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性体验、情感认同与人格塑造——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1
作者 王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03-210,共8页
以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作为切入点,论述了建筑美学与感性体验、情感认同与建筑审美教育的关系。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结合工科院校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提出了以人格塑造设定教学目标、以感性体验设计教学方法、以情感认同构思教学内容的... 以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作为切入点,论述了建筑美学与感性体验、情感认同与建筑审美教育的关系。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结合工科院校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提出了以人格塑造设定教学目标、以感性体验设计教学方法、以情感认同构思教学内容的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期解决当前建筑美学课程教学中由于感性体验、情感认同教育缺失造成的人格塑造不全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建筑美学 感性体验 情感认同 人格塑造
下载PDF
大学校史馆提升校友情感认同的效用机制探析——基于“记忆之场”的理论视角
2
作者 徐松如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8-126,共9页
大学校史馆如何成为大学—校友关系建构的重要场所和情感载体,以促进校友“集体记忆”形成,进而加强校友对母校的情感认同,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记忆之场”的理论视角,探讨校史馆如何通过展示和叙事为校友构建“... 大学校史馆如何成为大学—校友关系建构的重要场所和情感载体,以促进校友“集体记忆”形成,进而加强校友对母校的情感认同,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记忆之场”的理论视角,探讨校史馆如何通过展示和叙事为校友构建“集体记忆”,成为融合记忆与情感的“记忆之场”,并对提升校史馆在凝聚校友情感认同方面的具体举措进行探索,试图为当代大学校史馆建设以及大学—校友关系建构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史馆 校友关系 集体记忆 情感认同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中情感认同的培养
3
作者 周建锋 蔡雪桑 《教育评论》 2024年第7期90-97,共8页
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中情感认同的培养,从本质上是将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完成向信仰认同体系的转化,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思政课堂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政课混合教学中情感认同的培养,需要贯穿课前——课... 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中情感认同的培养,从本质上是将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完成向信仰认同体系的转化,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思政课堂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政课混合教学中情感认同的培养,需要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其中课前重在情感塑造,课中强调情感表达,课后需要关注情感认同的形成。面对思想政治理论混合教学中缺乏情感共鸣点、课程情感“含金量”偏低等问题,需要从提高学生情感的感知力、增强情感引导、提升教师素质等方面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混合教学 情感认同
下载PDF
西汉关中民众对秦朝的情感认同——以司马迁为例
4
作者 吴涛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无论是在西汉王朝建立过程中,还是西汉王朝建立后,关中民众都表现出对西汉的拥戴。西汉政权作为秦王朝的终结者,使得反秦叙事成为西汉王朝合法性的来源之一。但关中民众作为秦人后裔,在接受西汉王朝及其反秦叙事的同时,也对秦朝有所留恋... 无论是在西汉王朝建立过程中,还是西汉王朝建立后,关中民众都表现出对西汉的拥戴。西汉政权作为秦王朝的终结者,使得反秦叙事成为西汉王朝合法性的来源之一。但关中民众作为秦人后裔,在接受西汉王朝及其反秦叙事的同时,也对秦朝有所留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秦朝的情感认同,而这一点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明显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秦朝 西汉 情感认同
下载PDF
情感认同视角下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5
作者 赵晓刚 赵鑫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7期34-38,共5页
情感认同是凝聚和动员民众的重要方式,如何将游离、分散的个体情感凝聚到中华民族的集体情感和家国情怀中,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情感认同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阐述和价值彰显进行... 情感认同是凝聚和动员民众的重要方式,如何将游离、分散的个体情感凝聚到中华民族的集体情感和家国情怀中,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情感认同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阐述和价值彰显进行分析,探索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即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各族群众的情感认同,夯实经济基础、构建民族地区情感基础,打造公共空间、拓展民族情感的联结方式,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乡土文化的情感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情感认同 广西 实践经验
下载PDF
