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研究
1
作者 林娜 何云恒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7-82,共16页
情态是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语义系统。《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原文和各种译本之间的比较上,对于翻译所传达的主次人际意义鲜有深入讨论。鉴于此,基于自建语料库,运用Halliday的功能语法,从情态动词... 情态是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语义系统。《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原文和各种译本之间的比较上,对于翻译所传达的主次人际意义鲜有深入讨论。鉴于此,基于自建语料库,运用Halliday的功能语法,从情态动词的角度对201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不同语态进行分析,发现:(1)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非中动态主动句是主要传达政府情态意义的句式;(2)《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we will、we should和we must占比分别为36.83%、6.75%和3.11%,其中主要人际意义以we will和we should为主,体现了对英语读者阅读习惯的尊重,传达了中国政府谦虚低调的态度和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共同发展的强烈意愿,而次要人际意义以we must为主,强化了中国政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通过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分析可为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有助于译者更好地传达政治经济文本所期望传递的人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 功能语法 人际意义 情态动词
下载PDF
基于建议话语中道义情态助动词研究探讨中德心理咨询师语用身份构建
2
作者 王馨雨 常玲玲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28-47,共20页
医生的语用身份构建已被证实对医患沟通效果有显著影响,然而,心理咨询作为“以言治病”的医疗活动,咨询师在其中的语用身份构建尚未得到关注。鉴于建议可能带来的面子威胁,心理咨询师往往会根据情况审慎选用道义情态助动词,用以动态调... 医生的语用身份构建已被证实对医患沟通效果有显著影响,然而,心理咨询作为“以言治病”的医疗活动,咨询师在其中的语用身份构建尚未得到关注。鉴于建议可能带来的面子威胁,心理咨询师往往会根据情况审慎选用道义情态助动词,用以动态调整和构建恰当的语用身份,以期提高心理咨询的效果。据此,本研究引入语用身份论,探讨中德咨询师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所选用的道义情态助动词对其语用身份构建的作用,相关构建策略以及不同类型语用身份的构建动因。研究发现,中德咨询师在建议话语中运用不同情态强度的道义情态助动词,结合称呼语和语气的选择,动态地构建了不同权势高低的语用身份。中德咨询师均普遍倾向构建低权势提议者和同等权势身份,而中国咨询师相对更多地构建教导者身份。研究认为,中德咨询师不同权势高低的语用身份构建是对于当前语境中咨询沟通目的以及来访者心理语境顺应的结果。中德咨询师依据对于来访者采纳建议必要性的判断进行语用身份的动态调整,其语用身份选择受到所处文化背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身份 心理咨询 建议言语行为 道义情态动词 中德对比
下载PDF
情态动词“行”和“可以”的不对称分析
3
作者 朱玟珊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8-52,77,共6页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行”和“可以”之间存在语义交叉、语用互渗等现象。“行”有道义和动力情态义,“可以”有道义、动力和语力三种情态义。“行”和“可以”的肯定式与否定式在形式和语义上不对称。形式上的不对称主要由语义程度的差...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行”和“可以”之间存在语义交叉、语用互渗等现象。“行”有道义和动力情态义,“可以”有道义、动力和语力三种情态义。“行”和“可以”的肯定式与否定式在形式和语义上不对称。形式上的不对称主要由语义程度的差异导致:语义程度极高的动力情态词“可以2x”只能用语义程度低一些的动力情态词“能”的否定形式“不能”表否定;道义情态词“行_(1)”“可以_(1)”和动力情态词“行_(2)”“可以_(2y)”的语义程度适中可直接前加“不”表否定。此外受到韵律和交际追求省力的影响,“可以_(1)”还能用“不行”表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不对称 否定式
下载PDF
南阳方言情态动词“腔”及其否定关联
4
作者 李玉晶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77,97,共10页
