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谦之“唯情哲学”批判
1
作者 方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1,57,共6页
朱谦之的唯情哲学在中国近代哲学中独树一帜,它以非理性的“情”作为宇宙、人生的本体,以与情合一的直觉作为哲学的根本方法,并通过“性情”之辩提出了情善说,论证了情这一非理性要素在伦理价值中的正面意义。这些思想不仅对于唯理性哲... 朱谦之的唯情哲学在中国近代哲学中独树一帜,它以非理性的“情”作为宇宙、人生的本体,以与情合一的直觉作为哲学的根本方法,并通过“性情”之辩提出了情善说,论证了情这一非理性要素在伦理价值中的正面意义。这些思想不仅对于唯理性哲学具有纠偏作用,而且对于全面地理解个体生命,对于哲学的健全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谦之 主义 情善说 “性 近代 直觉 理性哲学
下载PDF
明清之际人性论述的思想转变及其反思 被引量:4
2
作者 吴震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明清之际,儒家人性论的性善观念出现了思想变异现象,与人性相关的道德问题渐与天理观剥离,而与气、情、才等观念形成紧密联结,转化出气善、情善等各种新观念。这一思想动荡肇始于16世纪心学时代,阳明及其后学提出“性为心之生理”“天... 明清之际,儒家人性论的性善观念出现了思想变异现象,与人性相关的道德问题渐与天理观剥离,而与气、情、才等观念形成紧密联结,转化出气善、情善等各种新观念。这一思想动荡肇始于16世纪心学时代,阳明及其后学提出“性为心之生理”“天性与气质更无二件”等观点,主张性由气显,意将天命与气质打通为一。同时代的气学家王廷相坚持气质本位的立场,以“性为气之生理”“无生则性不见”等命题来消解理学“人有二性”的道德二元论。清初陈确和颜元突出了人性的自然属性,他们对“习”及“慎习”问题的思考如出一辙。在他们的人性论中,性与气、情、才等语汇被组合成一个等值的概念群。陈确主张“气、情、才亦有善而无恶”,颜元认为孟子言性善在于强调“才情之善,即所以言气质之善也”。陈确、颜元不仅对宋儒的道德本体论提出质疑,甚至反对“变化气质”这一宋明儒的共法。他们以自然人性论为基本立场,对宋儒基于天理观的本质人性论实施了“思想突破”。陈确、颜元以及后出的戴震以人性问题为突破口对理学的批判,预示着理学传统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气质一元论 情善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