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学中的“情”、“味”、“境”——兼谈王文生《中国美学史:情味论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潘水萍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4-88,共5页
"情"、"味"、"境"是最能体现中国抒情传统文学旨要的核心概念,也是王文生对古典传统研究自始至终所执着追寻与探视的人生审美理想。《中国美学史:情味论的历史发展》是王先生继《论情境》后推出的力作。... "情"、"味"、"境"是最能体现中国抒情传统文学旨要的核心概念,也是王文生对古典传统研究自始至终所执着追寻与探视的人生审美理想。《中国美学史:情味论的历史发展》是王先生继《论情境》后推出的力作。其最为新颖之处无疑是"以情味之线,牵美学之史"。他从中西文化语境纵观中国传统抒情文学并逗引出"情味论",并对"情味论的历史发展"作了交互式的潜在整合、梳理和大胆果敢的纠评与言说,给人以深刻的启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文生 情味论 美学史
下载PDF
从“论情境”到“情味论”——读王文生新作《中国美学史:情味论的历史发展》有感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水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情境"、"情味"观在强调中国最具特色的"诗言志"的文学思想源流的基础上,提倡与总结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趣味倾向和普遍的美感经验,强而有力地突显了中国抒情文学思想脉络的精深体系特点。从"论情境&... "情境"、"情味"观在强调中国最具特色的"诗言志"的文学思想源流的基础上,提倡与总结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趣味倾向和普遍的美感经验,强而有力地突显了中国抒情文学思想脉络的精深体系特点。从"论情境"到"情味论",正是王文生诠释中国抒情传统文学中"情"、"味"、"境"的写照,更是他揭示潜在的中国文学独特体系中具有高度思辨的美学思想的隐然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文生 情味论 美学史
下载PDF
《文赋》的缘情说与《舞论》的情味论——中印早期诗学“情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明明 《殷都学刊》 2017年第4期92-95,124,共5页
东汉至魏晋时期,无论中国还是印度,士人、市民阶层的崛起促使文学转向对情的关注。《文赋》和《舞论》作为中印早期诗学的代表作,其中缘情说与情味论的提出不仅对情这一美学范畴进行了细致分析和论证,建构起缜密逻辑的情论体系,而且提... 东汉至魏晋时期,无论中国还是印度,士人、市民阶层的崛起促使文学转向对情的关注。《文赋》和《舞论》作为中印早期诗学的代表作,其中缘情说与情味论的提出不仅对情这一美学范畴进行了细致分析和论证,建构起缜密逻辑的情论体系,而且提升了对人的主体性关注度,通过比较分析更能从不同方面激发情论的活力与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味论 主体性
下载PDF
泰戈尔诗学情味论 被引量:1
4
作者 侯传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8-51,共4页
对"情味"的执著追求贯穿于泰戈尔一生的文学创作和诗学思考。他继承了印度古代味论诗学传统,又对其作了现代性的阐释,强调"味"是人的心灵与外在真实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审美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具有主客观统... 对"情味"的执著追求贯穿于泰戈尔一生的文学创作和诗学思考。他继承了印度古代味论诗学传统,又对其作了现代性的阐释,强调"味"是人的心灵与外在真实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审美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具有主客观统一性。情味在泰戈尔诗学中不仅具有理论思辨意义,而且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显示了东方传统诗学范畴的现代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戈尔 诗学
下载PDF
诗味论与情味论:中印文论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代迅 《钦州学刊》 1998年第2期21-25,共5页
中印两国文论源远流长,在世界文论格局中自成体系。在我国以中西比较为主的比较文论研究中,东方国家之间的文论比较尚不多见。本文对中印文论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的诗味论和情味论作了比较,探索了其基本理论内涵及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并展... 中印两国文论源远流长,在世界文论格局中自成体系。在我国以中西比较为主的比较文论研究中,东方国家之间的文论比较尚不多见。本文对中印文论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的诗味论和情味论作了比较,探索了其基本理论内涵及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并展示其现实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文论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最初的诗”与“味海”——梵语文学传统中的《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
6
作者 范晶晶 《文化遗产》 2024年第3期112-118,共7页
《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向来被视为印度的两大史诗而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然而,若是回到梵语文学传统本身,会发现这两部作品并不同于希腊、罗马传统中的“史诗”,它们对后世梵语文学发展的影响要广泛、深入得多。《罗摩衍那》作... 《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向来被视为印度的两大史诗而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然而,若是回到梵语文学传统本身,会发现这两部作品并不同于希腊、罗马传统中的“史诗”,它们对后世梵语文学发展的影响要广泛、深入得多。《罗摩衍那》作为“最初的诗”,很早就开始将戏剧理论作品《舞论》中的“情味论”贯彻于创作实践之中,成为后世诗人效仿的典范,是南亚、东南亚一系列罗摩诗、罗摩戏的源头。《摩诃婆罗多》则因其“百科全书式”的性质,吸纳了许多王朝传说与民间故事,成为取之不竭的素材宝库,这些素材被文论家喻为“味海”。二者在梵语诗学“情味论”的发展中可谓奠基性的典范文本。直到现在,这两部作品还在印度当代文学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 《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
