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岂敢窥群策,悲秋自楚人”——吴国伦对宋玉悲秋主题的承继与发展探微 |
陈珍钰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
2023 |
0 |
|
2
|
由悲秋主题看子弟书“他者”的抒情意味——一个跨文化传播的抒情模式的变异 |
王立
陈康泓
|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3
|
解读悲秋主题的生命意识 |
霍建波
|
《社科纵横》
|
2011 |
1
|
|
4
|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生命意识与季节——从悲秋主题的继承和变异谈起 |
王立
李志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6
|
|
5
|
魏晋诗歌中悲秋主题的衍变及其成因 |
吕丹
|
《艺术科技》
|
2014 |
0 |
|
6
|
试论《九辩》的悲秋主题 |
汤树德
|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1 |
0 |
|
7
|
论《望舒草》的现代悲秋主题 |
邓俊能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8
|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从宋词看中国古代文学的悲秋主题 |
张桂琴
|
《陇东学院学报》
|
2006 |
0 |
|
9
|
从“四时”学说看宋玉“悲秋”主题 |
羊凌霄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0
|
中国古代文学的悲秋主题 |
|
《文学遗产》
|
1987 |
0 |
|
11
|
长江三峡与悲秋文学 |
瞿明刚
|
《船山学刊》
CSSCI
|
2008 |
1
|
|
12
|
《天净沙·秋思》:秋之乡愁 |
孙绍振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3
|
唐诗木叶意象发微 |
何继恒
郜冬杰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4
|
唐诗对宋玉之接受论析 |
祁国宏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6 |
2
|
|
15
|
刘禹锡《秋词》文化底蕴初探 |
杨伟平
|
《青海师专学报》
|
200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