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惯性概念”一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1
-
-
作者
李恩元
-
机构
吉林省通化县江甸镇学校
-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2010年第2期47-47,共1页
-
文摘
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惯性”一节的教学是初二物理的难点,学生往往死记硬背惯性概念,可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犯经验性错误。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分析比较概括与推理等积极的思维活动,从中抽象出事物的特征,突出本质,领会含义,理解物理概念,为此,在教学中须注意下面几点。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教学
物理基础知识
物理概念
引导学生
死记硬背
感性认识
思维活动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惯性概念的教学
- 2
-
-
作者
陈秀兰
李可
-
出处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8-21,共4页
-
文摘
惯性这一力学概念是个既古老、平凡而又年轻、深奥的物理概念。时至今日,物理学对这一物理概念的基本问题尚未真正解决。诸如物体为什么具有惯性?惯性的起源是什么等问题,物理学家对这些问题至今只能作些揣测性的解释。正象人们对其它事物的认识一样,人们对惯性概念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加深的过程。随着物理学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这一古老、平凡的物理概念不断产生新的认识。鉴于它对力学理论体系的至关重要性(惯性是全部力学的出发点-恩格斯语),在力学教学中,加强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优化讲授方法,加深学生对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非惯性系
物理概念
物体
惯性质量
运动状态
力学教学
物理学发展
理论体系
状态改变
-
分类号
G634.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惯性概念内涵教学谈
- 3
-
-
作者
高常丽
-
机构
孙吴一中
-
出处
《黑河教育》
2000年第2期28-28,共1页
-
文摘
1.惯性定义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有些学生常将“惯性”定义和“牛顿第一定律”混为一谈,他们认为物体只有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为了纠正这一错误认识,教师应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是不以外界条件而改变的;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运动定律,研究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它指出了“
-
关键词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
物体
静止状态
运动状态
固有属性
教师
外力作用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惯性概念的错误认识及辨析
- 4
-
-
作者
张瑞生
-
机构
甘肃省两当县一中
-
出处
《中学物理》
2002年第1期56-57,共2页
-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错误认识
概念辨析
中学
物理教学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惯性概念的学习要点
- 5
-
-
作者
王代良
-
机构
山东省邹城市尚河中学
-
出处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9年第10期30-31,共2页
-
文摘
1.运动的物体、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
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从惯性的定义可以知道,惯性有两种表现形式: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有同学认为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这是错误的。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学习要点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
物体
静止
物理学
同学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惯性概念的错误认识及辨析
- 6
-
-
作者
张瑞生
-
机构
甘肃省两当县香泉初级中学
-
出处
《神州》
2018年第23期209-209,共1页
-
文摘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在学习惯性概念时,形成了以下三种错误认识,从而影响了对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学习。一、错误认识一: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故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有惯性,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失去了惯性。辨析: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不因物体是否受外力而变化。只所以需要外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才能发生变化。正标明物体时刻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惯性。二、错误认识二: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速度状态发生变化的物体没有惯性。辨析:惯性是物体固有的,表现为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也就是说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表现出了惯性,而运动状态正在发生变化的物体一旦失去了使之运动状态变化的外力,马上也保持运动状态不变,说明它在运动状态变化时也有惯性。运动状态改变的物体必须受到连续的外力作用才能实现运动状态持续的变化,体现了惯性的存在。三、错误认识三:惯性是一种力,使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错误认识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状态改变
物体
力作
外力
学习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于中学生对惯性概念理解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 7
-
-
作者
吴娴
李炳伦
罗星凯
-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物电系
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
-
出处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05年第12期27-29,32,共4页
-
-
关键词
中学
惯性概念
力学
物理
调查研究
平抛运动
-
分类号
G634.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于惯性概念的思考
- 8
-
-
作者
邓人忠
林定远
-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建筑工程系
-
出处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06年第6期10-12,共3页
-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世界体系
形式描述
惯性定律
哥白尼
伽利略
自然界
对话
历史
-
分类号
O301
[理学—力学]
-
-
题名惯性概念的认识
- 9
-
-
作者
周爱学
-
机构
河北省迁安市杨店子高级中学
-
出处
《高中数理化(高一版)》
2008年第7期29-29,共1页
-
文摘
惯性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学习物理学最早遇到的慨念之一.这一极为普通和平凡的概念曾经引导许多物理学家深入思考和剖析,使物理学产生重大进展,其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丰富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思考能力的有效素材.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物理学家
理学研究
物理思想
学习
学生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K826.1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宽透立体正确地理解“惯性”概念
- 10
-
-
作者
