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生殿》的情话书写与洪昇“惟情观”
1
作者 丁湘 《艺术评鉴》 2023年第5期113-116,共4页
“千古帝妃情、异代文人心”,自唐代以来,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数度被搬上舞台,常演不衰;而《长生殿》一经问世,其艺术性与思想性便超越了其他关于李、杨爱情题材的作品。剧作家洪昇规避了前人著述中的秽史情节,着力描摹李、杨二人... “千古帝妃情、异代文人心”,自唐代以来,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数度被搬上舞台,常演不衰;而《长生殿》一经问世,其艺术性与思想性便超越了其他关于李、杨爱情题材的作品。剧作家洪昇规避了前人著述中的秽史情节,着力描摹李、杨二人间的真挚情感,该剧的情话书写极尽词工考究之能,具有极高的审美情趣与思想意涵,既体现了剧作家本人的“惟情观”,也彰显出戏曲文学的抒情传统与写意美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话书写 传统 情观
下载PDF
颠覆与建构:晚明情观的再检讨——以宋懋澄创作为个案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丽霞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70,共6页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时期之一,其魅力在于对个体情感的全面张扬。于晚明诗坛居重要地位的松江文士宋懋澄的创作即为这一时期个性解放的典范,他与各类女性的真诚交往和倾心相恋,体现了晚明时期独特的情观,也体现出一代文人对...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时期之一,其魅力在于对个体情感的全面张扬。于晚明诗坛居重要地位的松江文士宋懋澄的创作即为这一时期个性解放的典范,他与各类女性的真诚交往和倾心相恋,体现了晚明时期独特的情观,也体现出一代文人对传统两性观念有意识的颠覆。固然他所代表的晚明士人所努力塑造的“情种”形象,其本质与士人的文化理想并非相悖,在相当程度上他们仍然致力于追求“情”与生命之“业”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懋澄 晚明 情观 诗歌
下载PDF
中西移情观念的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燕玲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4-39,共6页
关键词 情观 人与自然的统一 表现性 立普斯 中国古代 天人合 西方文化 中国艺术 物与我
下载PDF
王船山诗学的主情观 被引量:1
4
作者 曾玲先 《衡阳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93-96,共4页
王船山诗学的主情观 ,在论述诗歌言情要婉转曲折、情与景的结合要关注内在统一 ,以及要以情为“兴观群怨”的纽带等方面 ,有其独到理解的阐释和别开生面的新意。它是对“诗缘情”说的拓展和深化。
关键词 王船山 诗学 情观 景融合 “兴群怨”
下载PDF
从“钗盒情缘”看洪昇的至情观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诗瑶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4年第5期26-28,25,共4页
从唐朝开始,杨贵妃故事就被赋予多种表现方式和主题,清初洪昇也借杨李故事表达了自身对"情"的理解。前人多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论述《长生殿》的主旨,但很多人忽略了"金钗钿盒"这一定情信物在故事中的作... 从唐朝开始,杨贵妃故事就被赋予多种表现方式和主题,清初洪昇也借杨李故事表达了自身对"情"的理解。前人多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论述《长生殿》的主旨,但很多人忽略了"金钗钿盒"这一定情信物在故事中的作用。通过对它具体形象的考证,可以看出它在不同版本里拥有不同地位,进而可以得出《长生殿》以"情"为主的创作宗旨,因此"金钗钿盒"在文本结构和情感描述中的地位都非常重要。进一步看,"金钗钿盒"的爱情也表现了洪昇本人独特的爱情观——建立在传统夫妻关系的基础上民主平等、尊重人性的"至情观",但在那个时代,这种理想的结局注定是个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金钗钿盒 情观 传统 民主 悲剧
下载PDF
“动态学情观”下的教学优化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泽宇 《教育视界》 2022年第5期68-69,共2页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需要教师基于学情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课前了解到的学情是静态的,而课堂中的学情则是动态的,学生对某一知识的体验、学习情感态度和需要了解的领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师...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需要教师基于学情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课前了解到的学情是静态的,而课堂中的学情则是动态的,学生对某一知识的体验、学习情感态度和需要了解的领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师应树立"动态学情观",关注经验的动态变化,体会学生情感态度的转变,即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手段,优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学情观 静态学情观 路径研究 教学优化
下载PDF
西方历史学家的移情观及其问题
7
作者 孙晶 《学术界》 CSSCI 1999年第1期25-29,共5页
关键词 历史学家 西方历史学 情观 历史主义 历史事实 历史研究 实证主义史学 历史认识客体 西方历史哲学 历史人物
下载PDF
试论鲍照与李白的悲情观
8
作者 关茂 岳成龙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0-53,共4页
以往研究李白与鲍照的关系者,多从文学上的传承与发扬,精神上的暗合与升华等宏观角度立论,而于二者的悲剧性命运与悲怆性诗文的异同则缺乏应有的关注。由此,拟从二人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的总体悲慨遭遇入手,上贯下彻地剖析二人怀才不遇... 以往研究李白与鲍照的关系者,多从文学上的传承与发扬,精神上的暗合与升华等宏观角度立论,而于二者的悲剧性命运与悲怆性诗文的异同则缺乏应有的关注。由此,拟从二人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的总体悲慨遭遇入手,上贯下彻地剖析二人怀才不遇的忧愤、羁旅漂泊的孤苦、人生如寄的感伤及其同而不同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照 李白 情观
