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话语的融入、消解与情欲话语的重写——从《十八春》到《半生缘》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张爱玲的《十八春》写于上世纪50年代初,无论故事结构、人物关系、情节设定,都体现了作家理解新社会、融入新时代、接纳时代话语的努力,同时也与她擅长的小市民写作较好地结合起来。本文主要从政治话语的使用角度探讨了这一努力,并考察... 张爱玲的《十八春》写于上世纪50年代初,无论故事结构、人物关系、情节设定,都体现了作家理解新社会、融入新时代、接纳时代话语的努力,同时也与她擅长的小市民写作较好地结合起来。本文主要从政治话语的使用角度探讨了这一努力,并考察了她在脱离大陆政治环境后,先有《秧歌》的扭转与消解,再有以《半生缘》开端的后期创作对政治话语的全数删除,以及其"身世苍茫、情欲激烈"主题下更为复杂的心理机制和广大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十八春》 《半生缘》 政治话语 情欲话语
原文传递
论“十七年”电影中女性情欲的政治分配学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琳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5-48,共4页
"十七年"电影中的女性情欲话语系统,容纳着能够在不同的政治策略中发挥作用的多种话语。其中,银幕主流女性的积极情欲、含蓄情欲展演,将观众的利比多趋力纳入了意识形态的询唤之中,阶级敌人异质女体的污名式情欲展演则对观众... "十七年"电影中的女性情欲话语系统,容纳着能够在不同的政治策略中发挥作用的多种话语。其中,银幕主流女性的积极情欲、含蓄情欲展演,将观众的利比多趋力纳入了意识形态的询唤之中,阶级敌人异质女体的污名式情欲展演则对观众进行了反向规训与警示,少数民族边缘女体的奔放情欲展演则有力地参与了观众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共同体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电影 政治文化 女性身体 情欲话语
下载PDF
论《子夜》的三个话语世界 被引量:2
3
作者 江腊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8,共9页
《子夜》所描绘的年代与当下的市场经济时代有很大的相似性,后五四文学的人性解放意识与当下的后现代式个性自由悄悄达成一致。循着这些历史的相似之处,本文比照当下的文化语境重新阐释《子夜》中多元的话语世界:一是上海公债市场风云... 《子夜》所描绘的年代与当下的市场经济时代有很大的相似性,后五四文学的人性解放意识与当下的后现代式个性自由悄悄达成一致。循着这些历史的相似之处,本文比照当下的文化语境重新阐释《子夜》中多元的话语世界:一是上海公债市场风云变幻的金融话语世界;二是现代中国都市的情欲话语世界;三是来自共产党领导下的纺织工人的革命话语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夜》 金融话语 情欲话语 革命话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