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念冥想减压训练对儿科实习护生情绪压力及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影响
1
作者 李君丽 陈思妍 +4 位作者 唐利华 黄晓波 李艳青 孙敏 谢振丽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10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减压训练对儿科实习护生情绪压力及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1日—9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甲医院儿科实习的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选取2023年10月31日—12月31日的儿科实习护生为...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减压训练对儿科实习护生情绪压力及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1日—9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甲医院儿科实习的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选取2023年10月31日—12月31日的儿科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参加学校组织的团体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为期12周共计8次的正念冥想减压训练。比较两组护生在干预前后的情绪压力、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水平对比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护生的情绪压力、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生的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冥想减压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儿科实习护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缓解情绪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冥想 护生 抑郁-焦虑-压力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下载PDF
校园欺凌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学校适应的调查研究
2
作者 许秀芬 罗浪 杨晓平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5-42,共8页
为探讨青少年校园欺凌中被欺负者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的关系,采用欺负行为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校适应问卷对2830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欺负存在年级(χ^(2)=52.13,p<0.01)和生源地(χ^(2)=97.94,p... 为探讨青少年校园欺凌中被欺负者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的关系,采用欺负行为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校适应问卷对2830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欺负存在年级(χ^(2)=52.13,p<0.01)和生源地(χ^(2)=97.94,p<0.01)上的差异;被欺负者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得分显著低于未被欺负者;表达积极情绪(β=0.03,p=0.02)、调节生气/愤怒情绪(β=0.03,p=0.02)和被欺负者的同伴关系(β=0.09,p<0.01)、常规适应(β=0.04,p=0.01)相关显著。这说明,青少年卷入校园欺凌概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学校适应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校园欺凌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学校适应
下载PDF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大学生阈下抑郁的干预效果研究——以在河北某医学高校的实验为例
3
作者 李翠萍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1期122-125,共4页
目前,大学生群体由于心理不成熟、学业压力大,加之人际关系中存在的种种矛盾,成为阈下抑郁的高危群体。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情绪调节、稳定情绪以及行为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在河北某医学高校的实验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进行实证... 目前,大学生群体由于心理不成熟、学业压力大,加之人际关系中存在的种种矛盾,成为阈下抑郁的高危群体。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情绪调节、稳定情绪以及行为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在河北某医学高校的实验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训练进行干预,发现实验组大学生在感受和表达积极情绪、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水平显著增高,阈下抑郁水平显著降低,并且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抑郁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干预研究
下载PDF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ICU护士叙事能力与反刍性沉思的中介效应分析
4
作者 黄文嫣 宋玲花 +3 位作者 廖少娜 龚雪 杨晨 宋慧娟 《护理学报》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ICU护士叙事能力对反刍性沉思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9月广东省34所三级甲等医院和7所二级甲等医院的472名ICU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量表、医学叙...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ICU护士叙事能力对反刍性沉思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9月广东省34所三级甲等医院和7所二级甲等医院的472名ICU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量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检验中介效应。结果本组ICU护士叙事能力总分为143.00(130.25,155.00)分,反刍性沉思总分为25.00(20.00,36.00)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为45.00(39.00,48.00)分。叙事能力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呈负相关(rs=-0.121,P<0.01);叙事能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s=0.490,P<0.001);叙事能力可正向预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β=0.186,P<0.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负向预测反刍性沉思(β=-0.423,P<0.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叙事能力与反刍性沉思之间起遮掩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079,占直接效应的85.9%。结论叙事能力对反刍性沉思有直接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叙事能力和反刍性沉思之间发挥遮掩效应。建议护理管理者加强培养ICU护士的叙事能力,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减少压力事件带来的负性反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护士 叙事能力 反刍性沉思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遮掩效应
下载PDF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和个人生活掌控感间的调节效应
5
作者 孙小珍 李静 陈莎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043-2048,共6页
目的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个人生活掌控感现状,并分析与社会参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个人生活掌控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的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目的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个人生活掌控感现状,并分析与社会参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个人生活掌控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的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个人掌控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社会参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个人生活掌控感的影响。采用简单斜率检验法分析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高低社会参与水平与个人生活掌控感调节效应的差异。结果193例患者个人生活掌控感总分为(20.63±3.27)分,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为6(2,9)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得分为(40.72±6.56)分;个人生活掌控感情与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0.488,P<0.001),与社会参与呈负相关(r=-0.312,P<0.001);最终构建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变量个人生活掌控感的37.7%可由社会参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文化程度、造口术后时间、造口自理水平来解释(调整后R2=0.377),且交互作用项社会参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回归系数在以个人生活掌控感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0.018,P=0.021)。相比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1SD),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1SD)患者个人生活掌控感随着社会功能缺陷的增加下降更缓慢(简单斜率=-0.258、0.036,t=-3.663、0.558,P<0.001、0.578)。结论社会参与对结肠造口患者个人生活掌控感具有直接影响,且影响过程受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结肠造口患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干预,以促进社会参与,增强患者的个人生活掌控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 个人生活掌控 社会参与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调查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6