下载PDF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观” 被引量:2
9
作者 易新香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20-22,共3页
"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观"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 "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观"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通过对《牡丹亭》的溯源及解读,挖掘其"至情观"的内涵:人生而有情,世总为情;至情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情观 牡丹亭
下载PDF
试论汤显祖《牡丹亭》的“至情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军辉 张梦媛 《戏剧之家》 2017年第9期18-19,共2页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影响极大的主情之作,"至情观"是其思想核心。杜丽娘是作者理想中"情"的代表人物,围绕她因情而死,死而复生,展现了她的"至情"理想。本文分析了《牡丹亭》中"至情观"的背景...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影响极大的主情之作,"至情观"是其思想核心。杜丽娘是作者理想中"情"的代表人物,围绕她因情而死,死而复生,展现了她的"至情"理想。本文分析了《牡丹亭》中"至情观"的背景,以及其广泛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对文学发展的深广影响,由此"至情观"也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观
下载PDF
从《元曲选》婚恋剧看臧懋循的主情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雯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9-24,共6页
婚恋剧在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依据剧中所涉及人物身份的不同,可以将其细分为才子佳人戏、妓女书生戏及凡人神怪戏。这些作品蕴含了编选者臧懋循主情的戏曲观念,具体体现为:宣扬坚贞纯洁的爱情,对伪道学给予辛辣... 婚恋剧在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依据剧中所涉及人物身份的不同,可以将其细分为才子佳人戏、妓女书生戏及凡人神怪戏。这些作品蕴含了编选者臧懋循主情的戏曲观念,具体体现为:宣扬坚贞纯洁的爱情,对伪道学给予辛辣的嘲讽;主张婚姻自主,争取婚姻自由,对大胆、执着地追求爱情给予肯定;主张言情高于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臧懋循 元曲选 婚恋剧 情观
下载PDF
从相互动词meet看功能句法学的移情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锦祥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3-66,共4页
“移情”(Empathy)是久野进(Su-sumu Kuno)进行句法研究中所用的概念之一,在语言学众多流派的研究工作中自有其独到之处。什么是移情?借用电影的说法,就是选择“拍摄角度”。假设有位电影导演想把John和Mary之间发生的“meet”
关键词 说话者 句子 主语 情观 表层结构 语言学 言语行为 等级原则 功能句法学 说话人
下载PDF
汤显祖的“至情观”
13
作者 周媛媛 《文教资料》 2012年第2期13-15,共3页
在晚明个性解放的时代,形成了强大的写"情"思潮。汤显祖是这批人中的佼佼者,并在《牡丹亭》中把"至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主人公杜丽娘即是汤显祖的化身,她对情的生生死死的追求其实是汤显祖对"情"的追求。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 在晚明个性解放的时代,形成了强大的写"情"思潮。汤显祖是这批人中的佼佼者,并在《牡丹亭》中把"至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主人公杜丽娘即是汤显祖的化身,她对情的生生死死的追求其实是汤显祖对"情"的追求。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褒扬像杜丽娘这样的至情之人,反映出汤显祖人性的觉醒和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观 戏剧《牡丹亭》 杜丽娘
下载PDF
论王船山的审美移情观
14
作者 熊考核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72-77,93,共7页
王船山审美移情观是基于“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哲理,而西方移情论却是构造在人与自然冲突中的一种诗意理想。由于移情表现在哲学基础上的差异导致了各自审美表现上的诸多差异。但殊途同归的是,不同的移情表现却认同了审美表... 王船山审美移情观是基于“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哲理,而西方移情论却是构造在人与自然冲突中的一种诗意理想。由于移情表现在哲学基础上的差异导致了各自审美表现上的诸多差异。但殊途同归的是,不同的移情表现却认同了审美表现的共同目标,即“物我同一”、“情景互生”,主体生命情调与客观世界相互交融在一个对象生命化、主体对象化的美学境界之中。本文着重探讨了船山移情发生的心理过程及表现层次等理论问题,从中可以看出船山美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现象 情观 审美移 物我同一 审美 人与自然 主体对象 审美心境 审美感知
下载PDF
《爱的牺牲》中欧·亨利的爱情观
15
作者 赵嘉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4期117-118,共2页
