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析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情景说
被引量:
1
1
作者
唐艳华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1-74,86,共5页
在中国古代诗学中 ,情景说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 ,一直是诗论家们不倦的诗歌审美话题。通过考察情景说的历史发展与流变 ,分析了情与景的辨证关系及其内涵 ,发现在诗论家眼里 ,情景与意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又通过把握二者内在关系 ,从...
在中国古代诗学中 ,情景说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 ,一直是诗论家们不倦的诗歌审美话题。通过考察情景说的历史发展与流变 ,分析了情与景的辨证关系及其内涵 ,发现在诗论家眼里 ,情景与意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又通过把握二者内在关系 ,从美学、艺术的审美的角度阐明了二者是关于人与自然合德的情感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学
情景说
情景
相生
情景
交融
诗论
诗歌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景说”与“移情说”比较管窥——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为例
2
作者
王立群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17-19,共3页
王国维的情景说和李普斯的移情说所谈的都是情感与外物的关系问题,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一对相类似的概念,但是从他们对主、客体的界定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来看,情景说主要是创作论,而移情说主要是审美欣赏理论,二者貌似而有本质区别。
关键词
移情
说
情景说
审美主体
创作主体
认知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王夫之的情景说
3
作者
赵媛媛
《巢湖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9-62,共4页
情和景是王夫之美学体系的重要范畴。情景说源远流长,王夫之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情景说理论。文章主要结合具体诗歌作品,浅析王夫之提出的对于情景的艺术处理方式——"情中景"、"景中情",以及他所...
情和景是王夫之美学体系的重要范畴。情景说源远流长,王夫之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情景说理论。文章主要结合具体诗歌作品,浅析王夫之提出的对于情景的艺术处理方式——"情中景"、"景中情",以及他所推崇的独特至高的艺术境界——"情景妙合无垠"。在分析这三种情景关系的同时,探析了这一情景关系说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情景说
情中景
景中情
情景
妙合无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王夫之“情景说”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4
作者
完颜振清
《当代音乐》
2018年第5期123-124,共2页
王夫之的美学体系作为明末清初时期的标志之一,他建立了一个以诗歌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这种唯物主义美学体系,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总结的形态。通过类比观察可以得出诗的实践与音乐的实践是具有共性的,它们都必须经过创作、表演...
王夫之的美学体系作为明末清初时期的标志之一,他建立了一个以诗歌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这种唯物主义美学体系,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总结的形态。通过类比观察可以得出诗的实践与音乐的实践是具有共性的,它们都必须经过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而创作都是它们的基础。诗的表演与音乐的表演略有不同,诗的表演更多的是通过传诵,但本质上它与音乐的表演是一样的。王夫之的"情景说"不仅仅是诗歌美学,它对于音乐美学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说
审美意象
音乐创作
审美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考情景说话题的考查特点及解答要领
5
作者
丁兆存
《中学教与学》
2008年第8期4-6,共3页
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中,有一种特别的说话类试题——情景说话,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这类试题最大特点是,把表达者(考生)的说话置于特定的情景氛围之中,从而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感,达到表达目的。
关键词
中考语文试题
解答要领
考查特点
情景说
话题
说
话
分寸感
考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王夫之“情景说”
6
作者
赵继红
《才智》
2010年第14期140-140,共1页
本文试从比较文学角度,通过对我国明清之际杰出的诗论家王夫之"情景相生"说与德国美学家立普斯"移情说"的对比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观念对王夫之诗学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
情景说
移情
说
天人合一
原文传递
关于意境的四种解说及评价
被引量:
1
7
作者
徐克瑜
《阴山学刊》
2001年第4期13-17,共5页
对意境的解说,大体有“情景交融”、“典型形象”、“想象联想”、“情感氛围”四种代表性的观点。应把它们放在一个由许多美感要素构成的完整的美感活动的过程中考察,可以看清楚它们在这个美感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层面及其关系。
关键词
意境
美感
评价
情景
交融
说
典型形象
想象联想
情感氛围
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夫之情景论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
1
8
作者
兰添
《南方论刊》
2020年第9期32-35,共4页
王夫之的“情景”论是理解“情景”说、“门限”说、“兴观群怨”说的法门。三个范畴各有侧重,互有联系。王氏“情景”说以景情关系为核心观点,增加了新的诗学范畴。“门限”说强调“景”是诗人的“身历目见”,又必须为情激活和笼罩。...