作者 陈静 施旭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647-1652,共6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情况,分析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某院2023年4月-2024年3月11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杀意念量表(SIOS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D)、情绪调节自...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情况,分析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某院2023年4月-2024年3月11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杀意念量表(SIOS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D)、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SRESE)评估,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自杀意念、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家庭功能间的相关性,通过多重线性回归与结构方程分析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结果:112例抑郁症患者SIOSS总分为13.74±2.82分,其中有自杀意念者61例,占54.46%;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FAD总分高于无自杀意念患者(t=8.024,P<0.05);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SRESE总分低于无自杀意念患者(t=9.599,P<0.05);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SIOSS评分与FAD评分呈现正相关(r=0.646,P<0.05);SIOSS评分与SRESE评分呈现负相关(r=-0.712,P<0.05);FAD评分与SRESE评分呈现负相关(r=-0.593,P<0.05);回归方程加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变量后,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对自杀意念的回归系数均显著,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自杀意念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7.333%(总效应量:0.825:中介效应量:0.308)。结论: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临床可通过家庭积极干预改变抑郁症患者处境,帮助其个体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降低患者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意念 家庭功能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7
作者 翁伟航 覃燕 +1 位作者 黄启贤 褚成静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6期128-136,共9页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和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42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父母积极教养不仅对积极应对...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和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42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父母积极教养不仅对积极应对方式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而且还能通过三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积极应对方式: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效应值 = 0.0387)和情绪智力的独立中介作用(效应值 = 0.0330),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智力的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 = 0.0257)。结论:父母积极教养与高中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关系分别受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智力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智力的链式中介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积极教养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情绪智力 积极应对方式
下载PDF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8
作者 李爽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8期22-30,共9页
本研究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网络成瘾的关系,并探究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促进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预防和控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范围内34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数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Bootstraps法。结果如下:... 本研究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网络成瘾的关系,并探究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促进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预防和控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范围内34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数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Bootstraps法。结果如下:1) 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4.97%,成瘾程度较低。在性别、初次接触网络时间等人口学特征中上,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差异显著。2) 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条件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3) 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网络成瘾间,自我控制起着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7.9%。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regulation self-efficac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nd explored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control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341 college students nationwide to administer the test,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Bootstraps metho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detection rate of Internet addiction was 14.97%, and the degree of addiction was low.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erms of gender, grade, whether they were only children or not, and time of first exposure to the Internet. 2) Emotion regulation self-efficacy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predicted Internet addiction,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 variables. 3) There was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control between emotion regulation self-efficac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The indirect effect accounted for 47.9% of the total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自我控制 大学生 中介作用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抑郁与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9
