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0~1岁婴儿情绪偏向的发展:近红外成像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丹丹
李宜伟
于文汶
莫李澄
彭程
刘黎黎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
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出处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0-929,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102,31970980,31920103009)
广东省“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专项(2018B030335001)
+1 种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ZD153)
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2021SHIBS0003)支持。
-
文摘
“负性偏向”指人们往往优先感知、注意和记忆负性(而非正性)信息,负性偏向是情绪领域能观察到的最稳定的情绪加工现象,普遍存在于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之中。但是在婴儿中如何呢?本研究采用近红外成像技术,考察了45名0岁新生儿(日龄5.2±1.7天, 23名男孩)和45名1周岁婴儿(月龄12.7±1.4月, 21名男孩)对快乐和愤怒语音韵律的大脑反应。结果表明,在大脑右半球的额叶、颞叶和顶叶的脑功能连接中出现了情绪和组别的交互作用:在新生儿组,快乐语音条件下的脑功能连接强度高于愤怒语音条件;在婴儿组,愤怒语音条件下的脑功能连接强于快乐语音条件。此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人类刚出生时情绪加工偏向是正性的,之后才转变成为负性。因此,“负性偏向”不是与生俱来的,情绪加工偏向在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会发生转变。本研究首次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情绪偏向的变化,该发展规律不但有利于及早发现自闭症等情绪和认知发育障碍,还能指导家长运用恰当的交流和抚养方式科学育儿。
-
关键词
负性偏向
新生儿
婴儿
情绪性韵律
颞上回
额下回
-
Keywords
negativity bias
neonate
infant
affective prosody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inferior frontal gyrus
-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