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注设计符号中意义传达的“形变” |
索理
齐霞
|
《文教资料》
|
2009 |
0 |
|
2
|
大学校园文化景观意义传达的符号学机制——以湖南大学校园文化景观为例 |
李鑫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5 |
0 |
|
3
|
在“言传”与“意会”之间——解读英语与汉语的意义传达 |
韩涛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4
|
公共情境下“论述腔调”与意义传达——谈詹青云的疫情言论 |
杨桐海
|
《作文(高中版)》
|
2020 |
0 |
|
5
|
巴氏理论与释意理论之比较——论口译中意义的传达 |
支晓来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6
|
从Leech的七种意义理论看翻译中意义的传达 |
童龄
|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1
|
|
7
|
意义与传达:语言的澄明与遮蔽 |
高恒忠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2 |
0 |
|
8
|
意义论论纲 |
苟志效
马红安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0 |
|
9
|
文创产品的意义建构过程研究 |
刘冠博
汪晓春
|
《设计艺术研究》
|
2019 |
13
|
|
10
|
视觉传达的发展趋势及对行业的影响 |
邹文慧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18 |
2
|
|
11
|
符号学双轴理论下儿童餐具设计的宽窄问题 |
苏永巍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23 |
0 |
|
12
|
现代传媒语境下的语言与图像表述 |
朱全国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3
|
汉语“不再”和“再不”的英语译法 |
李明
张丽琼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2
|
|
14
|
论意义的传达 |
苟志效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5
|
编码与解码:民间艺术的符号化过程解读 |
马琛
张博
|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6
|
《木兰诗》四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
张丽丽
高存
|
《现代语言学》
|
2021 |
0 |
|
17
|
思想的审美化——论《觉醒年代》的“赋比兴”修辞 |
张斌
秦扬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1 |
1
|
|
18
|
象形·会意·指事——材料雕塑的图本解读 |
卓凡
|
《艺术生活》
|
2005 |
0 |
|
19
|
基于符号学的历史村落景观研究--以婺源晓起村为例 |
和嘉蓉
董翠
|
《安徽建筑》
|
2021 |
0 |
|
20
|
基于上村会话数据库「よ」「よね」的考察 |
张勰君
|
《科教文汇》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