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惯常理论新构:基于具身认知与双系统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义 许威 李春晓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60,共12页
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基石,学界对非惯常理论的思辨虽源源不断,但其中仍存在理论发展滞后于实践、非惯常环境与行为研究对话割裂等问题。由此,文章借鉴具身认知与双系统理论,创新提出“惯常”“中间”和“非惯常”3种认知状态,以个体心理... 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基石,学界对非惯常理论的思辨虽源源不断,但其中仍存在理论发展滞后于实践、非惯常环境与行为研究对话割裂等问题。由此,文章借鉴具身认知与双系统理论,创新提出“惯常”“中间”和“非惯常”3种认知状态,以个体心理认知差异作为定义和划分旅游环境类型的线索,明确指出环境类型具有具身性、经验性、可变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内生属性;利用非惯常认知状态联结旅游环境与旅游者行为,论证主张非惯常环境与非惯常行为的伴生关系,梳理归纳决策冲动化、自我失控化、情绪主导化、盲从化和心理账户显化的非惯常行为典型特征。文章对虚拟旅游、元宇宙旅游、城市漫步等新兴旅游业态作出回应,剖析解答了非惯常理论相关研究中“主观或客观”和“异地与否”的复杂问题,并将非惯常理论的应用范围从实地拓展到虚拟层面。文章期望从人本视角革新非惯常理论以强化旅游研究的特殊性,同时助推旅游知识的外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常环境 惯常行为 惯常认知状态 具身认知 双系统
下载PDF
“在场”到“难忘”:偏惯常环境下旅游体验的记忆形成与反馈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士琴 石穆沙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8,共17页
体验经济时代,提供难忘的旅游体验成为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得到广泛重视。然而,现有研究在空间上强调非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体验,时间上侧重在场体验,对偏惯常环境下的难忘体验缺乏关注。因此,该研究以游客... 体验经济时代,提供难忘的旅游体验成为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得到广泛重视。然而,现有研究在空间上强调非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体验,时间上侧重在场体验,对偏惯常环境下的难忘体验缺乏关注。因此,该研究以游客在城市绿道这一偏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休闲活动为情境,通过在场和归家后的历时分析,旨在洞悉从“在场”到“难忘”这一体验记忆的形成过程与反馈机制。通过对5个城市绿道中的55名受访者进行两阶段考察,采用主题分析和系统动力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在场体验以“存在性自我”为核心,且随时间推移其在场体验细节会消减,而彼时感知和感觉到的体验则抽象为情感性欣赏、满足和认同长期保存,成为记忆中的难忘体验。同时,研究提出了“在场感知-阈限自我-情感记忆-情感连接-行为动机”的体验记忆形成和促进重游的正反馈机制,与重游下体验阈限突破的负反馈机制构成体验记忆形成的S形曲线模型,对旅游体验、体验记忆以及目的地体验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忘旅游体验 体验记忆 在场体验 惯常环境 系统动力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空间标记的惯常环境技术定义
3
作者 马仪亮 宋彦亭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170,共10页
旅游是在非惯常环境的活动,但非惯常环境要由惯常环境来定义。无论学术上还是技术上,惯常环境自身也都缺少相对统一和明确的定义,使得我国旅游统计执行错乱频生,各类负面舆情不断。文章探讨了惯常环境技术定义的国际实践、原则和推荐的... 旅游是在非惯常环境的活动,但非惯常环境要由惯常环境来定义。无论学术上还是技术上,惯常环境自身也都缺少相对统一和明确的定义,使得我国旅游统计执行错乱频生,各类负面舆情不断。文章探讨了惯常环境技术定义的国际实践、原则和推荐的表达,认为惯常环境是由以居所为中心和以职学地为中心的两类惯常空间的合集,一个以不等圆组成的不受行政区划限定的不规则区域。研究还发现:1)为减少位置噪声点干扰使得簇质点偏移,对两个惯常空间进行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时扫描半径宜限定在1 km以内;2)以居所为中心的惯常空间不超过1个,以职学地为中心的惯常空间个数小于等于2,根据位置点衰减情况判断,前者空间半径以40 km为宜,后者空间半径以2 km~3 km更为合理;3)无需用全样本位置数据进行标记,通过代表性用户出游率或抵达率扩样实现总体推算;4)不能标记惯常环境的用户,可假定其出游率或抵达率与能标记的用户相同,即符合同一性假定。该研究可为大数据的旅游统计规范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为基于大数据的旅游流研究夯实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常环境 技术定义 空间标记
下载PDF
新时代单位管理中践行斗争精神与惯常思维的博弈及策略选择
4
作者 李大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0,共5页