吴超男
陈光明
-
机构
诏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教育学院
-
出处
《中学理科园地》
2020年第5期38-38,41,共2页
-
文摘
从“惯性”概念的正确内涵、物体惯性的显示表现、走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的认识误区和物体惯性大小直接由其质量大小决定等方面来实现宽透立体正确理解“惯性”概念的目标。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惯性表现
惯性大小
惯性量度
-
分类号
G634.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利用物体的惰性来分解“惯性”概念教学
- 11
-
-
作者
何昌来
-
机构
庐江顺港中学校
-
出处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7年第3期26-26,共1页
-
文摘
多年来,物理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惯性概念容易,但用惯性知识解决问题往往容易出错。在没有究其原因之前,不少同仁只好进行了误案分析教学,将常见的错误来个事先告知。这个方法虽很凑效,但总不能进行所有误案的分析。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自己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我作了如下的推论:“物体在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是惯性对其各即时状态的连续保持才使得物体作变速运动的。”有了这样的推论后,人们常常把物体由于惯性而运动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够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变速运动也是物体的惯性运动。至此,学生明白了物体不论做什么样的机械运动都是物体的惯性所致,惯性是物体静止和做各种机械运动的原因。
-
关键词
物体运动
惯性概念
概念教学
运动状态
分解
惰性
利用
牛顿第一定律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初中物理“惯性”概念的建立
- 12
-
-
作者
李杰
-
机构
梁山县实验中学
-
出处
《山东教育》
2001年第9期50-50,共1页
-
-
关键词
初中教育
物理教学
惯性概念
物理实验
-
分类号
G633.70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惯性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 13
-
-
作者
赵书林
-
出处
《山西教育(管理版)》
2001年第6期26-26,共1页
-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运动状态
惯性定律
惯性现象
研究对象
物体静止
手榴弹
牛顿第一定律
向下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形成惯性概念和掌握惯性定律的关键
- 14
-
-
作者
于玲
-
出处
《山西教育(管理版)》
2000年第4期30-30,共1页
-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惯性定律
匀速直线运动
外力作用
运动状态
静止状态
物体运动
物体质量
速度减小
本质联系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质量概念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肖明
-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教务处
-
出处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4-20,共7页
-
文摘
本文对质量概念的形成与演化作了历史的考察,对伽利略和笛卡儿在惯性概念形成中的历史作用作出评价,提出了牛顿所定义的是“物质的量”而非“质量”的观点,并对质量概念新发展所引发的一些争论作了简要介绍。
-
关键词
质量概念
形成
演化
伽利略
笛卡儿
惯性概念
牛顿
物质
物理学
量
-
分类号
O4-0
[理学—物理]
-
-
题名利用“自创性实验”突破“惯性”教学难点
- 16
-
-
作者
王爱生
陈国友
-
机构
吉林省前郭县蒙古族中学
-
出处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09年第4期30-32,共3页
-
文摘
惯性是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中最主要的基本概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认知达到理解层次的五个知识点之一。恩格斯说:“惯性是全部力学的出发点。”因此,具有清晰的惯性概念意味着能正确把握力与运动的关系,有助于顺利地建立力学知识体系。然而,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的研究都证实了,中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学生把惯性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却没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认知结构:学生一接触到实际问题,用惯性知识解决时往往就犯经验性的前概念错误。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实验稿
教学难点
自创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利用
中学生
教学内容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初中物理惯性教学中的误区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许耀刚
-
出处
《昌吉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53-55,共3页
-
文摘
本文根据惯性的本质,揭示了目前初中物理惯性的教学中所普遍存在的严重误区。论证了“惯性现象”是一种错误提法,并指出了它的错误导向的严重结果。大胆提出了质量是惯性的理想模型这一假设。明确指出了消除这一误区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惯性不是现象
教学
理想模型
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惯性”教学中应讲清的几个问题
- 18
-
-
作者
张辅周
-
机构
重庆南部县大坪中学
-
出处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6年第2期37-38,共2页
-
-
关键词
惯性概念
教学难点
经验性
学生
物理
初二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惯性,惯性的应用》的教学
- 19
-
-
作者
徐兆春
-
出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1期106-106,共1页
-
文摘
《惯性 惯性的应用》一节是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一章中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惯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这个概念很难理解和掌握。一部分学生直到初中毕业时解答有关惯性的问题还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教师在这一节的教学中要多动脑筋,深思熟虑,采用最佳方案,以得到最好的效果,下边谈一谈我的教学体会。
-
关键词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概念
演示实验
教学体会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
初中物理
最佳方案
塑料板
物体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惯性”教学的研究
- 20
-
-
作者
赵伟烈
-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43-45,85,共4页
-
文摘
“惯性”是“力和运动状态变化”一章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惯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因此,惯性又是教学的难点。 一、教学难点的形成原因 1.教材叙述的语句比较哲理,例如“把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不管是否受力,也不管它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初中学生一时不易看懂、不易理解。 2.学生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种种“惯性现象”,但因为尚未学习有关物理知识,故根本不知道这就是物体具有惯性的表现。非但如此,反而由于对生活经验的误解及误传而形成种种似是而非的认识。
-
关键词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惯性概念
运动状态
边学边实验
初中学生
教学建议
演示实验
物体
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难点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