论以制度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海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追求,成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制度文化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重要因素。新制度经济学将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追求,成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制度文化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重要因素。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区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区分,我们把制度文化分为正式制度文化和非正式制度文化。正式制度文化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显性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生成起“硬性”保障作用。非正式制度文化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隐性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生成起“软性”渗透作用。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推动民主法治进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感认同
下载PDF
以情感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基于云南花灯艺术的讨论
7
作者 周灵颖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5,共11页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寄托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与精神使命,情感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云南花灯是广泛流行于云贵高原地区并为多民族共享的民间艺术形式,根植于各民族共有共享的生活之中。作为共聚性艺术,花灯艺...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寄托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与精神使命,情感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云南花灯是广泛流行于云贵高原地区并为多民族共享的民间艺术形式,根植于各民族共有共享的生活之中。作为共聚性艺术,花灯艺术的生活实践唤醒了各族人民个体丰富充沛的家园之情,激发凝聚了各民族间和睦融洽的集体情感,稳固强化了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有效连接与积极互动。花灯艺术蕴含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意识,形塑了各族人民共识性价值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民族花灯艺术的实践案例表明,以情感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历经三个阶段:“个体情感”的生发、“集体情感”的凝聚,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强化。情感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能够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花灯 情感认同 集体情感 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基于情感认同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新探
8
作者 郑雪红 《华夏教师》 2024年第1期91-92,共2页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真情实感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必备要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写作内容感染力不足,写作手法的创新性有待提升,这主要与...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真情实感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必备要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写作内容感染力不足,写作手法的创新性有待提升,这主要与学生缺乏情感的认同与融入有关。本文探讨基于情感认同理念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旨在通过分析情感认同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价值、探究将情感认同和写作教学融合运用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有话可说,有‘法’可依,有情可抒”,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和表达能力,培养其情感思维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写作指导 情感认同
下载PDF
基于情感认同的战斗精神培育路径初探
9
作者 张龙 《政工学刊》 2024年第8期28-29,共2页
战斗精神是军人信念、情感、意志、作风的集中体现。其中,情感作为一种非理性因素,往往发挥着理性因素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通常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情感认同则是当人们在自身需求与客观事物相契合时,表现出的认可、... 战斗精神是军人信念、情感、意志、作风的集中体现。其中,情感作为一种非理性因素,往往发挥着理性因素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通常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情感认同则是当人们在自身需求与客观事物相契合时,表现出的认可、满意、热爱等心理状态,进而对个体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加强革命军人战斗精神培育,需要用好情感认同这一特殊纽带,使之成为激发精神、塑造意志的强大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认同 理性因素 动力源 自身需求 个体行为 心理状态 路径初探 革命军人
下载PDF
情感认同: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路径——以武汉“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为例
10
作者 岳冰倩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精细化的社区治理离不开“情感”这一要素的投入。本文将“情感”作为治理的手段,以武汉“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为例,深入分析“情感认同”能够激发社区共同体建设的运作逻辑,并总结出其助推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四条路径:构建社区与... 精细化的社区治理离不开“情感”这一要素的投入。本文将“情感”作为治理的手段,以武汉“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为例,深入分析“情感认同”能够激发社区共同体建设的运作逻辑,并总结出其助推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四条路径:构建社区与居民共同的利益联结;提升居民对社区共同体认知;提高居民的社区治理主体意识;赋予社区强大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认同 社区治理共同体 构建路径