“腔”在南阳方言有情态动词用法。“腔”表推测,是认识情态词。“腔”在这一意义的基础上形成7种常见的搭配形式,即“腔着”“腔得着”“腔不着”“十腔九稳”“不腔”“不腔吧”“没腔”。“腔”和否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不腔”这一... “腔”在南阳方言有情态动词用法。“腔”表推测,是认识情态词。“腔”在这一意义的基础上形成7种常见的搭配形式,即“腔着”“腔得着”“腔不着”“十腔九稳”“不腔”“不腔吧”“没腔”。“腔”和否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不腔”这一形式同时实现了认识情态的三个梯度:可能;不一定;不可能。“不腔吧”表示说话人的不可思议与惊讶,即“不会吧”,表达了与说话人预期相反的非预期信息,其内部结构相对凝固,有叹词化倾向。“没腔”表示尴尬和没意思,有词汇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情态的梯度 南阳方言
下载PDF
初中阶段英语情态动词的学习方法分析
5
作者 温莉花 《科学大众(科学中考)》 2024年第4期3-4,共2页
情态动词作为初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来说既是学习重点也是难点。虽然情态动词的数量不多,但是情态动词的用法确实灵活多变的,会让我们感到一定的困惑。情态动词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情感、态度和意愿,还能使句子更加丰... 情态动词作为初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来说既是学习重点也是难点。虽然情态动词的数量不多,但是情态动词的用法确实灵活多变的,会让我们感到一定的困惑。情态动词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情感、态度和意愿,还能使句子更加丰富和生动。因此掌握情态动词的用法,对于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为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情态动词的用法,我们首先要从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情态动词的各种用法和语境。同时结合具体的学习方法和例子,更加深入的对情态动词进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初中英语学习 英语表达能力 初中阶段 灵活多变 表达情感 理解和掌握 基本概念
下载PDF
人际功能视角下外交话语翻译中情态动词的使用研究
6
作者 唐艺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5期30-34,共5页
外交话语翻译中情态动词的使用与人际意义的实现紧密相连。该文从人际功能的视角,讨论了外交话语翻译中的情态动词及其类型、量值的使用情况,并对比习近平外交话语原文及译文中情态动词的使用特点,分析在外交话语译文中如何使用情态动... 外交话语翻译中情态动词的使用与人际意义的实现紧密相连。该文从人际功能的视角,讨论了外交话语翻译中的情态动词及其类型、量值的使用情况,并对比习近平外交话语原文及译文中情态动词的使用特点,分析在外交话语译文中如何使用情态动词构建人际意义及其效果。通过该文研究发现,外交话语中情态动词的英译过程经历了主动多样的转化,增加了动力情态动词和认识情态动词的使用,并倾向于使用中量值情态动词。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情态动词,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国际关系,准确传达中国意图,提高交流效率,促进双方的沟通和合作,达到预期的外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功能 外交话语 英译 情态动词 情态 情态类型
下载PDF
从情态动词到饰句副词——“敢”之“凡”义探源
7
作者 姜南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以往研究多将“敢”有“凡”义视为汉文佛典特有的语言现象,排除在“敢”的各类情态用法之外。本文基于汉译佛经中“敢”发生词义突变的年代和地域及其出现的句式语境,结合原典语言和汉语方言材料,初步推断这类“敢”并非昙花一现,来去... 以往研究多将“敢”有“凡”义视为汉文佛典特有的语言现象,排除在“敢”的各类情态用法之外。本文基于汉译佛经中“敢”发生词义突变的年代和地域及其出现的句式语境,结合原典语言和汉语方言材料,初步推断这类“敢”并非昙花一现,来去无踪影,而是作为一个外来词,在汉语语境下改头换面,遵循从情态动词到饰句副词的演变路径,被重新分析为表确认的语气副词,并在以晋语为代表的北方汉语中保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称量化词“敢” 情态动词 饰句副词
下载PDF
情态动词视角下《孟子》英译中的人际意义重构:以《大中华文库》英译本为例
8
作者 许明武 费婧 《语言教育》 2023年第3期98-112,共15页
