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古汉语情态词“必”的性质与来源新探
1
作者 任荷 《辞书研究》 2024年第5期99-109,共11页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辨析了上古汉语情态词“必”的句法属性和语义功能,认为概括词“必MOD”包含了五个词项,其中,三个是情态助动词,两个是情态副词;继而调查并分析“必”作为典型实词的各项用法,论证了情态助动词“必”的源头...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辨析了上古汉语情态词“必”的句法属性和语义功能,认为概括词“必MOD”包含了五个词项,其中,三个是情态助动词,两个是情态副词;继而调查并分析“必”作为典型实词的各项用法,论证了情态助动词“必”的源头是“保证、确保”义的及物动词“必”,而非单独做谓语的形容词“必”;最后指出形容词“必”同样来源于及物动词“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词“必” 词类属性 语义功能 历史来源 上古汉语
下载PDF
维吾尔语情态词与汉语能愿动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庄淑萍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27,共4页
维吾尔语情态词是维吾尔语独有的特殊词类。虽然它与汉语能愿动词在语法意义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性质上却完全不同。本文就情态词与能愿动词的性质、特征及其异同与对应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情态词 能愿动词
全文增补中
维吾尔语情态词及其评价功能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范志强 《喀什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前,维吾尔语专家学者对于维吾尔语情态词是否单独成类存在争议。笔者对情态的普适性概念展开调查,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肯定了维吾尔语情态词的成类,同时秉承了传统语法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语言的研究思路,借助模态逻辑学,提出了维吾... 目前,维吾尔语专家学者对于维吾尔语情态词是否单独成类存在争议。笔者对情态的普适性概念展开调查,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肯定了维吾尔语情态词的成类,同时秉承了传统语法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语言的研究思路,借助模态逻辑学,提出了维吾尔语情态词研究新视角,以期分析出维吾尔语情态词的分类变化、情态分类;并围绕人际元功能,分析了维吾尔语情态词的评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语情态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模态 评价
下载PDF
论俄语情态词
4
作者 张扬 《中国俄语教学》 2015年第2期28-31,共4页
学术界普遍认为情态词是主观情态意义的重要表达手段,随着情态性理论的发展,与"人"相关的情态意义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本文从情态范畴和情态意义的内涵与外延扩展轨迹和发展变化,考查俄语情态词的意义、功能及语义场中的地位。
关键词 情态性范畴 情态词意义 情态词
下载PDF
简评《宪法》英文版的情态词翻译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永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情态词英译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宪法》英译文在区分情态表达和直陈宣告上是做得比较好的,但在具体的情态词翻译上却呈现出比较混乱的状态,提出使用shall、may和may not来分别表达赋子义务、授予权利... 本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情态词英译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宪法》英译文在区分情态表达和直陈宣告上是做得比较好的,但在具体的情态词翻译上却呈现出比较混乱的状态,提出使用shall、may和may not来分别表达赋子义务、授予权利和剥夺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情态词 英译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研究表示证据性日语情态词的翻译倾向——以(シ)ソウダ/ダッタ为代表
6
作者 王瀚莹 李光赫 《现代语言学》 2020年第3期437-444,共8页
