革命浪漫主义"转向沉郁悲壮的现实主义,情感处理也更加大胆自然,更多关注"人"的真实情感与生存状态。《我的战争》的悲剧情怀表现得深切而真实,这种悲剧品格是民族精神的沉潜和凝聚,熔铸了雄浑悲壮的军魂和国魂,标志着中国战争片艺术风格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圆》 《英雄儿女》 《我的战争》 悲剧品格
下载PDF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撞击下——论老舍小说的悲剧意识与悲剧品格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素娥 《阴山学刊》 2000年第4期30-32,共3页
老舍以独特的喜剧方式和幽默手段去体现作品的悲剧内涵。其小说的悲剧形态有多方面表现 ,但最能体现其悲剧意识与悲剧品格的创作 ,是他站在文化观照的角度 ,对中西两种文化、两种文明的撞击所进行的思考。老舍小说的悲剧心理有其特有的... 老舍以独特的喜剧方式和幽默手段去体现作品的悲剧内涵。其小说的悲剧形态有多方面表现 ,但最能体现其悲剧意识与悲剧品格的创作 ,是他站在文化观照的角度 ,对中西两种文化、两种文明的撞击所进行的思考。老舍小说的悲剧心理有其特有的内在张力 ,形成了独特的“软而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小说 悲剧意识 悲剧品格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文学评论
下载PDF
现代作家主体意识觉醒与新文学悲剧品格的发轫
6
作者 胡明贵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5-200,共6页
中国现代作家通过对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化范型——自由主义价值体系的体认,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用饱蘸情感的笔墨刻画出个人自主意识觉醒后的狂人、超人与多余人形象,既表达了他们对启蒙与救亡的期待和焦虑心情,也表现了他们在希... 中国现代作家通过对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化范型——自由主义价值体系的体认,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用饱蘸情感的笔墨刻画出个人自主意识觉醒后的狂人、超人与多余人形象,既表达了他们对启蒙与救亡的期待和焦虑心情,也表现了他们在希望与失望、奋进与落寞中艰难煎熬的心灵磨难历程,从而铸就了新文学浓郁的悲剧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 自由主义 主体意识觉醒 悲剧品格
下载PDF
京剧《成败萧何》的悲剧品格及其审美价值
7
作者 刘斯奇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上海京剧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成败萧何》是一出独具个性的、具有严格审美意义的悲剧,其开掘之深,分量之重,其立意之新,韵味之长,标志着我们舞台上新编历史剧的悲剧品格及其价值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成败... 上海京剧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成败萧何》是一出独具个性的、具有严格审美意义的悲剧,其开掘之深,分量之重,其立意之新,韵味之长,标志着我们舞台上新编历史剧的悲剧品格及其价值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成败萧何》是矗立在新编历史剧创作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败萧何》 悲剧品格 审美价值
下载PDF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品格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德锤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93年第4期81-85,共5页
纳兰性德的词,哀感顽艳,风格凄婉。人们对于它的成因,做了多方面的分析。一种是悼亡论,认为纳兰对爱妻卢氏早逝万分悲痛,左右了他的心绪,因此词中充满哀怨。一种是家境论,认为其父作为明珠朋党的首领,权倾朝野,肆无忌惮,而纳兰知古鉴今... 纳兰性德的词,哀感顽艳,风格凄婉。人们对于它的成因,做了多方面的分析。一种是悼亡论,认为纳兰对爱妻卢氏早逝万分悲痛,左右了他的心绪,因此词中充满哀怨。一种是家境论,认为其父作为明珠朋党的首领,权倾朝野,肆无忌惮,而纳兰知古鉴今,预感到前途不妙,所以心境凄凉。一种是创作论,此论从创作心理、创作动力与创作方法角度分析哀感顽艳的成因,这种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我以为,作为时代的词人,他的词风应有更深刻的时代原因。时代的冲突是形成词风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时代造就了纳兰的悲剧品格,悲剧品格决定了他凄婉的词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清代 纳兰性德 悲剧品格 进取精神 词风
下载PDF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品格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德锤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5-27,43,共4页