在新时代单位管理中践行斗争精神,有利于对斗争规律的切实把握,重构单位管理组织架构。新形势下,在单位管理中践行斗争精神与惯常思维的现实博弈,主要体现为取向冲突、空间压迫、思维阻滞、效能困境。对此,要把握斗争艺术,采取跨越式自... 在新时代单位管理中践行斗争精神,有利于对斗争规律的切实把握,重构单位管理组织架构。新形势下,在单位管理中践行斗争精神与惯常思维的现实博弈,主要体现为取向冲突、空间压迫、思维阻滞、效能困境。对此,要把握斗争艺术,采取跨越式自我革命、“上云”式持续创新、能动式调适演进、螺旋式稳步提升策略,在单位管理中深度融入并践行斗争精神,推进惯常思维向斗争常态化转变,实现新时代单位管理创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管理 斗争精神 惯常思维 博弈
下载PDF
重新发现附近:惯常环境下的城市微旅行体验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薛岚 张静儒 韩佳妍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136,共10页
旅游活动往往发生于非惯常环境,是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暂时性逃离。在大部分旅游定义中,非惯常环境或者异地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文章通过对新兴旅游活动——城市微旅行的探索性研究重新审视了这一传统观点。文章以上海城市微旅行活动的... 旅游活动往往发生于非惯常环境,是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暂时性逃离。在大部分旅游定义中,非惯常环境或者异地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文章通过对新兴旅游活动——城市微旅行的探索性研究重新审视了这一传统观点。文章以上海城市微旅行活动的本地参与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数据收集方法重点剖析了惯常环境中旅游体验的实现方式以及游客参与其中的过程与意义。研究发现,城市微旅行的兴起,消解了旅游活动与惯常环境的对立关系。有别于非惯常环境中的旅游体验,城市微旅行将旅游活动嵌入惯常环境之中,参与其中的游客通过审视日常生活世界重建与周边环境的联结,重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意识与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常环境 城市微旅行 旅游体验 生活
下载PDF
非惯常环境及其体验:旅游核心概念的再探讨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海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31,共10页
非惯常环境、体验均是旅游定义的核心概念,关系到旅游的本质规定性和概念的周延性。在借鉴和思考的基础上,文章运用现象学方法,将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分别细分成足迹环境和非足迹环境两类,并阐述了其概念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发展向... 非惯常环境、体验均是旅游定义的核心概念,关系到旅游的本质规定性和概念的周延性。在借鉴和思考的基础上,文章运用现象学方法,将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分别细分成足迹环境和非足迹环境两类,并阐述了其概念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发展向度以及相互转换消长、切换、投射等关系。同时,将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分为一般性体验和特殊性体验,认为体验是人对于人自身(生理和心理)、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特定向度的探求和被给予过程,并分析了旅游体验的内涵、特性以及质量评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常环境 惯常环境 旅游 体验
下载PDF
非惯常环境及行为:基于旅游情境的再思考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琳 唐亚男 +1 位作者 李春晓 谢双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51,共12页
“非惯常说”作为旅游研究的关键观点,为旅游本质的探讨提供了新视角。已有研究多集中于非惯常环境的外延界定,并基于此解释旅游者的行为变化,但非惯常环境的概念仍存在距离范围不清、心理层面关注度低、分类模糊等问题,且针对行为变化... “非惯常说”作为旅游研究的关键观点,为旅游本质的探讨提供了新视角。已有研究多集中于非惯常环境的外延界定,并基于此解释旅游者的行为变化,但非惯常环境的概念仍存在距离范围不清、心理层面关注度低、分类模糊等问题,且针对行为变化的研究较为零散,缺乏对行为变化的方向、程度、向度及情境的系统探究。因此,文章在梳理非惯常环境与惯常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明晰了旅游非惯常环境的概念和起止边界,借鉴心理距离说、唤醒理论和旅游期望理论的相关观点细分出旅游非惯常环境的存在类型:预期类惯常环境、预期非惯常环境、失望非惯常环境、惊喜非惯常环境及无所谓非惯常环境;提出“非惯常行为”这一系统概念并归纳其特点:跨情境可对比性、自发需求导向性、双向转变性、偶发性和旅游常态性及影响双向性,并依据“惯习-环境”的相互作用将其划分为惯常、类惯常、弱非惯常、完全非惯常行为4种理论类型。文章旨在为揭示非惯常环境下旅游者行为变化的规律做一些系统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常环境 惯常行为 存在类型
