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葱郁与晦暗交流的诗境——废名小说的悲剧氛围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岚芬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3年第3期75-77,共3页
在废名的小说创作中,美丽与悲哀常常共存。他运用深厚的中国古典诗文修养,营造诗的意境,渲染悲剧氛围,成功地传 达出内心深处独特的人生感悟、情绪,达到了一种写意性的描写效果。本文对废名的小说如诗的语言烘托、渲染意境和氛围的艺术... 在废名的小说创作中,美丽与悲哀常常共存。他运用深厚的中国古典诗文修养,营造诗的意境,渲染悲剧氛围,成功地传 达出内心深处独特的人生感悟、情绪,达到了一种写意性的描写效果。本文对废名的小说如诗的语言烘托、渲染意境和氛围的艺术功 力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探讨,展示他在现代小说发展中对小说诗化和写意性所做的探索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诗境 写意 悲剧氛围
下载PDF
从复调叙事看《呼兰河传》喜剧与悲剧氛围的融合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一诺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60-64,共5页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呼兰河传》采用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复调叙事策略,在运用儿童视角呈现童真纯粹、轻松愉快的童年生活时,也穿插使用成人视角进一步透视现实生活的荒谬与怪异,在视角的呈现与转换中,营造出交织互融的喜剧...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呼兰河传》采用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复调叙事策略,在运用儿童视角呈现童真纯粹、轻松愉快的童年生活时,也穿插使用成人视角进一步透视现实生活的荒谬与怪异,在视角的呈现与转换中,营造出交织互融的喜剧与悲剧氛围。其喜剧性主要体现为儿童视角下的陌生化效果和游戏精神;悲剧性则于包含着女性意识与抒情意味的成人视角中深刻而含蓄地表达出来。复调叙事使得《呼兰河传》的喜剧与悲剧氛围融合延伸,深化了作品在主体建构与现实刻画方面的思想内涵,挖掘出平淡日常背后的人生悲剧与国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叙事 《呼兰河传》 喜剧氛围 悲剧氛围
下载PDF
荒原、暴风雨、黑夜和死亡——《还乡》的悲剧氛围描写
3
作者 刘莹 高见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3-164,共2页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19世纪继狄更斯、萨克雷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以《还乡》为界,之前创作的《绿荫下》《远离尘嚣》等作品极力讴歌英国传统社会里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爱情;之后的《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则...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19世纪继狄更斯、萨克雷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以《还乡》为界,之前创作的《绿荫下》《远离尘嚣》等作品极力讴歌英国传统社会里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爱情;之后的《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则讲述在资本主义冲击下封建传统的威塞克斯宗法制度里农民的婚恋悲剧。《还乡》是哈代的一部悲剧性的现实主义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原 暴风雨 悲剧氛围 悲剧 还乡 死亡 描写 小说人物 托马斯·哈代 暗示
原文传递
谍战剧《面具》的悲剧氛围及其类型化突破
4
作者 江南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90,共3页
谍战剧《面具》收获了不俗的口碑和收视率,再次点燃了观众对谍战剧这一题材的期待。纵观近年来的播放情况,谍战剧某种程度上陷入了类型化、单一化的尴尬局面。如何突破类型化困境,是谍战剧面临的主要挑战。《面具》的成功就得益于这种... 谍战剧《面具》收获了不俗的口碑和收视率,再次点燃了观众对谍战剧这一题材的期待。纵观近年来的播放情况,谍战剧某种程度上陷入了类型化、单一化的尴尬局面。如何突破类型化困境,是谍战剧面临的主要挑战。《面具》的成功就得益于这种突破。它不仅继承了谍战剧的传统题材优势,满足了观众的期待视野,而且突破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加入了新的美学元素——悲剧氛围,给观众以强烈的精神刺激。为打破类型化的限制,《面具》大胆地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主要表现在场景陌生化、视角陌生化、背景陌生化这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谍战剧 《面具》 类型化 悲剧氛围 陌生化
