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泪中情 泪中影——谈《背影》中的“泪”
1
作者 邹克凡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40-41,9,共3页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在《背影》里,朱自清终于弹出了他真情实感的“泪”,其泪中情,泪中影,耐人品味,引人深思……。 在《背影》里,出现“泪”的地方一共有四处:第一次是正在北大求学的朱自清,从北京南下回家为祖母奔丧,与其父...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在《背影》里,朱自清终于弹出了他真情实感的“泪”,其泪中情,泪中影,耐人品味,引人深思……。 在《背影》里,出现“泪”的地方一共有四处:第一次是正在北大求学的朱自清,从北京南下回家为祖母奔丧,与其父朱鸿钧相会于徐州,“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而流出感伤之泪;第二次是为祖母办完丧事,父子于浦口惜别,父亲为儿子买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给亡妇 父子 武钟谦 情郁于中 朱自清先生 轻弹 见其 艺术技巧
下载PDF
依据文本:实现语文知识实践的价值回归——以《月光启蒙》为例谈散文教学应有的知识诉求
2
作者 周有利 《语文知识》 2016年第2期16-19,共4页
呼唤语文知识实践的价值回归,就是要摒弃注重知识与文本的表层而进行单纯的符号灌输,就是要突破由知识到知识、由知识到能力的思维范式,就是要走出仅仅关注“是什么”而忽略“怎样是”“为什么是”的课程视野。依据文本的内在构成和知... 呼唤语文知识实践的价值回归,就是要摒弃注重知识与文本的表层而进行单纯的符号灌输,就是要突破由知识到知识、由知识到能力的思维范式,就是要走出仅仅关注“是什么”而忽略“怎样是”“为什么是”的课程视野。依据文本的内在构成和知识的逻辑意义,积极倡导和建立关乎人的自由精神与生命成长的“知识—精神”的实践价值观,努力实现关于“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的知识教育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语言 思维范式 孙友田 一轮明月 我爱 如水 月是故乡明 内在构成 情郁于中 会唱
下载PDF
《背影》课堂实录 被引量:6
3
作者 韩军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5年第4期32-36,45,共6页
1.识释字词。 (1)差使 狼藉 簌簌 蹒跚 交卸 奔丧 典质 赋闲 颓唐 琐屑 举箸 惨淡 情郁于中 触目伤怀 (2)当堂背诵开头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是他的背影。"或背最后几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能与他相见!"
关键词 《背影》 课堂实录 情郁于中 朱自清先生 《荷塘月色》 我不知道 给你 你说我 告诉我 朱子
下载PDF
《背影》的末段怎样包容着全章的内容和意义——用“语文”的方式再读《背影》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硕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5年第2期47-50,共4页
在我看来,《背影》的主题表述,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样的一篇人人都能读,人人都可能有不同感受,人人在自己的不同人生阶段都可能有不同感受的作品,到底给了人人怎样的启示和共鸣,并由此激发我们思考、追问和认定:人生不同... 在我看来,《背影》的主题表述,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样的一篇人人都能读,人人都可能有不同感受,人人在自己的不同人生阶段都可能有不同感受的作品,到底给了人人怎样的启示和共鸣,并由此激发我们思考、追问和认定:人生不同的生存生活状态,该有怎样合理的面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人生阶段 末段 因果逻辑 逻辑层次 情郁于中 阅读策略 真味 父子关系 散文写作
下载PDF
古诗词鉴赏之知人论世
5
作者 朱荣华 《魅力中国》 2009年第A11期2-2,共1页
古典诗词是汉语言文学的精华,是数千年来民族情感和语言艺术的积淀。近几年来,随着汉文化的普及推广和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古诗词的学习成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头戏,而古诗词的鉴赏在高考里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大。那么怎... 古典诗词是汉语言文学的精华,是数千年来民族情感和语言艺术的积淀。近几年来,随着汉文化的普及推广和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古诗词的学习成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头戏,而古诗词的鉴赏在高考里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大。那么怎么样进行古诗词鉴赏呢?本文主要以具体例子浅析古代诗歌鉴赏如何做到知人论世,以引导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鉴赏 古诗词 古典诗词 高中语文教材 考里 沉郁顿挫 情郁于中 靖康之耻 山水田园诗 人生遭际
下载PDF
读《儿女》——谈朱自清、丰子恺同题散文
6
作者 殷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3期180-188,共9页
