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李安电影的悲剧情调
1
作者 伏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9,共2页
李安的成功之道中最显著和最值得借鉴的就是他注重影片的文化性,从而赋予作品独特的东方韵味。本文着重剖析李安电影中既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同时又借鉴了好莱坞手法所形成的悲欣交集的悲剧情调。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悲剧情调 悲欣交集
下载PDF
《德伯家的苔丝》与《红楼梦》比较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唐璇 朱慧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德伯家的苔丝》与《红楼梦》同是发生在封建社会穷途末路的时代。哈代与曹雪芹打破了文学对生活的虚饰, 突破了僵化的大团圆结局,对社会的偏见、伪善的道德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使人们看到了由于政治、经济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引起的... 《德伯家的苔丝》与《红楼梦》同是发生在封建社会穷途末路的时代。哈代与曹雪芹打破了文学对生活的虚饰, 突破了僵化的大团圆结局,对社会的偏见、伪善的道德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使人们看到了由于政治、经济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引起的社会心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多层次的文化冲突。透过人物的心灵轨迹,传导出时代的演变律动。两部小说在题材选择、事件处理、人物塑造乃至艺术手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各自表现出不同社会、民族、以及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文章通过比较使我们更深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更深地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学折射出的不同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德伯家的苔丝》 历史背景 悲剧情调 男女主人公的比较
下载PDF
略论杜甫晚年的“诸葛亮情结”
3
作者 史遇春 《杜甫研究学刊》 2005年第3期73-77,共5页
杜甫晚年多次专章咏颂并多次用典提及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文章对这类诗歌进行了简介,着重从君臣际遇、贤相风采、悲剧情调三个方面对杜甫晚年的“诸葛亮情结”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杜甫 诸葛亮情结 君臣际遇 贤相风采 悲剧情调 诸葛亮 晚年 情结 历史人物 用典
下载PDF
再论《百合花》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刚 《唐都学刊》 1993年第4期81-83,45,共4页
一代名文《百合花》的独特风格并非如茅盾先生所评价的是“清新俊逸”,它更主要的还体现出作者茹志鹃“深沉悲悯”的精神风貌。同时,《百合花》也是一篇“没有爱情的爱情颂歌”。它传达了人类感情美好的爱欲。在艺术上,《百合花》是一... 一代名文《百合花》的独特风格并非如茅盾先生所评价的是“清新俊逸”,它更主要的还体现出作者茹志鹃“深沉悲悯”的精神风貌。同时,《百合花》也是一篇“没有爱情的爱情颂歌”。它传达了人类感情美好的爱欲。在艺术上,《百合花》是一篇象征写意结构的小说,这不仅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独出一格,而且也与20世纪世界现代小说相类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花》风格 悲剧情调 爱欲 抒情小说
下载PDF
论《红楼梦》雅集叙述的三重视角
5
作者 陈庆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161,共14页
《红楼梦》的雅集叙述,在接续诗文惯例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视角。一是宝玉的"当下"视角,他置身于大观园雅集之中,尽情感受那令人销魂的无限芳华;一是作者的回忆视角,大观园的衰败和大观园女儿的飘零历历在目,令人强烈... 《红楼梦》的雅集叙述,在接续诗文惯例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视角。一是宝玉的"当下"视角,他置身于大观园雅集之中,尽情感受那令人销魂的无限芳华;一是作者的回忆视角,大观园的衰败和大观园女儿的飘零历历在目,令人强烈感受到"盛会不常""盛衰无常"的人生缺憾;还有石头的全知视角:在大观园如鲜花着锦之时,已经知道了它的衰败;在大观园女儿青春烂漫的时节,已经知道了她的飘零,因而即使置身繁华,也会以诗谶等方式发出悲悯的叹息。三种视角的综合采用,赋予了《红楼梦》雅集叙述丰富的层次感和弥漫全书的悲剧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雅集叙述 三重视角 悲剧情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