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传说中的观音 被引量:2
1
作者 贺嘉 《民间文学论坛》 1996年第3期30-34,共5页
观音又称观世音,是我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宗教神灵。千百年来,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着观音菩萨的传说故事。其中包括观音出世的传说,观音性变的传说,千手千眼观音的传说,观音神威的传说,观音与其他神灵的传说,以及观音的地方... 观音又称观世音,是我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宗教神灵。千百年来,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着观音菩萨的传说故事。其中包括观音出世的传说,观音性变的传说,千手千眼观音的传说,观音神威的传说,观音与其他神灵的传说,以及观音的地方风物、特产、习俗的传说等。观音本是印度佛教中的“西方三圣”之一。据佛经记载,观世音原是出自印度的一位神灵。在《悲华经》中明确指出,观世音是一位威武雄壮的男子汉,而且还是个贵族子弟。经文中说,观世音原是印度北方删提岚国转轮圣王无净念的第一太子,名不旬。无净念后来被如来授记于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号“无量寿”,即阿弥陀佛。不旬向如来佛请求,以慈悲为怀,愿行菩萨道,救苦难众生,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号,“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解脱,使众生常住安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轮圣王 西方极乐世界 菩萨道 印度佛教 贵族子弟 悲华 无净 地方风物传说 为怀 授记
下载PDF
观音的传说
2
作者 王加浩 《风景名胜》 1994年第5期36-37,共2页
自两汉期间,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由于观音菩萨高举着"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名号,使她逐渐赢得了大量信徒,而成为佛教诸神中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信仰最众的汉化了的菩萨。因此,有关她的神奇传说,不仅在我国近两千... 自两汉期间,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由于观音菩萨高举着"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名号,使她逐渐赢得了大量信徒,而成为佛教诸神中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信仰最众的汉化了的菩萨。因此,有关她的神奇传说,不仅在我国近两千年来的经书史籍中有着大量的记载,而且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千手千眼观音的来历关于观音菩萨的来历,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所译的佛经中,多半是根据古印度的神话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传入 神话传说 马郎妇 南北朝时期 妙庄王 轮王 妙善 悲华 不肯去观音院 《法经》
下载PDF
感怀用寿湘绮师百岁原韻
3
作者 周逸 《船山学报》 1935年第1期112-113,共2页
名世曾期五百年知心寥落感悽然尤时有泪天难问辟毂无方我欲颠况值东瀛腾海浪何堪北地起狼烟麟经独抱共谁语镇日关门私自怜贬谪人间五十年早将头角露崭然待人磊落偏遭忌玩世佯狂谩认颠差辛青袍逃浩刼只悲华屋化残烟七二七之变焚烧杀掠惨... 名世曾期五百年知心寥落感悽然尤时有泪天难问辟毂无方我欲颠况值东瀛腾海浪何堪北地起狼烟麟经独抱共谁语镇日关门私自怜贬谪人间五十年早将头角露崭然待人磊落偏遭忌玩世佯狂谩认颠差辛青袍逃浩刼只悲华屋化残烟七二七之变焚烧杀掠惨不忍覩余以清贫故免此难平生万挫心犹壮曾未灯前顾影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华 余以 二七 何堪 御仆 十年 遣愁 才人 冲剑 朱可
下载PDF
佛教的五大菩萨(三)——普贤菩萨
4
作者 明旸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4-29,共6页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说:“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日普贤。”对普贤一名的解释,历代大师各抒己见,今取唐宗密大师《大方广网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说:“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日普贤。”对普贤一名的解释,历代大师各抒己见,今取唐宗密大师《大方广网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的解释: 1.约自体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 2.约诸位说: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 3.约当位说:德无不周曰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贤 跋陀 悲华 宗密 修多罗 一切众生 出世间 善男子 文殊 如来藏
原文传递
缅忆马湛翁先生
5
作者 蔡吉堂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6-27,共2页
一九五四年夏间,我赴北京探望在京工作或读书的子女们,途经上海,会见善友苏慧纯居士于大法轮书局,久别重逢,极为欢忭。是夜承苏居士招待素斋,同席有旧交丰子恺画家,黄忏华居士,陈法香居士,另一位苏联朋友(据说亦好佛学)等,彼此谈叙甚洽... 一九五四年夏间,我赴北京探望在京工作或读书的子女们,途经上海,会见善友苏慧纯居士于大法轮书局,久别重逢,极为欢忭。是夜承苏居士招待素斋,同席有旧交丰子恺画家,黄忏华居士,陈法香居士,另一位苏联朋友(据说亦好佛学)等,彼此谈叙甚洽。我因抗战前曾读过洪樵舲居士著(《悲华精舍函牍》,平时也读些复胜书院书籍及《避寇集》诗文,仰慕有位马一浮先生道德高深,愧无缘拜晤,深以为憾,席间谈及此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忏 悲华 避寇集 丰子恺 马一浮 大法轮 苏慧 料简 轻安 法香
原文传递
太虚大师的宗教革新与文学嬗变——基于“人间佛教”的考察
6
作者 江卉 党晓龙 《法音》 2024年第7期26-31,共6页
太虚大师(1890-1947),俗姓吕,本名涂森,法名唯心,别号悲华,曾创办武昌佛学院,担任厦门南普陀寺住持、闽南佛学院院长等职,乃中国近代佛教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开启了近代佛教改革的序幕。他不仅是二十世纪“人间佛教”的创立者、倡导者,... 太虚大师(1890-1947),俗姓吕,本名涂森,法名唯心,别号悲华,曾创办武昌佛学院,担任厦门南普陀寺住持、闽南佛学院院长等职,乃中国近代佛教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开启了近代佛教改革的序幕。他不仅是二十世纪“人间佛教”的创立者、倡导者,而且是这场宗教革新运动中的理论家、实践家。与此同时,其文学创作明显受到“人间佛教”思想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为佛教文学发展开拓出薪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佛教 太虚大师 闽南佛学院 佛教文学 近代佛教 南普陀寺 悲华 宗教革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