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义和意义体验——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中“体验”概念阐释
1
作者 袁菜琼 《天府新论》 2019年第4期66-73,共8页
“体验”概念在詹姆斯和维特根斯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詹姆斯遵循经验主义心理学研究的路径,肯定“体验”概念的主观特性,认为语词的意义是一种特殊的体验。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以反心理主义为语境,企图超越内在私人领域,... “体验”概念在詹姆斯和维特根斯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詹姆斯遵循经验主义心理学研究的路径,肯定“体验”概念的主观特性,认为语词的意义是一种特殊的体验。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以反心理主义为语境,企图超越内在私人领域,私人体验和主观情感并不能赋予语言以意义。“体验”概念在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中被赋予一种独特的、全新的含义和性质,凸显出它的客观特性。体验本质上是一种能力、技能和经验,这种能力依托于后天的训练、教育和不断积累,旨在达到主体间的共同理解和相互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 意义体验 意义即用法 心理学哲学
下载PDF
论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及其对分析美学的影响
2
作者 胡健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2-35,共4页
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思想可以说20世纪西方分析美学的启示录,他的意义即用法的思想使分析美学发现传统美学是个错误,他的家族类似的思想使分析美学发现传统艺术理论本质主义的错误,他的语言是生活形式的思想启发了分析美学的艺术习俗论。
关键词 意义即用法 家族类似 生活的形式 分析美学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语境”观
3
作者 李林蓉 孙佳兵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4-67,共4页
关于"语境"的学说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本文从三方面加以论述:其一,语境是使定义精准的工具,然而维氏在根本上是反对下定义的,这与其语言游戏说相关。其二,语境本身是无限漫衍的,永无饱和之时,这影响到了... 关于"语境"的学说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本文从三方面加以论述:其一,语境是使定义精准的工具,然而维氏在根本上是反对下定义的,这与其语言游戏说相关。其二,语境本身是无限漫衍的,永无饱和之时,这影响到了后来的德里达的哲学观。其三,维氏的著名观点"意义即用法"本身也是对语境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境 定义 意义即用法
下载PDF
叙事摹仿的真理与方法: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旭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共52页
作为一部被“说”和“绕”出来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以严格的叙事摹仿方法把握和复制了生活世界的“事理”与“情理”逻辑,在语言的能动性内部打开了一个认识与表现的空间。与传统写实手法迥异,小说通过摹仿日常语言的内在节奏,带来... 作为一部被“说”和“绕”出来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以严格的叙事摹仿方法把握和复制了生活世界的“事理”与“情理”逻辑,在语言的能动性内部打开了一个认识与表现的空间。与传统写实手法迥异,小说通过摹仿日常语言的内在节奏,带来关于万物的内在关联和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形式与结构。这种形式与结构让它所涉及的一切都由它们自己的内在能量和矛盾驱动着,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展现,同时又在“认识自己”的旅途中走出自己,走向他人和远方,走向习俗和伦理世界之外、之上的东西。就作品对不断扩大的经验范围和不断增长的观念复杂性的总体把握而言,《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极富现代精神的作品;但就其将一个普遍过程在“语言的家园”里“码放”得纹丝不乱而言,它又带来一种有古典意味的叙事圆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摹仿 内在形式 意义即用法 先验综合 万物之道
原文传递
张法《美学导论》可能存在的对维特根斯坦的若干误解
5
作者 李文倩 《郑州师范教育》 2016年第1期86-89,共4页
张法在《美学导论》(第3版)一书第二章有关"美的本质"问题的讨论中,较为集中地评述了维特根斯坦哲学及其对当代美学的影响。然而,张法在此书中对维氏哲学的评述,存在若干种可能的误解。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有:维氏哲学的转向... 张法在《美学导论》(第3版)一书第二章有关"美的本质"问题的讨论中,较为集中地评述了维特根斯坦哲学及其对当代美学的影响。然而,张法在此书中对维氏哲学的评述,存在若干种可能的误解。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有:维氏哲学的转向、意义即用法、是否存在本质,后期维氏是不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以及他是否提供了某种理论等。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出基于文本分析的细致批评,以改进对维氏哲学及相关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美的本质 意义即用法 误解
原文传递
维特根斯坦规范性的兼容解读方案
6
作者 巫东霖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在维特根斯坦规范性问题的研究中,意义规范的合法性问题始终存在争议,这涉及如何理解其“意义即用法”的思想。目前学界存在两种主流解读方案,规范解读和自然解读。前者强调意义是内在规范的,无需额外为规范寻找一个合法性来源;后者强... 在维特根斯坦规范性问题的研究中,意义规范的合法性问题始终存在争议,这涉及如何理解其“意义即用法”的思想。目前学界存在两种主流解读方案,规范解读和自然解读。前者强调意义是内在规范的,无需额外为规范寻找一个合法性来源;后者强调意义不是内在规范的,可找到相应的自然事实,从外部保证规范的客观有效。霍里奇认为“意义即用法”存在多种不同且兼容的解读方式,然而他的工作是建立在对维特根斯坦追随者的批评上,并未给出系统的论述。文章在霍里奇工作的基础上,先是重构霍里奇方案,给出兼容两种解读的规范性解释。其次是对该方案进行分析,结合富特、卡维尔的自然解读来完善霍里奇方案,认为霍里奇方案本质上属自然解读。最后说明兼容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比较自然解读和规范解读优劣,给出理解规范性的合理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意义即用法 意义规范性 保罗·霍里奇 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