原文传递
以雅斯贝尔斯悲剧美学看莫言的《欢乐》
5
作者 江运娇 《文化产业》 2023年第36期166-168,共3页
《欢乐》是莫言早期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以主人公齐文栋的视角展开的。作家通过对悲剧氛围的营造,对斗争与冲突的描写,以及对以主人公齐文栋为首的一批农村人物,尤其是青年寻求苦难之中的解脱,追寻正义、尊严、欢乐却惨遭失败,最后走向麻... 《欢乐》是莫言早期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以主人公齐文栋的视角展开的。作家通过对悲剧氛围的营造,对斗争与冲突的描写,以及对以主人公齐文栋为首的一批农村人物,尤其是青年寻求苦难之中的解脱,追寻正义、尊严、欢乐却惨遭失败,最后走向麻木甚至死亡的过程的描写,完成了这部名为《欢乐》却触目皆悲的悲剧作品,引发了读者对生存与命运的思考。自小说问世以来,不同的评论家对其展开过不同角度的解读,现在雅斯贝尔斯悲剧美学的视角下分析莫言小说《欢乐》的悲剧性,并探讨从悲剧之中解脱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与命运 悲剧美学 莫言 雅斯贝尔斯 悲剧氛围 早期创作 《欢乐》 悲剧作品
下载PDF
有喜剧精神的悲剧——读东西的《篡改的命》 被引量:11
6
作者 谢有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7-143,共7页
说到对底层及小人物的书写,小说家们往往有两副截然不同的笔墨:一是沉重的悲剧氛围,黑暗时局及枷锁制度,不可知或无法抗争的命运,主人公做着各样的努力及挣扎,仍然逃不出宿命的结局,作者试图通过揭示和批判不合理的现状,来建构... 说到对底层及小人物的书写,小说家们往往有两副截然不同的笔墨:一是沉重的悲剧氛围,黑暗时局及枷锁制度,不可知或无法抗争的命运,主人公做着各样的努力及挣扎,仍然逃不出宿命的结局,作者试图通过揭示和批判不合理的现状,来建构理想的生活及精神;二是谐谑的喜剧色彩,主人公既有可能是对自身的处境并不自知的蒙昧者,也有可能是看清时世的游戏者,一切的价值及理念都有着被拆解、嘲讽的可能,重建的无望,传达出来的也就是一种无奈、绝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精神 悲剧氛围 篡改 喜剧色彩 主人公 小人物 小说家 时局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海波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1期82-85,共4页
“以悲为美”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美学风尚,《聊斋志异》虽是一部文言志怪小说,但无论从它对现实社会的反映,还是对理想世界的歌颂,以及艺术意境和艺术格调等几方面来看,都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蕴,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悲剧意蕴 悲剧氛围 中国 古典文学 艺术格调
下载PDF
梦莉散文的悲剧美
8
作者 赵朕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7-48,共2页
泰国华文作家梦莉是一位长于表现悲剧情结的作家。她的散文的悲剧美,不是旨在宣泄大悲大哀,以引起震撼心魄的“怜悯与恐惧”;而是将文学作为严肃而沉重的人间苦闷的象征,回嚼着个人情感和社会环境的强烈冲突所形成的人生苦闷。这两种因... 泰国华文作家梦莉是一位长于表现悲剧情结的作家。她的散文的悲剧美,不是旨在宣泄大悲大哀,以引起震撼心魄的“怜悯与恐惧”;而是将文学作为严肃而沉重的人间苦闷的象征,回嚼着个人情感和社会环境的强烈冲突所形成的人生苦闷。这两种因素所构成的悲剧冲突,奠定了她的散文悲剧美的基石。《在月光下砌座小塔》可称之为体现这种悲剧冲突的扛鼎之作。这篇散文写她童年时像男孩子那样,在中秋节砌小塔,塔里放些柴草,点上火,再一把一把地往塔里撒盐,盐被火烧得噼啪作响,她玩得非常开心。可是两三天后,她砌的小塔被恶作剧的男孩子给毁坏了。尽管事后她对那个抛掷鞭炮,故意毁塔的小男孩并不记恨,但在她幼小的心灵上却留下了“几许残缺”。她到处寻找砖块和瓦片砌的这座小塔,是一种有价值人生的体现,也是美的象征,而这有价值的东西和美的毁灭,则构成了悲剧的底蕴。鲁迅曾说:“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少,消磨于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正因为梦莉擅长于通过这种“平常”的悲剧来概括社会生活中不理想、不完美的一面,才使她的作品能激发起人们的审美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莉散文 悲剧 悲剧氛围 悲剧冲突 悲剧意识 反思与批判 怜悯与恐惧 社会环境 悲剧情结 古典诗词
下载PDF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硕果——元代“四大悲剧”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比较
9
作者 岸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84-90,共7页
