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新世纪“乡下人进城”小说的都市文化批判意义 |
潘磊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
|
日常此在的沉沦与死亡的超越——海德格尔死亡观的社会批判意义 |
周洁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3
|
试论阿Q精神胜利法的批判意义 |
孙霞
|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
1997 |
0 |
|
4
|
尼采道德哲学对中国人奴性人格的批判意义 |
张圆
|
《宜宾学院学报》
|
2004 |
0 |
|
5
|
锡剧《打面缸》的社会批判意义及表演艺术的运用 |
唐开平
|
《剧影月报》
|
2011 |
0 |
|
6
|
批判性阅读的性质与教学实践思路 |
鲁子问
|
《英语学习》
|
2015 |
5
|
|
7
|
古老的故事,时代的批判——韩东力作《山民》赏析 |
李雪松
|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
2006 |
0 |
|
8
|
略论《桃花源记》的批判意义 |
高光复
|
《求是学刊》
|
1979 |
1
|
|
9
|
指向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一种“后现代”式的诘问 |
董莉莉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2 |
1
|
|
10
|
关于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思维的研究 ——以高中语文为例 |
张炯
|
《电脑乐园》
|
2019 |
0 |
|
11
|
先验语用学何以可能?——阿佩尔论终极奠基 |
罗亚玲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7 |
6
|
|
12
|
论《太太学堂》中戏剧情境的设置 |
孙安琪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13
|
中国广播电视学术研究20年 |
杨靖
陈思劼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4
|
《文心雕龙》理论批评与自身创作实践的融合与分裂 |
刘勇刚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5
|
|
15
|
出版“产业派”与“文化派”话语隐性对话的理性解读 |
张国功
|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6
|
银海遐思录(之十三)——“政治电影”问题之回顾 |
郑雪来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7
|
道教与《资治通鉴》——《狂人日记》“吃人”意象再解读 |
郭战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8
|
“名教”的现代重构、讨论方法及其批判意义 |
金理
|
《东吴学术》
|
2010 |
2
|
|
19
|
现代性维度与经典作家研究——评蔡熙教授的新著《狄更斯城市小说的现代性研究》 |
刘白
|
《学术评论》
|
2022 |
1
|
|
20
|
一波三折 余势未了——浅析《窦娥冤》第四折 |
黄艳燕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