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诱发声乐表演者情绪状态及演唱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进 刘艳玲 张道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5-671,共7页
将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诱发情绪的工具应用于声乐表演领域,探究其对表演者情绪状态以及表演效果的影响。基于表演者自我想象和VR诱发2种方式,采集3种不同情绪歌曲下的情绪脑电信号、自我情绪评定量表及演唱音频。从主、客观2个角度研... 将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诱发情绪的工具应用于声乐表演领域,探究其对表演者情绪状态以及表演效果的影响。基于表演者自我想象和VR诱发2种方式,采集3种不同情绪歌曲下的情绪脑电信号、自我情绪评定量表及演唱音频。从主、客观2个角度研究表演者感受情绪刺激的差异,并通过同行评议方式分析表演者在接收不同刺激后的演唱阶段表达出的演唱情感和演唱技巧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VR技术作为声乐表演中的情绪诱发工具可以更好地调动表演者的情绪,同时表演者的表演效果也会有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声乐 表演者 情绪脑电信号 自我情绪评定量表 演唱音频 情绪诱发工具
下载PDF
图片和词语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兰 黄柳双 +1 位作者 肖丽辉 周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08年第5期495-497,共3页
目的:观察图片和词语的情绪启动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以国际图片系统中的情绪图片和汉语情绪词语为刺激材料,启动正性、负性和中性情绪,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颜色Stroop判断和主观情绪的自我评定,采用2(材料类型)×3(情绪类型)的被... 目的:观察图片和词语的情绪启动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以国际图片系统中的情绪图片和汉语情绪词语为刺激材料,启动正性、负性和中性情绪,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颜色Stroop判断和主观情绪的自我评定,采用2(材料类型)×3(情绪类型)的被试间设计。结果:①不同情绪类型的Stroop反应时和错误率差异显著(F=36.216,P=0.000<0.05),情绪自我评定时积极组与中性组之间差异显著,但消极组与中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②不同刺激材料类型的Stroop反应时和错误率及情绪自我评定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图片和词语作为情绪刺激材料都可产生情绪启动效应,尤其是积极情绪;词语具有与图片相当效应的情绪启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材料 阈下情绪启动 STROOP 情绪自我评定
原文传递
探析虚拟现实对职场员工情绪优化的效果评估研究
3
作者 张露芳 刘霞 +1 位作者 马佳龙 唐智川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职场员工处于沉浸式虚拟自然环境后情绪优化的效果。方法于2020年7月,选取15名受试者分别在虚拟自然环境和日常环境下完成两组跑步机步行训练试验,采集被试步行前后的皮肤电(EDA)、脉搏频率(Pf)、呼吸频率(Rf)及《自我情绪评定... 目的探讨职场员工处于沉浸式虚拟自然环境后情绪优化的效果。方法于2020年7月,选取15名受试者分别在虚拟自然环境和日常环境下完成两组跑步机步行训练试验,采集被试步行前后的皮肤电(EDA)、脉搏频率(Pf)、呼吸频率(Rf)及《自我情绪评定量表》(SAM)数据;计算SAM 3个维度的均值以及试验前后的情绪差值,受试者生理指标和主观情绪变化的差异性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与日常环境比较,受试者处于虚拟自然环境后的ΔEDA、ΔPf和ΔRf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使用虚拟自然环境前后愉悦度和唤醒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常环境比较,受试者使用虚拟自然环境后的Δ愉悦度升高,Δ唤醒度和Δ优势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自然环境下步行有助于受试者改善情绪、放松心情、提高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自然环境 情绪 生理信号 职场员工 自我情绪评定量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