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精华,在我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一部说理性散文,《孟子》展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和谈话艺术,塑造了坦率直言、无所顾忌的孟子形象,其英译本对语篇内外人际意义的重构是影响... 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精华,在我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一部说理性散文,《孟子》展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和谈话艺术,塑造了坦率直言、无所顾忌的孟子形象,其英译本对语篇内外人际意义的重构是影响其再现原文磅礴文风和孟子鲜明个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读者接受的重要因素。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情态动词为切入点,采用语料库方法,对比《孟子》原文与《大中华文库》英译本的情态动词使用特点,分析评价英译本对原文语篇内外人际意义的重构效果,以期对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外译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英译 情态动词 人际意义 语料库
下载PDF
汉英语情态义表达共性分析
9
作者 王飞华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7期122-129,共8页
不同语言的情态意义类型表达有共性也有差异。汉英语情态从类型出发,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如下共性:一、汉英主要情态意义类型上较为一致:都主要区分为动力、道义、认识情态三类;都具有现实性、非现实性、可能性、必要性等方面的分类。二、... 不同语言的情态意义类型表达有共性也有差异。汉英语情态从类型出发,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如下共性:一、汉英主要情态意义类型上较为一致:都主要区分为动力、道义、认识情态三类;都具有现实性、非现实性、可能性、必要性等方面的分类。二、汉英情态动词使用都存在语体选择分工。三、汉英情态动词的历史发展轨迹相似。情态共性的对比,有助于在汉英语的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情态类型 汉英 共性
下载PDF
“正”和“在”:情态与体貌之分
10
作者 方绪军 李旋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1期65-75,共11页
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副词“正”和“在”的根本区别在于表达情态和体貌之分。“正”表契合情态,强调人或事物恰好契合某种身份、性质、状态等,或强调两个相关的事物、事件或情形在某方面(包括在时间上)恰好契合。“在”则表进行体,表示动... 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副词“正”和“在”的根本区别在于表达情态和体貌之分。“正”表契合情态,强调人或事物恰好契合某种身份、性质、状态等,或强调两个相关的事物、事件或情形在某方面(包括在时间上)恰好契合。“在”则表进行体,表示动作行为活动变化处于持续进行或持续发生的状态。而“正在”既表情态又表体貌,但其句法功能并不只是“正”和“在”的功能交集,而是相对于“正”和“在”既有所收窄,又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 “在” 情态 体貌
下载PDF
论实现类型对动词完成体和动词类型的发展
11
作者 赵勇 《普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96,共6页
Talmy的实现宏事件提出了与终结性不同的实现类型概念,从界限的完成可能性视角识解完成体,据此发展了动词完成体概念,其概念从单一的完成体“有界终结”发展成为未然、隐含、固有和完全完成体四类。此外,通过比较分析Vendler的动词分类... Talmy的实现宏事件提出了与终结性不同的实现类型概念,从界限的完成可能性视角识解完成体,据此发展了动词完成体概念,其概念从单一的完成体“有界终结”发展成为未然、隐含、固有和完全完成体四类。此外,通过比较分析Vendler的动词分类和Talmy的完成动词分类的理论基础和分类标准,发现活动动词被细化为未然和隐含完成的意动动词,这是引入新理论和新标准给动词分类带来的新发展,其必然促进语法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类型 实现类型 动词完成体 活动动词
下载PDF
从《仪礼》《礼记》看同义动词的历时替换
12
作者 武振玉 张馨月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仪礼》与《礼记》两部文献,在内容上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距离,可以作为历时比较的语料。通过调查梳理发现,表示“往适”“返回”“站起”“上升”“下降”“穿戴”“结束”“改变”“等待”“佐助”“遇到”义的几组同... 《仪礼》与《礼记》两部文献,在内容上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距离,可以作为历时比较的语料。通过调查梳理发现,表示“往适”“返回”“站起”“上升”“下降”“穿戴”“结束”“改变”“等待”“佐助”“遇到”义的几组同义动词存在历时替换关系。一方面,对各组词的出现频次进行了统计,展现同义动词的替换情况;另一方面,考察了各组词句法功能的异同情况。同时,对同义词历时替换的机制进行了阐释,认为多义化导致的词义负担加重是原有词被后起词替换的主要原因,这一词汇演变现象可以用“择一原则”来解释,而语言的“喜新厌旧”心理和方言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 《礼记》 同义动词 历时替换