O. Henry is a realist and humanitarian writer. In his life, he wrote more than 300 short stories and a full-length novel. Sacrifice of Love is a typical O Henry's novel, which was formed in American society that chan... O. Henry is a realist and humanitarian writer. In his life, he wrote more than 300 short stories and a full-length novel. Sacrifice of Love is a typical O Henry's novel, which was formed in American society that changed fro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capitalism to the era of imperialism. During this period, the rotten social system, ruthless competition and insatiable exploitation jugulatcd and contorted human's emotions. In such a society, O. Henry, on the one hand, advocated and paid a tribute to beautiful love. on the other hand, he felt helpless and hateful to the cruel social and hard living conditions. Love itself is holy and sweet, but due to the decay of the social system, love was full of bitterness.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O. Henry's views of love, the reasons of formation and the expression skills. The subject of the Sacrifice of Love is: love itselfis sweet and holy, but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it is destined to be a trage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rifice of love SWEET bitter love corrupt social system
下载PDF
感知共情:共情的第四维度探析
16
作者 崔中良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传统的共情研究将共情分为情感共情、认知共情和行动共情三个维度,并没有重点关注共情的获得方式。结合现象学和认知科学对于共情的研究,指出感知共情作为共情的第四个维度是其他三个维度的基础。感知共情的作用方式表现为:感知共情与... 传统的共情研究将共情分为情感共情、认知共情和行动共情三个维度,并没有重点关注共情的获得方式。结合现象学和认知科学对于共情的研究,指出感知共情作为共情的第四个维度是其他三个维度的基础。感知共情的作用方式表现为:感知共情与行动共情互为协同,感知共情与认知共情互为渗透,感知共情作为共情整体的保障。四维共情内在关联的综合观摆脱了共情的分离观和一体观,解决了分离观的认知消耗以及一体观的他异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共 感知共 综合 身体现象学
下载PDF
论华兹华斯的悲情女性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继海 李明心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3-56,共4页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为“自然诗人”华兹华斯的女性观提供了新的视角,华兹华斯的女性观是悲情主义的演绎,由悲情而衍生的美感、快感及智慧为诗人挖掘灵魂的原始意象提供了思维向度,使其为寻求灵魂的统一和连贯性成为必要与可能。
关键词 华兹华斯 女性 具象 内蕴
下载PDF
试论朝医四象医学中的情志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明玉 朱寅圣 柳振宇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1-1,共1页
关键词 四象医学 朝医学 三宰心说
下载PDF
冯梦龙“情教观”与“三言”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军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9-53,共5页
冯梦龙作为通俗文学家和小说理论家,首次提出了“情教观”的文艺思想。“三言”的编纂及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无不反映他对真情的追求和通过真情教诲众生。
关键词 冯梦龙 三言 女性形象
下载PDF
从《红楼梦》人物僧道化历程看曹雪芹的“情空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阎续瑞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39-145,共7页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僧道形象,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僧道系统。全书通过主要人物的僧道化历程、尤其是宝玉出家的过程来诠释"情空"这一主旨。曹雪芹的"情空观"有对世俗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彻底否定,也包括对世态人情...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僧道形象,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僧道系统。全书通过主要人物的僧道化历程、尤其是宝玉出家的过程来诠释"情空"这一主旨。曹雪芹的"情空观"有对世俗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彻底否定,也包括对世态人情尤其是男女恋情的失望。他的"情空观"是建立在对社会人生深刻、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也是深受佛道思想浸染的产物,更是对中国历来才子佳人小说"欢欢喜喜大团圆"结局的认真思考与反省。其实质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爱情的眷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僧道系统 佛道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