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解构批评的范本——析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摘苹果之后》意义的模糊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应雪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78-81,共4页
笔者通过对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摘苹果之后》做新批评和解构批评的对比解读,试图展示诗歌主题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二元对立是如何被诗歌语言本身所产生的意义模糊性所解构的。诗歌意义的模糊性一方面反映了诗歌表面现实主义优越于... 笔者通过对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摘苹果之后》做新批评和解构批评的对比解读,试图展示诗歌主题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二元对立是如何被诗歌语言本身所产生的意义模糊性所解构的。诗歌意义的模糊性一方面反映了诗歌表面现实主义优越于理想主义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在更深层面上颠覆了这种意识形态,从而赋予诗歌意义以复杂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斯特 《摘苹果之后》 新批评 解构批评 意义模糊性 意识形态 二元对立
下载PDF
叙事策略与意义的模糊性——评《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2
作者 邱小轻 《文教资料》 2009年第12期19-22,共4页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海明威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它自发表以来一直为评论界津津乐道,争论的焦点为玛格丽特是否有意谋杀麦康伯,众批评者对小说人物持不同甚至相反的评价。本文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叙述者的主要...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海明威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它自发表以来一直为评论界津津乐道,争论的焦点为玛格丽特是否有意谋杀麦康伯,众批评者对小说人物持不同甚至相反的评价。本文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叙述者的主要聚集对象、叙事声音、人物的心理表现、叙述者的态度五个方面分析意义模糊性的产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叙述策略 意义模糊性 产生过程
下载PDF
浅析划分子项不得相容与词语意义的模糊性
3
作者 陈依琳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6期259-259,共1页
逻辑学中概念划分的目的是明确事物之间的区别与界限,在传统逻辑学理论中,概念划分应遵循划分子项之间不相容的原则,即所划分母项中各子项的外延应该是相互排斥的。这种划分规则存在不合理性,因为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质,所以在划分时,子... 逻辑学中概念划分的目的是明确事物之间的区别与界限,在传统逻辑学理论中,概念划分应遵循划分子项之间不相容的原则,即所划分母项中各子项的外延应该是相互排斥的。这种划分规则存在不合理性,因为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质,所以在划分时,子项之间做不到精确区分。从而应该对划分规则进行修正。本文通过介绍逻辑划分中的子项不得相容规则,分析词语意义的模糊性问题,最终明确逻辑划分规则与词语意义模糊性的矛盾关系并提出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划分规则 子项 词语意义模糊 矛盾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