王夫之的“情景”论是理解“情景”说、“门限”说、“兴观群怨”说的法门。三个范畴各有侧重,互有联系。王氏“情景”说以景情关系为核心观点,增加了新的诗学范畴。“门限”说强调“景”是诗人的“身历目见”,又必须为情激活和笼罩。“兴观群怨”说将“兴、观、群、怨”看作四情,沟通了读者与作品,突破了传统诗教思维定势,融通了文学功利性和文学艺术性。王氏“三说”融会“情”的内涵、“景”的来源和样式,并以二者相互关系为依托,形成了一个三维的动态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诗学
“
情景
”论
“
情景
”
说
“门限”
说
“兴观群怨”
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王国维的文学“物我观”
9
作者
陈春敏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2期149-151,168,共4页
王国维的"物我观",始终坚持"物""我"对举,"物"只有在与"我"发生联系才具有存在的依据与意义,而"我"在"物"的经验感召下唤醒"我"关于"物"...
王国维的"物我观",始终坚持"物""我"对举,"物"只有在与"我"发生联系才具有存在的依据与意义,而"我"在"物"的经验感召下唤醒"我"关于"物"的普遍意识从而抵达"物我"合一,并将此思想运用于文学,提出景引发情情寓于景的"情景说",在"有我之境"以"我"之自由意志观"物"和"无我之境"以"我"之物化心理观"物"中突出了在"我"的把握下达到的物我相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我观
情景说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信仰
10
作者
代兴
《党政论坛》
2012年第15期61-61,共1页
什么是信仰?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信仰?今天,很多人在思考,也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不久前,我在阅读中看到这样一段经典的革命式话语,一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在回忆当年爬雪山时的情景说:“我们翻越一座又一座雪山,当时想...
什么是信仰?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信仰?今天,很多人在思考,也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不久前,我在阅读中看到这样一段经典的革命式话语,一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在回忆当年爬雪山时的情景说:“我们翻越一座又一座雪山,当时想,我们这些人也许永远也翻不完这些山了,没有什么希望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红军战士
情景说
雪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夫之美学思想中的和谐观
11
作者
陈国雄
《船山学刊》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王夫之对和谐这样一个有重要美学意义的范畴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与分析,认为“和谐”是在矛盾着的事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通过“主客体的合一”而获得的,更强调主客体的互动和谐,其和谐观主要体现在美的本质论与情景说中。
关键词
和谐观
王夫之
美学思想
美学意义
运动变化
“和谐”
主客体
情景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が{他动词}てある”释疑
12
作者
聂中华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9年第1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表现形式
外语教育
状态保存
行为状态
存续体
意义特征
空气力
日本语
自然发生
情景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爱武
《师道(教研)》
2011年第2期31-31,共1页
一、聊天法 作文教学,要训练学生将眼中所看、心中所感的情景说出来,才会下笔有神。教师应把作文教学与口头表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以说促写,以写带说。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等到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创新
口头表达
情景说
学生
教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王夫之美学命题视角论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翻译
14
作者
王馨笛
李广寒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5-100,共6页
以王夫之的美学思想为纲,据其对诗词意象的美学定义及概括的四种特点,即整体性、真实性、多义性和独创性,结合具体译例分析译者是如何在译入语中塑造原作的意象。最后认为诗词意象的整体性是解决如何译问题的关键,真实性为诗词意象的可...
