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象信体与意义建构——惠能的“于相”“离相”与“无相”
1
作者 邓启耀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衣钵,是佛教传法的一个重要象征物。来到异文化之地传法的禅宗初祖达摩,为使禅宗传法有个“信体”,不得不“于相”,借助于衣钵这一“外相”,作为法脉正宗的一个物象符号。但物象一旦与权力或名利挂钩,即使佛门也会起争端,甚至起杀心。... 衣钵,是佛教传法的一个重要象征物。来到异文化之地传法的禅宗初祖达摩,为使禅宗传法有个“信体”,不得不“于相”,借助于衣钵这一“外相”,作为法脉正宗的一个物象符号。但物象一旦与权力或名利挂钩,即使佛门也会起争端,甚至起杀心。所以惠能得到真传的衣钵后,几番遗弃这个作为法脉正宗的“信体”,人人追索的法衣宝钵。他试图通过对“外相”的抽离(“离相”),抛弃阻碍“悟入”的迷心之障,不假外物,“以心传心”,进入觉知“本来真性”的境界,从而进入“无相”之道———领悟关于生命意义、社会规律和世界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能 衣法 于相 离相 无相
下载PDF
六祖惠能早年与唐初岭南文化考论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承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18,共9页
本世纪以来,禅宗史上有关惠能“目不识丁”和至五祖弘忍处顿悟似已成定论。本文作者通过对惠能早年事迹的考察,认为惠能早年成长明显有其家庭的特殊影响。禅宗典籍中其“目不识丁”的形象可能是有意突出南宗禅“不立文字”的特征和普... 本世纪以来,禅宗史上有关惠能“目不识丁”和至五祖弘忍处顿悟似已成定论。本文作者通过对惠能早年事迹的考察,认为惠能早年成长明显有其家庭的特殊影响。禅宗典籍中其“目不识丁”的形象可能是有意突出南宗禅“不立文字”的特征和普通劳动者的典型性。作者认为,唐初岭南溪洞地区独特的宗教、社会和文化环境都曾经对惠能早年成长及其南宗禅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惠能的故乡新州在初唐之际已兴建了大量寺庙。惠能从弘忍那里得到的可能只是一种传“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能早年 唐初 岭南 溪洞 豪族 禅宗
下载PDF
王维、柳宗元、刘禹锡对惠能禅的总结与推动 被引量:5
3
作者 普慧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5,共6页
惠能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惠能卒后,盛唐和中唐的三位著名文人王维、柳宗元、刘禹锡为其作了碑铭,扩大了惠能在盛、中唐整个知识界上层的影响。王、柳、刘的三碑充分揭示了惠能禅的特点。同时,王、柳、刘的文学创作又深受惠能禅的深... 惠能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惠能卒后,盛唐和中唐的三位著名文人王维、柳宗元、刘禹锡为其作了碑铭,扩大了惠能在盛、中唐整个知识界上层的影响。王、柳、刘的三碑充分揭示了惠能禅的特点。同时,王、柳、刘的文学创作又深受惠能禅的深刻影响,构成了禅与文学密切联系的重要一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柳宗元 刘禹锡 碑铭 惠能
下载PDF
略论惠能的不立文字和不拘一说 被引量:4
4
作者 洪修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3,共3页
惠能的不立文字 ,主要是不执著文字 ;“不立文字”仅是一种手段 ,融会贯通诸家学说以“为我所用” ,抛弃对外在一切的追求而专注于见性成佛 ,这才是最后的目的。惠能正是从“不立文字”出发 ,才超越了各家各派对佛陀教法的理论阐释 ,“... 惠能的不立文字 ,主要是不执著文字 ;“不立文字”仅是一种手段 ,融会贯通诸家学说以“为我所用” ,抛弃对外在一切的追求而专注于见性成佛 ,这才是最后的目的。惠能正是从“不立文字”出发 ,才超越了各家各派对佛陀教法的理论阐释 ,“不拘一说”地直契佛陀教旨的真精神 ,从而完成了所谓的“六祖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立文字 惠能 佛陀 执著 学说 超越 精神 融会贯通 教法 派对
下载PDF
现代语境下禅宗意境的物化演绎——新兴惠能纪念堂建筑设计方案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朝浩 林康强 《华中建筑》 2015年第10期70-73,共4页
六祖惠能的禅宗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佛教文化发展与传承中影响广泛而深远。广东新兴县为了纪念六祖惠能及发扬其禅宗思想而立项建设新兴惠能纪念堂。在现代语境中,用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演绎禅宗艺术并传递禅宗精神,构成了建筑创作的重要... 六祖惠能的禅宗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佛教文化发展与传承中影响广泛而深远。广东新兴县为了纪念六祖惠能及发扬其禅宗思想而立项建设新兴惠能纪念堂。在现代语境中,用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演绎禅宗艺术并传递禅宗精神,构成了建筑创作的重要出发点与理想的归宿。该创作在剖析惠能禅宗的核心思想及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摆脱传统的具象描摹的创作思路,围绕"空"的意象,将"菩提、莲花"的佛教符号进行抽象并物化为"虚空"的场所性,从而达到更贴切地纪念六祖惠能与禅宗思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惠能 禅宗 虚空 纪念堂
下载PDF
