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桐城三家诗里的感伤情绪
1
作者 胡倩 胡旭 《东疆学刊》 CSSCI 2016年第3期33-38,共6页
19世纪末20至世纪初,晚清桐城三家诗里出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具体表现为矛盾思想、愁苦意识和衰落趋势等。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世纪末变革及桐城古文派衰落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无奈... 19世纪末20至世纪初,晚清桐城三家诗里出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具体表现为矛盾思想、愁苦意识和衰落趋势等。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世纪末变革及桐城古文派衰落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无奈、忧愁、否定、衰落情绪;晚清桐城三大家主张作诗要表达真性情的诗歌理论及其兼法唐宋写实派大师的影响;中国文学自古以来的"感伤主义"传统与西方"世纪末"思潮对晚清文学创作的影响等。通过感伤情绪来解码晚清桐城三家诗,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文本、现象及作家,从而窥见诗歌里深厚的时代情绪和社会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桐城三家 诗歌 感伤情绪
下载PDF
试论迟子建散文感伤情绪的艺术表达
2
作者 徐玉英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02-105,共4页
迟子建散文通过感伤的审美意象,独特的艺术感觉,新颖的构思,艺术地表达了蕴藏于内心的感伤情绪,营造了一种忧伤中的诗意氛围,描绘出一种令人神往的伤怀之美;迟子建散文重要的美学价值在于其对感伤之美进行审美体验的同时,使人获得了一... 迟子建散文通过感伤的审美意象,独特的艺术感觉,新颖的构思,艺术地表达了蕴藏于内心的感伤情绪,营造了一种忧伤中的诗意氛围,描绘出一种令人神往的伤怀之美;迟子建散文重要的美学价值在于其对感伤之美进行审美体验的同时,使人获得了一种忧郁的快感,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散文 感伤情绪 审美意象 艺术感觉 构思技巧
下载PDF
《淞滨琐话》中末世文人的感伤情绪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振雯 王恒展 《蒲松龄研究》 2006年第2期151-157,共7页
《淞滨琐话》是众多模仿《聊斋志异》的作品中出现较晚的一部,它虽深得《聊斋》笔致,但是由于时代环境的变迁,染上了浓重的末世文人的感伤情绪。书中反映了末世文人对事功的彻底绝望和对儒家济世原则的无奈摒弃;留恋烟花粉巷,沉醉花晨月... 《淞滨琐话》是众多模仿《聊斋志异》的作品中出现较晚的一部,它虽深得《聊斋》笔致,但是由于时代环境的变迁,染上了浓重的末世文人的感伤情绪。书中反映了末世文人对事功的彻底绝望和对儒家济世原则的无奈摒弃;留恋烟花粉巷,沉醉花晨月夕,追求享乐的生活现状以及乐死不愿生的末世心态和消极的遁世思想。这是他们在黑暗时代中身心俱疲状态下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淞滨琐话 王韬 末世文人 感伤情绪
下载PDF
用艺术的态度享受感伤——雕塑艺术中的感伤情绪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典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7期74-76,共3页
感伤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成就,能毁灭。而人是最善于表达情感的,人们用诗歌、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将各种情感升华为艺术作品。情感对艺术家而言确实是至关重要的。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曾经说过:“艺术就是感情... 感伤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成就,能毁灭。而人是最善于表达情感的,人们用诗歌、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将各种情感升华为艺术作品。情感对艺术家而言确实是至关重要的。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曾经说过:“艺术就是感情。”…而事实正是如此,没有生命热情的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思想、理想、愿望、渴求以及对这整个世界的看法统统表现在了作品中。在所有情感中,感伤情绪对艺术创作而言,几乎是必须的,也是艺术家生存的最高境界。对雕塑艺术而言,亦是如此。雕塑作品是雕塑家通过将自身情感的物化,让观看者感受到艺术作品中透出的情感,被情感的独特魅力所牢牢吸引,为之着迷。而对艺术家来说,创作作品是抒发、整理、甚至宣泄自我情感的一种途径。中国杰出的当代女性艺术家向京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没有成为艺术家,也许我就是个精神病人。”由此可见感伤情绪的表达与释放对艺术家是不可或缺的,也是让艺术家们为之疯狂,深深迷恋的。但这一切都是源于艺术家们对感伤情绪的体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艺术 感伤情绪 情绪表达 女性艺术家 自我情感 艺术作品 享受 态度
