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滚雪球”与“抖包袱”——试论微篇小说的情节变化与审美兴奋点的形成
1
作者 龙钢华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微篇小说的情节变化主要通过两种基本模式来形成审美兴奋点,实现创作意图:一是“顺向变化———滚雪球”的模式;二是“意外突转———抖包袱”的模式,具体又可分为渐进式突转和抖然式突转。
关键词 微篇小说 情节变化 审美兴奋点 顺向变化 意外突转
下载PDF
汉晋神仙小说的“变化”情节析论
2
作者 邓国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74-81,共8页
《列仙传》《神仙传》等书所载神仙故事,往往以"变化"作为其主要情节,这类情节又分为神仙自身的"变化"或驱使外物发生的"变化",二者均是其"神通"与"道术"的突出体现。获得"变化... 《列仙传》《神仙传》等书所载神仙故事,往往以"变化"作为其主要情节,这类情节又分为神仙自身的"变化"或驱使外物发生的"变化",二者均是其"神通"与"道术"的突出体现。获得"变化"之术的途径则颇具现实性,主要为"服食"和"行气",反映了汉晋道教"寓道于术"的思想倾向。汉晋神仙小说的"变化"情节及其所反映的"变化"观念,既是"与道同体""道法自然"等思想的形象体现,同时也受到了西域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神仙小说 变化情节
下载PDF
论人物性格张力对戏剧冲突的导向作用——印度电视剧《阴谋与婚礼》中人物、情节、冲突的关联性
3
作者 王兆婷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0期56-56,89,共2页
进入中国的第一部印度电视连续剧《阴谋与婚礼》带着它们浓厚的异域风情和文化进入中国人的视线,其较为夸张的镜头表现力和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刻画,提醒人们重新审视戏剧作品中人物性格刻画的重要性。
关键词 性格张力 情节变化 戏剧冲突
下载PDF
浅议元杂剧《薛仁贵》在元、明刊本中的差异
4
作者 周安若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期84-,共1页
薛仁贵是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以他三箭定了天山而后荣归故里的故事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数量众多,至今仍活跃于影像作品、文学创作中。本文意在比较收录于《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薛仁贵衣锦还乡》与《元曲选》中的《薛仁贵荣归故里》两版... 薛仁贵是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以他三箭定了天山而后荣归故里的故事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数量众多,至今仍活跃于影像作品、文学创作中。本文意在比较收录于《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薛仁贵衣锦还乡》与《元曲选》中的《薛仁贵荣归故里》两版之差异,以此为例探求明刊本较元刊本之改变与创造,以及浅谈对明人改动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本 明刊本 人物改动 曲白增删 情节变化
下载PDF
品鉴想象力主题绘本中的创造性思维——富含创造性思维的想象力主题绘本推荐
5
作者 蒋路易 《福建教育》 2017年第38期60-63,共4页
想象力主题绘本推荐 绘本作家方素珍将绘本分成十大主题,其中一类称为想象力绘本。想象力主题绘本,往往具有独特的叙述视角或情节变化线索,富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突破了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深受幼儿喜爱。
关键词 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 绘本 品鉴 现实生活 情节变化 叙述视角 天马
下载PDF
小班语言活动:变色的蜗牛
6
作者 闫皓婧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2013年第7期68-68,共1页
活动目标1.能根据颜色大胆联想.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会说短句:小蜗牛吃了XXX.变成了×蜗牛。3.愿意参与交流.体验故事情节变化的乐趣。活动准备小蜗牛以及绿色、黄色和红色小蜗牛的图片,各种颜色... 活动目标1.能根据颜色大胆联想.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会说短句:小蜗牛吃了XXX.变成了×蜗牛。3.愿意参与交流.体验故事情节变化的乐趣。活动准备小蜗牛以及绿色、黄色和红色小蜗牛的图片,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卡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牛 语言活动 小班 故事内容 活动目标 情节变化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下载PDF
上下合璧看《甄缳》 观越剧《甄嫘》(下)
7
作者 关心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14,共3页