作者 张丹 吴卫华 +1 位作者 黄金凤 刘婷婷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7期72-76,共5页
为探究经历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抑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起的调节效应,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候群量表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31名17~24岁的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经历过突发... 为探究经历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抑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起的调节效应,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候群量表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31名17~24岁的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经历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为(31.347±10.394)分,抑郁量表得分为(32.831±10.352)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得分为(60.308±12.305)分。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两两相关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抑郁对经历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越低,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对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正向预测作用越强。基于此,心理健康教师可通过情绪管理主题讲座、公共选修课等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教育管理者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应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共同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抑郁 创伤后应激障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大学生
下载PDF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剖面分析
10
作者 杨莹 霍丽娇 +5 位作者 曾成伟 张安琪 曾奕欣 孙芙蓉 熊思成 张斌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索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分类,为不同类别群体的精准辅导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人际关系适应量表和手机依赖测验量表中文版对1267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青少年情绪调... 目的探索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分类,为不同类别群体的精准辅导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人际关系适应量表和手机依赖测验量表中文版对1267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类别及特征,分析不同潜在类别群体在人口学变量、人际关系适应和手机依赖方面的差异。结果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分为3种潜在剖面:外向激惹组(40.7%)、内向敏感组(21.5%)和积极效能组(37.8%)。与积极效能组相比,外向激惹组女性占比较高(P<0.001)。不同潜在类别青少年的手机依赖和人际关系适应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群体异质性,女性更容易被划分到外向激惹组,外向激惹组的手机依赖风险更高,内向敏感组人际关系适应的情况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潜在剖面分析 手机依赖 人际关系适应 青少年
下载PDF
父母冲突影响青少年抑郁和社交焦虑——基于认知-情境理论和情绪安全感理论 被引量:108
11
作者 王明忠 范翠英 +1 位作者 周宗奎 陈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采用父母冲突儿童知觉量表(CPIC)、父母关系安全感量表(SIS Scale)、抑郁体验问卷(DEQ)和社交焦虑分量表调查481名高中生,探索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认知评估和情绪不安感在父母冲突水平与青少年社交焦虑以及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 采用父母冲突儿童知觉量表(CPIC)、父母关系安全感量表(SIS Scale)、抑郁体验问卷(DEQ)和社交焦虑分量表调查481名高中生,探索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认知评估和情绪不安感在父母冲突水平与青少年社交焦虑以及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认知评估在其感知的父母冲突水平与其内化问题(即社交焦虑和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支持认知评估理论。(2)青少年在父母冲突情境中的情绪不安感在其感知的父母冲突水平与其社交焦虑和抑郁之间也起完全中介作用,支持情绪安全感理论。(3)在整合认知评估理论和情绪安全感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整合模型比单独以认知评估或情绪不安感为中介的模型均具有更佳拟合度;青少年感知的父母冲突水平通过其认知评估影响其情绪不安感,最终影响其社交焦虑和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认知评估 情绪不安 社交焦虑
下载PDF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0
12
作者 文书锋 汤冬玲 俞国良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6-668,共3页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在我国的适用情况,以及我国研究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特点。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568名研究生进行测查,采用SPSS11.5和LISREL8.53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情绪调节效能感中...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在我国的适用情况,以及我国研究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特点。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568名研究生进行测查,采用SPSS11.5和LISREL8.53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情绪调节效能感中文版量表信、效度较高,适合进行情绪调节效能感研究;中国研究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显著,不存在学历层次和所学学科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情绪调节效能感在人格特质与心理应激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鑫 张雅丽 +3 位作者 马秀娟 金戈 周仁来 岳建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调查军人人格特质、情绪调节效能感和心理应激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大五人格问卷(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 目的调查军人人格特质、情绪调节效能感和心理应激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大五人格问卷(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scale of 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SRESE)对283名男性通信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和善性、严谨性、外向性、开放性与军人表达积极情绪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神经质与军人表达积极情绪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2和善性、严谨性、外向性与军人心理应激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神经质与军人心理应激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开放性与心理应激水平之间不存在相关(P>0.05);3军人心理应激水平与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4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和善性、严谨性、外向性、神经质与军人心理应激水平之间不具有中介效应,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和善性、严谨性、外向性、神经质与心理应激水平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军人的人格特质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效能感来影响军人心理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人格特质 情绪调节效能 军人
下载PDF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80
14
作者 窦凯 聂衍刚 +2 位作者 王玉洁 刘毅 黎建斌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情绪调节方式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对1128名中学生进行测查,...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情绪调节方式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对1128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方式、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关系紧密;(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方式可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3)减弱调节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主观幸福 情绪调节方式 青少年