以王夫之的美学思想为纲,据其对诗词意象的美学定义及概括的四种特点,即整体性、真实性、多义性和独创性,结合具体译例分析译者是如何在译入语中塑造原作的意象。最后认为诗词意象的整体性是解决如何译问题的关键,真实性为诗词意象的可译性保驾护航,多义性确定译作中应呈现的诗词意象及其表现形式,独创性解释了译作中“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意象
翻译
王夫之
传统美学
情景说
现量
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看出来的精彩——《北京亮起来了》片段教学与评析
15
作者
程艳娉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4年第9期22-23,共2页
【情景说明】《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描写北京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文中运用了许多华丽的好词佳句,如“绚丽多彩”、“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等等,像那华美的灯饰一样,使课文也“亮”起来了。
关键词
《北京亮起来了》
片段教学
情景说
描写
课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剔除五个失分点,基础写作能提分
16
作者
黄海红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4年第2期32-32,共1页
学会剔除以下五个失分点,相信能为基础写作提分! 失分点1:信息不全在写作中,有的同学因未能认真审题、弄清写作内容,特别容易漏掉情景说明中的内容,导致没能把要点写齐全。从高考评分标准来看,是根据文章包括所给出的信息内容的...
学会剔除以下五个失分点,相信能为基础写作提分! 失分点1:信息不全在写作中,有的同学因未能认真审题、弄清写作内容,特别容易漏掉情景说明中的内容,导致没能把要点写齐全。从高考评分标准来看,是根据文章包括所给出的信息内容的多少.即包含“大部分——基本——小部分一少许——没有”信息内容给分,分值从4分至0分递减。所以在写作中我们一定要明确写作任务,写全信息内容,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写作
失分点
信息内容
写作内容
评分标准
写作任务
情景说
同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舞台空间的表现力
17
作者
奥·列麦兹
孙德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决定舞台空问处理的主要因素是剧本里所标明的直接指示。它们可能写得很简练,也许很详细,可能包含在开头的情景说明里,或散见在剧中人的台词中,也可能含有剧作家对舞台空间处理的特殊要求(有些现代剧作要求得十分详细),也许根本...
决定舞台空问处理的主要因素是剧本里所标明的直接指示。它们可能写得很简练,也许很详细,可能包含在开头的情景说明里,或散见在剧中人的台词中,也可能含有剧作家对舞台空间处理的特殊要求(有些现代剧作要求得十分详细),也许根本什么要求也没有。不管怎样,反正文学的时空环境必须变成舞台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空间
现代
表现力
空间处理
舞台语言
时空环境
剧作家
情景说
原文传递
“百氏”解
18
作者
方北辰
《文学遗产》
1986年第4期51-51,共1页
南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旨在讥刺身住山林之中而心在庙堂之上的假隐士周颙,乃南朝骈体文中文质并茂者。文中叙周颙初入北山隐居时之情景说:"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目,霜气横秋。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
南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旨在讥刺身住山林之中而心在庙堂之上的假隐士周颙,乃南朝骈体文中文质并茂者。文中叙周颙初入北山隐居时之情景说:"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目,霜气横秋。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核玄玄于道流。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畴。"此处之"百氏",后世注家均解释为‘诸子百家"。现今各种文学作品选本选入此文时,亦袭用成说。其实,这一解释是值得商榷的。汉魏六朝人习称诸子百家为‘百氏",这是不错的,如《汉书·叙传》:"凡《汉书》,叙帝皇。……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移文》
诸子百家
《汉书》
文学作品
汉魏六朝
骈体文
情景说
南齐
原文传递
到底像什么
19
作者
马士钧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14年第3期4-5,共2页
听说要举行一场“像什么”大赛,同学们都很好奇。斑马老师说:“我讲一个情景,你们根据这个情景说一个比喻句,看谁说得生动、恰当。”第一场比赛,胖胖熊和小猴子对决,大嘴兔子当评委。斑马老师说:“妈妈生气地把孩子的作文本摔在...