惠能开创的佛教革命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谭世宝 《韶关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佛教源于古印度,自东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处于矛盾斗争又互相影响融合的过程。由惠能大师开创的佛教南禅革命,于其在世时已经取得雄踞岭南、名扬天下的成果。惠能开创的佛教革命在中国和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打破了... 佛教源于古印度,自东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处于矛盾斗争又互相影响融合的过程。由惠能大师开创的佛教南禅革命,于其在世时已经取得雄踞岭南、名扬天下的成果。惠能开创的佛教革命在中国和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打破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北方中原中心论;打破了印度为佛教中心论;确立了完全中国化的佛教的佛、经典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能 佛教 佛教南禅革命
下载PDF
走出神教迷信误区,确立六祖惠能的文化地位,弘扬妈祖、龙母文化的精华 被引量:3
7
作者 黄伟宗 《肇庆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3,共3页
惠能将佛、禅和神人性化、生活化和平民化,不仅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和领袖,而且是世界佛教禅宗的领袖和圣尊。在建设文化大省时,应走出神教迷信误区,充分发挥惠能文化遗产的现实作用,迅速将研究机构和系统建立起来,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 惠能将佛、禅和神人性化、生活化和平民化,不仅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和领袖,而且是世界佛教禅宗的领袖和圣尊。在建设文化大省时,应走出神教迷信误区,充分发挥惠能文化遗产的现实作用,迅速将研究机构和系统建立起来,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研究开发,发挥其现实作用。同时妈祖和龙母也都是人格化的神,是真人的神化。对这两位母性神和水神的崇拜体现了本根文化和水文化意识,也应大力研究并开发其文化精华,开展相应的健康的文化活动,为现实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惠能 龙母文化 妈祖文化 禅宗 母性神 水神 本根文化 水文化
下载PDF
珠江文化的哲圣——惠能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伟宗 《肇庆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7,共7页
佛教禅宗派六祖惠能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其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体现了球江文化在古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标志着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明显区别;惠能是珠江文化的哲圣。
关键词 惠能 禅学 珠江文化 哲圣 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
下载PDF
惠能的“三科”“三十六对”思想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亦平 《佛学研究》 1999年第0期155-160,共6页
《坛经》的解脱思想中,“三科法门”和“三十六对”的理论很有特点。在这个理论中,“三科”是牵引“三十六对”的先导,有了“三科”的思想,才能悟得“三十六对”,把握出离二法的禅法本质。“三十六对”解释了世界万法的本质,正由... 《坛经》的解脱思想中,“三科法门”和“三十六对”的理论很有特点。在这个理论中,“三科”是牵引“三十六对”的先导,有了“三科”的思想,才能悟得“三十六对”,把握出离二法的禅法本质。“三十六对”解释了世界万法的本质,正由于有了事物的差别与对立,才有了纷繁万象的大千世界。惠能教人要以“三科”的分类来知解万物,再用“三十六对”来悟得万物的自性,从而获得涅槃解脱之道。在中外学者中,曾对“三科”“三十六对”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不是惠能的思想,这并不重要。关键是惠能的这个思想对禅门弟子的修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里面无疑包含了“出没即离两边”的辩证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惠能 三科 三十六对 辩证法
下载PDF
论惠能禅由广东向海外传播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亦平 《韶关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惠能禅不仅在广东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且传播及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越南、韩国和日本等。惠能禅为这些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并与当地的文化相融相会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禅宗新派别。19世纪,随着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惠能禅... 惠能禅不仅在广东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且传播及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越南、韩国和日本等。惠能禅为这些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并与当地的文化相融相会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禅宗新派别。19世纪,随着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惠能禅还传到了北美和欧洲大陆,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能 广东 海外传播 影响
