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伤老悲志中的省思——陶渊明《杂诗》前八首析论
- 1
-
-
作者
齐益寿
-
机构
世新大学中国文学系
-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05年第3期1-10,共10页
-
文摘
陶渊明《杂诗》有十二首,前八首是内容复杂、充满矛盾的一组诗:既伤老之已至,又悲志之不遂;而在伤老与悲志的情怀中,又荡漾着强烈的恋昔情结。就在伤老与悲志的熬炼下,对于生命的本质以及生存的意义,陶渊明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省思。他发现人生竟是一场无根之旅:起于“无根”,终于死亡!如此,生存的意义又在那里?自觉迟暮已甚的陶渊明,这时最大的愿望竟然是:“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当年超越四海的壮志、大济苍生的宏愿,已不再居重要的位置。去过一种平凡自在而欢乐温馨的生活,才是生存意义之所在。在伤老与悲志的交错中,也同时荡漾着强烈的恋昔情结。此一恋昔情结,既型塑了陶渊明的性情,也是其诗文中情感与思想的基础。有此恋昔情结,使《杂诗》前八首这一组诗,在伤老的苍凉中并不颓唐,在悲志的感慨中亦非消沉,反而激发出对生命的灵思慧悟,表现于清疏朴厚的诗句中,在意境风格上可谓别具一格。
-
关键词
陶渊明
伤老
悲志
杂诗
恋昔情结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司马迁的“悲其志”与《离骚》的内在情感
- 2
-
-
作者
李建松
-
机构
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8-32,共5页
-
文摘
在对《离骚》的接受过程中,司马迁的"悲其志"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在理解这句话时,人们多从司马迁与屈原的悲剧性人生理解,这并不能达到十分准确的理解目的。结合《离骚》和《屈原列传》,可知司马迁的"悲其志"与《离骚》的内在情感是一致的。屈原之"志"主要指其高洁人格、忠君爱国理想和怀才不遇的经历,而司马迁的"悲其志"表现的正是对屈原高洁人格和忠君爱国理想的赞美以及对其怀才不遇的哀伤。
-
关键词
离骚
悲其志
内在情感
-
Keywords
Li Sao
"grief for Qu Yuan′s Zhi "
embodied emotions
-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胡国恒教授论治中风后抑郁
被引量:6
- 3
-
-
作者
田丰铭
徐雅倩
胡国恒
-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医药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9-42,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3941)
胡国恒名医传承工作室(04-18)
-
文摘
中风后抑郁属于中风后遗症中诸多继发病症的一个常见病症,国内外诸多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为22.4%~33.1%。胡国恒教授通过对本病进行系统的思考,总结出了自己的思想论治体系,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蹊径。在病机学上阐明了脏虚神乱,经损而郁,脏瘀而郁等理论。在其治疗上总结出了调治气血,辨脏用药;建经通络,填髓除郁;疏调五脏,化瘀解郁等治法。
-
关键词
胡国恒
中风后遗症
情志悲郁
中医论治
-
Keywords
HU Guoheng
Sequela of apoplexy
Melancholy and anxiety
TCM treatment
-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