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奎因的意义不确定性论题的研究——语言交流机制的哲学探究系列
1
作者 孙自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年第3期82-85,共4页
奎因批判了以往的意义观念论和意义指称论,并在同它们的论战中提出和发展了自己的意义不确定性论题,他指出,意义在内涵、指称以及整体等层面上都具有不确定性。深入分析上述论题可以发现,不确定论题既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又存在着一定的... 奎因批判了以往的意义观念论和意义指称论,并在同它们的论战中提出和发展了自己的意义不确定性论题,他指出,意义在内涵、指称以及整体等层面上都具有不确定性。深入分析上述论题可以发现,不确定论题既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又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不确定性 意义 奎因
下载PDF
关于文学翻译中文本意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陆五九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6-18,共3页
传统解释学是一种客观主义解释学。它认为文本意义的确定性,解释者必须消除并超越其自身的前理解历史性,才可以达到对源语文本客观准确的理解。这种观点和传统"忠实"的翻译原则相一致。当代解释学强调解释者的前理解、历史视... 传统解释学是一种客观主义解释学。它认为文本意义的确定性,解释者必须消除并超越其自身的前理解历史性,才可以达到对源语文本客观准确的理解。这种观点和传统"忠实"的翻译原则相一致。当代解释学强调解释者的前理解、历史视阈在理解中的作用,它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以此为基础,一些译论者质疑翻译的"忠实"原则。在翻译中,源语文本中作者本意和文本本意是相对确定的,译者的阐发、创造是有限度的,夸大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夸大译者的作用会导致随意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解释学 当代解释学 文本意义确定性 文本意义不确定性 翻译
下载PDF
早期儿童语言中的情态意义不确定性
3
作者 张云秋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早期儿童汉语多义情态动词"能、会、要"的习得,存在着内部情态意义越复杂的词出现意义不确定的比例越高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不同情态意义共存类型不均衡的现象,表现为"动力与认识"意义共存类型产出比最高,"... 早期儿童汉语多义情态动词"能、会、要"的习得,存在着内部情态意义越复杂的词出现意义不确定的比例越高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不同情态意义共存类型不均衡的现象,表现为"动力与认识"意义共存类型产出比最高,"道义与认识"意义共存类型产出比最低。上述儿童习得规则产生的原因是:多义情态词内部语义的复杂性和语义演变是情态意义不确定产出的内在原因;与情态成分共属同一子系统的其他锁定成分(如时体成分和语气成分)和动词情状属性的习得是情态意义共存类型产出的不均衡性的外部原因。早期儿童语言中的情态意义不确定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儿童语义习得与句法、认知的发展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的习得具有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儿童 情态习得 意义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火”表达什么意义?——从“火”的语用分析来看语词意义的不确定性
4
作者 文炳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5,共3页
"火"是什么?似乎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问题了,毕竟我们都对"火"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然而,通过对众多使用"火"字的生活场景的构拟及语用分析,"火"字的意义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复杂性)被完全彰显出来。... "火"是什么?似乎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问题了,毕竟我们都对"火"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然而,通过对众多使用"火"字的生活场景的构拟及语用分析,"火"字的意义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复杂性)被完全彰显出来。一切皆如维特根斯坦所言,"意义"即"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分析 意义不确定性
下载PDF
“不确定性”的语言机制——从辛普森的“视角的情态语法”看《游泳者》
5
作者 胡织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3-688,共6页
约翰.奇弗的《游泳者》的歧义源于作品中各种表达不确定意义的语言机制。第三人称叙述者模式和第三人称人物反思模式的否定性叙述,分别表达了叙述者和人物对事物的不确定性评价,体现了叙述者和人物的不可靠性;两种视角的转换体现了叙述... 约翰.奇弗的《游泳者》的歧义源于作品中各种表达不确定意义的语言机制。第三人称叙述者模式和第三人称人物反思模式的否定性叙述,分别表达了叙述者和人物对事物的不确定性评价,体现了叙述者和人物的不可靠性;两种视角的转换体现了叙述者与人物对相同事物观点的对峙,增强了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不确定性 语言机制 辛普森 视角 语法 游泳者 LINGUISTIC Analysis View 叙述者 人物对 第三人称 不确定性评价 作品 反思模式 不可靠性 表达 转换体 歧义源 定性
下载PDF
不确定性、风险态度与内生权威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中元 《经济学报》 CSSCI 2022年第3期227-251,共25页