下载PDF
惠能《坛经》思想的解读及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妙珍 《西部学刊》 2020年第15期133-136,共4页
惠能是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开创者,其《坛经》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由中国僧人撰述被称作是“经”的佛教典籍。《坛经》对大乘佛法“心性论”进行本土化演绎,对“空”“有”理论进行辩证解读,自创“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修行方法... 惠能是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开创者,其《坛经》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由中国僧人撰述被称作是“经”的佛教典籍。《坛经》对大乘佛法“心性论”进行本土化演绎,对“空”“有”理论进行辩证解读,自创“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修行方法论,体现了注重自悟自度和践行世间法的实践教育精神,其中的哲学思想是开启人生智慧的“金钥匙”。惠能《坛经》思想的启示是:烦恼即菩提,在磨难中成长、在敬业中担当;见自本性,在自信自强中培养积极人生态度;善护其心,在真善美中开启幸福的大门;敬上念下,在服务大众中彰显人生价值;空有不二,在工作学习中成就妙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能 《坛经》 思想启示
下载PDF
陈献章与惠能哲学思想之比较
12
作者 董群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9-13,共5页
陈献章和惠能是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岭南思想家,两者之间的哲学思想有区别也有太多的相似性。就区别而言,主要体现为对终极价值认同的差异,一个走的是入世的心学之路,一个是即入世又出世的禅学之路。就相似而言,主要体现在心性论和修... 陈献章和惠能是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岭南思想家,两者之间的哲学思想有区别也有太多的相似性。就区别而言,主要体现为对终极价值认同的差异,一个走的是入世的心学之路,一个是即入世又出世的禅学之路。就相似而言,主要体现在心性论和修养论方面。两者的相似性证明了陈献章确实受到惠能的影响,尽管陈献章似乎从来没有提到过惠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献章 惠能 价值认同 心性论 修养论 境界论
下载PDF
惠能对中国本土哲学的回应
13
作者 董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6,共6页
惠能的禅学 ,是印度佛学和中国本土文化 (特别是哲学 )融合的成果 ,既有印度佛学的传承 ,又关注中国本土文化的传统 ,他在心性论、形神论、言意论、知行论、悟修论、自力论、道德观等方面 ,都和本土哲学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也承继了本... 惠能的禅学 ,是印度佛学和中国本土文化 (特别是哲学 )融合的成果 ,既有印度佛学的传承 ,又关注中国本土文化的传统 ,他在心性论、形神论、言意论、知行论、悟修论、自力论、道德观等方面 ,都和本土哲学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也承继了本土哲学的一些问题域传统 ,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了创见 ,发展了中国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能 本土哲学 中国 神学 心性论 形神观 言意论 知行观 自力论 悟修论 道德观
下载PDF
从惠能禅宗的创立及发展看中外文化交流
14
作者 洪修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6,共5页
惠能禅宗是外来佛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而结出的硕果,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交融的产物。因此,谈惠能禅宗,实际上就涉及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问题。虽然这个中外文化的交流是发生在古代,而且中印文化都是东方文化,这与现在谈中... 惠能禅宗是外来佛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而结出的硕果,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交融的产物。因此,谈惠能禅宗,实际上就涉及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问题。虽然这个中外文化的交流是发生在古代,而且中印文化都是东方文化,这与现在谈中外文化交流更多的是谈中西文化交流有所不同,但与佛教文化的交流,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第一次大规模的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而且是一次比较成功的交流,从中国禅宗的创立与发展来看中外文化的交流,这对我们今天从更广阔的范围来讨论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能禅宗 创立发展 中外文化交流
下载PDF
“魔鬼他者”与“本来面目”——拉康与惠能镜喻观比较研究
15