语料库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语言学习者因为个人语言习惯造成的意思曲解、偏差等现象。本文以包含40多部日本现代流行小说作品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抽取709条(シ)ソウダ的例句作为(シ)ソウダ/ダッタ翻译倾向... 语料库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语言学习者因为个人语言习惯造成的意思曲解、偏差等现象。本文以包含40多部日本现代流行小说作品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抽取709条(シ)ソウダ的例句作为(シ)ソウダ/ダッタ翻译倾向研究专用语料库,并以李光赫(2018)提出的函数检验(MI值、T值)为基础分析方法,从“共同搭配情况”的观点出发,探讨以(シ)ソウダ/ダッタ为代表的表示证据性日语情态词的翻译倾向,在扩展字典上局限语义的同时,也起到使中日日语学习者在翻译文献资料时尽量避免母语影响以及个人情感倾向的作用,对形成客观翻译材料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シ)ソウダ 证据性 日语情态词 语料库语言学
下载PDF
哈萨克语的情态词 被引量:1
7
作者 乌鲁木齐拜.杰特拜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7-21,共5页
人们利用语言传递有关客观世界的信息的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于所言内容的主观态度,情态词是主观态度的重要表达手段之一。哈萨克语的情态词活跃于人们的口语和书面语交际中,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学术界把情态词已确定为... 人们利用语言传递有关客观世界的信息的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于所言内容的主观态度,情态词是主观态度的重要表达手段之一。哈萨克语的情态词活跃于人们的口语和书面语交际中,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学术界把情态词已确定为一个独立的词类,列入助词的特殊类别,但争论很大。从语义学、形态学以及句法功能学角度对哈萨克语的情态词的来源、结构、语义类别和句法功能进行初步的梳理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词 来源 结构 语义类别 句法功能
下载PDF
多义情态词“应该”的日译形态考察
8
作者 朱益倩 徐英锦 《海外文摘》 2021年第15期21-22,共2页
汉语情态词“应该”可分为表达道义情态的“应该1”和表达认识情态的“应该2”。本文以《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80年代中国小说为对象考察“应该”在日语中的表达方式。发现“应该1”与日语的“べきだ”“なければならない”等、“应该2... 汉语情态词“应该”可分为表达道义情态的“应该1”和表达认识情态的“应该2”。本文以《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80年代中国小说为对象考察“应该”在日语中的表达方式。发现“应该1”与日语的“べきだ”“なければならない”等、“应该2”与“はずだ”“だろう”等形态有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义情态词 “应该1” “应该2” 语料库 日译形态
下载PDF
情态词作定语时用‘の’与用‘な’的区别
9
作者 应骥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88年第3期23-26,共4页
有人向我提出下面例句,问我这些句子中的和可不可以互换?用“僅”与用“僅”有什么区别?这几个例句是: (1) 僅时间違汽车乗/就差那么一点时间就没有能坐上火车。 (2) 僅时间十分利用/即使一点点儿时间也得好好利用。 (3) 二人僅暄嘩/俩... 有人向我提出下面例句,问我这些句子中的和可不可以互换?用“僅”与用“僅”有什么区别?这几个例句是: (1) 僅时间違汽车乗/就差那么一点时间就没有能坐上火车。 (2) 僅时间十分利用/即使一点点儿时间也得好好利用。 (3) 二人僅暄嘩/俩人为了一点儿小事吵架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动词 情态词 主观感受 客观叙述 名词 犯罪 定语 例句 句子 副词
下载PDF
“情态词+NP了”结构中NP的事件语义建构研究
10
作者 张耘鸣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6,共10页
在现代汉语"情态词+NP了"结构当中,有的NP在语义上指向事件而非事物,文章将其界定为事件语义建构现象。文章首先区分出NP建构的三种事件类型:动作性事件、体相性事件和状态变化性事件,同时根据隐含谓词的不同区分出不同的子类... 在现代汉语"情态词+NP了"结构当中,有的NP在语义上指向事件而非事物,文章将其界定为事件语义建构现象。文章首先区分出NP建构的三种事件类型:动作性事件、体相性事件和状态变化性事件,同时根据隐含谓词的不同区分出不同的子类型,并说明NP在不同子类型中被识解为不同的语义角色。其次,建构不同事件语义类型时,NP的语义基础也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自身语义特点与物性角色的配对关系不同。另外,这种语言现象也在逐步扩展,会进一步影响到汉语的语义和词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词 事件建构 事件结构 物性角色
下载PDF
汉语情态词否定替换现象及其成因
11
作者 魏政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83-85,89,共4页