本文依循奈特有关不确定性和权威的思想,为内生权威问题提供了一个正式的模型。我们证明:团队成员间的风险态度差别越大,该团队就越可能形成等级制结构,其成员中的风险偏好者成为领导者,风险规避者成为追随者。团队成员间认知水平差别越... 本文依循奈特有关不确定性和权威的思想,为内生权威问题提供了一个正式的模型。我们证明:团队成员间的风险态度差别越大,该团队就越可能形成等级制结构,其成员中的风险偏好者成为领导者,风险规避者成为追随者。团队成员间认知水平差别越大,该团队越可能形成等级制结构,其中认知水平高的成员成为领导者,认知水平低的成为追随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特意义不确定性 风险态度 认知水平 内生权威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理论看《春晓》的四种译文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志敏 周亚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79-83,共5页
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伊瑟尔和姚斯的意义不确定性理论和期待视野理论入手,分析了孟浩然的《春晓》及其四种译文。文章主要从韵律、意象和意境三个方面阐释了四种译文中美学元素的再现,并给出了笔者的期待视野。笔者认为... 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伊瑟尔和姚斯的意义不确定性理论和期待视野理论入手,分析了孟浩然的《春晓》及其四种译文。文章主要从韵律、意象和意境三个方面阐释了四种译文中美学元素的再现,并给出了笔者的期待视野。笔者认为正是诗歌中的诸多未定性的点和意义空白召唤读者展开联想,而读者期待视野的差异性又使这些联想各不相同,从而不同的译者给出了不同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意义不确定性 期待视野 《春晓》
下载PDF
描述翻译批评研究模式构建——基于“伸出你的手献出一点爱”英译个案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冉诗洋 《巢湖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10-114,共5页
翻译批评一直以来引起广泛的争议,人们往往从一个视角去批评另一个视角下翻译的文本,并提出对与错,忠实与否等翻译标准。随着翻译研究从规定性向描述性研究转向,翻译批评也应向描述转向,客观描述翻译行为和其背后的原因,用历史和时代的... 翻译批评一直以来引起广泛的争议,人们往往从一个视角去批评另一个视角下翻译的文本,并提出对与错,忠实与否等翻译标准。随着翻译研究从规定性向描述性研究转向,翻译批评也应向描述转向,客观描述翻译行为和其背后的原因,用历史和时代的观点去辨证批评、分析翻译行为和翻译活动。立足译者主体性、文本意义不确定性及文本阐释的多样性,结合"伸出你的手献出一点爱"的多种英译,运用文献法、语料分析法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从对等理论视角、功能视角和读者接受视角对该翻译进行翻译批评,可以发现很难对其进行规定性判断。因此通过对Holmes的翻译学结构图的改进出发,分析出在翻译批评中应采取描述翻译批评模式,用描述的方法去分析译本和翻译活动,从而达到构建描述翻译批评模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意义不确定性 文本阐释多样性 描述翻译研究 描述翻译批评
下载PDF
赫施文本观对异化归化翻译的诠释力
9
作者 蔡瑞珍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88-90,共3页
赫施客观、辩证的文本观为异化归化对立的统一性提供了哲学解释力:文本含义的确定性为基于原文的异化翻译提供了重要理据;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为译者使用归化翻译、发挥主观能动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赫施文本观 含义确定性 意义不确定性 异化与归化
下载PDF
论《关雎》英译的解构主义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克明 杨群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97-100,共4页
本文作者从解构主义视角对理雅各、韦利、许渊冲和汪榕培与任秀桦等人所译的《关雎》四种不同英文译本中选取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四种译本的风格韵味各有不同,首先表明了译者本人不可避免要受到自身所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 本文作者从解构主义视角对理雅各、韦利、许渊冲和汪榕培与任秀桦等人所译的《关雎》四种不同英文译本中选取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四种译本的风格韵味各有不同,首先表明了译者本人不可避免要受到自身所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和自我身份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任何译者要想将原文《关雎》作为绝对标准而在译文中完全再现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位译者都会无一例外地根据自己对《关雎》的解读来进行翻译操作,从而在译入语文本之中"延异"出《关雎》原作的新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 《关雎》英译 “延异” 译者主体性 意义不确定性
下载PDF
解构主义视域下《老人与海》四个译本的评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述宗 康顺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9-102,共4页
试图借助解构主义翻译观,从"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文本的历史性"两个方面对《老人与海》的四个中文译本进行分析,指出译本具有多样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探讨多译本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以及解构主义理论的译学意义。
关键词 老人与海 解构主义 译者的地位 意义不确定性 文本的历史性
下载PDF
庭审中叙事的对立与诉讼对抗:话语分析对法官的启示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丽萍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5期12-15,共4页