下载PDF
《仪礼》饮食相关类动词
13
作者 武振玉 张馨月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1-65,共5页
《仪礼》中表示吃喝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动词包括吃、喝、烹饪、盛放、舀取、置放、切割、除去等类,共有61个动词,其中超过100次的有4词,50—100次之间的有2词,30—50次之间的有8词,20—30次之间的有5词,10—20次之间的有6词,10次以下的有3... 《仪礼》中表示吃喝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动词包括吃、喝、烹饪、盛放、舀取、置放、切割、除去等类,共有61个动词,其中超过100次的有4词,50—100次之间的有2词,30—50次之间的有8词,20—30次之间的有5词,10—20次之间的有6词,10次以下的有36词,虽然个别词出现频次很高,但总体出现频次并不高。词义方面,各类大都既有用于一般意义的通用词,又有特定含义的特殊词,前者代表了《仪礼》与其他文献的一致性,后者体现了《仪礼》该类动词的特殊性。与上古汉语其他文献相比,《仪礼》该类动词一方面表现出与其他文献的一致性,主要是各义场核心词高度相同。一方面也展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一是一些动词在其他文献中不见或很少见;二是一些同义聚合成员少于其他文献,显示了其用词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 饮食类动词 同义聚合 出现频次
下载PDF
湖南平江赣语情态动词“要”的省合长音现象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山青 邹珊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7,共10页
湖南平江赣语情态动词“要”的声韵调在语流中通常省去,而时值和意义保留并合入到前音节里,致使其发音延长,形成省略合并型长音。实验语音分析显示,“要”的主要省合音变规律为:音节的主要元音发音明显加长,声调调值变为[原调值+4]。语... 湖南平江赣语情态动词“要”的声韵调在语流中通常省去,而时值和意义保留并合入到前音节里,致使其发音延长,形成省略合并型长音。实验语音分析显示,“要”的主要省合音变规律为:音节的主要元音发音明显加长,声调调值变为[原调值+4]。语言经济原则以及音系规则、韵律法则是省合长音产生的动因与机制,而“要”的半虚化属性是其得以生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省合长音 音变规律 成因
下载PDF
从句法变价看准双向动词的功能扩展
15
作者 王勇 《语言与翻译》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本文从句法变价的视角重新审视准双向动词的功能扩展,发现其功能扩展遵循“升价”模式,采用论元标记删略和移位两种手段实现变价,并通过“补偿”这一深层机制来进一步引发多个维度的“共变”联动。句法上,在S3句式(NP1+V准双向+NP2)中,... 本文从句法变价的视角重新审视准双向动词的功能扩展,发现其功能扩展遵循“升价”模式,采用论元标记删略和移位两种手段实现变价,并通过“补偿”这一深层机制来进一步引发多个维度的“共变”联动。句法上,在S3句式(NP1+V准双向+NP2)中,NP2的句法地位提升为宾语,V准双向实现及物化,整个句式变得简短。语义上,NP2的论元角色识别难度有所增加,NP1的施动性升高,NP2受动性提升。语用上,NP2的信息地位得以提升;准双向动词的及物化,受经济原则驱动,满足了人们对结构多样化的表达需求,具有简洁、新颖、醒目的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双向动词 功能扩展 句法变价 多维共变 补偿机制
下载PDF
汉语人体动作动词的语义逻辑性及其应用价值
16
作者 张道新 赵双双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人体动作动词是汉语动词的下位类,从词汇语义逻辑的视角进行分析可发现这类动词的语义存在严整的逻辑性。本文认为,动作动词可建立统一的语义结构框架,可划分为作用义、自为义和位移义等语义范畴,并有相对独立的语义和句法现象。对该类... 人体动作动词是汉语动词的下位类,从词汇语义逻辑的视角进行分析可发现这类动词的语义存在严整的逻辑性。本文认为,动作动词可建立统一的语义结构框架,可划分为作用义、自为义和位移义等语义范畴,并有相对独立的语义和句法现象。对该类动词语义逻辑性的探讨可为词典释义、辨析词义、判断宾语意义类型和义位衍生机制等问题提供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动词 语义结构 语义范畴 语义逻辑性
下载PDF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住”的情态特征及演变机制
17
作者 周红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住”基于动力学图式,表达叙说者对主客观条件作用下事件或命题能否停留、稳固、经受等可能性的主观表现。该结构经历了由空间域到状态域、时间域的放射性隐喻扩展,多表动力情态,表认识情态和估价时已经词汇化。“V...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住”基于动力学图式,表达叙说者对主客观条件作用下事件或命题能否停留、稳固、经受等可能性的主观表现。该结构经历了由空间域到状态域、时间域的放射性隐喻扩展,多表动力情态,表认识情态和估价时已经词汇化。“V得/不住”在认知域、情态类型方面对称,在使用频率和语体方面不对称,与“(不)能V住”“(不)能V得住”在主观性程度上不同。“V得住”的语法化早于“V不住”,均受到了语义虚化、句法结构、语用因素等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得/不住” 情态 动力学图式 对称与不对称 语法化与词汇化
