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悲回风》为《九章》“大尾”说新证及作者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树国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54-258,共5页
《悲回风》由两大部分组成,从开头至"宁溘死以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共48句为屈原原作;自"孤子吟而泪兮"至结尾为汉成帝时扬雄所作《畔牢愁》。刘歆在整理古文献时追录并"附益"在《九章》"大尾&q... 《悲回风》由两大部分组成,从开头至"宁溘死以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共48句为屈原原作;自"孤子吟而泪兮"至结尾为汉成帝时扬雄所作《畔牢愁》。刘歆在整理古文献时追录并"附益"在《九章》"大尾"《悲回风》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回风 岷山 《畔牢愁》 附益
下载PDF
重文词与《悲回风》作者关系论略
2
作者 马立军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3期23-27,共5页
重文词的运用,在屈赋其它二十四篇里并不明显;但在《悲回风》一文中却特别突出,疑非屈原所作。宋玉《九辩》及《高唐赋》中有类似《悲回风》之情形,而在刘向《九叹》之前的拟楚辞类作品里没有此种形态。《悲回风》存在明显的错简,"... 重文词的运用,在屈赋其它二十四篇里并不明显;但在《悲回风》一文中却特别突出,疑非屈原所作。宋玉《九辩》及《高唐赋》中有类似《悲回风》之情形,而在刘向《九叹》之前的拟楚辞类作品里没有此种形态。《悲回风》存在明显的错简,"惟佳人之永都兮"之后的文字历来颇遭学者质疑。综合各种迹象,《悲回风》应系宋玉作品与屈原残缺的《悲回风》所拼接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回风 重文词 《九辩》 联绵词 宋玉
下载PDF
关于《悲回风》真伪问题的一点意见
3
作者 蒋丽霞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7期10-11,共2页
本文结合前人的观点,从<悲回风>文本出发,详细论述了其为伪作的证据:一是<悲回风>中出现了大量叠字甚至是叠字对,这在确为屈原所著的作品中比较少见;二是根据自叙性文学作品"自我称颂"的显著特点,<悲回风>... 本文结合前人的观点,从<悲回风>文本出发,详细论述了其为伪作的证据:一是<悲回风>中出现了大量叠字甚至是叠字对,这在确为屈原所著的作品中比较少见;二是根据自叙性文学作品"自我称颂"的显著特点,<悲回风>出现了明显的谦逊之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回风 屈原 真伪 叠字 自叙性 文学
下载PDF
人生失路 行将何之——阮籍《咏怀诗》八十与屈原《悲回风》之比较
4
作者 史国强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1-94,共4页
阮籍《咏怀诗》第八十首和《悲回风》一样,是诗人的绝命诗。其从诗歌营造的肃杀悲凉的意境氛围、诗人对时间意识的自觉和生命价值的探寻及卓而不群、风神潇洒的“佳人”形象三个方面袭取屈原《悲回风》旨意,表达诗人人生失路、不知行将... 阮籍《咏怀诗》第八十首和《悲回风》一样,是诗人的绝命诗。其从诗歌营造的肃杀悲凉的意境氛围、诗人对时间意识的自觉和生命价值的探寻及卓而不群、风神潇洒的“佳人”形象三个方面袭取屈原《悲回风》旨意,表达诗人人生失路、不知行将何之的惶惧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咏怀诗》八十 屈原 悲回风 比较
下载PDF
析《九章·悲回风》的情景关系
5
作者 余英华 《宿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69-70,98,共3页
在屈原的组诗《九章》中,《悲回风》篇以其所抒愁情的纯粹厚重和借"灵魂飘游"来抒情的独特方式而异于他 篇。诗中愁贯虚实之景,景现愁之万状。情是景之神,景是情之形,情以景显,景以情生。
关键词 <悲回风> 愁情 虚景 灵魂飘游
下载PDF
哀怨、孤独、彷徨——试析《悲回风》的审美价值
6
作者 刘珊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3-55,共3页
《悲回风》是屈原短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一篇,全诗的感情基调哀怨、孤独、彷徨,整篇自始至终,充满了悲愤的情绪。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屈原始终是自己悲剧命运的自觉承担者。他的作品都蕴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性,而集中表现这种悲... 《悲回风》是屈原短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一篇,全诗的感情基调哀怨、孤独、彷徨,整篇自始至终,充满了悲愤的情绪。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屈原始终是自己悲剧命运的自觉承担者。他的作品都蕴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性,而集中表现这种悲剧意识和审美意象的就是《悲回风》。本文试从悲剧性的角度来探析《悲回风》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回风 审美价值 哀怨 孤独 彷徨 试析 《九章》 感情基调 剧命运 审美意象 剧意识 美学价值 剧性 屈原 承担者 诗集 抒情 短篇 自觉
下载PDF
探《涉江》《哀郢》之作时、作地与作因——兼论《怀沙》和《悲回风》
7
作者 陆天鹤 陆天华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8-83,共6页