本文旨在从话语分析角度为'法官如何提高驾驭庭审技能'探寻一个可行的操作办法.首先,文章运用功能语法关于语言元功能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诉讼双方对案件事实的叙述在概念功能、人际意义、语篇功能上的对立焦点,然后指出对抗的实... 本文旨在从话语分析角度为'法官如何提高驾驭庭审技能'探寻一个可行的操作办法.首先,文章运用功能语法关于语言元功能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诉讼双方对案件事实的叙述在概念功能、人际意义、语篇功能上的对立焦点,然后指出对抗的实质是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言语信息对抗所构成的意识形态之争.最后,探讨了对立叙事的话语语言对于法官主持庭审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的对立 诉讼对抗 庭审技能 元功能 意义不确定性
下载PDF
“化境”=解构?——比较钱钟书“化境”说与解构主义翻译观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佳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9-71,共13页
钱钟书的"化境"说和解构主义翻译观分别被视作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西方解构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一些学者开始将钱钟书的翻译观和解构主义翻译观相联系,而两种翻译观是否具有一致性则成... 钱钟书的"化境"说和解构主义翻译观分别被视作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西方解构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一些学者开始将钱钟书的翻译观和解构主义翻译观相联系,而两种翻译观是否具有一致性则成为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本文认为,这场争论的关键在于研究者对"意义不确定性""化""讹"等基本的核心概念缺乏深入讨论。两种翻译观中的"意义不确定性"背后隐藏着截然不同的意义观,钱钟书对"化"与"讹"关系的阐述更是证明了他将原作奉于译作之上的立场,而对于流畅译文的推崇更是蕴含着解构主义翻译观所要打破的翻译暴力。将"化境"说与解构主义翻译观相类比甚至等同不利于我们正确理解解构主义翻译观的精髓,也会让人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产生误解,本文或有助于我们正视两种翻译观并结束这一系列不必要的论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不确定性 化境 解构 忠实
下载PDF
基于召唤结构理论解读《小王子》中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丹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2年第4期58-62,共5页
《小王子》是法国经典的儿童童话故事,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其作者创立的多个人物形象饱含深意,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本描述所产生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易引起读者的深入探索和思考。基于其文本特点和读者的审美潜能,本文将此... 《小王子》是法国经典的儿童童话故事,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其作者创立的多个人物形象饱含深意,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本描述所产生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易引起读者的深入探索和思考。基于其文本特点和读者的审美潜能,本文将此书中的不确定性意义和意义空白所构建的召唤结构运用到其丰富的人物形象解读中,以期实现文本理解的完整性,进而探索其背后的艺术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召唤结构理论 《小王子》 意义不确定性 意义空白
下载PDF
庭审冲突的语言分析及对法官驾驭庭审的启示
15
作者 张丽萍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8-71,共4页
本文从语言的功能分析出发,对“法官如何提高驾驭庭审技能”进行探讨。首先,文章运用功能语法关于语言元功能的理论分析了诉讼双方对诉讼案件的事实陈述在概念功能、人际意义、语篇功能上的对立焦点,然后,通过分析庭审对抗的实质探讨了... 本文从语言的功能分析出发,对“法官如何提高驾驭庭审技能”进行探讨。首先,文章运用功能语法关于语言元功能的理论分析了诉讼双方对诉讼案件的事实陈述在概念功能、人际意义、语篇功能上的对立焦点,然后,通过分析庭审对抗的实质探讨了庭审冲突的语言分析对于法官主持庭审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功能 庭审冲突 意义不确定性
下载PDF
新时期翻译标准的问题
16
作者 陈丹琰 《科技资讯》 2007年第32期216-217,共2页
长期以来,"信、达、雅","等值","等效"被当作翻译的标准,成了人们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本文试从多角度分析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及其引起的翻译标准的难确定性。从而得出,传统的翻译标准只是纯客观的,理... 长期以来,"信、达、雅","等值","等效"被当作翻译的标准,成了人们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本文试从多角度分析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及其引起的翻译标准的难确定性。从而得出,传统的翻译标准只是纯客观的,理想化的,是译者努力接近却未必能达到的标准。在各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新时期,我们能做的是为翻译确立一个最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不确定性 标准的难确定性 翻译的最低标准
下载PDF