中国元代之后的学者们将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白朴的《梧桐雨》并称为“四大悲剧”,这是名符其实的赞誉。我还认为将这“四大悲剧”跟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写的“四大... 中国元代之后的学者们将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白朴的《梧桐雨》并称为“四大悲剧”,这是名符其实的赞誉。我还认为将这“四大悲剧”跟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写的“四大悲剧”进行平行研究,更有其重要的价值。中国元代戏剧家跟莎士比亚尽管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又相距遥遥万里,但由于人类在天性、情感和心理结构等等方面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相似、类同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娥冤 赵氏孤儿 剧作家 喜剧性 英国戏剧 莎士比亚 悲剧 悲剧人物 悲剧氛围 艺术表现
下载PDF
《玛丽和马克思》的悲剧艺术
10
作者 邹思怿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19-121,共3页
亚当·艾略特执导的《玛丽和马克思》是一部定格动画,影片上映后广受好评,并获得了包括柏林电影节水晶熊奖在内的多项大奖。90分钟的电影一直以较为舒缓的节奏进行着,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但这部黏土制作的... 亚当·艾略特执导的《玛丽和马克思》是一部定格动画,影片上映后广受好评,并获得了包括柏林电影节水晶熊奖在内的多项大奖。90分钟的电影一直以较为舒缓的节奏进行着,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但这部黏土制作的动画影片却深深地震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灵。笔者认为,影片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自于影片的悲剧美。文章即以此为切入点,从悲剧主题、悲剧人物以及悲剧氛围三个方面来解析影片的悲剧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和马克思》 定格动画 悲剧主题 悲剧人物 悲剧氛围
下载PDF
《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的原型意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江清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9-91,共3页
就文学而言,原型就是文学作品中典型的或反复出现的意象,是文学中可交际的单位。托玛斯·哈代在其小说《苔丝》中使用了大量的原型意象,其中一些原型意象如"太阳"、"太阳光"和"黑暗"等贯穿小说始末,... 就文学而言,原型就是文学作品中典型的或反复出现的意象,是文学中可交际的单位。托玛斯·哈代在其小说《苔丝》中使用了大量的原型意象,其中一些原型意象如"太阳"、"太阳光"和"黑暗"等贯穿小说始末,且具有增强小说神秘感和悲剧氛围、凸现小说主题、揭示作者悲剧性世界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意象 神秘感 悲剧氛围 主题 世界观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的感伤美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海波 《河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重优美、多感伤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美学风尚,《聊斋志异》虽是一部文言志怪小说,但无论从它对现实社会的反映,还是对理想世界的歌颂,以及艺术意境和艺术格调等几方面来看,都具有浓郁的感伤的美学风致。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感伤 悲剧氛围
下载PDF
试析《红楼梦》中青春女性形象的诗化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高斌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13,共5页
《红楼梦》对青春女性的形象塑造,不是侧重于外在表象的如实描摹,而是重于对人物风姿神韵的刻意追求。作者通过对青春女性的美貌蒙笼和生活雅化的极度渲染,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不同性格的青春女性共同蒙上一层浓厚的诗化色... 《红楼梦》对青春女性的形象塑造,不是侧重于外在表象的如实描摹,而是重于对人物风姿神韵的刻意追求。作者通过对青春女性的美貌蒙笼和生活雅化的极度渲染,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不同性格的青春女性共同蒙上一层浓厚的诗化色彩。再由这些女性的遗世脱俗而最终归于毁灭,构成凄婉的悲剧氛围,这悲剧氛围又加重了青春女性形象的诗化。这诗化色彩与悲剧氛围的和谐统一,构成;红楼梦;对青春女性形象塑造的一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塑造 人物形象 贾宝玉 女性化倾向 悲剧氛围 大观园 女孩儿 男性世界
下载PDF
振聋发聩的历史沉钟——评中篇小说《蓝花豹》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列生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4期116-117,共2页