清人蒋骥定《涉江》作于《哀郢》后.这一看法颇具代表性,为近现代多数研究者所认同.《九章》中九篇作品,现在能确定作于顷襄王朝屈原被放逐江南之后的有五篇,即《哀郢》、《涉江》、《悲回风》《怀沙》、《惜往日》.照蒋氏的说法,这五... 清人蒋骥定《涉江》作于《哀郢》后.这一看法颇具代表性,为近现代多数研究者所认同.《九章》中九篇作品,现在能确定作于顷襄王朝屈原被放逐江南之后的有五篇,即《哀郢》、《涉江》、《悲回风》《怀沙》、《惜往日》.照蒋氏的说法,这五篇中《哀郢》最先写出,写于被放“九年”之后.使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被放的“九年”之内,屈原毫无一点反映,在《九章》中竟是一片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江》 悲回风 《哀郢》 怀沙 屈原 顷襄王 “思虑” 《九章》 《惜往日》 忆”
下载PDF
《九章·悲回风》创作时间之我见
8
作者 栗凰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悲回风》的创作时间,朱熹断为“临绝之音”。他在其所著《楚辞集注》《九章》前的一段小序中说:“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今考其词,大抵多直致无润色,而《惜往日》、... 《悲回风》的创作时间,朱熹断为“临绝之音”。他在其所著《楚辞集注》《九章》前的一段小序中说:“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今考其词,大抵多直致无润色,而《惜往日》、《悲回风》又其临绝之音,以致颠倒重复,倔强疏卤,尤愤懑而极悲哀,读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己。”又在其《楚辞辩证》中补充说:“屈子初放,犹未尝有奋然自绝之意,故《九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回风 创作时间 《哀郢》 怀沙 《惜往日》 屈原 《涉江》 楚辞灯 《九章》 朱熹
下载PDF
《九章·悲回风》浅析
9
作者 赵喜范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1-85,共5页
《悲回风》是屈子的作品,自王逸《楚辞章句》以来,一直到南宋,对这一问题,可以说裂本上是无疑义的。最早提出《悲回风》等篇非屈子之作的是南宋魏了翁。今人刘永济、谭介甫两位先生正是在此丛础上提出异议,更立新说的。我们认为,... 《悲回风》是屈子的作品,自王逸《楚辞章句》以来,一直到南宋,对这一问题,可以说裂本上是无疑义的。最早提出《悲回风》等篇非屈子之作的是南宋魏了翁。今人刘永济、谭介甫两位先生正是在此丛础上提出异议,更立新说的。我们认为,在尚未获得充足证据之前应该承认《悲回风》是屈子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回风 《楚辞章句》 屈子 魏了翁 刘永济 南宋 王逸
下载PDF
屈原《悲回风》之“回风”新解
10
作者 钱玉趾 《文史杂志》 2003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屈原 悲回风 “飘 武王 纣王
下载PDF
《悲回风》浅探
11
作者 陆天鹤 陆天华 《职大学报》 1996年第1期13-18,103,共7页
对《悲回风》作随文分析,指出此诗情景交融,浪漫主义的奇情幻思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为抒写内心活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 屈原 悲回风 抒情艺术
下载PDF
扬雄《畔牢愁》与《九章·悲回风》的“附益”问题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树国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8,共12页
《九章·悲回风》是一聚讼纷纭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九章》中字数、行数高居第一。王逸、朱熹等古代学者一直认为是屈原所作,朱熹《楚辞集注》认为该篇是屈原的"临绝之音"。近现代以来,《悲回风》被有些学者认为"伪作... 《九章·悲回风》是一聚讼纷纭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九章》中字数、行数高居第一。王逸、朱熹等古代学者一直认为是屈原所作,朱熹《楚辞集注》认为该篇是屈原的"临绝之音"。近现代以来,《悲回风》被有些学者认为"伪作",但多凭感觉,证据不足。近年出土了一些竹简文献,对简帛编连体例的研究,对《悲回风》作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材料。《悲回风》由两大部分组成,从开头至"宁溘死以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共四十八单句为屈原原作;自"孤子吟而抆泪兮"至结尾共六十二单句为汉成帝时扬雄所作《畔牢愁》。在刘歆等人整理《七略·诗赋略》时追录并"附益"在《九章·悲回风》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畔牢愁》 《九章·悲回风 附益
原文传递
再论《惜往日》《悲回风》的作者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逵夫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6,共10页