怎样看下本的改编?《甄嫁》是连台本戏,上本结尾安排了精彩的“钩子”——“滴血验亲”,下本以此为起点展开,从一开场,就大刀阔斧地开始削减台上的人物。序幕以后,主要人物已减为四个,集中在甄、皇、清、华四人身上。在将小说错... 怎样看下本的改编?《甄嫁》是连台本戏,上本结尾安排了精彩的“钩子”——“滴血验亲”,下本以此为起点展开,从一开场,就大刀阔斧地开始削减台上的人物。序幕以后,主要人物已减为四个,集中在甄、皇、清、华四人身上。在将小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线索精简和重新构建时,《甄嫘》采取了有别于妥帖平稳的传统叙事的结构,场与场之前省略了大段情节变化的过程,如同快进跳跃,或者将一些过程隐在幕后,而将篇幅省给表达人物的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 主要人物 连台本戏 人物关系 传统叙事 情节变化
下载PDF
浅析歌剧《弄臣》中Rigoletto的演唱
8
作者 张强 《北方音乐》 2009年第8期28-28,共1页
歌剧《弄臣》中,演唱Rigoletto的宣叙调通常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把宣叙调唱的和咏叹调一样强烈。其实不然!Rigoletto的宣叙调通常出现在情节及歌剧气氛开始变化以及矛盾冲突较强的时候,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把每句唱的很强。视情节... 歌剧《弄臣》中,演唱Rigoletto的宣叙调通常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把宣叙调唱的和咏叹调一样强烈。其实不然!Rigoletto的宣叙调通常出现在情节及歌剧气氛开始变化以及矛盾冲突较强的时候,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把每句唱的很强。视情节变化顺其自然的转换语调及语气才是最佳演唱方法。因此,语气和强弱的掌握尤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唱方法 《弄臣》 歌剧 情节变化 宣叙调 矛盾冲突 顺其自然 咏叹调
下载PDF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9
作者 黄志锋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第3期52-53,共2页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极其鲜明的对比手法和生动形象的插图,讲述了发生在小松树、大松树和风伯伯三者之间的故事。全文结构活泼生趣,情节变化有序,对话描写贴切传神,深受学生的喜欢。课文一...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极其鲜明的对比手法和生动形象的插图,讲述了发生在小松树、大松树和风伯伯三者之间的故事。全文结构活泼生趣,情节变化有序,对话描写贴切传神,深受学生的喜欢。课文一开始便开门见山呼应题目,仅用一句话交代故事背景:“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松树和大松树》 课时教学设计 童话故事 一年级下册 生动形象 对比手法 情节变化 对话描写
下载PDF
叙事文学中人物语言语义信息的意义
10
作者 曹永军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第S2期116-116,共1页
在欣赏叙事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利用人物的语言来获取信息,来感受生活和艺术的美。人物语言的语义信息是开放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大"的!如果我们善于发掘人物的语义信息,就能获得无穷多的语用信息,使它成为重要的... 在欣赏叙事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利用人物的语言来获取信息,来感受生活和艺术的美。人物语言的语义信息是开放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大"的!如果我们善于发掘人物的语义信息,就能获得无穷多的语用信息,使它成为重要的信息源,从而实现对叙事性文学作品的解读。那么,人物语言的语义信息有哪些基本的发掘面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语言 性格特征 宗教文化 写作意图 情节变化
下载PDF
浅谈表演艺术中的形体动作
11
作者 杨军 《剧影月报》 2013年第6期88-88,共1页
“动作”这个词在戏剧方面的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剧本创作、导演和演员都经常运用这个概念,但所指的涵义却不一样,如:剧本中的事件、矛盾冲突和情节变化称动作:导演是整个“舞台动作”的组织者,他需要掌握全剧总的动作和备幕、场的... “动作”这个词在戏剧方面的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剧本创作、导演和演员都经常运用这个概念,但所指的涵义却不一样,如:剧本中的事件、矛盾冲突和情节变化称动作:导演是整个“舞台动作”的组织者,他需要掌握全剧总的动作和备幕、场的动作,导演在工作中对这一概念还经常表现在决定单位的命名上;演员在舞台上的一切活动(包括形体的、内心的和语言的)均称动作:剧中人物要完成的总任务和具体任务也称动作。我们这里所要说的是演员在角色创作中的形体动作或称外部动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体动作 表演艺术 剧本创作 舞台动作 情节变化 矛盾冲突 角色创作 演员
下载PDF
以影像交织 显别具一格——《万里归途》:主旋律战争电影的新突破
12
作者 刘诗琪 《现代艺术》 202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万里归途》凭借超高的制作能力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硝烟四起的异国他多、安危难保的海外侨胞、交流不便的语言障碍、防不胜防的弹药偷袭、政权更迭的混乱局势、纵横交替的镜头运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明暗交替的光影构图、... 《万里归途》凭借超高的制作能力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硝烟四起的异国他多、安危难保的海外侨胞、交流不便的语言障碍、防不胜防的弹药偷袭、政权更迭的混乱局势、纵横交替的镜头运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明暗交替的光影构图、起承转合的情节变化,体现出影片的张池有度和豪迈气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面调度 视听盛宴 起承转合 政权更迭 镜头运动 情节变化 主旋律 语言障碍