下载PDF
解读迟子建小说中的感伤情绪
5
作者 梁爱民 赵洁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7-59,63,共4页
迟子建擅长以抒情的笔调讲述着她的“故土”故事 ,她的小说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温情 ,然而这种温情的叙述在对自然的关注。
关键词 迟于建 小说 感伤情绪 抒情 当代文学 文学评论 叙述语言
下载PDF
试论陆机诗作的感伤情绪
6
作者 缪军 《学术论坛》 2001年第3期82-85,共4页
陆机的诗充满强烈的感伤意识 ,多在气节风物的变化中表露情思。陆诗对物的感伤、对情的体验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代表了西晋文坛的一种创作倾向 ,在中古诗歌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关键词 诗歌 陆机 生命意识 感伤情绪 西晋
下载PDF
一场感伤的心灵旅行——电影《春光乍泄》情绪表达的复调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泽添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0期56-58,共3页
《春光乍泄》记录了一段感伤的情爱故事,通过情绪的自我认知与外在表达,反映时代转折期挣扎个体的生存境遇。本文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切入点,从作品体现的多种独立意识、对话本质以及故事的未完成状态,对应多元性、矛盾性、开放性的复... 《春光乍泄》记录了一段感伤的情爱故事,通过情绪的自我认知与外在表达,反映时代转折期挣扎个体的生存境遇。本文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切入点,从作品体现的多种独立意识、对话本质以及故事的未完成状态,对应多元性、矛盾性、开放性的复调特征,展现影片情绪的复调式表达,以捕捉复调理论映照下的作品情绪表达意义,把握其对现代人类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情感处境的关怀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卫 《春光乍泄》 复调 感伤情绪
下载PDF
异乡人在长安——论盛唐“长安”诗中的感伤情绪
8
作者 罗伟玲 《克拉玛依学刊》 2010年第4期283-283,294,共2页
盛唐诗歌具有“刚柔兼备”的艺术情韵。刚性的艺术风格,是客居在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的读书人,积极投身功名仕途的昂扬精神状态之体现。而“柔”之情韵,是“长安”诗作表现出四个方面情感倾向:功业未成的失落之感,... 盛唐诗歌具有“刚柔兼备”的艺术情韵。刚性的艺术风格,是客居在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的读书人,积极投身功名仕途的昂扬精神状态之体现。而“柔”之情韵,是“长安”诗作表现出四个方面情感倾向:功业未成的失落之感,孤独漂泊的相思之情.对世外生活的倾慕之情,对时光流逝的叹息及由此产生的悲怆之情.体现出浓烈的感伤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乡读书人 盛唐 长安 感伤情绪
下载PDF
首饰艺术作品中的感伤情绪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夏文倩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2年第9期124-126,共3页
首饰佩戴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首饰将不仅仅是佩戴的物品。人们对于首饰的价值追求从实用性转向了对首饰本身生命力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即重视首饰自身蕴藏的艺术表现力和情... 首饰佩戴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首饰将不仅仅是佩戴的物品。人们对于首饰的价值追求从实用性转向了对首饰本身生命力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即重视首饰自身蕴藏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的感染性。首饰的佩戴承载着人们的情感,首饰是沟通情感的重要媒介。情感表达并非首饰艺术独有,却是诠释首饰艺术的一个全新的角度。在人类众多的情感中,感伤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赋予首饰新的灵魂。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首饰艺术家作品案例,从首饰的表达媒介、创作意义等方面出发,介绍首饰如何与观者进行情感沟通,并且了解艺术家在首饰创作过程中如何表达感伤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饰艺术 感伤情绪 艺术情感表达
下载PDF
