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形运动的“想象性”及其课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郜舒竹 冯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8-124,共7页
数学课程内容中的“图形运动”,在教科书呈现以及实际教学中,偏重运动现象观察和运动方式的识别,与图形认识与测量形成相互分离的状态。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分析发现,图形运动具有认知过程中的想象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到图形运动... 数学课程内容中的“图形运动”,在教科书呈现以及实际教学中,偏重运动现象观察和运动方式的识别,与图形认识与测量形成相互分离的状态。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分析发现,图形运动具有认知过程中的想象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到图形运动的课程价值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认知过程中的思维方法;表征客观对象或现象的直观模型;统整课程内容的思想观念。凡此都是以视觉“看”的过程为基础的,因此在教科书呈现与实际教学中,应当重视视觉“看”的认知活动,进而形成推理和想象,充分发挥图形运动的课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运动 想象性运动 课程价值
下载PDF
英汉语言表达中“想像性运动”的认知阐释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雪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客观上是静止的现象,在语言中被表述为运动的,这种现象Talmy称之为"想像性运动"。"想像性运动"在英汉语中大量存在而不容忽视。英汉语中大量存在的"想像性运动"的表述类型,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想像性... 客观上是静止的现象,在语言中被表述为运动的,这种现象Talmy称之为"想像性运动"。"想像性运动"在英汉语中大量存在而不容忽视。英汉语中大量存在的"想像性运动"的表述类型,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想像性运动"本质,可以发现它与人类重要认知模式——隐喻和转喻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性运动 认知 隐喻 转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