下载PDF
趣味 美味 情味--论《昆明的雨》教学突破
7
作者 黄海燕 《中学语文》 2023年第5期50-52,共3页
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较大难度的一个教学环节。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是一篇充满韵味的回忆性散文,以自读散文的身份入选了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课本。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其内在的韵味,在教学... 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较大难度的一个教学环节。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是一篇充满韵味的回忆性散文,以自读散文的身份入选了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课本。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其内在的韵味,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开发”,以便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散文中所蕴含的味道,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教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突破
下载PDF
从“否定表述”处品出情味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及点评 被引量:8
8
作者 吴长青 刘和程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4-48,共5页
【教学设想】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新闻史上的佳作,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这篇课文被安排在“新闻”这个单元中,长期以来,大部分老师都是按照新闻的体裁来教。其实,这篇课文仅仅是... 【教学设想】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新闻史上的佳作,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这篇课文被安排在“新闻”这个单元中,长期以来,大部分老师都是按照新闻的体裁来教。其实,这篇课文仅仅是一个新闻记者写的一篇随笔,或者说是参观访问记,而根本不是什么形式规范的新闻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利策新闻奖 奥斯维辛 教学实录 否定 教学设想 新闻写作 新闻记者
下载PDF
历史·历史观·历史情味——试论历史小说的价值维度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宗胜 吴子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9-73,共5页
作为文化符号中的一个超级能指,历史与文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历史小说”是“史性”与“诗性”的交织融合,不同的历史观深刻影响着“历史”进入“小说”的过程;“怎样现代”与“如何文学”,即小说家对于历史题材的“深度艺术加工”,... 作为文化符号中的一个超级能指,历史与文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历史小说”是“史性”与“诗性”的交织融合,不同的历史观深刻影响着“历史”进入“小说”的过程;“怎样现代”与“如何文学”,即小说家对于历史题材的“深度艺术加工”,则最终决定着“历史小说”的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历史小说 历史观 历史
下载PDF
试论早期京味小说的市井情味——以《小额》、《春阿氏》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永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139-147,共9页
京味小说是现当代小说的重要类型 ,但问世于晚清时期的早期京味小说却不甚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主要以《小额》、《春阿氏》为对象 ,同时结合其他京味小说 ,从叙述方式、视角、文化精神等方面来探讨早期京味小说所表现的市井情味。
关键词 小说 市井 《小额》 《春阿氏》 现代小说 当代小说
下载PDF
书卷气与乡情味:《尔雅》小杂志之美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文蕾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尔雅》 杂志 书卷气 装帧设计 气韵 刊名
下载PDF
拉斯——爪哇音乐美学中的情味与直觉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隽逸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28,共4页
爪哇甘美兰音乐是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重要代表,以其多变的音色层次、丰富的力度变化及即兴的表演方式而著称,是世界民族音乐的瑰宝。文章对拉斯——这一重要的爪哇音乐美学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拉斯在爪哇甘美兰音乐中的核心地位,它... 爪哇甘美兰音乐是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重要代表,以其多变的音色层次、丰富的力度变化及即兴的表演方式而著称,是世界民族音乐的瑰宝。文章对拉斯——这一重要的爪哇音乐美学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拉斯在爪哇甘美兰音乐中的核心地位,它是人们正确聆听爪哇音乐、理解印尼文化的重要途径,强调要从语言学与文化视角去认识甘美兰音乐之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当代音乐美学研究的几点启示:一、多学科背景知识是当代音乐美学研究的基础;二、东、西方音乐分属不同的美学体系,要善于运用各自的音乐语言展开平等对话;三、研究者的文化身份在音乐美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斯 爪哇音乐 美学 直觉
下载PDF
引领入境的情味、本味与真味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菊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4,共3页