下载PDF
穷家富路?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价格感知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春晓 冯浩妍 +1 位作者 吕兴洋 李晓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2-53,共12页
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解释和预测需要建立在购买情境的基础之上。非惯常环境的差异性往往使得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习惯和规律。尽管现实中的非惯常环境购买行为(如旅游消费)非常普遍且增长势头迅猛,相应的学术研究却... 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解释和预测需要建立在购买情境的基础之上。非惯常环境的差异性往往使得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习惯和规律。尽管现实中的非惯常环境购买行为(如旅游消费)非常普遍且增长势头迅猛,相应的学术研究却十分匮乏,尤其是非惯常环境刺激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作用机制研究还未被深入探究与验证。该文从解释水平理论的视角切入,通过两个研究实验,探讨非惯常环境的差异性在消费者对旅游纪念品价格信息感知倾向和价格敏感度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消费者感知变化产生的内部心理机制,即解释水平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消费者感知到的非惯常环境与日常居住地的差异越大,其将价格信息感知为货币付出的倾向越弱,进而使得其价格敏感度也随之减弱;而个体的解释水平在非惯常环境差异性对消费者价格感知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且与人文氛围差异相比,地域景观差异更易激发起解释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常环境 解释水平理论 价格敏感度 价格信息感知倾向
下载PDF
非惯常环境下体验的意义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欣 邹统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23,共5页
非惯常环境概念给出了一些旅游现象的合理解释,指出了构建旅游研究体系的一种尝试方向。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非惯常环境下人的体验的本质问题。文章指出,体验对于人们具有生命层面的意义,而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是人们以变... 非惯常环境概念给出了一些旅游现象的合理解释,指出了构建旅游研究体系的一种尝试方向。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非惯常环境下人的体验的本质问题。文章指出,体验对于人们具有生命层面的意义,而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是人们以变换环境的方式去调整生命状态。文章还对基于非惯常环境视角的旅游定义做了一些补充探讨,包括主动性、暂时性、可替代性和旅游体验价值的有限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常环境 体验 旅游本质 旅游
下载PDF
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80
10
作者 张凌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6,共5页
本文以非惯常环境及其体验这两个核心概念,重新解析了旅游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讨论了旅游经济学和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旅游学的学术框架。
关键词 旅游 惯常环境 体验 旅游经济学 旅游社会学 旅游学
下载PDF
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建构旅游学研究框架的一种尝试 被引量:108
11
作者 张凌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17,共6页
本文将非惯常环境作为旅游的核心概念,阐述了非惯常环境与惯常环境的特征以及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重新解释和推广了利珀模型和普洛格模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旅游现象和本质,并试图以非惯常环境概念来重构旅游学研究的学科体系框架。
关键词 惯常环境 旅游 旅游学体系框架
下载PDF
旅游:非惯常环境下的特殊体验 被引量:31
12
作者 张凌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5,共3页
