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和歌悲情之美的美学本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梅 戴宏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3-36,共4页
悲情之美无疑是日本和歌美学的最高审美范畴,而和歌之美的独特性也正体现于此。问题是,缘何日本歌人独独要千百次地来冲撞这样一个生命的痛点—以"悲"为审美的最高信仰?这是一个关乎美学本质的难题。而其独特审美的意义,也许... 悲情之美无疑是日本和歌美学的最高审美范畴,而和歌之美的独特性也正体现于此。问题是,缘何日本歌人独独要千百次地来冲撞这样一个生命的痛点—以"悲"为审美的最高信仰?这是一个关乎美学本质的难题。而其独特审美的意义,也许就在于这宇宙真相认知中发现的善,并由此来凝固出生命短存的崇高,以实现"以悲为美"的精神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 情之美 学本质 无常
下载PDF
男性视角下女性人物塑造的悲情之美--以《雷雨》和《榆树下的欲望》为例
2
作者 朱燕飞 《戏剧之家》 2021年第33期55-56,共2页
在中国古代史上,从来不缺少由男性作者塑造的悲情女性角色,由于受到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这些女性角色身上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影射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缺陷的功能,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也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男性视角为研究切入点,以《雷雨》... 在中国古代史上,从来不缺少由男性作者塑造的悲情女性角色,由于受到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这些女性角色身上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影射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缺陷的功能,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也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男性视角为研究切入点,以《雷雨》和《榆树下的欲望》中的悲情女性角色为研究案例,从作品概述、悲情意识的起源、悲剧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女性悲情之美的体现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期望能对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视角 女性人物 情之美 《雷雨》 《榆树下的欲望》
下载PDF
未成曲调先有情——《塞上曲》中的琵琶传统文曲的悲情之美
3
作者 徐明慧 《北方音乐》 2018年第24期21-22,共2页
琵琶传统文曲以其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以及蕴藉隽永的音乐魅力在琵琶艺术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塞上曲》是琵琶传统文曲中的经典代表作品,以中国历史题材为依托,将"以悲为美"的思想精髓贯穿全曲,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女子的悲情... 琵琶传统文曲以其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以及蕴藉隽永的音乐魅力在琵琶艺术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塞上曲》是琵琶传统文曲中的经典代表作品,以中国历史题材为依托,将"以悲为美"的思想精髓贯穿全曲,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女子的悲情音乐形象,同时也成就了其特有的音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传统文曲 塞上曲 情之美
下载PDF
品家书之真,写亲情之美——《傅雷家书》阅读写作实践课
4
作者 王禹 《初中生写作》 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上有一种东西,它既可以传授知识、传承历史,又是情感的桥梁,还能跨越时空,它,就是让人魂牵梦绕的家书。家书,承载的不仅是文字,更是家人间的深厚情感和无尽思念·每封家书都令人珍视,因为亲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上有一种东西,它既可以传授知识、传承历史,又是情感的桥梁,还能跨越时空,它,就是让人魂牵梦绕的家书。家书,承载的不仅是文字,更是家人间的深厚情感和无尽思念·每封家书都令人珍视,因为亲情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傅雷家书》,去感受那份深沉而真挚的父爱,品味亲情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雷家书》 阅读写作 家书 实践课 传承历史 情之美 跨越时空 传授知识
原文传递
论汤显祖《牡丹亭》“至情”之美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硕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3-56,共4页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被称之为"唯情派",《牡丹亭》是其代表作,"情"是该剧的主题和灵魂,作者又赋予它丰富的"至情"意蕴,"至情"不仅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由之情,还是歌颂自然人性的欲望之情,同时还是...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被称之为"唯情派",《牡丹亭》是其代表作,"情"是该剧的主题和灵魂,作者又赋予它丰富的"至情"意蕴,"至情"不仅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由之情,还是歌颂自然人性的欲望之情,同时还是反对封建礼法束缚的抗理之情。正是由于丰富的"至情"之美,才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之美 意蕴