20世纪后期,心理学界出现了一个重要流派,即情境认知论或情境学习论,更加突出情境在认知或学习中的作用。它认为,知识是在情境中发生、应用和发展的。语文教学的经典意义就是进入特定情境,学生在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会学习,... 20世纪后期,心理学界出现了一个重要流派,即情境认知论或情境学习论,更加突出情境在认知或学习中的作用。它认为,知识是在情境中发生、应用和发展的。语文教学的经典意义就是进入特定情境,学生在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会学习,流连忘返,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收获成功,把课堂教“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 入境 20世纪 语文教学 学会学习 相互作用 人文怀
下载PDF
文学语言情感意味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祝彦 《电影评介》 2010年第7期107-107,109,共2页
词语是承载文学语言情味的直接个体;其表现形态分为形象型情味义、意向型情味义、隐象形情味义;品位词语的情味义才能领略文学语言的含蓄蕴藉之美。
关键词 文学语言
下载PDF
《诗品》的“滋味”说与《舞论》的“情味”论——浅析中印两国早期诗学“味”论之同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车孟杰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74-77,共4页
中国和印度在其古典诗学的发展历程中,都提出了"味"论这一重要的诗学范畴,并存在着不少联系与区别。本文试从钟嵘的《诗品》和婆罗多的《舞论》对比分析入手,来找寻中印两国早期古典诗学"味"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 中国和印度在其古典诗学的发展历程中,都提出了"味"论这一重要的诗学范畴,并存在着不少联系与区别。本文试从钟嵘的《诗品》和婆罗多的《舞论》对比分析入手,来找寻中印两国早期古典诗学"味"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更好地探究两国古典诗学"味"论之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滋”说 《舞论》 ”论 同异
下载PDF
情味为何,情味何为--解读《昆明的雨》之独特情味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静 郭启艳 《语文教学通讯》 2021年第38期65-67,共3页
发现并解读散文的独到之处,是散文教学中教师应下功夫做的第一件事。以《昆明的雨》中所状写的寻常的人、事、物、景为切入点,解读其中所蕴含的“情味”;从《昆明的雨》独具特色之“言”,切合心境之“象”,多重韵味之“境”三个维度,解... 发现并解读散文的独到之处,是散文教学中教师应下功夫做的第一件事。以《昆明的雨》中所状写的寻常的人、事、物、景为切入点,解读其中所蕴含的“情味”;从《昆明的雨》独具特色之“言”,切合心境之“象”,多重韵味之“境”三个维度,解析汪曾祺如何抒发“含蓄独特的昆明情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解读 《昆明的雨》 汪曾祺
下载PDF
情味·趣味·风味——浅谈政治课的教学语言艺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开群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0年第10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教学语言艺术 思想政治课 马卡连柯 学生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论“曼生壶”之“情味”美
18
作者 王厅 朱海燕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2,共5页
"曼生壶"是中国紫砂壶艺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它从清朝乾隆时期出现,至今影响深远,其中的数款经典壶型被众多紫砂壶艺家认为是紫砂壶中的"巅峰之作",不断被后人仿制,其主要创制者——陈鸿寿也被誉为"中国紫砂... "曼生壶"是中国紫砂壶艺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它从清朝乾隆时期出现,至今影响深远,其中的数款经典壶型被众多紫砂壶艺家认为是紫砂壶中的"巅峰之作",不断被后人仿制,其主要创制者——陈鸿寿也被誉为"中国紫砂历史上四大高峰时期的领军人"。"情味"一词最先应用于对抒情文学的评价,后来被文艺批评家阐释为一个美学范畴,是对抒情文学审美价值的一种高度概括。本文主要从"曼生壶"的壶型、题材和创作意旨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炼"曼生壶"审美中的情味要素,并总结出"曼生壶"之情味美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生壶” 陈鸿寿 茶美学
下载PDF
日常幻想中的世俗情味与童年奇景——论小河丁丁幻想小说的创作风格及其本土化特质
19
作者 钱淑英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59-67,共9页
小河丁丁通过“少年西峒”系列写作塑造了个性鲜明的文学形象,他将幻想作为通往童年故乡的一条特色小径,创作了一系列带有个人风格以及本土化特质的幻想小说。这些作品以审美化的方式表现日常生活及其世俗情味,经由童年自我的想象性书... 小河丁丁通过“少年西峒”系列写作塑造了个性鲜明的文学形象,他将幻想作为通往童年故乡的一条特色小径,创作了一系列带有个人风格以及本土化特质的幻想小说。这些作品以审美化的方式表现日常生活及其世俗情味,经由童年自我的想象性书写抵达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显示出不同于西方幻想小说的艺术风貌与美学意趣。对小河丁丁幻想小说进行梳理和研究,既能抵达作家所创建的文学世界的深层内域,还可由此探寻原创幻想小说的本土化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河丁丁 幻想小说 世俗 童年自我 本土化
下载PDF
思想情味——从《红楼梦》的“色空观”看古代小说一种戏剧化的思想表达方式
20
作者 张岳林 吴承林 《皖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9-81,91,共4页
《红楼梦》中的"色空观"并不能涵盖作品的内容,它与作品扬"情"的意图是矛盾的。明确宣示一种思想观念,却并不为表现这一思想观念,正是一种戏剧化的表达方式,以之融入整个作品的语境,使其情味化。这正是小说中的思... 《红楼梦》中的"色空观"并不能涵盖作品的内容,它与作品扬"情"的意图是矛盾的。明确宣示一种思想观念,却并不为表现这一思想观念,正是一种戏剧化的表达方式,以之融入整个作品的语境,使其情味化。这正是小说中的思想表达不同于社会思想表达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空现 戏剧化 表达方式 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