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庶狱庶慎”到“惟良折狱”——《尚书》刑法观念的形成、发展与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定璋
《天府新论》
2002年第6期74-81,共8页
文章研究了《尚书》中的刑罚 ,对上古时代我国刑法的萌生、发展及基本特征作了系统的审视 ,并对“明德慎罚”“敬明乃罚”等主张予以客观剖析与历史评价。
关键词
《尚书》
庶
狱
庶慎
惟良折狱
明德慎罚
敬明乃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佞折狱”与“自由心证”——评《吕刑》、《商君法》
2
作者
焦冶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0-164,共5页
《吕刑》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成文法,提出"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的司法原则,强调防止五过的同时,制定了两造具备,办案人员要到民众中检查核实等严格的审判程序和审判规范,成为儒家德主刑辅的立法设刑基础。《商君法》也...
《吕刑》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成文法,提出"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的司法原则,强调防止五过的同时,制定了两造具备,办案人员要到民众中检查核实等严格的审判程序和审判规范,成为儒家德主刑辅的立法设刑基础。《商君法》也是我国古代经过社会实践并获得巨大成就的一部实用法典,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秦王朝的法律基础。为秦国扫平六国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持,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法律思想,在彼此消长的过程中,影响了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法律体系。当今,我们的法律工作者,肩负着公正、道义、良心等责任和美德的重任,维系着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以古鉴今,建构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体现法律的正义与公平。近几年关于自由心证的讨论日渐增多,从中国法律文化的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对中国司法体制进行完善,提高法官素质,以寻求我国司法公正的最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佞
折
狱
惟良折狱
司法体制
司法公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德主刑辅”及其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渠长根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66-68,共3页
论“德主刑辅”及其影响渠长根《吕刑》又称“甫刑”,是中国奴隶社会极其重要的一部法典型文献,蕴含着丰富的司法伦理思想,其核心是“德主刑辅”,曾对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司法伦理影响深远,成为研究我国司法制度创建时期道德...
论“德主刑辅”及其影响渠长根《吕刑》又称“甫刑”,是中国奴隶社会极其重要的一部法典型文献,蕴含着丰富的司法伦理思想,其核心是“德主刑辅”,曾对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司法伦理影响深远,成为研究我国司法制度创建时期道德观念的重要史料。一、对“明德慎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主刑辅”
《吕刑》
“明德慎罚”
司法伦理
惟良折狱
罪刑法定
统治者
法治社会
文明社会
刑罚轻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芑孙《聊斋志异》批语汇辑
被引量:
1
4
《蒲松龄研究》
1994年第2期1-12,共12页
王芑孙《聊斋志异》批语汇辑刘世德辑几点说明一、王芑孙(1755一1817),字念丰,一字铁夫、惕甫,号楞伽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著有《渊雅堂全集》。二、他的批语,见于王金范刊本...
王芑孙《聊斋志异》批语汇辑刘世德辑几点说明一、王芑孙(1755一1817),字念丰,一字铁夫、惕甫,号楞伽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著有《渊雅堂全集》。二、他的批语,见于王金范刊本《聊斋志异》的乾隆五十年(1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王芑孙
总评
研究所图书室
批语
惟良折狱
人物性格
异史氏曰
转祸为福
条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尚书》“中德”法思想论
5
作者
陈荣文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42-47,共6页
“中德”的法精神是《尚书》法思想体系的核心与灵魂,这一精神通过历代封建统治者的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法文化的法魂。“中德”具有多层面的含义:在道德层面上,它宏扬社会全体组成人员大公无私、和衷共济的美德;在方法论层次上,它...
“中德”的法精神是《尚书》法思想体系的核心与灵魂,这一精神通过历代封建统治者的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法文化的法魂。“中德”具有多层面的含义:在道德层面上,它宏扬社会全体组成人员大公无私、和衷共济的美德;在方法论层次上,它强调无过无不及的辩证原则;在目的论层面上,它主张因时制宜,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去实现永恒的正义。“中德”精神渗透在《尚书》法思想中,其主要体现是:1.刑罚的目的是“刑期无刑、发协于中”;2.法律实施的方法论原则是“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3.在德刑关系上。认为“有德惟狱”,“明德”就在“慎罚”之中;4.在法律正义的实现上,主张“惟良折狱”,注重司法官的良心和素质与法律精神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法思想
“德”
罪刑法定
司法官员
“中”
刑罚
中德
法文化
惟良折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仁恕司法的经验与智慧
被引量:
1
6
作者
吕丽
郭田田
《人民检察》
2023年第14期65-69,共5页
仁恕司法是儒家所推崇的仁恕之道在司法场域中的运用,是中华法系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质,彰显了中国人积淀千年的司法经验与智慧。仁恕司法以“德治”主张及“以民为本”思想为基础,通过诸如恤弱、宥过、矜疑、求生求免、悯囚等一系...