下载PDF
怡情之美,修身之妙
6
作者 高海军 《中国老年》 2021年第5期58-58,共1页
以书画养生,丰富闲暇生活,已成为许多退休老年人的共识和选择。还有一些老人,她们喜爱绘画,却并未报班拜师,而是自给自足,通过自学,获得表达自我的愉悦和发自心灵的审美体验。亲家奶奶都雪莲,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绘画人生。都奶奶今年8... 以书画养生,丰富闲暇生活,已成为许多退休老年人的共识和选择。还有一些老人,她们喜爱绘画,却并未报班拜师,而是自给自足,通过自学,获得表达自我的愉悦和发自心灵的审美体验。亲家奶奶都雪莲,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绘画人生。都奶奶今年81岁。她为人乐观,积极向上。喜爱绘画,近乎痴迷。我家和都奶奶同住一个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老年人 闲暇生活 自给自足 体验 积极向上 绘画 情之美 表达自我
原文传递
诗情之美入作文
7
作者 杨春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年第36期77-78,共2页
百态书中见,阅读览世情。随着阅读迈着轻盈脚步走进群众生活,浸润人的精神世界,一股灵动多姿的"诗情"在全社会氤氲升腾,不仅《中华好诗词》《经典咏流传》等用现代形式致敬经典、传递诗魂、承续文化的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不... 百态书中见,阅读览世情。随着阅读迈着轻盈脚步走进群众生活,浸润人的精神世界,一股灵动多姿的"诗情"在全社会氤氲升腾,不仅《中华好诗词》《经典咏流传》等用现代形式致敬经典、传递诗魂、承续文化的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全民性的诗词文化热潮也是经久不衰,蕴蓄一定诗化意境的现代作文题材和文章成为时下教育者追寻的"时尚"和孜孜以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艺节目 诗词文化 全民性 《中华好诗词》 作文题材 情之美 教育者
下载PDF
暗夜飞花 天蚕蛾的悲情之美
8
作者 范毅(文/图) 《人与自然》 2021年第1期40-47,共8页
在没有和自然接触,成为生态摄影师之前,我特别害怕甚至是讨厌飞蛾。长得又古怪,还总是在灯下乱窜,打又打不着,赶也赶不走。弄得不好有时还会撞上脸,并留下细细的鳞毛和粉末状东西,要弄半天才能搞干净。
关键词 鳞毛 摄影师 情之美
原文传递
千愁万恨道不尽人世之殇——王西麟部分交响乐作品述略
9
作者 刘博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王西麟将自己对命运的感叹与对历史的反思都融入了作品当中,从他的音乐里我们可以看到炮火硝烟的战场、人民哭泣的诉求和沉重压迫的过去。但一位作曲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积累且与他内发的性格禀赋和外铄的社会环... 王西麟将自己对命运的感叹与对历史的反思都融入了作品当中,从他的音乐里我们可以看到炮火硝烟的战场、人民哭泣的诉求和沉重压迫的过去。但一位作曲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积累且与他内发的性格禀赋和外铄的社会环境共同影响而成。王西麟在少年时期由于一些原因,一家流落到甘肃平凉,后来又在此地失去了陪伴他的父亲,这种打击在他的心灵上造成了难以抹平的伤害,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中年时期又被下放到山西14年,在此期间他被冷落、批斗,这些行为无论在他的身体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了强烈的摧残。而在改革开放以后,王西麟才逐渐得到平反并恢复了名誉,艰苦的历程也算告一段落。但他一生所体验的种种经历,都将潜移默化到他的作品当中,从而也有了我们听到的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笔者简要概述王西麟先生几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以此窥探作者“以悲动情”的创作思维和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西麟 交响乐 悲剧精神 情之美
下载PDF
从《蒹葭》看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10
作者 王燕萍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178-179,共2页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璀璨的明珠,《蒹葭》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朽的名篇,也是《诗经》中被称为"最的风人深至"的佳作,以《蒹葭》为例从意境之美、距离之美、朦胧之美、悲情之美、哲理之美五个方面解析中国古典诗...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璀璨的明珠,《蒹葭》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朽的名篇,也是《诗经》中被称为"最的风人深至"的佳作,以《蒹葭》为例从意境之美、距离之美、朦胧之美、悲情之美、哲理之美五个方面解析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特质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解读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意境之美 距离之美 朦胧之美 情之美 哲理之美
