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情境协商与边界游移:青年群体网络失联的动因、策略与过程
1
作者
杜莉华
吕行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在过度连接引发社交倦怠、隐私泄露、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等社会问题的背景下,青年群体因为生活深度媒介化以及对数字职场生活中的弱势地位先行反思而成为网络失联的主要践行者,然而目前网络失联研究多遵循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管理研究...
在过度连接引发社交倦怠、隐私泄露、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等社会问题的背景下,青年群体因为生活深度媒介化以及对数字职场生活中的弱势地位先行反思而成为网络失联的主要践行者,然而目前网络失联研究多遵循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管理研究以及数字文化范式,忽视了青年个体的情境化协商与边界游移工作,未能揭示作为一种过程的网络失联的复杂特征。因此,本研究聚焦青年群体的实践,探究青年网络失联者的动机、策略以及过程特征。研究发现,青年主要出于挽回时间、管理自我呈现以及控制公私边界的动机而失联。青年群体网络失联的过程具有情境化、协商式和仪式化三种缠绕性特征。深入剖析当前青年网民的网络失联行为,强调体现青年能动性的网络失联实践,对提升网民数字幸福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群体
网络
失
联
情境化失联
仪式
化
失
联
协商式
失
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退隐互联网:主动网络失联的演进、实践与论争
被引量:
3
2
作者
杜莉华
吴世文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7,共22页
在连接逻辑主导的互联网发展史中,失联是另类的互联网实践,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关注主动网络失联的历史过程,将我国的主动网络失联分为局部连接阶段(1994-2006)、普遍连接阶段(2007-2013)和泛连接阶段(2013至今)三个阶...
在连接逻辑主导的互联网发展史中,失联是另类的互联网实践,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关注主动网络失联的历史过程,将我国的主动网络失联分为局部连接阶段(1994-2006)、普遍连接阶段(2007-2013)和泛连接阶段(2013至今)三个阶段。在主动网络失联的演变中,浮现了个人信息权和失联权两个争议焦点,个人信息权的争论随着连接阶段的发展而变化,而失联权的确立面临与“忙碌即成功”的组织文化的冲突,以及重新界定“工作-生活”边界的挑战。有关主动网络失联的争论围绕着其能否成为一种社会机制而进行,而网民开展情境化失联的生活减速探索,“游走”于连接和失联的状态之中。透过历史分析可见,主动网络失联有成为生活方式的趋势,但作为一种社会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
主动
失
联
失
联
权
情境化失联
互
联
网历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情境协商与边界游移:青年群体网络失联的动因、策略与过程
1
作者
杜莉华
吕行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项目编号:23RXW2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过度连接引发社交倦怠、隐私泄露、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等社会问题的背景下,青年群体因为生活深度媒介化以及对数字职场生活中的弱势地位先行反思而成为网络失联的主要践行者,然而目前网络失联研究多遵循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管理研究以及数字文化范式,忽视了青年个体的情境化协商与边界游移工作,未能揭示作为一种过程的网络失联的复杂特征。因此,本研究聚焦青年群体的实践,探究青年网络失联者的动机、策略以及过程特征。研究发现,青年主要出于挽回时间、管理自我呈现以及控制公私边界的动机而失联。青年群体网络失联的过程具有情境化、协商式和仪式化三种缠绕性特征。深入剖析当前青年网民的网络失联行为,强调体现青年能动性的网络失联实践,对提升网民数字幸福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青年群体
网络
失
联
情境化失联
仪式
化
失
联
协商式
失
联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退隐互联网:主动网络失联的演进、实践与论争
被引量:
3
2
作者
杜莉华
吴世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7,共2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2JJD860008)资助。
文摘
在连接逻辑主导的互联网发展史中,失联是另类的互联网实践,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关注主动网络失联的历史过程,将我国的主动网络失联分为局部连接阶段(1994-2006)、普遍连接阶段(2007-2013)和泛连接阶段(2013至今)三个阶段。在主动网络失联的演变中,浮现了个人信息权和失联权两个争议焦点,个人信息权的争论随着连接阶段的发展而变化,而失联权的确立面临与“忙碌即成功”的组织文化的冲突,以及重新界定“工作-生活”边界的挑战。有关主动网络失联的争论围绕着其能否成为一种社会机制而进行,而网民开展情境化失联的生活减速探索,“游走”于连接和失联的状态之中。透过历史分析可见,主动网络失联有成为生活方式的趋势,但作为一种社会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
连接
主动
失
联
失
联
权
情境化失联
互
联
网历史
Keywords
connectivity
disconnection
right to disconnect
situational disconnection
history of Internet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情境协商与边界游移:青年群体网络失联的动因、策略与过程
杜莉华
吕行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退隐互联网:主动网络失联的演进、实践与论争
杜莉华
吴世文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