《惜往日》、《悲回风》两篇中所咏叹的伍子胥、介之推,其思想与屈原大相径庭。在可以确定为屈原的作品中没有写到这两个人物,更没有称赞他们的地方。《离骚》和《惜往日》中都提到伊尹、吕望、宁戚,但《离骚》中是借以说明只要“中... 《惜往日》、《悲回风》两篇中所咏叹的伍子胥、介之推,其思想与屈原大相径庭。在可以确定为屈原的作品中没有写到这两个人物,更没有称赞他们的地方。《离骚》和《惜往日》中都提到伊尹、吕望、宁戚,但《离骚》中是借以说明只要“中情好修”,就会被明君所重用(“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惜往日》中却用以表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思想(“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也明显地表现出思想上的差异。班固批评屈原“露才扬己”、“数责怀王”,刘勰批评屈原“从子胥以自适,狷狭之志”,也正是基于《惜往日》中说“吴信谗而弗昧兮,子胥死而后忧”,以伍子胥为“忠信死节”之臣;说吴王“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形成伍子胥的悲剧,自称为“贞臣”,而称楚王为“壅君”;基于《悲回风》中说要“浮江淮而人海兮,从子胥而自适”。因为屈原是不可能赞扬为报父兄之仇而协助敌国攻克楚都,造成楚国宗庙圯毁、君臣离散之灾,又掘楚王之墓而鞭尸的伍子胥的。《离骚》中虽对怀王的昏聩不明十分气愤,但形诸文字仍然说“哲王又不悟”,没有不顾礼数、完全打破君臣关系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惜往日》 悲回风 作者问题 《离骚》 君臣关系 伍子胥 怀才不遇 屈原
原文传递
悲回风:魂归——亡灵呓语
14
作者 耿林莽 《绿风》 2008年第5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悲回风 弱女子 樱桃树 往何处去
原文传递
屈原与悲秋文学
15
作者 杨兴华 《云梦学刊》 1993年第4期9-10,共2页
我国的悲秋文学,如果要追本溯源的话。人们自然会上溯到《诗经》。比较典型的是《秦凤·蒹葭》的第一部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指明时令已是蒹葭花开的深秋。
关键词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湘夫人 个人遭遇 《杂诗》 悲回风 楚辞通释 客观景物 明于治乱
下载PDF
诗人政治家:屈原悲剧性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加 崔铭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剧性格 屈原作品 美政 悲回风 举贤授能 现实批判 浪漫气质 金相玉式 求女 后期作品
下载PDF
楚辞与悲秋文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兴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秋文学 《湘夫人》 《楚辞集注》 《湘君》 《九辩》 《楚辞》 屈原 悲回风 感情基调 继承与发展
下载PDF
屈原生命的悲剧意识初探
18
作者 吴学良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34-37,共4页
美学家苏珊·郎格说:“个体生命在走向死亡的途程中具有一系列不可逆转的阶段,即生长、成熟、衰落,这就是悲剧的节奏。”①读屈原的作品,思考之余,发现我国这位伟大的民族诗人所走过的人生旅程,与这种悲剧的节奏竟然那么合谐。不少... 美学家苏珊·郎格说:“个体生命在走向死亡的途程中具有一系列不可逆转的阶段,即生长、成熟、衰落,这就是悲剧的节奏。”①读屈原的作品,思考之余,发现我国这位伟大的民族诗人所走过的人生旅程,与这种悲剧的节奏竟然那么合谐。不少的研究者认为:“在中国,悲剧之父却是伟大的屈原。”②而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那“与日月争辉”的形象,永远闪耀着悲剧的崇高壮美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意识 彭咸 怀王 郎格 美政 悲回风 圣君贤相 现实斗争 剧气氛 宗国
下载PDF
《楚辞·九章》中的非屈原作品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金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9-91,99,共4页
本文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有些字词或其意义出现在战国以后,部分诗句语无伦次、思维混乱、不符合屈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论证了《楚辞·九章》中的《思美人》、《悲回风》和《惜往日》3篇非屈原所作。
关键词 《楚辞》 《思美人》 悲回风 《惜往日》 非屈原作品
下载PDF
《桔颂》——屈原的绝笔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大中 《求索》 1986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屈赋哪一篇是绝笔?今昔学者聚讼纷纭,然不出《怀沙》与《惜往日》两篇。我认为这两篇还不是绝笔,真正的绝笔是《桔颂》。 大家认为屈原所说的“从彭咸之所居”是他死志的表白。除《渔父》外,他还有六篇谈到彭咸:《离骚》、《抽思》、《... 屈赋哪一篇是绝笔?今昔学者聚讼纷纭,然不出《怀沙》与《惜往日》两篇。我认为这两篇还不是绝笔,真正的绝笔是《桔颂》。 大家认为屈原所说的“从彭咸之所居”是他死志的表白。除《渔父》外,他还有六篇谈到彭咸:《离骚》、《抽思》、《思美人》、《悲回风》、《惜往日》、《怀沙》。上列次序,除最后两篇外,多数人是一致的。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作品中所表现的屈原生死搏斗的精神矛盾与痛苦的发展历程,以考察确定他的最终绝笔。 《离骚》前半部分真实地回顾了他的从政生涯。他希望竭忠君王,但遭谗被谤,失去了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颂》 绝笔 屈原 怀沙 《惜往日》 彭咸 悲回风 《离骚》 《抽思》 精神矛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