仁恕司法是儒家所推崇的仁恕之道在司法场域中的运用,是中华法系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质,彰显了中国人积淀千年的司法经验与智慧。仁恕司法以“德治”主张及“以民为本”思想为基础,通过诸如恤弱、宥过、矜疑、求生求免、悯囚等一系列人性化的司法原则与举措,把钦恤与哀矜精神全面融入司法环节。仁恕司法,并非曲法施仁、姑息宽纵,而是以中正用刑为准则,良吏司法为条件,无冤无怨与树德安民为目标,以期国法、天理、人情相契合,力图在根本上树立司法的权威与公信。仁恕司法传统之中所蕴含的“爱民”“为民”之理念,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精神,可以穿越古今,照进现实,为当下之司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恕司法中正用刑
惟良折狱
司法文化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庶狱庶慎”到“惟良折狱”——《尚书》刑法观念的形成、发展与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定璋
机构
四川省社科联
出处
《天府新论》
2002年第6期74-81,共8页
文摘
文章研究了《尚书》中的刑罚 ,对上古时代我国刑法的萌生、发展及基本特征作了系统的审视 ,并对“明德慎罚”“敬明乃罚”等主张予以客观剖析与历史评价。
关键词
《尚书》
庶
狱
庶慎
惟良折狱
明德慎罚
敬明乃罚
分类号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佞折狱”与“自由心证”——评《吕刑》、《商君法》
2
作者
焦冶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0-164,共5页
文摘
《吕刑》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成文法,提出"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的司法原则,强调防止五过的同时,制定了两造具备,办案人员要到民众中检查核实等严格的审判程序和审判规范,成为儒家德主刑辅的立法设刑基础。《商君法》也是我国古代经过社会实践并获得巨大成就的一部实用法典,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秦王朝的法律基础。为秦国扫平六国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持,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法律思想,在彼此消长的过程中,影响了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法律体系。当今,我们的法律工作者,肩负着公正、道义、良心等责任和美德的重任,维系着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以古鉴今,建构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体现法律的正义与公平。近几年关于自由心证的讨论日渐增多,从中国法律文化的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对中国司法体制进行完善,提高法官素质,以寻求我国司法公正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
非佞
折
狱
惟良折狱
司法体制
司法公正
Keywords
non-eloquent booklet prison
only good booklet prison
judicial system
judicial fairness
分类号
DF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德主刑辅”及其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渠长根
机构
河南政法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66-68,共3页
文摘
论“德主刑辅”及其影响渠长根《吕刑》又称“甫刑”,是中国奴隶社会极其重要的一部法典型文献,蕴含着丰富的司法伦理思想,其核心是“德主刑辅”,曾对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司法伦理影响深远,成为研究我国司法制度创建时期道德观念的重要史料。一、对“明德慎罚”...
关键词
“德主刑辅”
《吕刑》
“明德慎罚”
司法伦理
惟良折狱
罪刑法定
统治者
法治社会
文明社会
刑罚轻重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芑孙《聊斋志异》批语汇辑
被引量:
1
4
出处
《蒲松龄研究》
1994年第2期1-12,共12页
文摘
王芑孙《聊斋志异》批语汇辑刘世德辑几点说明一、王芑孙(1755一1817),字念丰,一字铁夫、惕甫,号楞伽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著有《渊雅堂全集》。二、他的批语,见于王金范刊本《聊斋志异》的乾隆五十年(1785...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王芑孙
总评
研究所图书室
批语
惟良折狱
人物性格
异史氏曰
转祸为福
条卷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尚书》“中德”法思想论
5
作者
陈荣文
机构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编辑部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42-47,共6页
文摘
“中德”的法精神是《尚书》法思想体系的核心与灵魂,这一精神通过历代封建统治者的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法文化的法魂。“中德”具有多层面的含义:在道德层面上,它宏扬社会全体组成人员大公无私、和衷共济的美德;在方法论层次上,它强调无过无不及的辩证原则;在目的论层面上,它主张因时制宜,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去实现永恒的正义。“中德”精神渗透在《尚书》法思想中,其主要体现是:1.刑罚的目的是“刑期无刑、发协于中”;2.法律实施的方法论原则是“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3.在德刑关系上。认为“有德惟狱”,“明德”就在“慎罚”之中;4.在法律正义的实现上,主张“惟良折狱”,注重司法官的良心和素质与法律精神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尚书》
法思想
“德”
罪刑法定
司法官员
“中”
刑罚
中德
法文化
惟良折狱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仁恕司法的经验与智慧
被引量:
1
6
作者
吕丽
郭田田
机构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处
《人民检察》
2023年第14期65-69,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传统中国的祥刑追求》(21AFX005)
吉林大学廉政专项课题《中国古代司法检察的运行机制及其镜鉴》(2018LZY005)的研究成果。
文摘
仁恕司法是儒家所推崇的仁恕之道在司法场域中的运用,是中华法系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质,彰显了中国人积淀千年的司法经验与智慧。仁恕司法以“德治”主张及“以民为本”思想为基础,通过诸如恤弱、宥过、矜疑、求生求免、悯囚等一系列人性化的司法原则与举措,把钦恤与哀矜精神全面融入司法环节。仁恕司法,并非曲法施仁、姑息宽纵,而是以中正用刑为准则,良吏司法为条件,无冤无怨与树德安民为目标,以期国法、天理、人情相契合,力图在根本上树立司法的权威与公信。仁恕司法传统之中所蕴含的“爱民”“为民”之理念,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精神,可以穿越古今,照进现实,为当下之司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仁恕司法中正用刑
惟良折狱
司法文化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庶狱庶慎”到“惟良折狱”——《尚书》刑法观念的形成、发展与特征
王定璋
《天府新论》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佞折狱”与“自由心证”——评《吕刑》、《商君法》
焦冶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德主刑辅”及其影响
渠长根
《求是学刊》
CSSCI
199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王芑孙《聊斋志异》批语汇辑
《蒲松龄研究》
199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尚书》“中德”法思想论
陈荣文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传统仁恕司法的经验与智慧
吕丽
郭田田
《人民检察》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