将历史单单理解为过去的东西因而只是作为研究家们考据整理的对象,实在是一种肤浅的历史学观。过去的东西未必全是历史,而现实的存在未必没有历史的存在。因此,研究和考据对于很多严峻的历史课题便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和没有意义。就这... 将历史单单理解为过去的东西因而只是作为研究家们考据整理的对象,实在是一种肤浅的历史学观。过去的东西未必全是历史,而现实的存在未必没有历史的存在。因此,研究和考据对于很多严峻的历史课题便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和没有意义。就这一点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篇小说 蓝花 研究家 当代文学 现实主义 心理空间 作品 悲剧氛围 现代文明 悲剧人物
下载PDF
大冈升平的《武藏野夫人》和哈姆生的《牧羊神》比较研究
15
作者 尹秀兰 《日本研究》 CSSCI 1996年第4期85-88,共4页
大冈升平的《武藏野夫人》和哈姆生的《牧羊神》比较研究大连医科大学外语教研室尹秀兰这两部中篇小说都写了退役军人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都萌生于风景秀丽的大自然,都毁灭于扼杀人性的伦理社会。两部作品在风格、写作手法上亦有诸... 大冈升平的《武藏野夫人》和哈姆生的《牧羊神》比较研究大连医科大学外语教研室尹秀兰这两部中篇小说都写了退役军人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都萌生于风景秀丽的大自然,都毁灭于扼杀人性的伦理社会。两部作品在风格、写作手法上亦有诸多相似,都运用抒情手法描写了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冈升平 牧羊神 道子 卡伦 大自然 比较研究 爱情悲剧 中篇小说 文学史 悲剧氛围
下载PDF
中国西部文学的悲壮沉郁之美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云儒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41-50,共10页
一股悲壮、沉郁之气流贯在西部文学的许多作品之中。这种悲壮、沉郁之气和对人民母体、大地山川的崇高感的把握相交融、相辉映,形成一种悲剧氛围。这种悲剧美是西部文学阳刚美学风貌的一种特殊表现。
关键词 中国西部文学 悲剧 文化心理 悲剧 悲剧冲突 悲剧氛围 张承志 美学风貌 精神气质 悲剧人物
下载PDF
张贤亮小说新论
17
作者 杨慧琳 《大连大学学报》 1998年第5期103-105,共3页
张贤亮是一位在中国新时期文坛上颇有争议的作家。通过对其小说作品的重新解读,挖掘出其创作中蕴含的新的审美素质和思想内涵,这主要体现在自传色彩、悲剧氛围和人性深度三个方面。
关键词 张贤亮 小说 自传色彩 悲剧氛围 人性深度
下载PDF
温情中的哀愁:人性的“亡失”——郑振铎《猫》的“非构思”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清 《中学语文》 2020年第4期16-21,共6页
郑振铎的《猫》情节较为生活化,许多人认为应该把它看作一篇散文。从散文的角度来看,"猫就是猫,就是作者家前后养了三只猫,这不是精心的安排,就是作者的一段生活。"并且在这一段生活中"有一条感情的线索串联了三只猫&quo... 郑振铎的《猫》情节较为生活化,许多人认为应该把它看作一篇散文。从散文的角度来看,"猫就是猫,就是作者家前后养了三只猫,这不是精心的安排,就是作者的一段生活。"并且在这一段生活中"有一条感情的线索串联了三只猫",这个感情的线索便是作者的"情感的变化和自我的反思"。换句话讲,如果把《猫》这篇文章当作散文来看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氛围 非构思 《猫》 悲剧情感
下载PDF
论领导者之自我随意性——纪念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发表五十周年
19
作者 华夏子 《重庆社会科学》 1994年第6期43-45,共3页
近读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不觉思绪翻飞,沉浸于三百五十年前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由胜利走向失败的悲剧氛围。掩卷沉思,虽然郭沫若在文中揭示了李自成由成功走向失败的原因,如胜利后的骄傲,首领腐化和宗派斗争,以及军纪不... 近读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不觉思绪翻飞,沉浸于三百五十年前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由胜利走向失败的悲剧氛围。掩卷沉思,虽然郭沫若在文中揭示了李自成由成功走向失败的原因,如胜利后的骄傲,首领腐化和宗派斗争,以及军纪不申,未采纳李岩的劝说对吴三桂采取正确的策略等,但其揭示的属于客观表象。笔者认为,李自成及其起义军由成功走向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是领导者之自我随意性。骄傲也罢,腐化也罢,未采纳李岩的劝说也罢,恐怕都与领导者之自我随意性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甲申三百年祭》 郭沫若 随意性 李自成 起义军 悲剧氛围 军纪 农民 领袖
下载PDF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浅解
20
作者 刘贵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 “比兴” 悲剧氛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