我国现代旅游业和旅游学科发展至今已逾40年了,但旅游学术研究尚未达到“四十而不惑”的境界,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仍然非常薄弱,甚至对旅游这一最根本的概念都还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学术定义。由于旅游研究在逻辑起点上就存在分歧,造成某些... 我国现代旅游业和旅游学科发展至今已逾40年了,但旅游学术研究尚未达到“四十而不惑”的境界,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仍然非常薄弱,甚至对旅游这一最根本的概念都还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学术定义。由于旅游研究在逻辑起点上就存在分歧,造成某些研究结论很难自圆其说并达到逻辑自恰,也就无法建构起旅游学科的完整知识体系,从而影响到旅游学科的学术地位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旅游业 旅游学科 四十而不惑 学术定义 惯常环境 学术研究 发展前景 旅游基础理论
下载PDF
解释水平视角下非惯常环境差异性对消费者购买偏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春晓 栾月 +1 位作者 李晓义 冯浩妍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3-36,共4页
本文引入解释水平理论,从心理感知距离的空间维度入手,首先探究非惯常环境差异性对解释水平的影响,并在食宿两项必需消费方面,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了非惯常环境差异性对旅游者的宣传信息导向偏好以及产品购买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酒... 本文引入解释水平理论,从心理感知距离的空间维度入手,首先探究非惯常环境差异性对解释水平的影响,并在食宿两项必需消费方面,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了非惯常环境差异性对旅游者的宣传信息导向偏好以及产品购买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酒店管理人员提供一些营销传播和产品定位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水平理论 惯常环境 消费者偏好
下载PDF
非惯常环境下旅游服务投诉补救理论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广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7,共7页
在非惯常环境下,旅游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与其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旅游业的综合性和旅游服务消费的异地性、无形性等特征,导致服务失误不可避免,旅游者的不满意及投诉事件屡有发生。运用动机归因理论、目标导... 在非惯常环境下,旅游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与其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旅游业的综合性和旅游服务消费的异地性、无形性等特征,导致服务失误不可避免,旅游者的不满意及投诉事件屡有发生。运用动机归因理论、目标导向理论以及服务补救相关理论,构建旅游者投诉动机与服务补救策略匹配的二维矩阵,探讨其对旅游服务补救满意度与旅游者感知补救绩效的双重影响。同时,研究讨论管理部门介入度与旅游者目标导向对服务补救效果的调节作用,揭示在服务补救过程中旅游者情绪体验的中介作用。通过构建非惯常环境下旅游服务补救的理论分析框架,不仅提出了一系列可供检验的研究命题,为深入理解旅游服务补救问题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视角,而且有助于服务补救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服务失误 旅游投诉 惯常环境 服务补救
下载PDF
惯常行为理论与大学生被害预防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綦通 《青少年犯罪问题》 CSSCI 2010年第2期23-27,共5页
校园犯罪是我国犯罪现象中的一种类型。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我国的校园犯罪是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但作为我国犯罪综合治理的一个环节,校园犯罪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对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治理校园犯罪,为其营造良... 校园犯罪是我国犯罪现象中的一种类型。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我国的校园犯罪是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但作为我国犯罪综合治理的一个环节,校园犯罪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对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治理校园犯罪,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对于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校园犯罪的类型来看,可以运用西方犯罪学中的惯常行为理论,从防止大学生被害入手来减少校园犯罪的发生。一方面,可以通过警示的方式改变大学生的惯常行为以防止其被害;另一方面,可以在犯罪频发时问在犯罪频发地增加防卫因素,促使潜在的犯罪人放弃犯罪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常行为理论 大学生 被害预防
下载PDF
西北方言的惯常性行为标记“呢” 被引量:11
16