汉语有些情态助动词如“要、必须”等被“不”否定时通常用其他情态助动词替换。以往研究中的肯定词性质分析和程度量点分析存在语言事实片面以及解释力不足的问题。“要”的否定替换存在于主语是非第一人称的一般陈述句,其原因是作为... 汉语有些情态助动词如“要、必须”等被“不”否定时通常用其他情态助动词替换。以往研究中的肯定词性质分析和程度量点分析存在语言事实片面以及解释力不足的问题。“要”的否定替换存在于主语是非第一人称的一般陈述句,其原因是作为汉语祈使句专用否定标志之一的“不要”会导致句类变化或者句类属性无法确定。而“必须”的否定替换体现了语言经济性原则的要求,使得“不必须”的竞争力远弱于“不必、不须”等更简单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词 否定替换 句类歧义 经济性原则
下载PDF
浅议用情态词表达语气或态度
12
作者 王明亮 《语言教育》 1999年第3期63-65,共3页
提起情态词,一定会有不少人感到陌生,或者把它们同情态动词混为一谈。其实,情态词和情态动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词类。情态词多是副词(或短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也比较灵活,用来作独立成分或状语,表示说话人的态度或语气。如:1.certainly 一... 提起情态词,一定会有不少人感到陌生,或者把它们同情态动词混为一谈。其实,情态词和情态动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词类。情态词多是副词(或短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也比较灵活,用来作独立成分或状语,表示说话人的态度或语气。如:1.certainly 一定,必定表示说话人对所涉及的事物有一定的信心、把握。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词 情态动词
下载PDF
表示可能性的德语情态词
13
作者 林珍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4年第2期26-29,共4页
人们在交际的时候,往往要对某一种情况能否成立、存在、出现和产生作出自己的判断:或肯定,或否定,或介乎二者之间,即以审慎的态度对它的可能性进行猜测。如下面例子表明的那样: 例1.Ich halte das fur gewiβ. 我认为此事确凿无疑。(肯定)
关键词 讲话人 情态词 情态动词 真实性 德语学习 可靠性 句子副词 德语语法 细微的差别 交际对方
下载PDF
2017美国国情咨文中情态词的批评性分析
14
作者 罗晶 《海外文摘》 2017年第15期9-10,共2页
本文从情态系统角度对美国2017国情咨文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出发进行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经过系统研究得出,美国2017国情咨文倾向于高频率地使用中量值的情态动词来实现各种不同的基于政治和权力需要的人际功能。
关键词 国情咨文 批评性分析 情态词
下载PDF
晋语张家口方言“认识-示证”情态词“想”及其情态化历程
15
作者 宗守云 《语文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4,F0003,共8页
张家口方言情态词“想”既是认识情态词,又是示证情态词,两种情态用法融为一体,不分主次。作为认识情态词,“想”表达可能性意义,具有或然性特征,在句法和语义上都符合认识情态词特征。作为示证情态词,“想”和“说”“见”具有同等重... 张家口方言情态词“想”既是认识情态词,又是示证情态词,两种情态用法融为一体,不分主次。作为认识情态词,“想”表达可能性意义,具有或然性特征,在句法和语义上都符合认识情态词特征。作为示证情态词,“想”和“说”“见”具有同等重要的示证地位,与“说”“见”一道构成了严密的示证系统,分别表示信息来源是推测的(“想”)、听说的(“说”)和亲见的(“见”)。“想”是从“思索”义动词经“推测”义过渡阶段发展为“认识-示证”情态词的,是通过宾语从句主语提升为话题和主句主语代词“我”脱落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张家口方言 “认识-示证”情态词 情态
原文传递
汉语担心-认识情态词“怕”“看”“别”的语法化 被引量:47
16
作者 高增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2003年第1期97-102,共6页
现代汉语中“怕”“看”“别”都分别由害怕义动词、观看义动词、禁止义否定副词发展出了表示担心一认识情态的标记词用法。其语法化过程分别是:怕:害怕→担心→担心→认识情态→认识情态;看:观看→提醒注意、警告告诚→担心→认识情态;... 现代汉语中“怕”“看”“别”都分别由害怕义动词、观看义动词、禁止义否定副词发展出了表示担心一认识情态的标记词用法。其语法化过程分别是:怕:害怕→担心→担心→认识情态→认识情态;看:观看→提醒注意、警告告诚→担心→认识情态;别:禁止劝阻、警告告诫→担心→认识情态→认识情态。这些语法化途径都可以找到跨语言材料的验证,因而具有类型学的意义。另外,在实词虚化的过程中,都伴随从非元语用法到元语用法的转变,经过了从具有语法主语到具有言者主语、从命题功能到言谈功能的变化,说明这种语法化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主观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语法化 “怕” “看” “别” 情态词 动词 否定副词 禁止义 观看义 害怕义 标记词 用法 实词 命题功能 言谈功能
