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绪调节的发展及其与情绪体验、情绪能力、情绪调节态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邓欣媚 王瑞安 桑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45-1352,共8页
本研究使用追踪法考察情绪调节的发展及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对569位来自于上海地区的初中预备班和八年级学生进行测查,并于10个月之后进行第二次测查。研究发现,随着个体的... 本研究使用追踪法考察情绪调节的发展及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对569位来自于上海地区的初中预备班和八年级学生进行测查,并于10个月之后进行第二次测查。研究发现,随着个体的发展,其正性情绪体验逐渐减少,各种情绪调节态度的强烈程度均下降,情绪增强调节的使用呈递减趋势;情绪体验、情绪能力、情绪调节态度三者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情绪调节发展;在测试阶段一较多使用情绪减弱调节的青少年,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情绪能力提高的幅度较大且体验到更多正性情绪,说明该策略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具有更高的适应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发展 情绪体验频率 情绪能力 情绪调节态度
下载PDF
焦虑、抑郁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伟娜 桑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61,共7页
以18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筛选出高焦虑、高抑郁个体,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情绪调节策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探讨其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1)高、低焦虑组和高、低抑郁组在情... 以18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筛选出高焦虑、高抑郁个体,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情绪调节策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探讨其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1)高、低焦虑组和高、低抑郁组在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焦虑、抑郁程度越高,越倾向于对情绪控制持消极态度;(2)随着焦虑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习惯使用的忽视策略则越少,习惯使用重视和抑制策略则越多;(3)随着抑郁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习惯使用的宣泄策略越多;(4)个体对情绪控制持积极内隐态度,其对消极情绪习惯使用的认知忽视策略越多且认知重视策略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情绪调节内隐态度 情绪调节策略
下载PDF
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无意识目标对消极情绪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伟娜 桑标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分别采用阈下范式启动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句子整理任务启动无意识情绪调节目标,动态考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目标对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存在主效应;无意识目标启动的主效应不存在;有无启动无意识目... 分别采用阈下范式启动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句子整理任务启动无意识情绪调节目标,动态考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目标对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存在主效应;无意识目标启动的主效应不存在;有无启动无意识目标与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类型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无论无意识目标有无启动,启动控制型内隐态度的个体降低消极情绪体验,减少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产生适应良好的结果;启动表达型内隐态度的个体则升高消极情绪体验,增加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产生适应不良的结果.这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自动目标追求理论在情绪调节领域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内隐态度 情绪反应 无意识目标
下载PDF
羞怯与非羞怯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及内隐态度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微 陶嵘 +1 位作者 陈婷婷 白汉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羞怯与非羞怯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及情绪调节的内隐态度。方法在武汉某高校通过羞怯量表选出羞怯大学生77名,非羞怯大学生79名,分别用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进行调查。结果①在情绪类别上,羞怯大学生在痛... 目的探讨羞怯与非羞怯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及情绪调节的内隐态度。方法在武汉某高校通过羞怯量表选出羞怯大学生77名,非羞怯大学生79名,分别用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进行调查。结果①在情绪类别上,羞怯大学生在痛苦、厌恶、内疚、害羞、羞愧、恐惧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羞怯大学生(t=2.738,2.309,2.587,6.663,3.531,5.385;P<0.05);②羞怯大学生在调节正性情绪时,在抑制这种情绪调节方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羞怯大学生(t=2.35;P<0.001);在对负性情绪的忽视、重视、宣泄及自然调节这几种情绪调节方式上的得分,与非羞怯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t=-3.20,10.30,3.39,2.38;P<0.05);③羞怯与非羞怯大学生在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羞怯大学生对负性情绪的调节量显著多于非羞怯大学生,羞怯大学生在情绪调节方式上存在一定的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怯 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调节内隐态度 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