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淹诗作中的悲情元素评析
1
作者 王卓玉 龚笑楠 《河西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江淹是南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一生历仕宋、齐、梁三朝,留下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创作数量仅次于沈约,而其杰出的文学成就不容忽视。其传世诗作以描写悲愁苦恨者居多。本文在分析南朝时期文人的自省意识、创作取向的基础上,结... 江淹是南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一生历仕宋、齐、梁三朝,留下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创作数量仅次于沈约,而其杰出的文学成就不容忽视。其传世诗作以描写悲愁苦恨者居多。本文在分析南朝时期文人的自省意识、创作取向的基础上,结合江淹本人的经历,对江淹感伤诗形成的原因及其艺术魅力试作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淹 感伤诗 悲情元素
下载PDF
丁尼生诗歌的悲情元素
2
作者 肖菊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2-14,共3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宗教信仰危机的一个最大焦虑便是死亡。作为那个时代的代言人,丁尼生将这种焦虑深深地根植在他的诗作之中,表达了自己对生与死、怀疑与信仰的深邃思考,使其大部分诗作蒙上一层悲剧色彩。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奠... 维多利亚时代的宗教信仰危机的一个最大焦虑便是死亡。作为那个时代的代言人,丁尼生将这种焦虑深深地根植在他的诗作之中,表达了自己对生与死、怀疑与信仰的深邃思考,使其大部分诗作蒙上一层悲剧色彩。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奠定了他诗歌的悲情基调,信仰危机及死亡意象构成了丁尼生诗中的主要悲情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尼生诗歌 悲情元素 信仰危机 死亡意象
下载PDF
略论《活着》作品中的悲情底色 被引量:1
3
作者 缪舒珊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129-131,共3页
《活着》秉承了一贯的悲剧性创作风格,应从更为宽泛的视角来审视其浓重的悲情色彩。本文笔者尝试从更为宽泛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活着》这部作品的悲情色彩,从社会、历史等更为深刻的视角来揭示主人公福贵悲剧一生的必然性,在此之前的许... 《活着》秉承了一贯的悲剧性创作风格,应从更为宽泛的视角来审视其浓重的悲情色彩。本文笔者尝试从更为宽泛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活着》这部作品的悲情色彩,从社会、历史等更为深刻的视角来揭示主人公福贵悲剧一生的必然性,在此之前的许多研究都将福贵悲剧性的一生归为命运和性格的偶然性缘由,其实命运和性格的悲剧只是这部作品的悲情表色,历史与社会的悲剧才是整部作品的悲情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着》悲情元素 缘由 烘托 底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