听说要举行一场“像什么”大赛,同学们都很好奇。斑马老师说:“我讲一个情景,你们根据这个情景说一个比喻句,看谁说得生动、恰当。”第一场比赛,胖胖熊和小猴子对决,大嘴兔子当评委。斑马老师说:“妈妈生气地把孩子的作文本摔在了桌子上。”胖胖熊挠挠头,回答:“桌子好像一条汹涌的大河,作文本好似一块石头狠狠地摔进河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句
情景说
师
说
斑马
文本
大赛
好奇
同学
原文传递
到底像什么
20
作者
马士钧
《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版)》
2010年第11期54-55,共2页
听说要举行一场“像什么”大赛,同学们都很好奇。 斑马老师说:“我讲一个情景,你们根据这个情景说一个比喻句,看谁说得生动、恰当。”
关键词
比喻句
情景说
大赛
好奇
同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浅析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情景说
被引量:
1
1
作者
唐艳华
机构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出处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1-74,86,共5页
文摘
在中国古代诗学中 ,情景说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 ,一直是诗论家们不倦的诗歌审美话题。通过考察情景说的历史发展与流变 ,分析了情与景的辨证关系及其内涵 ,发现在诗论家眼里 ,情景与意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又通过把握二者内在关系 ,从美学、艺术的审美的角度阐明了二者是关于人与自然合德的情感关系 。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学
情景说
情景
相生
情景
交融
诗论
诗歌美学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景说”与“移情说”比较管窥——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为例
2
作者
王立群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17-19,共3页
文摘
王国维的情景说和李普斯的移情说所谈的都是情感与外物的关系问题,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一对相类似的概念,但是从他们对主、客体的界定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来看,情景说主要是创作论,而移情说主要是审美欣赏理论,二者貌似而有本质区别。
关键词
移情
说
情景说
审美主体
创作主体
认知模式
Keywords
Feeling-and-Scene Theory
Empathy Theory
the appreciation subject
the creative subject
cognition mode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王夫之的情景说
3
作者
赵媛媛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巢湖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9-62,共4页
文摘
情和景是王夫之美学体系的重要范畴。情景说源远流长,王夫之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情景说理论。文章主要结合具体诗歌作品,浅析王夫之提出的对于情景的艺术处理方式——"情中景"、"景中情",以及他所推崇的独特至高的艺术境界——"情景妙合无垠"。在分析这三种情景关系的同时,探析了这一情景关系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王夫之
情景说
情中景
景中情
情景
妙合无垠
Keywords
Wang Fuzhi
The scene theory
Sentiment from Scenery
Scenery from Sentiment
The syncretism of sentiment and scenery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王夫之“情景说”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4
作者
完颜振清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
出处
《当代音乐》
2018年第5期123-124,共2页
文摘
王夫之的美学体系作为明末清初时期的标志之一,他建立了一个以诗歌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这种唯物主义美学体系,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总结的形态。通过类比观察可以得出诗的实践与音乐的实践是具有共性的,它们都必须经过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而创作都是它们的基础。诗的表演与音乐的表演略有不同,诗的表演更多的是通过传诵,但本质上它与音乐的表演是一样的。王夫之的"情景说"不仅仅是诗歌美学,它对于音乐美学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关键词
情景说
审美意象
音乐创作
审美经验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考情景说话题的考查特点及解答要领
5
作者
丁兆存
机构
山东省五莲县潮河中学
出处
《中学教与学》
2008年第8期4-6,共3页
文摘
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中,有一种特别的说话类试题——情景说话,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这类试题最大特点是,把表达者(考生)的说话置于特定的情景氛围之中,从而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感,达到表达目的。
关键词
中考语文试题
解答要领
考查特点
情景说
话题
说
话
分寸感
考生
分类号
G634.30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王夫之“情景说”
6
作者
赵继红
机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出处
《才智》
2010年第14期140-140,共1页
文摘
本文试从比较文学角度,通过对我国明清之际杰出的诗论家王夫之"情景相生"说与德国美学家立普斯"移情说"的对比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观念对王夫之诗学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
情景说
移情
说
天人合一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意境的四种解说及评价
被引量:
1
7
作者
徐克瑜
机构
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阴山学刊》
2001年第4期13-17,共5页
文摘