作者 骆海飞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51,共5页
拉康与惠能是中西方哲学史上大师级的人物。在拉康的哲学语境中,"魔鬼他者"阻断了个人主体的回归之路,"不可能即存在之真";惠能在指出尘劳妄念障蔽菩提自性的同时,指引给众人一条发掘与回归"本来面目"的... 拉康与惠能是中西方哲学史上大师级的人物。在拉康的哲学语境中,"魔鬼他者"阻断了个人主体的回归之路,"不可能即存在之真";惠能在指出尘劳妄念障蔽菩提自性的同时,指引给众人一条发掘与回归"本来面目"的道路。拉康揭示了个人存在之残破性及其精神上无所依止的痛楚,惠能禅宗则是"一条精神拯救之路",依循此路,即可找寻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比较研究拉康与惠能的思想,对当下浮沉在"物化市场魔域"中的人们或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康 “魔鬼他者” 惠能 “本来面目”
下载PDF
惠能的宗教革新与唐宋之际中国传统思想的重构
16
作者 章权才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76-82,共7页
惠能的宗教革新与唐宋之际中国传统思想的重构章权才(一)中唐时期,发生在中国佛教史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件大事,是惠能的宗教革新。这个宗教革新,不仅导致禅宗在佛教界主流地位的确立,而且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思想的奠定产生... 惠能的宗教革新与唐宋之际中国传统思想的重构章权才(一)中唐时期,发生在中国佛教史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件大事,是惠能的宗教革新。这个宗教革新,不仅导致禅宗在佛教界主流地位的确立,而且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思想的奠定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惠能的宗教革新,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革新 中国传统思想 庶族地主 唐宋之际 惠能 柳宗元 佛教 性理之学 人本主义 《中庸》
下载PDF
惠能“无相戒”发微
17
作者 崔正森 《晋阳学刊》 2002年第3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惠能 "无相戒" 禅宗
下载PDF
试论惠能心性论对二程的影响
18
作者 谢永鑫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2-35,共4页
佛学和儒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惠能的心性论以自性为核心概念,打通了身、真心、自性和佛性,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价值和地位。二程在批评禅宗社会影响的同时,又在吸收和改造惠能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天理为中心,把情、心、性、... 佛学和儒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惠能的心性论以自性为核心概念,打通了身、真心、自性和佛性,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价值和地位。二程在批评禅宗社会影响的同时,又在吸收和改造惠能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天理为中心,把情、心、性、理相贯通的心性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能 二程 心性论
下载PDF
惠能应对惠明夺衣印宗请衣拜师人物叙事对比
19
作者 杜寒风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8-12,共5页
宗宝本《坛经·行由第一》记录了惠能应对惠明夺衣拜师、印宗请衣拜师两事,人物叙事对比有情节,有转机。惠明是由惠能的反对者转化为帮助者,接受的指令先后发生改变,印宗始终是惠能的帮助者,接受的还不能称为指令,接受的是信息。前... 宗宝本《坛经·行由第一》记录了惠能应对惠明夺衣拜师、印宗请衣拜师两事,人物叙事对比有情节,有转机。惠明是由惠能的反对者转化为帮助者,接受的指令先后发生改变,印宗始终是惠能的帮助者,接受的还不能称为指令,接受的是信息。前事惠明与惠能有对比,后事惠能与印宗有对比。两事人物叙事也可以作对比,有异有同,如惠能与衣、法就构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两事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能 惠明 印宗 人物叙事对比
下载PDF
惠能和道元禅学思想对比
20
作者 米丽萍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5,共5页
惠能和道元的禅学思想,在“即心即佛”、“顿悟与渐悟修行观”、“佛性论”和“般若思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道元禅学思想既有对惠能禅学思想的传承也有创新。惠能强调明心见性,注重开悟见性,禅修上弘扬顿悟。道元继承如净“只管打... 惠能和道元的禅学思想,在“即心即佛”、“顿悟与渐悟修行观”、“佛性论”和“般若思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道元禅学思想既有对惠能禅学思想的传承也有创新。惠能强调明心见性,注重开悟见性,禅修上弘扬顿悟。道元继承如净“只管打坐,身心脱落”的修禅证悟思想,并予以发展,使之日本本土化。道元在禅修实践上主张渐悟,认为唯有坐禅才是佛法正门,在修行与证悟上提倡“修正一等”。两者的禅学思想虽然存在殊异之处,但都旨在阐扬南禅宗的禅理教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能 道元 曹洞宗 《坛经》 《正法眼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