作者 柯理思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9-43,共5页
陕西岐山话等西北方言在表示习惯性动作的句子末尾经常用句末助词"呢"。本文分析"呢"的这个用法和其他用法之间的关系,并初步讨论兼表示情态、时和体的句末助词"呢"、"来"、"了/啦"... 陕西岐山话等西北方言在表示习惯性动作的句子末尾经常用句末助词"呢"。本文分析"呢"的这个用法和其他用法之间的关系,并初步讨论兼表示情态、时和体的句末助词"呢"、"来"、"了/啦"等所构成的语法范畴的问题。惯常句在汉语里还可以用"会"、"要"等非现实情态动词来标注,在使用"呢"的方言里则用属于现实情态范畴的标记,这反映了惯常句在情态上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方言 惯常 句末助词 情态
下载PDF
论惯常居所地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杜焕芳 《政法论丛》 2007年第5期82-85,共4页
惯常居所地法是确定国际民商事关系中主体身份能力的一项法律适用原则,不仅已被许多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采用,而且其适用范围有日益扩大之势。它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主体能力的确认,而且是对住所地法原则的发展。属人法的这一新发展... 惯常居所地法是确定国际民商事关系中主体身份能力的一项法律适用原则,不仅已被许多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采用,而且其适用范围有日益扩大之势。它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主体能力的确认,而且是对住所地法原则的发展。属人法的这一新发展既有利于规范和统一我国的冲突法制度,又有助于解决我国区际属人法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私法 属人法 惯常居所地法 中国的适用
下载PDF
非惯常环境下的历史文化古镇旅游再开发研究——以昆明市官渡古镇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庆雷 吕文艺 《武陵学刊》 2013年第1期61-65,共5页
旅游的本质是非惯常环境下的短暂生活体验,旅游开发的核心是营造旅游地非惯常环境的过程。旅游地非惯常环境的营造是综合考虑旅游地的历史文化、旅游者对非惯常环境的"求异"心理及当地居民对其生存环境的"现代化"... 旅游的本质是非惯常环境下的短暂生活体验,旅游开发的核心是营造旅游地非惯常环境的过程。旅游地非惯常环境的营造是综合考虑旅游地的历史文化、旅游者对非惯常环境的"求异"心理及当地居民对其生存环境的"现代化"诉求的一个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建设过程。历史文化古镇具有营造异于大众旅游现代化生活的非惯常环境的独特优势。以云南昆明官渡古镇为例,从营造非惯常环境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旅游再开发问题,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历史文化古镇非惯常环境营造下旅游开发的一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常环境 历史文化古镇 旅游再开发 旅游体验 “复古”与“创新”博弈
下载PDF
惯常句说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仝国斌 《殷都学刊》 2012年第2期87-94,共8页
惯常句表示惯常行为。惯常行为具有无界动作的同质性和伸缩性,也具有间隔反复的特性。惯常句是一种非典型的非事件句。影响动作行为性质的界性成分分为低层次的和高层次的有界性成分与无界性成分两种,高层次的完句成分是全句表达的决定... 惯常句表示惯常行为。惯常行为具有无界动作的同质性和伸缩性,也具有间隔反复的特性。惯常句是一种非典型的非事件句。影响动作行为性质的界性成分分为低层次的和高层次的有界性成分与无界性成分两种,高层次的完句成分是全句表达的决定因素。惯常句的完句成分是状语位置上的判断性频度副词和全句的陈述语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常 非事件句 界性成分 识解
下载PDF
惯常居所:属人法趋同化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益灯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04-307,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国际民商事交往日益纷繁复杂 ,各国国内法和一些国际公约都广泛采用惯常居所作为国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和法律选择的连结因素。文章阐述了惯常居所及其与平常居所、偶然居所、出现地和住所等相关概念的关系 ,...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国际民商事交往日益纷繁复杂 ,各国国内法和一些国际公约都广泛采用惯常居所作为国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和法律选择的连结因素。文章阐述了惯常居所及其与平常居所、偶然居所、出现地和住所等相关概念的关系 ,惯常居所作为属人法连结因素的优势所在 ,以及惯常居所法律冲突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指出惯常居所地法是属人法趋同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同化 惯常居所 住所 居所 偶然住所 属人法 构成要素 管辖权 国际私法 法律冲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