下载PDF
无聊倾向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作用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琦 俞国良 +1 位作者 董妍 周浩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以40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无聊倾向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无聊倾向负向预测积极情绪调节效能感、抑郁情绪调节效能感及愤怒情绪调节效能感;无聊倾向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水平。积... 以40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无聊倾向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无聊倾向负向预测积极情绪调节效能感、抑郁情绪调节效能感及愤怒情绪调节效能感;无聊倾向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水平。积极情绪调节效能感和抑郁情绪调节效能感在无聊倾向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聊倾向 主观幸福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下载PDF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交叉滞后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海曼 秦屹 +1 位作者 熊俊梅 吴慧玲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7,共6页
对531名青少年进行五个月的追踪,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考察积极情绪、沮丧、生气三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问题行为、抑郁和生活满意度)间的相互影响。结果:T1沮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预测T2抑郁水平;T1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显... 对531名青少年进行五个月的追踪,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考察积极情绪、沮丧、生气三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问题行为、抑郁和生活满意度)间的相互影响。结果:T1沮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预测T2抑郁水平;T1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显著预测T2生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论:高沮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能保护青少年处于"低抑郁状态",而生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青少年低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状态下的易感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抑郁 问题行为 生活满意度 青少年
下载PDF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及教育启示 被引量:12
17
作者 朱伟方 田学英 黄洪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107,共4页
采用修订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随机抽取江苏、湖南、安徽、上海7所高校1076名大学生进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结构失衡:感受和调节积极情绪的效能感比较高... 采用修订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随机抽取江苏、湖南、安徽、上海7所高校1076名大学生进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结构失衡:感受和调节积极情绪的效能感比较高,而调节消极情绪的效能感比较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在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提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面临的情绪困境,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逐步使他们可以依靠和发挥自身的力量,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情绪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下载PDF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修订 被引量:70
18
作者 王玉洁 窦凯 刘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45-50,共6页
文章严格按照量表修订程序对Caprara等人2008年编制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SRESE)进行修订,分别选取192名和1 691名中学生进行初测和正式施测,验证修订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量表内部一致信度为0.653~0.864,分半信... 文章严格按照量表修订程序对Caprara等人2008年编制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SRESE)进行修订,分别选取192名和1 691名中学生进行初测和正式施测,验证修订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量表内部一致信度为0.653~0.864,分半信度为0.602~0.740,建构信度为0.709~0.772;各条目-总分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CR值均达到显著水平;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二阶五因素模型。因此,认为修订后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在中国青少年人群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 信度 效度 青少年
下载PDF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 被引量:10
19
作者 窦凯 聂衍刚 +1 位作者 王玉洁 刘毅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方法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修订版),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169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呈波浪式发展趋势,性别和年龄的主效应显著,年级与性... 目的探讨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方法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修订版),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169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呈波浪式发展趋势,性别和年龄的主效应显著,年级与性别、年级与家庭居住地、性别与家庭居住地的交互作用都显著(P<0.05);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均存在年级差异(P<0.01);青少年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部分维度存在城乡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发展水平较好,但高三学生发展水平较低需引起教育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青少年 发展特点 差异分析
下载PDF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虐待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佳慧 刘爱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5-310,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虐待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从哈尔滨市4所高校选取475名大学生,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的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CTQ)、流调中...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虐待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从哈尔滨市4所高校选取475名大学生,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的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CTQ)、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进行测查,其中CTQ采用回顾性调查。结果:躯体忽视和躯体虐待负向预测调节积极情绪效能感(POS)(β=-0.38、-0.52);情感忽视和性虐待负向预测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效能感(DES)(β=-0.35、-0.31);躯体忽视负向预测调节生气/愤怒情绪效能感(ANG)(β=-0.23);躯体忽视和躯体虐待正向预测抑郁(β=0.78、3.20)。POS在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性虐待与抑郁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介于0.021~0.029);DES在情感忽视、躯体忽视、躯体虐待、性虐待与抑郁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介于0.017-0.040);ANG在情感忽视、躯体忽视与抑郁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介于0.016-0.019)。结论: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能与儿童期虐待经历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虐待与抑郁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儿童期虐待 抑郁 中介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