对意境的解说,大体有“情景交融”、“典型形象”、“想象联想”、“情感氛围”四种代表性的观点。应把它们放在一个由许多美感要素构成的完整的美感活动的过程中考察,可以看清楚它们在这个美感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层面及其关系。
关键词
意境
美感
评价
情景
交融
说
典型形象
想象联想
情感氛围
评价
Keywords
comments on artistic conception
relation
aesthetics
evaluation
分类号
I044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夫之情景论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
1
8
作者
兰添
机构
浙江财经大学
出处
《南方论刊》
2020年第9期32-35,共4页
文摘
王夫之的“情景”论是理解“情景”说、“门限”说、“兴观群怨”说的法门。三个范畴各有侧重,互有联系。王氏“情景”说以景情关系为核心观点,增加了新的诗学范畴。“门限”说强调“景”是诗人的“身历目见”,又必须为情激活和笼罩。“兴观群怨”说将“兴、观、群、怨”看作四情,沟通了读者与作品,突破了传统诗教思维定势,融通了文学功利性和文学艺术性。王氏“三说”融会“情”的内涵、“景”的来源和样式,并以二者相互关系为依托,形成了一个三维的动态理论体系。
关键词
王夫之诗学
“
情景
”论
“
情景
”
说
“门限”
说
“兴观群怨”
说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王国维的文学“物我观”
9
作者
陈春敏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2期149-151,168,共4页
文摘
王国维的"物我观",始终坚持"物""我"对举,"物"只有在与"我"发生联系才具有存在的依据与意义,而"我"在"物"的经验感召下唤醒"我"关于"物"的普遍意识从而抵达"物我"合一,并将此思想运用于文学,提出景引发情情寓于景的"情景说",在"有我之境"以"我"之自由意志观"物"和"无我之境"以"我"之物化心理观"物"中突出了在"我"的把握下达到的物我相契。
关键词
物我观
情景说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信仰
10
作者
代兴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出处
《党政论坛》
2012年第15期61-61,共1页
文摘
什么是信仰?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信仰?今天,很多人在思考,也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不久前,我在阅读中看到这样一段经典的革命式话语,一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在回忆当年爬雪山时的情景说:“我们翻越一座又一座雪山,当时想,我们这些人也许永远也翻不完这些山了,没有什么希望了。
关键词
信仰
红军战士
情景说
雪山
分类号
D64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夫之美学思想中的和谐观
11
作者
陈国雄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船山学刊》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文摘
王夫之对和谐这样一个有重要美学意义的范畴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与分析,认为“和谐”是在矛盾着的事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通过“主客体的合一”而获得的,更强调主客体的互动和谐,其和谐观主要体现在美的本质论与情景说中。
关键词
和谐观
王夫之
美学思想
美学意义
运动变化
“和谐”
主客体
情景说
分类号
B83-09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が{他动词}てある”释疑
12
作者
聂中华
机构
湖南大学
出处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9年第1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表现形式
外语教育
状态保存
行为状态
存续体
意义特征
空气力
日本语
自然发生
情景说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爱武
机构
中山市阜沙镇中心小学
出处
《师道(教研)》
2011年第2期31-31,共1页
文摘
一、聊天法 作文教学,要训练学生将眼中所看、心中所感的情景说出来,才会下笔有神。教师应把作文教学与口头表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以说促写,以写带说。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等到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创新
口头表达
情景说
学生
教师
分类号
G62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王夫之美学命题视角论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翻译
14
作者
王馨笛
李广寒
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5-100,共6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汉诗外译的翻译美学研究”(21YBA063)。
文摘
以王夫之的美学思想为纲,据其对诗词意象的美学定义及概括的四种特点,即整体性、真实性、多义性和独创性,结合具体译例分析译者是如何在译入语中塑造原作的意象。最后认为诗词意象的整体性是解决如何译问题的关键,真实性为诗词意象的可译性保驾护航,多义性确定译作中应呈现的诗词意象及其表现形式,独创性解释了译作中“新”的合理性。
关键词
诗词意象
翻译
王夫之
传统美学
情景说
现量
说
Keywords
poetic image
translation
Wang Fuzhi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the theory of scene and feeling
the theory of three presences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看出来的精彩——《北京亮起来了》片段教学与评析
15
作者
程艳娉
机构
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小学
出处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4年第9期22-23,共2页
文摘
【情景说明】《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描写北京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文中运用了许多华丽的好词佳句,如“绚丽多彩”、“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等等,像那华美的灯饰一样,使课文也“亮”起来了。
关键词
《北京亮起来了》
片段教学
情景说
描写