一九二八年十月的《小说月报》,在“儿女”的大标题下,同时刊载两文:一是北京的朱自清所作,一是石门湾的丰子恺所写。两位作者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说也巧,当时他们都是三十一岁,各有五个子女.朱自清丰子恺同属小资产阶级进步作家,在... 一九二八年十月的《小说月报》,在“儿女”的大标题下,同时刊载两文:一是北京的朱自清所作,一是石门湾的丰子恺所写。两位作者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说也巧,当时他们都是三十一岁,各有五个子女.朱自清丰子恺同属小资产阶级进步作家,在严肃对待人生,不随波逐流,黑暗社会中坚持出污泥而不染的个人情操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人生理想 三十一岁 《小说月报》 石门湾 情郁于中 自叙传 子恺漫画 父子关系 我自己
下载PDF
疏导,让心理归位
7
作者 于德明 《中国西部》 2014年第20期81-81,共1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生烦恼、压抑、焦虑、叛逆等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情郁于中,不及时排解,轻则导致性格失调,重则酿成悲局。那么怎样及时调适孩子们不良的心理情绪,才能使他们保持阳光的心态、健康成长,成为摆在学校、家长和社会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生烦恼、压抑、焦虑、叛逆等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情郁于中,不及时排解,轻则导致性格失调,重则酿成悲局。那么怎样及时调适孩子们不良的心理情绪,才能使他们保持阳光的心态、健康成长,成为摆在学校、家长和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主要采用搭建平台、疏导化解的方法,对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 情郁于中 读后写 快捷方便 学习小组 同伴互助 对你说 就这样 面对自己 升级奖励
下载PDF
篇章设计的关键是“怎么写”
8
作者 施迎春 《语文知识》 2017年第17期63-64,共2页
写作过程中,学生面对作文材料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以后,"怎么写"就是要面对、要解决的问题了。篇章设计的智慧,就是研究"怎么写"的智慧。有的考生能够读懂作文材料,理解作文题目的内涵,在"怎么写"上却没了章法,没了思路。因此,在... 写作过程中,学生面对作文材料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以后,"怎么写"就是要面对、要解决的问题了。篇章设计的智慧,就是研究"怎么写"的智慧。有的考生能够读懂作文材料,理解作文题目的内涵,在"怎么写"上却没了章法,没了思路。因此,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研究怎么写,是把思想表达清楚的关键。篇章设计的智慧,决定了情感表达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表达 中心论点 中考复习 表达技巧 写作过程 自然清新 情郁于中 不如意 汪曾祺 自我反省
下载PDF
互不相见却又互相想念——从《背影》的首尾两段说起
9
作者 高传龙 《山东教育》 2016年第10期50-51,共2页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所写的一篇写人记事散文,全文共七段,其中第二段至第六段是忆往事,第一段和第七段是写“现在”。散文解读,重点是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感情。笔者认为,要探寻文中朱自清的情感密码,切入口就是这两段。我们先看第...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所写的一篇写人记事散文,全文共七段,其中第二段至第六段是忆往事,第一段和第七段是写“现在”。散文解读,重点是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感情。笔者认为,要探寻文中朱自清的情感密码,切入口就是这两段。我们先看第一段,其实就一句话,是这么写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朱自清先生 二段 武钟谦 父子俩 情郁于中 文中 家庭矛盾 父子关系 中第
下载PDF
习作教学三“变”
10
作者 万代红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5年第10期41-,共1页
学生怕写习作,老师怕教习作,这恐怕是当今小学习作教学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有人将之归纳为小学生习作的"三乏说",即学生习作兴趣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要解决这所谓的习作"三乏",克服师生"怕&... 学生怕写习作,老师怕教习作,这恐怕是当今小学习作教学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有人将之归纳为小学生习作的"三乏说",即学生习作兴趣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要解决这所谓的习作"三乏",克服师生"怕"作文的心理,教师就要努力革新习作教学观,力求"三变"。"欲"满举笔:变"被动习作"为"主动习作"习作,不是让学生机械重复地进行"课堂写话",而是"我笔写我心"。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习作认识,端正习作态度,这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作教学 学生习作 机械重复 教学观 写话 体验式 三变 情郁于中 风行水上 完全保密
下载PDF
阅读和写作应是同荣共损的一体教学
11
作者 赖元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4年第10期44-45,共2页
一、探讨"阅读和写作教学同荣共损一体教学"这一观念的意义当前阅读教学最大的困惑,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王荣生教授虽然明确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的观点,但是对具体应该"教什么"没有给出答案。阅读和写作教学同... 一、探讨"阅读和写作教学同荣共损一体教学"这一观念的意义当前阅读教学最大的困惑,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王荣生教授虽然明确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的观点,但是对具体应该"教什么"没有给出答案。阅读和写作教学同荣共损一体教学观试图从"教什么"做出具体解释:语文阅读教学就是从寻找思想情感的生发点和语言的能力训练点出发,然后进行读写一体的训练。最后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观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 训练点 阅读模式 消极被动 主题式 情郁于中 写作训练 谋篇布局