原文传递
厚植地域特色 展现时代印记——评话剧《大江有声》
13
作者 刘常常 无(图) 《黄梅戏艺术》 2023年第4期30-32,共3页
2023年5月,由安庆市京话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话剧《大江有声》在石化俱乐部隆重上演。作为2023年度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入选项目,话剧《大江有声》以别致的艺术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故事在跌岩起伏的矛盾冲突和情节变化中带... 2023年5月,由安庆市京话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话剧《大江有声》在石化俱乐部隆重上演。作为2023年度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入选项目,话剧《大江有声》以别致的艺术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故事在跌岩起伏的矛盾冲突和情节变化中带给观众以视觉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色彩 艺术剧院 时代印记 戏剧创作 艺术风格 情节变化 地域特色 矛盾冲突
原文传递
论动作当中的小说诗学
14
作者 贾想 《芒种》 2019年第10期112-116,共5页
一、文学中的动作人的动作是文学艺术最早开始模仿的对象.作为艺术起源的原始祭祀舞蹈,就是巫祝的一系列身体动作的仪式化组合.《古诗源》卷一有《弹歌》一首,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断、续、飞、... 一、文学中的动作人的动作是文学艺术最早开始模仿的对象.作为艺术起源的原始祭祀舞蹈,就是巫祝的一系列身体动作的仪式化组合.《古诗源》卷一有《弹歌》一首,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断、续、飞、逐,都是描述人的身体动作的词汇.作为一种时间艺术而非空间艺术,文学世界必定不是静止的、凝固的,它通过线性的文字的排列,描述动态时间中动态的人.只有让文学中的人物动起来,才会产生情节变化,进而形成文学作品的结构.因此,文学中的动作看似普通,实则直接与美学问题尤其是近代以来小说的诗学问题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问题 文学作品 身体动作 艺术起源 美学问题 《古诗源》 情节变化 小说诗学
原文传递
如何描写雨景
15
作者 何云丽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1年第7期73-73,共1页
景物描写是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变化发展的特定空间,是人物活动变化的背景,是作者巧妙机智地寄托感情、提示或突出主题的一种手段,也是作者追求文章的艺术效果,凸现文章艺术魅力的一种技巧。培养学生景物描写的能力是小学作文教学的... 景物描写是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变化发展的特定空间,是人物活动变化的背景,是作者巧妙机智地寄托感情、提示或突出主题的一种手段,也是作者追求文章的艺术效果,凸现文章艺术魅力的一种技巧。培养学生景物描写的能力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物描写 雨景 小学作文教学 情节变化 艺术效果 艺术魅力 作者 文章
原文传递
中考完形填空探究
16
作者 相子龙 《考试与评价(英语中考专刊)》 2018年第4期19-21,共3页
完形填空一般选用220—250词左右的短文,语言地道、表述清楚,大部分为记叙文,侧重描述故事情节变化或心理变化的过程。也有一部分为说明文,侧重讲述科普和文化方面的内容。一、命题特点完形填空的考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完形填空一般选用220—250词左右的短文,语言地道、表述清楚,大部分为记叙文,侧重描述故事情节变化或心理变化的过程。也有一部分为说明文,侧重讲述科普和文化方面的内容。一、命题特点完形填空的考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词汇意义:主要考查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对词义的判断能力,其命题特点是:如果不考虑上下文,将各选项填入孤立的句子中,则句子在语法上均成立,多数情况下意义也成立。因此我们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上下文进行分析推断,才能找到正确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形填空 中考 词汇意义 命题特点 心理变化 情节变化 判断能力 整体理解
原文传递
小书虫
17
作者 张瑶 张凤廷(指导老师)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 2018年第9期66-66,共1页
夜晚,一轮明月高悬天宇,一栋古香古色的楼房中,在一扇明亮的窗户旁,坐着一个正读书的男孩。这个男孩便是本文的“小书虫”。既然是书虫,他当然就特别爱“蛀书”了。“蛀书”时,他脸上的表情也会随着书里的情节变化。
关键词 情节变化 男孩 明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