纳兰性德的词,哀感顽艳,风格凄婉.人们对于它的成因,做了多方面的分析.一种是悼亡论,认为纳兰对爱妻卢氏早逝万分悲痛,左右了他的心绪,因此词中充满了哀怨.一种是家境论,认为其父作为明珠朋党的首领,权倾朝野,肆无忌惮,而纳兰知古鉴今,... 纳兰性德的词,哀感顽艳,风格凄婉.人们对于它的成因,做了多方面的分析.一种是悼亡论,认为纳兰对爱妻卢氏早逝万分悲痛,左右了他的心绪,因此词中充满了哀怨.一种是家境论,认为其父作为明珠朋党的首领,权倾朝野,肆无忌惮,而纳兰知古鉴今,预感到前途不妙,所以,心境凄凉.一种是创作论,此论从创作心理、创作动力与创作方法角度分析哀感顽艳的成因,这种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我以为,,作为时代的词人,他的词风应有更深刻的时代原因.时代的冲突是形成词风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时代造就了纳兰的悲剧品格,悲剧品格决定了他凄婉的词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悲剧品格 通志堂集 哀感顽艳 悼亡词 世界潮流 科学技术 进取精神 历史环境 《红楼梦》
下载PDF
《琵琶记》:一部被误读的书——兼论悲剧品格
10
作者 黎懋雄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72-75,共4页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论者为了说明我国的悲剧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或否认欧洲经典作家们对悲剧含义的界定;或者沿袭我国古代作家关于“怨谱”、“哀曲”、“苦戏”的陈说。这种为捍卫我国悲剧传统的精神是应该肯定的,...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论者为了说明我国的悲剧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或否认欧洲经典作家们对悲剧含义的界定;或者沿袭我国古代作家关于“怨谱”、“哀曲”、“苦戏”的陈说。这种为捍卫我国悲剧传统的精神是应该肯定的,然其研究方法却有探讨之必要。既然被称之为悲剧,它应不应该具有古今中外一切悲剧的艺术特征?具有严格美学意义的悲剧品格究竟是什么?为此,我不揣浅陋,以《琵琶记》为例试作说明。如同社会发展离不开矛盾和斗争一样,离开了冲突也就失去了戏剧存在的任何意义。这不仅是戏剧创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与戏剧所承担的对于生活的揭示任务分不开的。而悲剧,它所揭示的社会生活,所反映的矛盾,则往往总是特定时代的主要矛盾或是特定时代的重大事件。人们通过悲剧冲突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可以呼吸到那个时代的悲凉之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品格 悲剧冲突 特定时代 琵琶 赵五娘 中国古典悲剧 艺术特征 美学意义 研究方法 悲剧结局
下载PDF
归纳与演绎:关于《琵琶记》悲剧品格的探讨
11
作者 李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
被称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是元末南戏振兴的标志之一,也是最为典型的文人悲剧。因高明在《赵贞女》的基础上改变了戏剧冲突的性质,故自传世以来,关于其悲剧品格有诸多争议与分歧。本文采用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思维方式,在动... 被称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是元末南戏振兴的标志之一,也是最为典型的文人悲剧。因高明在《赵贞女》的基础上改变了戏剧冲突的性质,故自传世以来,关于其悲剧品格有诸多争议与分歧。本文采用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思维方式,在动态的《琵琶记》剧本流传、接受的历史上,借助中西悲剧比较研究,独立探讨《琵琶记》的悲剧特质,分析"这般另做眼儿看"的深层悲剧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记》 悲剧品格 中西悲剧 接受史
下载PDF
浅析崔派艺术的悲剧品格
12
作者 李娜 《魅力中国》 2013年第17期84-84,共1页
悲剧是通过苦难、毁灭凸显人或事物的价值,即以否定的方式肯定美好的东西。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了中外悲剧的类型。崔兰田先生的悲剧艺术隶属中国古典悲剧的范畴,却又蕴含了超凡脱俗的艺术品格。
关键词 悲剧品格 崔派艺术 中国古典悲剧 莎士比亚悲剧 古希腊悲剧 悲剧艺术 艺术品格 超凡脱俗
下载PDF
老舍叙事作品悲剧品格的文化成因与表现
13
作者 李光建 《课外语文(下)》 2017年第7期179-179,169,共2页
老舍叙事作品中的悲剧品格主要的特点是将悲伤藏在嬉笑中,笑与泪并存,他的悲凉情调全都藏在喜剧的因素和嘲讽的手段下。本文就老舍叙事作品的悲剧品格展开了论述,分析了老舍作品悲剧品格的文化成因与表现形态。
关键词 老舍 叙事作品 悲剧品格
下载PDF
《神曲》的悲剧品格研究
14