原文传递
中国英语学习者义务型情态词产出的多纬度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春雨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94,159,共15页
本文通过调查多个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和16名受试的口、笔语产出语料,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义务型情态词的使用特征,通过调查教学语料库并结合问卷、访谈等方法探讨其产出的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在should、ought to、b... 本文通过调查多个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和16名受试的口、笔语产出语料,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义务型情态词的使用特征,通过调查教学语料库并结合问卷、访谈等方法探讨其产出的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在should、ought to、be supposed to、must、have to、have got to、need to的使用上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2)整体而言,不同水平组的学习者在义务型情态词的使用上较为接近;(3)同一水平组的学习者在上述情态词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义务型情态词自身的特性、教学中存在的偏差、母语迁移、二语水平、对输入加工的普遍原则及学习者之间的种种差异,是出现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学习者 口笔语 义务型情态词 情态教学 学习者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高水平学习者议论文中认知情态词的使用特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宇 樊宇 徐伟 《中国外语教育》 2008年第4期55-63,75,共10页
本研究依据Hyland & Milton(1997)认知情态类模糊限定语的分类,从比较中国、美国和法国大学生议论文中认识情态词入手,通过对比各组观察频数,试图发现三国大学生议论文中认知情态词的使用策略差异。分析数据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认... 本研究依据Hyland & Milton(1997)认知情态类模糊限定语的分类,从比较中国、美国和法国大学生议论文中认识情态词入手,通过对比各组观察频数,试图发现三国大学生议论文中认知情态词的使用策略差异。分析数据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认知情态词的使用策略基本接近美国本族语大学生,而法国大学生议论文中认知情态词的使用策略和本族语大学生存在明显差异。另外通过数据分析,本研究还以期探讨母语文化是否显著影响二语写作者习得模糊限定语这一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限定语 大学生议论文 认知情态词 观察频数 文化
原文传递
将来情态词“会”的语法属性——兼论汉语将来事态句
19
作者 王和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7,共9页
将来情态词"会"句法表现独特,区别于典型的知识情态词和根情态词。在生成句法的理论框架下,"会"作为情态屈折语TMOD可生成非现实句。这样,既明确了"会"的结构位置,解释了"会"的语法特性,又能... 将来情态词"会"句法表现独特,区别于典型的知识情态词和根情态词。在生成句法的理论框架下,"会"作为情态屈折语TMOD可生成非现实句。这样,既明确了"会"的结构位置,解释了"会"的语法特性,又能避免将其视为未来时制标记的问题。汉语中没有(将来)时制范畴,通常依赖情态屈折语"会""将""要"生成非现实句,将来事态是非现实意义的自然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来情态词 “会” 情态屈折语 汉语将来事态句
原文传递
东乡语情态词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包满亮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情态是叙述者对所述行为或事物所持的态度和看法。东乡语情态词按其含义可分为推断、肯定、显然、必须、强调、允许、可能等。情态的表现手段可有多种。从语义学和类型学角度对一个语言的情态词、情态意义及其表现手段等进行梳理,有助... 情态是叙述者对所述行为或事物所持的态度和看法。东乡语情态词按其含义可分为推断、肯定、显然、必须、强调、允许、可能等。情态的表现手段可有多种。从语义学和类型学角度对一个语言的情态词、情态意义及其表现手段等进行梳理,有助于了解和揭示该语言情态范畴系统及其表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语 情态词 情态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