课文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剔除五个失分点,基础写作能提分
16
作者
黄海红
机构
五华县安流中学
出处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4年第2期32-32,共1页
文摘
学会剔除以下五个失分点,相信能为基础写作提分! 失分点1:信息不全在写作中,有的同学因未能认真审题、弄清写作内容,特别容易漏掉情景说明中的内容,导致没能把要点写齐全。从高考评分标准来看,是根据文章包括所给出的信息内容的多少.即包含“大部分——基本——小部分一少许——没有”信息内容给分,分值从4分至0分递减。所以在写作中我们一定要明确写作任务,写全信息内容,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关键词
基础写作
失分点
信息内容
写作内容
评分标准
写作任务
情景说
同学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舞台空间的表现力
17
作者
奥·列麦兹
孙德馨
出处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文摘
决定舞台空问处理的主要因素是剧本里所标明的直接指示。它们可能写得很简练,也许很详细,可能包含在开头的情景说明里,或散见在剧中人的台词中,也可能含有剧作家对舞台空间处理的特殊要求(有些现代剧作要求得十分详细),也许根本什么要求也没有。不管怎样,反正文学的时空环境必须变成舞台语言。
关键词
舞台空间
现代
表现力
空间处理
舞台语言
时空环境
剧作家
情景说
分类号
J714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百氏”解
18
作者
方北辰
出处
《文学遗产》
1986年第4期51-51,共1页
文摘
南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旨在讥刺身住山林之中而心在庙堂之上的假隐士周颙,乃南朝骈体文中文质并茂者。文中叙周颙初入北山隐居时之情景说:"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目,霜气横秋。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核玄玄于道流。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畴。"此处之"百氏",后世注家均解释为‘诸子百家"。现今各种文学作品选本选入此文时,亦袭用成说。其实,这一解释是值得商榷的。汉魏六朝人习称诸子百家为‘百氏",这是不错的,如《汉书·叙传》:"凡《汉书》,叙帝皇。……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
关键词
《北山移文》
诸子百家
《汉书》
文学作品
汉魏六朝
骈体文
情景说
南齐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到底像什么
19
作者
马士钧
出处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14年第3期4-5,共2页
文摘
听说要举行一场“像什么”大赛,同学们都很好奇。斑马老师说:“我讲一个情景,你们根据这个情景说一个比喻句,看谁说得生动、恰当。”第一场比赛,胖胖熊和小猴子对决,大嘴兔子当评委。斑马老师说:“妈妈生气地把孩子的作文本摔在了桌子上。”胖胖熊挠挠头,回答:“桌子好像一条汹涌的大河,作文本好似一块石头狠狠地摔进河里。”
关键词
比喻句
情景说
师
说
斑马
文本
大赛
好奇
同学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到底像什么
20
作者
马士钧
出处
《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版)》
2010年第11期54-55,共2页
文摘
听说要举行一场“像什么”大赛,同学们都很好奇。 斑马老师说:“我讲一个情景,你们根据这个情景说一个比喻句,看谁说得生动、恰当。”
关键词
比喻句
情景说
大赛
好奇
同学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析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情景说
唐艳华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情景说”与“移情说”比较管窥——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为例
王立群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析王夫之的情景说
赵媛媛
《巢湖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析王夫之“情景说”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完颜振清
《当代音乐》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考情景说话题的考查特点及解答要领
丁兆存
《中学教与学》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谈王夫之“情景说”
赵继红
《才智》
2010
0
原文传递
7
关于意境的四种解说及评价
徐克瑜
《阴山学刊》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王夫之情景论的三个维度
兰添
《南方论刊》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议王国维的文学“物我观”
陈春敏
《兰州学刊》
CSSCI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也谈信仰
代兴
《党政论坛》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王夫之美学思想中的和谐观
陈国雄
《船山学刊》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が{他动词}てある”释疑
聂中华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
王爱武
《师道(教研)》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从王夫之美学命题视角论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翻译
王馨笛
李广寒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看出来的精彩——《北京亮起来了》片段教学与评析
程艳娉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剔除五个失分点,基础写作能提分
黄海红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现代舞台空间的表现力
奥·列麦兹
孙德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原文传递
18
“百氏”解
方北辰
《文学遗产》
1986
0
原文传递
19
到底像什么
马士钧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14
0
原文传递
20
到底像什么
马士钧
《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版)》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