景有坠而易昏,忧无方而难歇——鲍照赋作中的感伤情绪初探
10
作者 肖丽 艾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12期29-30,共2页
鲍照作为南朝刘宋文坛大家,其诗、文、辞赋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纵观鲍照的赋作,则会发现作者时而流露出自己的现实处境之悲,时而为生命的短暂易逝而感伤,时而又充满着昔盛今衰之叹。这些无不使他的赋作充满着浓郁的感伤色彩。作者... 鲍照作为南朝刘宋文坛大家,其诗、文、辞赋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纵观鲍照的赋作,则会发现作者时而流露出自己的现实处境之悲,时而为生命的短暂易逝而感伤,时而又充满着昔盛今衰之叹。这些无不使他的赋作充满着浓郁的感伤色彩。作者的这些感伤情绪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与他的家庭出身、仕途遭遇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照 辞赋 感伤情绪 形成原因
下载PDF
曹操诗歌中的感伤情绪推源
11
作者 郑士元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6-58,共3页
曹操是一个乱世枭雄,同时他也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在他戎马一生当中,写下许多著名诗篇,目前所发现的他所留下的诗歌全部都是乐府歌辞,上承汉乐府诗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精神,他的诗苍茫雄浑,气象万千。在... 曹操是一个乱世枭雄,同时他也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在他戎马一生当中,写下许多著名诗篇,目前所发现的他所留下的诗歌全部都是乐府歌辞,上承汉乐府诗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精神,他的诗苍茫雄浑,气象万千。在阔大的气势之下,又充满浓浓的感伤情绪.这些感伤情绪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纷乱的时代环境的影响,二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悲悼,三是汉乐府民歌的沾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诗歌 感伤情绪 推源
下载PDF
凸现自然、“反英雄”与感伤情绪──老臣少年小说艺术初探
12
作者 徐敏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72-75,共4页
 90年代的少年小说创作中,“地域性作家群”的出现是一个独特的景观,老臣作为“男性的北方”中的一员,在小说的创作背景、人物塑造、情感基调方面都透出与“女性的南方”不同的气息。从他身上,我们还可以窥见90年代少年小说作家的...  90年代的少年小说创作中,“地域性作家群”的出现是一个独特的景观,老臣作为“男性的北方”中的一员,在小说的创作背景、人物塑造、情感基调方面都透出与“女性的南方”不同的气息。从他身上,我们还可以窥见90年代少年小说作家的新追求和新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小说 反英雄 感伤情绪 老臣 人物塑造 儿童文 人与自然的关系 伤痕小说 少年儿童出版社 寓言
下载PDF
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的现代感伤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亚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7-178,共12页
五四前后的苏曼殊、郁达夫小说,不仅感伤美学风貌较为一致,而且有清晰的发展流变轨迹。这种小说的情感表现的力度、人物内省的强度、艺术想象的方式,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有本土的质的差别。其情感内核和美学风貌主要表现为感伤,而非浪漫... 五四前后的苏曼殊、郁达夫小说,不仅感伤美学风貌较为一致,而且有清晰的发展流变轨迹。这种小说的情感表现的力度、人物内省的强度、艺术想象的方式,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有本土的质的差别。其情感内核和美学风貌主要表现为感伤,而非浪漫。在感伤语境中辨析其情感美学的特质,考察其感伤情绪的自我抒叙,探究其感伤与逃遁的内省方式,阐发其从飘零人到零余者的抒情形象的一致与差异,探索知识分子与时代的情感互动方式的变迁,是穿透那一时段人的历史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伤情绪 苏曼殊 郁达夫 浪漫主义文学 情感表现 美学风貌 艺术想象 情感美学
下载PDF
《雨天》的爱情感伤
14
作者 褚自刚 段廷良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7,共2页
现代诗人何其芳的早期爱情诗作 ,往往是在为他逝去的爱情吟唱挽歌。本文选取了其中的一首《雨天》 ,并结合何其芳真实的爱情体验进行解读 ,在理解诗人爱情感伤情绪的基础上 ,对诗人早期的创作思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 现代文学研究 何其芳 《雨天》 爱情诗 感伤情绪 爱情体验 创作思想