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看《墓畔哀歌》的三个译本
17
作者 熊亭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34-36,共3页
诗歌的内容本质上是诗歌文本的意义。但在解构主义的视角下,文本具有非自足性和无限开放性,文本的意义也具有不确定性和不断生成性,因此,译者的主体性被提了出来。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墓畔哀歌》的三个译本进行分析,在意义不确定的... 诗歌的内容本质上是诗歌文本的意义。但在解构主义的视角下,文本具有非自足性和无限开放性,文本的意义也具有不确定性和不断生成性,因此,译者的主体性被提了出来。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墓畔哀歌》的三个译本进行分析,在意义不确定的前提下,根据译文和原文的相似度进行评论的角度就有失偏颇。影响译文生成的因素是多样的,译者的主体性就是其中较为明显的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墓畔哀歌》 意义不确定性
下载PDF
浅说意义——解构与翻译关键词解读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敏慧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4,共6页
本文尝试分析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话语中的一组与翻译关系密切的概念,包括差异、延异、印迹、再制、可译性、重生以及意图,等等,说明德里达在解构了传统翻译理论中二元对立的诸多关系的同时,也论证了翻译中这些相关概念亦此亦彼的逻辑... 本文尝试分析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话语中的一组与翻译关系密切的概念,包括差异、延异、印迹、再制、可译性、重生以及意图,等等,说明德里达在解构了传统翻译理论中二元对立的诸多关系的同时,也论证了翻译中这些相关概念亦此亦彼的逻辑关系,并阐明了意义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解构 概念 意义不确定性 翻译
原文传递
从接受美学理论看《春晓》的四种英译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志敏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年第1期88-92,共5页
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伊瑟尔和姚斯的意义不确定性理论和期待视野理论入手,分析了孟浩然的《春晓》及其四种英译文。文章主要从韵律、意象和意境三个方面阐释了四种译文中美学元素的再现,并给出了笔者的期待视野。笔者认... 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伊瑟尔和姚斯的意义不确定性理论和期待视野理论入手,分析了孟浩然的《春晓》及其四种英译文。文章主要从韵律、意象和意境三个方面阐释了四种译文中美学元素的再现,并给出了笔者的期待视野。笔者认为正是诗歌中的诸多未定性的点和意义空白召唤读者展开联想,而读者期待视野的差异性又使这些联想各不相同,从而不同的译者给出了不同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意义不确定性 期待视野 《春晓》
原文传递
On the mathematically reliable long-term simulation of chaotic solutions of Lorenz equation in the interval [0,10000] 被引量:5
20
作者 LIAO ShiJun WANG PengFei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330-335,共6页
Using 1200 CPUs of the National Supercomputer TH-A1 and a parallel integral algorithm based on the 3500th-order Taylor expansion and the 4180-digit multiple precision data,we have done a reliable simulation of chaotic... Using 1200 CPUs of the National Supercomputer TH-A1 and a parallel integral algorithm based on the 3500th-order Taylor expansion and the 4180-digit multiple precision data,we have done a reliable simulation of chaotic solution of Lorenz equation in a rather long interval 0 t 10000 LTU(Lorenz time unit).Such a kind of mathematically reliable chaotic simulation has never been reported.It provides us a numerical benchmark for mathematically reliable long-term prediction of chaos.Besides,it also proposes a safe method for mathematically reliable simulations of chaos in a finite but long enough interval.In addition,our very fine simulations suggest that such a kind of mathematically reliable long-term prediction of chaotic solution might have no physical meanings,because the inherent physical micro-level uncertainty due to thermal fluctuation might quickly transfer into macroscopic uncertainty so that trajectories for a long enough time would be essentially uncertain in phy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OS reliable simulation uncertainty propag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