下载PDF
情感认同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探究
11
作者 王霄阳 《世纪桥》 2024年第7期69-71,共3页
高校思政工作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理论融入不够深入、教育效果不够理想、渠道单一等,导致思政工作效果有限。如何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和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思政工作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理论融入不够深入、教育效果不够理想、渠道单一等,导致思政工作效果有限。如何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和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情感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教育功能。从情感认同的视角,探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以解决现有问题,从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认同 思政工作 情感触发点
下载PDF
网络微短剧的情感认同与审美转变——从《逃出大英博物馆》谈起
12
作者 张子竞 《视听》 2024年第8期64-67,共4页
2022年,网络微短剧市场快速发展并实现井喷式爆发。《逃出大英博物馆》作为2023年度头部网络微短剧,一度引发现象级观剧热潮,其走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视听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该剧以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结合碰撞为创作理念,激... 2022年,网络微短剧市场快速发展并实现井喷式爆发。《逃出大英博物馆》作为2023年度头部网络微短剧,一度引发现象级观剧热潮,其走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视听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该剧以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结合碰撞为创作理念,激发了观众的情感认同与数字文化浪潮中的视听审美转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兴影视艺术中的融合和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微短剧 《逃出大英博物馆》 情感认同 审美转变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增进情感认同的策略探析
13
作者 岳文茜 《美眉》 2024年第3期0034-0036,共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中明确指出“育人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由此可见,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情感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中明确指出“育人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由此可见,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情感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的心理体验,能够对人产生稳定的影响作用,情感认同作为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对人的影响,对于促进学生认知水平以及道德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情感认同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题增进情感认同的有效策略,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理论、道路的情感认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认同 初中生 道德与法治课堂 策略探析
下载PDF
中国逻辑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困境之解
14
作者 何洁 《大学(思政教研)》 2024年第9期11-14,共4页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文章通过分析情感认同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原因,进而发掘解决问题的思维元层次路径即中...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文章通过分析情感认同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原因,进而发掘解决问题的思维元层次路径即中国逻辑路径。中国逻辑是应对“知行分离”、补足传统情感认同培育模式,抵御对抗性思维模式负面影响、构建自我实现正向反馈机制的有效路径,其以一种更符合中国人心理和认知习惯的方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感认同 困境 中国逻辑
下载PDF
身份表述、情感认同与文化基因: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意义书写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春彦 陈沄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76-282,共7页
文化人类学纪录片是文化人类学和纪录片相结合发展而来,它通过视听语言实现对异文化的表述,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完整地呈现,进而达成对文化事项的“深描”。而在影像所建构的时空中,影像媒介的联结性则帮助观众实现身体的“虚拟在... 文化人类学纪录片是文化人类学和纪录片相结合发展而来,它通过视听语言实现对异文化的表述,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完整地呈现,进而达成对文化事项的“深描”。而在影像所建构的时空中,影像媒介的联结性则帮助观众实现身体的“虚拟在场”,并通过仪式再现的方式唤起人们对文化的共同记忆,于多维的交流互动中形成情感共同体,达成情感共识,进而强化群体认同。同时,导演通过对民族文化基因符码的深刻挖掘与生动呈现,完成了对民族文化及精神意义的深刻表达与有效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身份表述 情感认同 文化基因 文化传播
下载PDF
民众对辅警情感认同问题研究--基于H省的考察
16
作者 张玉凤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4-60,共7页