下载PDF
晚清民初感伤小说的起因
15
作者 王军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79-83,共5页
关键词 晚清民初 感伤小说 白话小说 感伤 第一人称叙事 感伤主义 《玉梨魂》 感伤情绪 现实主义 “小说”
下载PDF
论“五四”感伤散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亦真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7年第4期25-30,共6页
关键词 郁达夫 石评梅 传统散文 美学原则 知识分子 性的苦闷 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 感伤情绪 生的悲哀
下载PDF
郁达夫作品感伤情调成因探微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海英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2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郁达夫 感伤情调 作品 《沉沦》 美学情趣 个人气质 颓废主义 日本“私小说” 感伤情绪 日本唯美主义
下载PDF
长歌当哭——谈李商隐诗歌的感伤主题
18
作者 董业铎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2-15,共4页
晚唐诗风情调低沉,色彩晦暗,意境朦胧,词藻华美.李商隐则是这种诗风的开宗立派和集大成者.清人刘熙载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逸.其后李成宗派而杜不成,……”(《艺概·诗概》)李商隐朦胧晦涩、深情绵邈的风格全面、... 晚唐诗风情调低沉,色彩晦暗,意境朦胧,词藻华美.李商隐则是这种诗风的开宗立派和集大成者.清人刘熙载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逸.其后李成宗派而杜不成,……”(《艺概·诗概》)李商隐朦胧晦涩、深情绵邈的风格全面、深刻、曲型地反映了晚唐的时代风貌.最能反映时代风貌和表现李诗风格的则是其感伤主题的诗歌.现就这一主题略作分析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诗歌 感伤主题 没落时代 时代风貌 诗歌创作 感伤情绪 佛老思想 忧患意识 积极入世 感伤色彩
下载PDF
善言感伤——浅谈《淮海词》赢得盛誉的重要原因
19
作者 朱苏权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0期11-15,共5页
秦观词赢得历代词评家们的盛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善于塑造和表现凄怨、感伤之美的特色。这种特色使秦词更吻合于词体独具的善言凄怨、感伤的美学特征,亦使秦词在总体风貌上,比其他词家显得更加“本色”和“当行”。... 秦观词赢得历代词评家们的盛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善于塑造和表现凄怨、感伤之美的特色。这种特色使秦词更吻合于词体独具的善言凄怨、感伤的美学特征,亦使秦词在总体风貌上,比其他词家显得更加“本色”和“当行”。秦词在注重词体自身独特个性的前提下,对词境作了进一步的深化,使之更加意味深长和含蓄隽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词》 秦观 感伤情绪 词体个性 词史地位 审美特征 文学研究
下载PDF
从象征主义到英美现代主义——论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英美现代主义转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旭光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30,共6页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严峻的现实以及诗歌自身发展的原因促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进一步成熟和深化。诗人们自觉反思象征主义诗歌的情绪感伤性和逃避现实人生的趋向,把视线投向更为注重经验和现实人生的后期象征主义及英美现代主义诗...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严峻的现实以及诗歌自身发展的原因促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进一步成熟和深化。诗人们自觉反思象征主义诗歌的情绪感伤性和逃避现实人生的趋向,把视线投向更为注重经验和现实人生的后期象征主义及英美现代主义诗潮。从而完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思潮从象征主义诗风到英美现代主义诗学的重要转向。这之中,卞之琳与冯至两位诗人,以他们出色的开风气之先的创作,率先架起了一座通向英美现代主义的桥梁。之后,围绕《诗创造》、《中国新诗》而集结的被称为“中国新诗”派诗人的创作实践,更为集中地体现这一现代主义诗潮之“转向”的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诗歌 现代主义思潮 情绪感伤 《中国新诗》派诗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