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惑智”走向“圣智”之路——僧肇的般若认知方式探微
1
作者
张淼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僧肇是南北朝时期大乘中观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他所著成的《般若无知论》、《物不迁论》和《不真空论》等著名的佛学文章中,集中对这一时期中观般若思想作了最为明晰的阐述。他提出“惑智”与“圣智”两种不同智慧,并对这两种智慧作了对...
僧肇是南北朝时期大乘中观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他所著成的《般若无知论》、《物不迁论》和《不真空论》等著名的佛学文章中,集中对这一时期中观般若思想作了最为明晰的阐述。他提出“惑智”与“圣智”两种不同智慧,并对这两种智慧作了对比分析。同时,为了使人们能够抛弃“惑智”,获得“圣智”,僧肇还提出了对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肇
惑智
圣
智
探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
2
作者
刘国梁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50-51,共2页
老子思想与传入中国的佛教有密切的关系。从空有相既、圣智与惑智、静心无想与致虚极、守静笃、无我与心解脱等命题分析,初传中国的佛教既有用老子思想去理解本身意旨的,也显示出佛教与老子有某些共性。
关键词
空有相既
圣
智
惑智
静心无想
致虚极
守静笃
无我
心解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惑智”走向“圣智”之路——僧肇的般若认知方式探微
1
作者
张淼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僧肇是南北朝时期大乘中观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他所著成的《般若无知论》、《物不迁论》和《不真空论》等著名的佛学文章中,集中对这一时期中观般若思想作了最为明晰的阐述。他提出“惑智”与“圣智”两种不同智慧,并对这两种智慧作了对比分析。同时,为了使人们能够抛弃“惑智”,获得“圣智”,僧肇还提出了对治方法。
关键词
僧肇
惑智
圣
智
探微
Keywords
Seng Zhao
ordinary wisdom
super wisdom
study
分类号
B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
2
作者
刘国梁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系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50-51,共2页
文摘
老子思想与传入中国的佛教有密切的关系。从空有相既、圣智与惑智、静心无想与致虚极、守静笃、无我与心解脱等命题分析,初传中国的佛教既有用老子思想去理解本身意旨的,也显示出佛教与老子有某些共性。
关键词
空有相既
圣
智
惑智
静心无想
致虚极
守静笃
无我
心解脱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惑智”走向“圣智”之路——僧肇的般若认知方式探微
张淼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
刘国梁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