下载PDF
叙事要存灵巧去呆板——高中记叙文写作探究
12
作者 习礼根 《语文天地》 2017年第3期11-12,共2页
在初中记叙文写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学生记叙文的叙事能力,必须在叙事灵巧这点上下功夫,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众多事件中选取典型的事件;二是在一件事情的叙述中,选取最可寄托情感的部分,从而使得文章富有表现力,有余味。如果... 在初中记叙文写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学生记叙文的叙事能力,必须在叙事灵巧这点上下功夫,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众多事件中选取典型的事件;二是在一件事情的叙述中,选取最可寄托情感的部分,从而使得文章富有表现力,有余味。如果说初中的记叙文写作要求叙事的完整有情感,那么高中记叙文写作要求便是叙事灵巧有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叙文写作 《背影》 情郁于中 言有尽而意无穷 人面桃花 柿子树 夏丏尊 我就这样 柿树 人物传记
下载PDF
从苏轼看豪放派词人的婉约情怀
13
作者 吴茂林 《知识窗(教师版)》 2010年第8X期50-51,共2页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来,每当在教学中教授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常常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词作也是豪放派词的代表,词中为什么会有令人感伤的情怀呢?笔者当时只是简单地给学生做了解答。现在想来。
关键词 豪放派 江城子 婉约词 苏词 冠之 伤春 《蝶恋花》 情郁于中 离人 词境
原文传递
用《背影》教学生作文立意和选材
14
作者 陈培德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17年第1期55-58,共4页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与《悼亡妇》,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深情,无半点矫揉造作,有动人心弦的力量。特别是《背影》,记叙了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抒发了儿...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与《悼亡妇》,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深情,无半点矫揉造作,有动人心弦的力量。特别是《背影》,记叙了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抒发了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朱自清先生 等至 情郁于中 开明书店 扬州中学 春晖中学 一封信 父子之间
原文传递
从不同的角度去追寻“背影”——浅探解读和教学《背影》的路径和策略
15
作者 黄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15年第11期44-47,共4页
《背影》,每一读过,总有不同体会,但同时感到传统教学中的那种对买橘子细节抓住不放且不及其余的做法,实在有些老套和肤浅。于是,想寻求一点阅读教学的突破,便汇录了如下的教学经历和感悟。一、备课中的发现:师生大多轻视和不解《背影... 《背影》,每一读过,总有不同体会,但同时感到传统教学中的那种对买橘子细节抓住不放且不及其余的做法,实在有些老套和肤浅。于是,想寻求一点阅读教学的突破,便汇录了如下的教学经历和感悟。一、备课中的发现:师生大多轻视和不解《背影》末段《背影》的末段,文字不长,却是文章深度、厚度之关键所在。那种只看到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感动,可能是浅薄的。一次买橘子仍不过是买橘子而已。所以,许多学校语文老师有一种共识性的议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共识性 末段 子孝 阅读过程 散文写作 情郁于中 课堂气氛 第二年 文本结构
原文传递
趣味问答
16
《世界中学生文摘》 2005年第6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汉语字典 新英 情郁于中 电子词典 《现代汉语》 汉英词典 双剑合璧 汉语词典 不能自己 双解
原文传递
平平淡淡冯卫东
17
作者 王炎斌 《语文学习》 1994年第9期25-26,共2页
对于年近而立的冯卫东来说,事业之花刚刚开放。一如平平淡淡、"与世无争"的性格,他在教坛上的声誉也还不算大。1993年,获通州市"十佳青年教师"和"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这是迄今为止写在他年轻的生命中最为... 对于年近而立的冯卫东来说,事业之花刚刚开放。一如平平淡淡、"与世无争"的性格,他在教坛上的声誉也还不算大。1993年,获通州市"十佳青年教师"和"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这是迄今为止写在他年轻的生命中最为辉煌的一份殊荣。工作第十年,申报中教一级由于资历尚浅等原因,没在校内出线,现在,还"屈尊"于二级教师之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卫东 教坛 青年教师 情郁于中 人说 援经据典 “下海” 教育教学论文 十年 春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