下载PDF
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回避行为的研究:回顾与反思
18
作者 陈香 《广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0-64,70,110,共7页
回避行为在二语习得和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它一方面是一种避免犯错的消极策略,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维持交际的积极策略。短语动词是英语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也是英语学习中很难掌握的一个内容。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对回避产生的原因及回... 回避行为在二语习得和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它一方面是一种避免犯错的消极策略,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维持交际的积极策略。短语动词是英语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也是英语学习中很难掌握的一个内容。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对回避产生的原因及回避行为的分类等方面的研究,对比和反思现有关于英语短语动词回避行为的研究在重要概念的界定和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行为 短语动词 回顾与反思
下载PDF
概念型教学法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习得效应
19
作者 王文斌 魏玉凤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6,91,共13页
本文聚焦于英语短语动词的分类及多义短语动词的语义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考察概念型教学法(CBLI)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习得效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1)CBLI有助于学习者对短语动词概念的习得,而且该效果具有可持续性;(2)学习者... 本文聚焦于英语短语动词的分类及多义短语动词的语义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考察概念型教学法(CBLI)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习得效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1)CBLI有助于学习者对短语动词概念的习得,而且该效果具有可持续性;(2)学习者的表现随短语动词隐喻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与方位和体式短语动词相比,CBLI对学习者习得隐喻式短语动词的效果更好,而且这种效果也具有可持续性;(3)CBLI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性概念意识和概念系统思维。较高得分者构建完整行动导向基础图式(SCOBA)的表现更好,能更加准确地提炼出短语动词的核心意义,其SCOBA更具图式化特征,抽象程度更高,而较低得分者的SCOBA却较为具体,更依赖于具体的语境,不具备概括性和可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动词 概念型教学 大学英语学习者 完整行动导向基础图式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视觉行为动词翻译研究——以《骆驼祥子》两译本为例
20
作者 赵秋荣 蔡梦涵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2-198,共7页
基于《骆驼祥子》两译本的平行语料库,以视觉行为动词为切入点,探究视觉行为动词翻译与译者风格的关系。研究发现:1)翻译过程中两译者都倾向于将视觉行为动词进行明晰化翻译处理,尤其体现在心理层面视觉动词的翻译上;2)两译本的明晰化... 基于《骆驼祥子》两译本的平行语料库,以视觉行为动词为切入点,探究视觉行为动词翻译与译者风格的关系。研究发现:1)翻译过程中两译者都倾向于将视觉行为动词进行明晰化翻译处理,尤其体现在心理层面视觉动词的翻译上;2)两译本的明晰化程度不同,施晓菁译本较葛浩文译本明晰化程度更高;3)翻译明晰化程度不仅体现出译者对源语理解的差异,也体现出译者风格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祥子》两译本 视觉行为动词 明晰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