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曲不幸的悲诗——论刘亮程诗集《当诗歌忘记我们》
1
作者 王世灿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刘亮程于1981年开始写诗,随后踏进西部诗坛,一写就是十几年。1993年进入乌鲁木齐时中断诗歌写作,转向散文创作。刘亮程的早期诗歌受到当时“西部诗”和“朦胧诗”等流派的影响,综合诗人偏居一隅对爱情、死亡、时间的思考和想象;后期诗... 刘亮程于1981年开始写诗,随后踏进西部诗坛,一写就是十几年。1993年进入乌鲁木齐时中断诗歌写作,转向散文创作。刘亮程的早期诗歌受到当时“西部诗”和“朦胧诗”等流派的影响,综合诗人偏居一隅对爱情、死亡、时间的思考和想象;后期诗歌集中于对乡村、时间、死亡、孤独和虚无的展现,书写诗人的自我意向。诗歌整体呈现出悲伤的总基调,运文谴字注重“复式语象”和“反常组合”,以此修辞为中介将悲诗的主题内涵——时间之悲、孤独之悲表达而出,并发抒对时间“旷野”里的生命之深思和对乡村精神认同的美学追求。诗人站在“小村”的边上,如牧人恣意放牧灵魂,谱写一曲“生命上抵高天,下达深地”的感天动地的悲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悲诗 时间 孤独
下载PDF
杜甫“悲诗”的文化底蕴-《登高》的再探索
2
作者 高小泉 《珠海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9-40,60,共3页
通过对杜甫《登高》的再探索,研究其诗歌所表现的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重要特征与悲剧意识。《登高》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向我们展现我国古代诗坛上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悲诗。
关键词 杜甫 悲诗 文化天道 剧模式 文化底蕴 登高 中国古代
下载PDF
郑板桥佚诗佚文考释 被引量:2
3
作者 卞孝萱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7年第2期4-5,共2页
从嘉庆《东台县志》中发现郑板桥《南梁曹贞女诗》,从《民国东台县志稿》中发现郑板桥《重修大悲庵碑记》,本文对佚诗、佚文进行了考释。
关键词 郑板桥 《南梁曹贞女》《重修大庵碑记》 佚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