作者 赵殿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24期13-16,共4页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著作,真实反映中世纪时期意大利社会生活,以挽救欧洲中世纪社会堕落为目的,鞭挞人类的傲慢和贪婪,谴责社会不正风气,启发人们走上正确道路,是人类新时代的曙光。该文从《神曲》的特性出发,以《神曲》对两希...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著作,真实反映中世纪时期意大利社会生活,以挽救欧洲中世纪社会堕落为目的,鞭挞人类的傲慢和贪婪,谴责社会不正风气,启发人们走上正确道路,是人类新时代的曙光。该文从《神曲》的特性出发,以《神曲》对两希文化的影响入手,对人之生命的沦落与成全及人类理性等悲剧品格进行叙述,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分析艺术创作特征,努力剖析时代背景,体悟深层次价值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曲》 悲剧品格 研究
下载PDF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悲剧品格
15
作者 陈辽 《电视研究》 1995年第5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三国》电视剧 悲剧品格 诸葛亮 曹操 赤壁之战 三国时代 悲剧结局 悲剧性格 悲剧氛围
原文传递
论《琵琶记》的悲剧品格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文新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9,共12页
关键词 《琵琶记》 悲剧品格 中国戏剧家协会 封建伦理道德 1956年 学术讨论会 封建士大夫 评价问题 民间戏曲 学术界 建国后
原文传递
《成败萧何》的悲剧品格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斯奇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8-81,共4页
上海京剧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成败萧何》是一出独具个性的、具有严格审美意义的悲剧。其悲剧品格和审美价值,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相交织而构成的。《成败萧何》通过韩信与萧何这两个人物命运所蕴含的不同的悲剧内涵,... 上海京剧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成败萧何》是一出独具个性的、具有严格审美意义的悲剧。其悲剧品格和审美价值,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相交织而构成的。《成败萧何》通过韩信与萧何这两个人物命运所蕴含的不同的悲剧内涵,使性格悲剧与命运悲剧具有了双重叠加的审美意味,给观众留下了广阔的、多层次的回味与思考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品格 萧何 命运悲剧 性格悲剧 人物命运 新编历史剧 上海京剧院 审美意义
原文传递
《老王》的悲剧品格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寿鑫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1年第2期54-55,共2页
《老王》一文的悲剧性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而且反映了人类精神沟通的局限性。杨绛与老王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尽管他们在生活上有交集,但在精神上却无法沟通。他们谁也没有错,这是《老王》最突出的悲剧品格。
关键词 精神沟通 社会阶层 《老王》 悲剧品格
下载PDF
杨书案历史小说的悲剧品格
19
作者 张啸虎 《文学评论》 1988年第5期143-149,共7页
一经历过十年动乱的幸存者们,在回顾那场“横扫一切”的“文化大劫”时,心怀余悸,痛定思痛,不免要投入深沉的历史反思中。在人们面前所展开的视野,已跨越这宇宙一瞬的匆匆十年,而是从不同侧面指向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所走过的那条漫... 一经历过十年动乱的幸存者们,在回顾那场“横扫一切”的“文化大劫”时,心怀余悸,痛定思痛,不免要投入深沉的历史反思中。在人们面前所展开的视野,已跨越这宇宙一瞬的匆匆十年,而是从不同侧面指向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所走过的那条漫长而坎坷的历史道路。人们的审视角度,不是停留在这“史无前例”的短短十年上,也不只是着眼于个别人物与若干事件,而是转向我们民族心灵中的文化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品格 长篇历史小说 唐末农民起义 秦始皇 长篇小说 时代悲剧 悲剧 皮日休 历史命运 悲剧因素
原文传递
从“存在”到“解构”的艰难跋涉———试论北村小说的悲剧性品格
20
作者 于京一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99-101,共3页
一直以来,北村是以一个异数的形象存在于当代文坛,他顽固地企图用理想主义甚至宗教的信念来抗拒现实世界的黑暗,挽救人类于虚无和堕落之中,他对文本、生活、精神和信仰的苦心经营可能只是纸上的存在,缺乏现实的根基。因此,他也只能从“... 一直以来,北村是以一个异数的形象存在于当代文坛,他顽固地企图用理想主义甚至宗教的信念来抗拒现实世界的黑暗,挽救人类于虚无和堕落之中,他对文本、生活、精神和信仰的苦心经营可能只是纸上的存在,缺乏现实的根基。因此,他也只能从“存在”走向“解构”,永远无法逃脱悲剧的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村 小说 悲剧品格 文学研究 《劫持者说》 《聒噪者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