下载PDF
宴集序千古绝调 骈俪体美文美教——《滕王阁序》教学过程设计
11
作者 王磊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5年第2期34-35,共2页
《滕王阁序》作为经典佳作,既彰显了作者的积学之富、体察之微、文采之炫、文思之敏、抱负之大,又集音韵之美、文句之美、景物之美、情感之美于一体,浑然天成,实为千古骈俪绝调。对于难得一见的美文,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名文... 《滕王阁序》作为经典佳作,既彰显了作者的积学之富、体察之微、文采之炫、文思之敏、抱负之大,又集音韵之美、文句之美、景物之美、情感之美于一体,浑然天成,实为千古骈俪绝调。对于难得一见的美文,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名文新教?本文立足于"美的发现",尝试美文美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美 之美 之美 情之美
下载PDF
审美:古诗教学的另一个角度——以《柳》的组诗教学为例
12
作者 陆伟伟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7年第11期87-90,共4页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人生情趣、生存智慧和文化品格,是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亮点。打通生活与古诗词形象之间的障碍,引导学生对形象进行整体把握的同时发现形之美;品读关键词句,从中发现形象的具体特点,领会其中蕴含的情之美;拓展交流,通...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人生情趣、生存智慧和文化品格,是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亮点。打通生活与古诗词形象之间的障碍,引导学生对形象进行整体把握的同时发现形之美;品读关键词句,从中发现形象的具体特点,领会其中蕴含的情之美;拓展交流,通过品读同一首乃至同一组古诗词,深入领会其意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之美 情之美 之美
下载PDF
从儒家的心性修养看《白雨斋词话》之“沉郁”说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涛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7-20,共4页
儒家的心性之学直接关系到《白雨斋词话》的理论品质及其立论的内在肌理。"沉郁"作为一种深怀儒家道义信仰的贤人君子在道不可行、身处困境之中而依旧从善固执、忠爱缠绵的悲剧性情感,它即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 儒家的心性之学直接关系到《白雨斋词话》的理论品质及其立论的内在肌理。"沉郁"作为一种深怀儒家道义信仰的贤人君子在道不可行、身处困境之中而依旧从善固执、忠爱缠绵的悲剧性情感,它即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高卓的词艺境界。由此可以得出"沉郁说"本身就潜藏着对"怨慕"之情和"弱德"之美的内在关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修养沉郁说怨慕之弱德之美
下载PDF
声情并茂 音韵流芳--赏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之音韵
14
作者 胡争飞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3年第3期8-10,共3页
汉语与其他语言相比,其声、形、义、情等包含很多独特的文化内涵。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声情之美主要表现在韵脚与韵母的精心挑选、声的大量运用、叠音的善用、声母的讲究等方面。词人综合运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式,构建了一... 汉语与其他语言相比,其声、形、义、情等包含很多独特的文化内涵。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声情之美主要表现在韵脚与韵母的精心挑选、声的大量运用、叠音的善用、声母的讲究等方面。词人综合运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式,构建了一幅“声情并茂”的心境图,表达了国破家亡境遇下欲言又止、凄苦愁闷和孤寂飘零的心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声慢》 并茂 李清照 音韵 韵母 情之美
下载PDF
筝曲《秦桑曲》的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15
作者 曹君 《艺术品鉴》 2018年第17期140-141,共2页
本文以陕西筝派的代表曲目《秦桑曲》入手,从筝曲的创作过程、筝曲的悲情之美、筝曲学习中缄默知识的体现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来阐述《秦桑曲》中蕴含的音乐美学、哲学思想,从新的角度去分析探究这首筝曲,得以在更深层次的理解基础上欣赏... 本文以陕西筝派的代表曲目《秦桑曲》入手,从筝曲的创作过程、筝曲的悲情之美、筝曲学习中缄默知识的体现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来阐述《秦桑曲》中蕴含的音乐美学、哲学思想,从新的角度去分析探究这首筝曲,得以在更深层次的理解基础上欣赏和演奏这首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过程 情之美 缄默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