情感认同作为联络辅警与民众的心理纽结,是辅警贯彻“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的重要体现。以属地影响为视角,立足H省开展实证研究发现,民众对辅警的情感认同困境主要受到辅警制度,组织支持,民众的人口学特征、社会身份,民众与辅警接触等... 情感认同作为联络辅警与民众的心理纽结,是辅警贯彻“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的重要体现。以属地影响为视角,立足H省开展实证研究发现,民众对辅警的情感认同困境主要受到辅警制度,组织支持,民众的人口学特征、社会身份,民众与辅警接触等因素影响。结合H省实践,加强民众对辅警情感认同,需要完善优化辅警制度,构建民辅警协同作战的良性工作机制,提升辅警综合素养,塑造辅警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探索辅警参与的基层警务共同体的情感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警 民众 情感认同 和谐警民关系
下载PDF
云南大学可食性景观体验与情感认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宏鑫 季文华 +4 位作者 邝安宁 洪晨昕 陈静 徐佳 林锦屏 《世界生态学》 2023年第2期123-137,共15页
可食性景观(Edible Landscape)是近年来兴起的多功能造景方式,是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物种构成的景观,强调景观的功能与价值,具有可食性、观赏性、经济性等特征。可食性景观规划与建设推动了高校科学合理的景观资源配置效应,提升了校园景... 可食性景观(Edible Landscape)是近年来兴起的多功能造景方式,是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物种构成的景观,强调景观的功能与价值,具有可食性、观赏性、经济性等特征。可食性景观规划与建设推动了高校科学合理的景观资源配置效应,提升了校园景观的观赏、教育、科研、生态及经济价值。校园可食性景观承载了高校的文化与景观价值,满足师生的田园式体验与情感需求,师生情感体验与情感认同逐渐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新视角。本研究以云南大学呈贡校区为案例,以云南大学师生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网络爬虫获取数据,掌握呈贡云南大学校园可食性景观资源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可食性景观的多元价值;揭示师生情感认同与校园可食性景观资源价值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 可食性景观 情感体验 情感认同
下载PDF
价值建构与情感认同——高校招生宣传片制作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旭初 刘湘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高校宣传片是塑造高校品牌的重要手段。在媒体生态环境发生巨变的背景下,高校宣传片的制作理念随之发生变化。本文选取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近年发布的9部招生宣传片,从文本、镜头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招生宣传片的受众... 高校宣传片是塑造高校品牌的重要手段。在媒体生态环境发生巨变的背景下,高校宣传片的制作理念随之发生变化。本文选取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近年发布的9部招生宣传片,从文本、镜头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招生宣传片的受众意识逐步增强,在内容上呈现出时长更短、语态年轻化、题材新闻化等特征,在文本叙事和镜头语言上更符合“00后”审美标准。以宣传片为载体,高校通过价值构建、情感认同等方式,达到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吸引优秀生源报考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宣传片 制作策略 价值构建 情感认同 高校品牌
下载PDF
政党形象的生活化传播与情感认同建构——基于H省D市传播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希 任增元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0,176,共9页
生活化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传播模式的内生困境,为政党形象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在情感化设计的理论视角下,政党形象的生活化传播模式视政党形象为整体性的政治文化产品,将传播对象解构为不同层次的情感化设计后,再重构整体性的情感认识和... 生活化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传播模式的内生困境,为政党形象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在情感化设计的理论视角下,政党形象的生活化传播模式视政党形象为整体性的政治文化产品,将传播对象解构为不同层次的情感化设计后,再重构整体性的情感认识和认同,就能够打破粗放化、灌输化、碎片化等传播痼疾,高度契合情感认同的发展规律。通过对H省D市相关实践的考察发现,生活化传播模式呈现出“感官刺激与伦理情感融合-集体记忆与生活满足统一-情感支持与意义获得实现-榜样作用与负面警示强化”的清晰逻辑,从而有效推动了情感认同的发展。在未来政党形象传播工作中,应当注重不断强化、完善政党形象的生活化传播模式,并推动其与大型政治仪式有机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党形象 生活化传播 情感认同 情感化设计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传播中的涵化效果与情感认同——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静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152-156,共5页
随着情感要素在课程文件中得以提炼并持续凸显,在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上更新情感认同的内容指向及其培养机制,是“新课标”背景下课程设计必须回应的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强化情感认同,既是“新课标”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 随着情感要素在课程文件中得以提炼并持续凸显,在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上更新情感认同的内容指向及其培养机制,是“新课标”背景下课程设计必须回应的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强化情感认同,既是“新课标”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目标要求,也是推进“新课标”实践转化的现实需要。基于情感认同价值与涵化效果反思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既要科学设置课程目标,关注多元情境中的情感同一性辨识,着眼于情感要素的层次性,系统把握情感认同的生成逻辑;同时也应协调涵化变量,注重历史资源网络整合,并建立交互涵化机制,深化活动纵向延伸,从而反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情感认同 涵化 跨学科主题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